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巴尔扎克的“最高评判”

巴尔扎克的“最高评判”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巴尔扎克对斯汤达的钦敬之心还是战胜了“妒忌”之意。巴尔扎克的这种做法,在文人相轻的社会里,是难以被人们理解的,他受到了不少人的非议。而巴尔扎克心中却坦荡荡,对造谣中伤之语不屑一顾,他向世人宣告。这是斯汤达所未预料到的,他得到这位“最高的评判者”的推荐,真是喜出望外。他立即复信巴尔扎克,向他致以真诚的谢意,还求教了创作上的问题。

不要靠馈赠去获得朋友。你须贡献你诚挚的爱,学会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希腊)苏拉格底

1838年,斯汤达的长篇小说《巴马修道院》写成了,他因贫困所迫,将这部书廉价卖出5年的版权。

一天,巴尔扎克看到《立宪报》上刊登了《巴马修道院》中的一章,读到描写滑铁卢战役的章段,不禁为其精采的描述拍案叫绝。他给斯汤达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简直起了妒忌的心思。我为《军人生活》(我的作品中最困难的部分)所梦想的战争,如今被人家写得这样高妙、真实,我真是又喜、又痛苦、又迷惑、又绝望。”

但是,巴尔扎克对斯汤达的钦敬之心还是战胜了“妒忌”之意。1840年9月,他写成了长篇论文《斯汤达研究》,高度评价了杰作《巴马修道院》。

巴尔扎克的这种做法,在文人相轻的社会里,是难以被人们理解的,他受到了不少人的非议。批评家圣勃夫竟诬蔑他:“一定是受了斯汤达的贿赂。”

而巴尔扎克心中却坦荡荡,对造谣中伤之语不屑一顾,他向世人宣告。“我写那篇谈论贝尔(即斯汤达)的文章,是大公无私、诚心实意的。”

这是斯汤达所未预料到的,他得到这位“最高的评判者”的推荐,真是喜出望外。他原来以为《巴马修道院》这部小说起码要到40年后才会为人们所理解。他立即复信巴尔扎克,向他致以真诚的谢意,还求教了创作上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