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要借题发挥批评孩子

不要借题发挥批评孩子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父母要就某一问题批评孩子时,一定要就事论事,有什么问题就谈什么问题,干净利索。如果父亲意识到无限的引申只会影响父子之间的关系,这位父亲肯定会控制自己的联想力。家长如果对孩子缺乏感情,就会通过言行而形之于外,批评教育往往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陈芝麻烂谷子都掀了出来,伤害了孩子的自尊。

第十二招 不要借题发挥批评孩子

父母要就某一问题批评孩子时,一定要就事论事,有什么问题就谈什么问题,干净利索。切勿“借题发挥”、“举一反三”,“节外生枝”。

父母在气头上就容易“联想”,喜欢把过去的事都翻出来,絮絮叨叨,没完没了,这样做只会加大解决问题的难度。在和孩子讨论问题时最忌讳的是从一个问题牵连到另外一个问题,这只会增加他们的反感。

以下是一对父子的谈话:

“你到哪去?”

“和朋友出去。”

“到底和谁去?”

“初中的老同学——王姨家的巍巍,八楼的德胜和后街的顺子。”

“顺子?是不是在毕业前出事的那个顺子。”

“老爸记性真好。”

“我告诉过你,不要和顺子多来往。那孩子太捣蛋了,差一点没被开除。上次你们几个一起去滨海就是因为他,差点闯大祸。你们这次去哪?”

“我们去太平洋广场。”

“不买不卖到商场干什么?”

“不干什么,就是逛逛。”

“简直浪费时间!年轻人不在家好好学习,到处闲逛,再加上那个顺子不出事才怪呢!你功课做完了没有?上次考成那个样子还好意思出去闲逛。”

“老爸,有完没完?想像力真丰富,不就是出去玩玩。啰啰嗦嗦,烦不烦?”

“小子你听着,给我说话放尊重点。老老实实早点回来,要不然有你好看的。”

家长首先必须明白: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一定要就事论事!

案例中的对话可能在很多父母和孩子身上都发生过。有些父母认为,这也许正是教训孩子的好机会。可这样的教育效果会好吗?正如对话中的儿子所说的,不就是出去逛逛吗?本来就是件小事,却被父亲“上纲上线”,弄得这么复杂。复杂化的主要原因是父亲没有做到就事论事。如果父亲意识到无限的引申只会影响父子之间的关系,这位父亲肯定会控制自己的联想力。为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父母应当注意:

(1)要给孩子一些空间、一些自由。

(2)要首先抓住问题的“核心”。

(3)具体细节要逐个解决。

(4)切忌一股脑端出陈年老账。

如果我们要就事论事的话,可以把案例对话的内容细分成下列几个专题:

(1)和朋友外出。

(2)与谁交朋友?

(3)到什么地方?

(4)学习成绩的问题。

(5)如何与长辈交流。

这个案例中还反映一个核心问题:父母在现代家庭中的位置。如何在现代家庭中做好父母,我们自己能否在不同情况下转换“主导”和“顾问”的角色。这也是案例中的父亲又一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处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时,就事论事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这门技术掌握得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孩子在成长,他们遇到的事情,难免会因经验不足而出问题。在帮助他们处理问题时,一定要就事论事。我们应该替他们设身处地想一下,大人在遇到问题时也不喜欢别人翻老账,同样,孩子也不希望父母在帮助他们时“联想”太多。

更重要的是,批评教育要有“爱人之心,助人之意”。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在批评教育的过程中,要体现“爱人之心,助人之意”,也就是要求家长要从情感入手,尊重、关爱孩子,诚心诚意地帮助孩子,对其缺点错误耐心分析,使其明白道理,或者说是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坦诚相待,尽量不空谈大道理,晓以利害,言语感情化,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也,努力获得孩子的信任与理解。只有达到情理统一,才能让孩子打开心灵的窗户,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知错而改错,或者说使孩子乐于接受并遵从你的教育与意见。

家长如果对孩子缺乏感情,就会通过言行而形之于外,批评教育往往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陈芝麻烂谷子都掀了出来,伤害了孩子的自尊。有时,在冷漠、厌恶情绪的作用下,对孩子尖刻的数落和粗暴的训斥,常常还会导致孩子反感,口服心不服,甚至破罐子破摔,造成亲子之间关系紧张。因为此时的孩子已把家长放到他的“对立面”,自然而然地在心灵深处筑起一堵不可逾越的高墙,家长的任何批评教育(包括正确的部分)对他来说都是充耳不闻,更别说入心,何况家长的批评教育在这个时候是如此简单粗暴。所以,只有关爱孩子,使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家长的关怀和善意的批评,达到双方心灵相融,批评教育才能奏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