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谁反对改革,就让谁下台”

“谁反对改革,就让谁下台”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抵达武昌火车站时,他发了一通脾气后,说出了他的要点:“谁反对改革,就让谁下台。”“对那些为官不为的官员坚决采取组织措施。”不仅要重视改革施工方案质量,更要考核验收改革竣工结果,没有完成或完成不到位的要问责。让群众参与,倒逼“不改革者下”。因此,通过政务公开,引导群众参与改革决策讨论,激发改革者积极作为,倒逼不改革者下。

改革,本质上是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在改革进程中,因为畏惧风险或者贪恋权位,而抵制改革的官员大有人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陷入僵局。1992年1月17日,邓小平果断到南方视察。抵达武昌火车站时,他发了一通脾气后,说出了他的要点:“谁反对改革,就让谁下台。”[9]抵达深圳之后,邓小平掷地有声:“不坚持社会主义,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杰出人物之所以杰出,乃是因为他的背后有广泛的社会情绪[10]。此前,上海《解放日报》发表“皇甫平”系列社论,其中一篇引用了荀子的话:“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结果已众所周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被党的十四大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迅速打开局面,为此后2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

2004年冬,政治学者辛宇曾与一位省委书记长谈,主题是“如何从干部‘能下’方向实施战略突破”。得出的结论是:改革开放20多年,干部“能上”方向的创新空间已经极小,但“能下”方向的空间相当广阔。如果“能下”空间一旦打开,干部队伍的素质就能在流动中不断提高,唯“年轻化”是举的僵局就能顺利打破,改革中的优秀人才就能脱颖而出!据此,在干部“能上与能下”这对矛盾中,“能下”才是主要矛盾[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方案,这无疑将成为决定中国能否跳出“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转折点。但与过去30多年相比,此次改革所面对的既得利益格局极其庞大,且以触动官员权力的奶酪为核心目标,堪称是一场“政府的自我革命”。一个人能否自己揪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显然将异常艰难,只能是壮士断腕。但是,“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任何一个组织体系,既需要源头活水,也需要定期排污,才能保证组织的健康发展。

因此,政治家必须敢于撼动那些对改革阳奉阴违的官员,否则难免出现“政令不出中南海”的尴尬局面。回望1998年,时任总理朱镕基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就强调,“如果本届政府都是‘好好先生’,我们就对不起人民,要做‘恶人’,不要说‘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已经变成庸人的社会,都不想得罪人,我不同流合污就行了’,这样想是不行的。”[12]

时至今日,一些官员非但没有“争当改革促进派”,反而明哲保身,“不作为”“慢作为”,甚至出现“上层官员踩油门,中层官员挂空挡,底层官员踩刹车”的改革僵局。李克强总理多次怒斥:“国务院常务会讨论通过的一些政策,现在却还‘卡’在那儿,难道让几个处长来‘把关’,这不在程序上完全颠倒了吗?这不是闹笑话吗?”“尸位素餐本身就是腐败,不作为的‘懒政’也是腐败!”“政策千条万条,不干就等于白条。”“对那些为官不为的官员坚决采取组织措施。”[13]

2014年9月,习近平在中央深改组第五次会议上指出,随着改革方案不断出台,抓落实的任务越来越重。要把抓改革举措落地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强化主责部门和一把手责任,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不仅要重视改革施工方案质量,更要考核验收改革竣工结果,没有完成或完成不到位的要问责。[14]2015年7月,中办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明确提出“政治上不守规矩、廉洁上不干净、工作上不作为不担当或能力不够、作风上不实在的领导干部”,要“坚决进行组织调整”。其中,第二条指出,本规定所称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重点是解决干部能下问题,“着力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让改革者下,除了体制内的运行机制,更要借助群众的监督力量。改革涉及大多数群众的利益,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如何,对当地主政者是否真改革,改革用了多少力,最有切身感受。让群众参与,倒逼“不改革者下”。因此,通过政务公开,引导群众参与改革决策讨论,激发改革者积极作为,倒逼不改革者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