首页 理论教育 不要榨干孩子的智力

不要榨干孩子的智力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殊不知,这种过分的紧张反而欲速不达,让孩子的神经过于疲劳。所以,苏霍姆林斯基主张不要榨干儿童的全部精力,让学生能够到思想和语言的源头去“旅行”,紧张时紧张,轻松时轻松。亲爱的父母们,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个观点是值得重视的。

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智力和神经耐力不是一口无底的井,可以一个劲儿地汲水。从这口井里打水应当动脑筋,而且非常谨慎,最主要的——必须不断给孩子补充神经耐力的来源。这种补充的来源就是观察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生活在大自然中, 出自兴趣、 出自了解某些事物的愿望而不是由于害怕老师提问而进行阅读,到生动的思想和语言的源头去“旅行”等。

在学校集体生活中有一种难以捉摸的东西,可以称之为精神上的平衡。在这一概念中我放进了这样的内容:让孩子们感到生活充实,思想明确,对自己的力量充满信心,相信可以克服困难。(《育人三部曲》,第127至128页)

朱永新解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打过一个有趣的比喻:年幼儿童的注意力像一只胆怯的小鸟,一旦你试图接近它,它就会远远地飞离自己的窝。而最终如果你抓住了它,你只能把它捧在手里或放在笼子里。如果它觉得自己是一个囚徒,那你别想听到它的歌声。有许多老师,恰恰就像对待囚禁的小鸟一样,把在课堂内使孩子“始终处于智力紧张的状态”当做自己的成绩。殊不知,这种过分的紧张反而欲速不达,让孩子的神经过于疲劳。

所以,苏霍姆林斯基主张不要榨干儿童的全部精力,让学生能够到思想和语言的源头去“旅行”,紧张时紧张,轻松时轻松。劳逸结合,张弛有度,达到精神上的平衡。

亲爱的父母们,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个观点是值得重视的。我们一定要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去施展, 自然的环境去呼吸,不能够让他们的神经始终绷得紧紧的,那样,神经如同被一直拉紧的橡皮筋,迟早会断裂。

网友感言

智慧与幸福:在紧张的智力劳动之间要留有空白,不能总是处在“赶”的状态中。

阿布妈妈:孩子其实喜欢智力挑战,因为这对进化他们的小脑瓜不无裨益,但切记给予孩子智力挑战的环境不要是机械高压的,而应该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给予孩子智力挑战应该动脑筋、谨慎,要遵照孩子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

成都杨:教育的根本是激发孩子内心求知的渴望,唤醒孩子自身的生命感和价值感。给孩子的生命留出呼吸的空间,让水源不至于枯竭!

静听花开dxy:我们都知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对于孩子,也应该这样,我们不能把孩子的思想禁锢在某一些条条框框中,要让孩子有自然的环境,自由的呼吸,这样,才不会成为死水一潭。生活是一本活生生的书,孩子只有在用心的生活中,才能不断地汲取新鲜养料,才能不断地丰盈头脑,完善思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心灵不再干涸,才能使孩子的思想和语言更加清澈,更加活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