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筑波科学城创业史的启示

筑波科学城创业史的启示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筑波科学城创业史的启示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引起人们对日本筑波科学城的兴趣。筑波科学城的发端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目前,筑波科学城拥有12 000名科学家,且素质较好。筑波科学城的国立教育、科研机构已近50个。据统计,筑波科学城的研究人员平均每天的研究时间为377分钟,而东京的研究人员平均每天的研究时间为231分钟。筑波科学城的国立研究机构林立,学科门类较多。
筑波科学创业史的启示_科技促进发展

筑波科学城创业史的启示

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引起人们对日本筑波科学城(筑波研究学园都市,Tsukba Gakuen Toshi)的兴趣。1985年筑波国际科技博览会盛况空前,给闻名遐迩的筑波科学城增添了魅力。武汉即将开发东湖技术密集经济小区,我们了解一点筑波科学城的创业史,是不无裨益的。

筑波科学城的发端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日本经过了经济巩固时期,正进入经济发展时期,具备了筹建科学城的条件。一方面,由于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人们对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也领悟了科学城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国立的教育、科研机构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的呼声很高。特别是集中在东京的研究机构,处于首都的环境污染、水源不足、用地紧张等恶劣条件中,难以扩大研究规模。新建或添置新的科研设施,甚至改造扩建,均无可能。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人们提出了建立高水平科学研究中心的设想,建议通过有计划地移迁部分国立教育和科研机构,并新建一些有生命力的类似机构,发展成崭新的科学城。这种新型的科学城能为改革带来契机,将诞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大学和科研机构,前者能培养出知识面广、创造力强的人才,后者将提供一个易于繁荣发明创造的环境,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后劲”。

1961年9月1日,日本政府内阁会议《关于官厅的移迁》的决定,是“筑波移迁的发端”。1963年9月6日的首都圈基本问题座谈会上,提出了在茨城县筑波山麓建设研究学园都市的设想。翌年12月25日,设置了研究学园都市推进本部。1967年8月3日,政府发表建设筑波山麓研究学园都市的基本计划,并于9月5日决定首批移迁36个研究机构。为了保证、监督和促进筑波科学城的建设,日本政府于1970年5月19日公布施行了《筑波研究学园都市建设法》,1973年9月29日公布了《筑波大学法案》等,随即开始了大规模的移迁和建设。

筑波科学城的筹建历时约20年,前10年为充分规划论证、积极筹备的时期,后10年为高速建设时期。日本政府力求决策的科学化,对建设筑波科学城的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和迫切性诸方面,进行了反复研究论证,特别注意倾听不同意见。例如,在广泛征求社会意见时,一些专家对创设筑波新大学持不同意见,还发生了几起声势浩大、引人注目的集会示威活动。当局经过几年的反复考虑,才最终作出建立筑波大学的决策。

筑波科学城地处东京东北约60公里处的茨城县筑波山麓,南北约18公里,东西约6公里。北有关东名胜筑波山,东有日本第二大湖霞浦湖,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筑波城到东京有高速公路和电气火车,交通十分便利。城区和周围开发区总占地面积为28 560公顷,城区占地约2 700公顷。研究、教育机构建筑用地约1 489公顷,其中筑波大学占地最多(2.45公顷),农林省农蚕园艺局种苗科筑波分室和研究交流中心占地最少(各为1公顷)。筑波科学城保持了田园风光,拥有大片的绿化地带,环境幽静,空气清新,噪音分贝数很小,水质污染甚微。当局对各种污染源严格控制,各种严厉的环保法规令人生畏。城市建设根据研究、教育机构的特点布局:8条街道将市区自然划分为五大区域,即文教系统、建筑系统、理工系统、生物系统和共同利用系统。目前,筑波科学城拥有12 000名科学家,且素质较好。据调查,在6 500名调查对象中,有理学博士820人,工学博士680人,农学博士490人,医学博士210人,文学、经济学、法学等文科博士100人,即1/3的研究人员持博士学位。筑波科学城的国立教育、科研机构已近50个。近年来,一些民间的研究机构(如海洋环境技术研究所、汽车研究所等)以及几十家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也纷至沓来。

在日本政府决定在茨城县樱村、大穗盯等6个村镇建设筑波科学城后,经过国土厅建设推进本部的周密计划,当地许多农民、企业主和经商者等,被积极吸收参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工作。当局采取扶持政策,鼓励他们为科学城提供优质的服务。伴随着基本建设的进行,科学城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步发展起来,当几十个科研机构陆续移迁来时,与之配套的社会服务已日臻完善,住宅、商店、交通、学校、幼儿园、医院、旅馆、公园、文娱体育设施等,应有尽有。筑波科学城的城市功能非常明确,她是科学研究中心,市政工作的重点就是为研究者提供各方面的便利条件,想方设法搞好服务工作。这样做的结果是,除少数年长资深的学者不愿在筑波落户外(每日往返东京和筑波之间),90%以上的科学家都住在筑波,住宅通常就在他们的研究机构附近。科学家能充分利用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间,并且能在优越的环境中提高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据统计,筑波科学城的研究人员平均每天的研究时间为377分钟,而东京的研究人员平均每天的研究时间为231分钟。

筑波科学城为改革者提供了驰骋的天地,改革已经在三个主要方面取得了成绩。

首先是教育方面的改革。为适应未来高度知识化社会的需要,文部省设立了新型大学——筑波大学和筑波图书馆情报大学。它们是日本教育体制改革的试点,其办学宗旨是“培养具有更高思想水平的21世纪的科学人才”。筑波大学取消了系(学部)和专业(学科)的刻板划分,取消了层层审批的科研基金分配制度,将教学和科研分别管理,强调科研与政府、企业的研究项目结合,彻底废除了入学考试制度(采取高中颁发推荐书和招生老师面试的方法,新生质量并未因免考而降低)。这个大学约有14 000名学生,教学组织分为6个学群和几十个学类,学生实行学分制,2 600多名研究人员分布在大学的26个科研机构和18个研究中心。大学的各种科研设施和图书馆都向社会开放,并经常邀请大企业的负责人来讲授最新科技成果,主持专题讲座。筑波大学的改革取得了成绩,但仍需向深度发展,正如A.安德森和J.马道克斯所指出的:对改革者来说,筑波大学是成功的,但成功的程度还远不能动摇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我行我素的决心。

其次是科研方面的改革。筑波科学城的国立研究机构林立,学科门类较多。针对这一特点,当局特别强调跨学科的多边学术交流,并通过改革从多方面促成科研人员之间的频繁接触。譬如,在规划科学城建设时,有意识地将一些从事类似实验研究的机构集中在一起,尽管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厅、省。例如,据日本昭和55年《科技白皮书》的资料,筑波科学城的建筑系统有5个研究机构,包括隶属于科学技术厅的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隶属于邮政省的日本电信电话公社筑波电气通信建设技术开发中心,隶属于建设省的国土地理院、土木研究所和建筑研究所。它们都有各自的研究重点,同时就一些感兴趣的共同课题组成联盟。

再次是管理方面的改革。筑波科学城冲破了“条块分割”的传统羁绊,从效率和效益着眼,在全城建立了三个层次的共同利用系统设施,按照系统原理进行管理。第一层次是整个科学城的共同利用设施,如学术交流中心、计算中心、文献自动检索等;第二层次是科学城各个系统小区的共同利用设施,除了实验研究设备,还包括能量供应、文娱体育设施和福利设施等;第三层次是各教育、科研机构本单位的共同利用设施。这种分层次管理、强调层次之间有机联系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缓冲了“研究所办社会”、“大学办社会”的弊端。1976年11月成立的“筑波研究学园都市研究交流推进联络会”,对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该会由移迁、新设研究机构的负责人组成,高能物理研究所西川哲治所长首任会长,设有负责全面工作的干事会和4个专门委员会。该会围绕促进科学城内研究交流,提高效率和效益展开工作。

改革确实给筑波科学城的建设带来了效率和效益。陆续移迁到筑波的研究机构,很快就开始了正常研究;新设的研究机构,边建设边开始业务活动,完成一部分就使用一部分,体现了“筑波精神”。改革增强了筑波科学城的科技辐射能力和竞争能力。

筑波科学城对内对外实行全方位开放。这种开放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国内外学术交流开放,二是对整个社会开放。它与国内外科学界有着广泛而经常的联系。每年都有不少学者、教授及管理人员从筑波走向世界,进行访问、讲学、研究和度假,有不少青年人外出留学;每年接受的访问学者、客座研究人员和留学生超过500人,其中不少是中国人。这个科学城的教育、科研机构,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谁都可以前往参观。如,宇宙开发事业团筑波宇宙中心,是一个拥有尖端技术的研究机构,但任何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或中、小学生,都可到此参观,其他研究机构就不言而喻了。这种全方位开放,使筑波科学城不断接受到国际竞争的洗礼,增强了竞争能力。

筑波科学城是日本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对策之一,也是日本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据点。从她的创业史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在新技术革命浪潮扑面而来之时,开发武汉东湖技术密集经济小区是非常必要的,这是振兴武汉的需要,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武汉经济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需要。由于这一战略决策事关重大,所以更应该按照决策科学化的程序,对其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进行充分论证,并将它与改革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发挥改革的催化作用,制定正确的开发政策,确立切实可行的科技法规,采取有力的组织措施,动员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并实行全方位开放,使东湖小区的开发与改革同步,区域改造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步,技术改造与发展新兴技术同步,技术开发与加强管理同步。筑波科学城的创业历程与武汉即将开发的东湖小区相比,既有相同、相似之处,也有不同和迥异的地方。当我们研究借鉴筑波科学城的经验教训时,笔者认为要注意一些异同点。

1.规模。筑波是日本国家级的科学城,东湖小区只是中国地方级的知识、技术密集区。由于两者所具有的条件不同,允许有多方面的差异。

2.背景。筑波科学城与东湖小区的开发,都有着新技术革命挑战、未来社会的呼唤、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市区发展恶性循环的背景。

3.目的。筑波科学城立志于在某些科技领域问鼎世界,东湖小区则着重于技术的引进、消化、改造、挖潜、创新和辐射,直接为武汉的经济发展服务。

4.模式。筑波科学城属于“移迁发展型”,东湖小区属于“改造发展型”。在建设过程中,可采取不同的筹建形式和步骤。

5.时机。筑波科学城和东湖小区的开发,都处于经济发展时期,都具有新技术革命和改革所提供的契机,但中国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其催化作用,远非日本所能比拟。

6.环境。筑波科学城与东湖小区彼此异国他乡,在地理环境上可视为各有千秋,但东湖小区目前存在的污染、交通和通讯问题令人窘迫。

7.优势。筑波科学城以科研机构密集著称,东湖小区则以大学林立见长,且有较好的科研和工业基础,但优势、劣势可相互转化。

8.特色。筑波科学城有发展“硬科学”之偏颇(偌大的科学城竟然没有一个有影响的“思想库”),东湖小区可根据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的现状,形成“硬科学”与“软科学”双管齐下的特色,以“软”促“硬”,“软”“硬”兼施。

9.时间。筑波科学城起步早,建设周期较长;东湖小区起步晚,更有紧迫感,但可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教训。如,日本的京都、西德的慕尼黑等,都属于“改造发展型”。

10.步骤。筑波科学城的建设依靠国家大量投资(已耗资约15 000亿日元),其发展分为10年准备期和10年建设期。东湖小区只能以地方资金为主,分期规划,“摸着石头过河”。

原载《学习与实践》1985年第7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