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将世界尽收眼底

将世界尽收眼底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注旅游资讯的朋友,应该非常熟悉这样一句宣传语:“将××美景尽收眼底!”事实上,因为拥有视觉,不只是美景,我们还可以将能够看到的整个世界尽收眼底。视网膜由几百万个专门从事接收光的细胞组成,叫视网膜杆体和锥体细胞,它们把光变成电流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送到脑部。视网膜杆体和锥体细胞有在黑暗中观察和识别各种颜色的功能。位于视网膜中部的黄斑是锥体细胞最多的部分。黄斑中部的小凹状体是锥体细胞最集中的地方。

关注旅游资讯的朋友,应该非常熟悉这样一句宣传语:“将××美景尽收眼底!”事实上,因为拥有视觉,不只是美景,我们还可以将能够看到的整个世界尽收眼底。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感觉。它主要由光刺激作用于人眼而产生。在人类获得的外界信息中,80%来自视觉。

要想看见东西,就需要光。我们能看到的是可见光,而可见光是一种电磁波。我们的双眼能接受的电磁光波仅仅是整个电磁光谱的一小部分,不到其七十分之一,波长范围大约为380~760纳米。用380~760纳米的光依次照射我们的眼睛,我们的双眼将依次产生紫、蓝、绿、黄、橙、红等各色的感觉;将不同波长的可见光混合照射我们的眼睛,我们的双眼就可以产生各种不同颜色的感觉;而将所有可见光的波长混合起来,则会产生白色的感觉。

我们之所以能够产生清晰的视觉,这主要是眼睛各部分共同协调工作的结果。眼睛是由许多细小部分组成的复杂器官,而每部分对于正常的视觉都是至关重要的。人能看到一个具体的物体,如树木,是通过光把树木反映到人的眼睛,从角膜进入眼,再通过虹膜(眼前部含色素的薄膜),虹膜通过收缩瞳孔控制光的进入量。光强的时候,瞳孔就收缩到大约针头大小,以控制过多的光进入;光弱的时候,瞳孔就放大,以便更多的光进入。然后,光到达晶状体,晶状体把光投射到视网膜上。

健康的眼睛能根据物体的远近自动调节。看近物时,眼睛的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凸度增加;看远物时,睫状肌松弛,晶状体凸度减小。

晶状体后面和视网膜前面是玻璃体,它含有一种透明的胶状物质,叫玻璃体液。光通过玻璃体进入视网膜。视网膜覆盖眼睛的三分之二,控制视觉宽度。视觉清晰时,光能直接聚焦在视网膜上。如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或后,视觉就会模糊不清。

视网膜由几百万个专门从事接收光的细胞组成,叫视网膜杆体和锥体细胞,它们把光变成电流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送到脑部。视网膜杆体和锥体细胞有在黑暗中观察和识别各种颜色的功能。位于视网膜中部的黄斑是锥体细胞最多的部分。黄斑中部的小凹状体是锥体细胞最集中的地方。黄斑负责中心视觉,能识别颜色和物体的细节。

视网膜周围主要是杆体细胞,能在黑暗中观看,能识别运动和静止的物体。视神经位于视网膜后面,负责将接收的光信号传送到脑部。每只眼睛传送的形象信号略有差别,而且图像是倒置的。到达脑部,图像就被矫正过来,形成一个我们能识别的正常图像。

生活中,我们通常会对那些颜色鲜艳的物体产生深刻的印象,如红色的旗帜、碧绿的草原等。我们之所以能看到五颜六色的物体,主要是由于这些物体反射到感觉接受器上的光线不同。不同波长的光线会产生不同的颜色。如蓝光处于短波末端,橙红色处于长波的末端。

我们对不同颜色的体验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描述:色调、饱和度、亮度。

1.色调

色调主要取决于光波的波长。对光源来说,占优势的波长不同,色调也就不同。例如,如果700纳米的波长占优势,光源看去是红的;如果510纳米的波长占优势,光源看去是绿的。对物体表面来说,色调取决于物体表面对不同波长的光线的选择性反射。如果反射光中长波占优势,物体呈红色或橘黄色;如果短波占优势,物体呈蓝色或绿色。

2.饱和度

指色彩的纯洁性。各种单色光是最饱和的色彩,物体的色饱和度与物体表面反射光谱的选择性程度有关,越窄波段的光反射率越高,色彩也就越饱和。对于人的视觉来说,每种色彩的饱和度可分为20个可分辨等级。

3.亮度

物体对光的反射率越高,我们就越感到明亮;吸收光越多,则越暗。

仅靠我们的眼睛,就可用百万种形式来感受外部世界,那真叫五颜六色、多姿多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