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族贫困地区完善党联系服务群众

民族贫困地区完善党联系服务群众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族贫困地区只有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更加积极主动地健全完善党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长效机制,才能团结带领各族群众科学分析、妥善解决好影响社会和谐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巩固各族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大好局面。

民族贫困地区完善党联系服务群众 工作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基本途径和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党和人民的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关键在我们党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民族贫困地区如何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完善党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长效机制,是各级党组织需要认真研究的重点课题。今年以来,我们按照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的部署要求,专门成立课题组,紧密结合彭阳县各级党组织完善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工作实践,采取查阅资料、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深入调研和思考。

一、深刻认识民族贫困地区完善党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长效机制的重大意义

完善党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长效机制,事关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加强和创新民族贫困地区社会管理大局,事关提高民族贫困地区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大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维护和谐稳定局面的必然要求。

(一)推进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发展要立足群众、依靠群众,特别对民族贫困地区来讲,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发展,解决发展问题的核心在充分发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但仍然存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市场化程度低、自我发展能力弱等实际困难和问题。因此,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要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促进广大群众增收致富,力争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就必须着力健全完善党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长效机制,团结带领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活力和能力,切实推进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二)做好民族贫困地区民族宗教工作的必然要求

民族贫困地区的发展进步,任何时候都离不开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的社会环境作保障。民族贫困地区由于受自然的、历史的、社会的等诸多因素影响,往往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民族之间、宗教之间、教派之间的矛盾和纠纷相互交织,极有可能诱发新的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安定团结。民族贫困地区只有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更加积极主动地健全完善党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长效机制,才能团结带领各族群众科学分析、妥善解决好影响社会和谐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巩固各族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大好局面。

(三)加强和创新民族贫困地区社会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继续抓住和用好国家支持民族贫困地区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民族贫困地区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因此,民族贫困地区只有努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群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切实解决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最终把各族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大局中来,有效推动民族贫困地区社会建设的大发展。

(四)民族贫困地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了我们党做任何工作,都要充分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离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民族贫困地区,只有不断完善党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长效机制,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谋幸福,扎扎实实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努力让广大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才能密切党群关系,不断巩固党在民族贫困地区的执政地位,完成好党在民族贫困地区的执政使命。

二、彭阳县完善党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长效机制的实践探索

宁夏彭阳县是回汉群众聚居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搞好民族团结、密切党群关系、推动经济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对此,彭阳县各级党组织坚持从实际出发,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及时确立了“抓党建、促发展、增收入、惠民生、保和谐”工作主题,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根本,把改善民生作为基础,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保证,不断健全完善党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有力推动了“党建彭阳”“生态彭阳”“平安彭阳”和“和谐彭阳”的建设。

(一)坚持发展为要,在带领群众致富中凝聚民心

民族贫困地区最大的问题是经济发展不足、群众增收缓慢的问题。因此,要完善党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长效机制,首要的任务就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基层党组织能不能在实践中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关键看其是否在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型”党员是不是增多了,农民群众是不是通过党员“双带”增收致富了。彭阳县各级党组织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实践中,根据农村党员“双带”能力弱、党建成果转化不明显的实际,探索建立了农村党员“双带”发展基金,深入实施农村党员“双带”能力建设“三扩一树”(扩规模、扩范围、扩覆盖面,树千名“双带”标兵)工程,把党的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得到了党员、群众的普遍认同和积极参与。

1.建立“三扩”机制上规模。

拓宽双带基金筹集渠道扩规模,采取“党费补、财政拿、部门帮、企业捐”等途径,建立“多个渠道入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出水”的“双带”基金筹集机制,使“双带”基金总规模达到2200万元,今年底将突破3000万元。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扩范围,坚持把农村党员“双带”能力建设与实施“特色产业富民”战略结合起来,围绕林果、草畜、蔬菜、劳务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把“双带”基金扶持范围由以养牛为主的种草养畜业,逐步扩大到林果、蔬菜、菌草、药材、烟叶等特色产业,把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融入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中,把先进性体现在助推农民增收致富上。开展结对帮带活动扩覆盖面,全面推行党员与群众“1+N”结对帮带模式,把“双带”能力建设的主体由党员扩大到团员、青年、妇女,覆盖到产业基地(园区)、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各个领域。目前,基金已覆盖全县所有乡镇,涉及73个村2136户党员和群众,受益人数达10252人。

2.选树“双带”标兵育骨干。

坚持以“培育‘双带’典型带民富,壮大特色产业促强县”为目标,采取政策重点倾斜、领导重点包抓、工作重点指导等办法,深入开展创业标兵、科技示范、帮扶先锋、“巾帼建功”等评选表彰、命名挂牌活动,在全县培育30个“双带”示范村、选树1000名“双带”标兵,并把“双带”标兵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发展党员的重点对象进行跟踪培养。全县已涌现出懂技术、会经营的“双带”标兵813名,培育万亩优质经济林示范基地4个,养殖示范村18个、养殖园区(场) 5个,设施蔬菜示范区5个,形成了“彭阳辣椒”“朝那乌鸡”“六盘山珍”等知名品牌,特色产业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2453元,占农民总收入的69%。

3.扩大“双带”阵营促共建。

按照“党建带群建、党群一体化促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要求,通过落实“建、联、挂、靠”等措施,把党支部和群团组织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链、基地园区、专业市场上,功能化设置党群团小组,使基层党群团组织覆盖到特色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不断扩大了“双带”的影响力和受益面。古城镇任河村党支部书记杨生科在“双带”基金的扶持下,新建养殖暖棚350平方米,良种牛存栏60多头,家庭年收入由2007年的2万元提高到12万元,并牵头创办了任河返乡党员农民工养殖创业园,带动全村发展10头以上的养牛大户92户、20头以上4户,使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3839元。

(二)坚持民生为本,在满足群众需求中凝聚民心

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必须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民生问题入手,千方百计增进群众福祉。近年来,彭阳县各级党组织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联系服务群众、加快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惠民项目工程,努力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不断营造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发展环境。

1.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保障和改善民生。

针对部分群众长期生存在自然条件极度恶劣、交通极为不便且没有发展前途、发展潜力的深山大沟、干旱缺水的地方,生产生活异常艰苦等现实情况,为从根本上解决“苦瘠甲天下”的贫困问题,探索建立了“三四五”工作机制,即“狠抓宣传动员、对接协调、政策落实三项措施促民迁得出,加强基础设施、特色产业、服务体系、基层组织四项建设帮民稳得住,建立技能培训、创业就业、政策扶持、项目捆绑、城乡联动五项制度助民能致富”,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中联系服务群众,尽力帮助困难群众彻底改变贫困落后面貌,早日过上幸福小康生活。

2.实施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工程保障和改善民生。

制定实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激励办法,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型、资源开发型、资本经营型、服务创收型、管理服务型等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使全县90%以上的村有了稳定的创收项目和门路,有效解决了“空壳村”无钱办事的老大难问题,提高了村级组织为民办事的能力,促进了交通道路、农田水利、贫困救助等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3.实施结对帮带关爱工程保障和改善民生。

主动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推行县级领导干部包乡镇、党建成员单位包抓示范点以及乡镇党建工作指导组等制度,建立城乡党建工作“双进互动共建”(农村党建经验进城、城市党建资源进村,逐步构建起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机制,组建城乡、村村、村企联合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互帮互促活动,合力推进中小学改扩建、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危房窑改造等民生工程,着力解决就业、住房、就医、子女上学等切身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组织开展“四联双定双评”活动,农村基层干部、农民党员、乡土人才和农民群众四支队伍,在思想上“联”、路子上“帮”、能力上“带”、技术上“传”,搭建了党群团结协作的新平台,结成了干群凝心聚力促发展的新群体。建立村干部“两提三保”(提高村干部的经济待遇、政治待遇,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制度和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工作机制,定期组织慰问走访老党员、困难党员和流动党员,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激情干事创业的动力,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三)坚持服务为先,在维护群众利益中凝聚民心

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是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固本之举、浚源之策。完善党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长效机制,必须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反映群众意愿,主动关心群众疾苦,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此,彭阳县始终坚持在维护群众利益中夯实党联系服务群众的基层基础,在提升做好群众工作能力与水平上体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

1.建立“三制”工作机制。

抓住承诺、评议、考核三个关键环节,促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群众中创先争优。建立承诺制。按照提出承诺、审核承诺、公开承诺、履行承诺四个环节,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围绕群众诉求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工作职能、岗位职责、自身特长等实际做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承诺,并采取“销号制”一一落实。建立评议制。围绕中心工作、承诺内容、群众需求、存在问题四个重点,采取个人自评、党员互评、领导点评、群众测评四种形式,督促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提高做好群众工作、化解各种矛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争做“为民办事员、群众贴心人”。建立考核制。制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为民服务实绩考核细则,健全随机检查、重点抽查、定期督查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办法,“考”出为民服务的能力和实绩。

2.搭建服务群众平台。

在机关全面推行以党组织和党员目标管理制、为民服务承诺制、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为主要内容的机关党建“三制”,引导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断下移工作重心,在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实践中促进机关效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在农村深入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管理提升年”活动,搭建“一体六功能”(完善一体化运作机制,健全惠民便民功能、民主议事功能、教育培训功能、医疗卫生功能、文化体育功能、社会管理功能)服务平台,不断健全县、乡、村、组四级便民服务网络体系,为群众提供代办便民事项、实用技能培训、农产品销售信息发布、受理群众诉求等“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办事,优化发展环境。在社区坚持以“三有一化”为目标,以“共驻共建”活动为抓手,以党团员为主要力量,组建社区科普咨询、文化娱乐、环境卫生、法制教育、义务巡逻、结对帮扶等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开展全民健身、青少年教育、爱心服务等活动,加快新型和谐社区建设。

3.优化社会组织服务管理。

注重鼓励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积极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先后扶持创办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社会组织69个,并在宁夏率先成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和社会组织党工委,在所有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组建了党组织,组织开展“四抓四促”(抓组建、促覆盖,抓教育、促培育,抓载体、促结合,抓管理、促规范)活动,切实抓好党员综治责任区、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载体,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党员在推动发展、维护权益、服务职工群众的实践中建功立业,促进和谐党群关系建设。

(四)坚持民主为重,在接受群众监督中凝聚民心

基层民主建设是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保证。只有不断扩大基层民主,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才能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解决各类疑难问题。彭阳县始终坚持将基层民主建设作为提高全县各级党组织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核心措施,主动适应形势发展,积极推行权力阳光运行,努力以党内民主推动社会民主,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模范行动凝聚、引领其他基层组织和广大群众。

1.探索扩大干部工作民主。

以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县工作为契机,全面推行“两公开四差额”(公开职位、公开程序,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方式选任科级领导干部,积极开展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不断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制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2.着力推行党务公开。

以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为动力,采取逐层清权、科学确权、准确述权、规范用权“四项措施”,健全决策公开、用人公开、党务公开、监督公开“四项机制”,抓好约束防范、监督反馈、督查问责“三个环节”,着力搭建“一栏一台一屏两网”(公开栏、电视台、电子显示屏和政务网站、便民服务网络)的公开载体,切实将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之下,有效保证了群众的知情权、发言权、监督权和决策权,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拥护。农村基层党组织大力推进以“以党务公开促进村务公开”工作,建立“83666”(明确八项内容、采取三种形式、把握六个环节、搭建六大平台、健全六项制度)工作机制,健全“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民情村务评促会”“五牙子章”民主理财等制度,开展“阳光村务”集中办公活动,并在确定抓党建促发展项目建设时,广泛听取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做到群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人帮、事有人办,有效提升了党组织的公信力

3.积极改进党内选举制度。

采取组织推荐、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和党员自荐相结合,公开推荐基层党组织委员、书记和副书记候选人,由党员大会直接选举党组织委员、书记和副书记的方式,在全县机关党组织和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中全面推行“公推直选”制度,不断改进选举方式,扩大党员群众的选择空间,努力让广大群众充分享有民主选举权,确保把群众信得过的人推选为党组织负责人。

(五)坚持党员为范,在发挥党员先进性作用中凝聚民心

党员是党的基层组织“细胞”的构成“分子”,是联系服务群众的主体。构建和谐党群关系,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牢牢抓住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这个基础工程。为此,彭阳县以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为总抓手,积极创新搭建党员作用发挥的有效载体和平台,着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引导激励广大党员按照“五带头”的标准要求,在服务群众、促进和谐中发挥表率作用,体现先进性。

1.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强素质。

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凝心聚力、推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定期举办科级干部轮训班、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体培训班,认真实施理论武装工程、“百万农民培训工程”、阳光培训等工程,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党员干部,不断强化对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形势政策教育,以及法律法规、民族宗教知识、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同时,组织开展“思想大解放、树立新形象”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破除等靠依赖、无所作为,小富即满、温饱即安,封闭保守、夜郎自大,安于现状、墨守成规和官本位、太平官的思想,树立奋发有为、敢为人先、开放包容、勇于创新、激情干事的新形象。通过这些活动的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讲政治、树正气、顾大局,展现出了团结进取、务实苦干、讲求实效的精神风貌;广大群众自觉转变观念、革除陋习,形成了学用科技、勤劳致富、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为构建和谐党群关系、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搭建作用发挥平台增动力。

深入开展党员承诺制、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和评星定格等活动,健全流动党员“三四五”(加强县、乡、村三级管理,落实一人一证、一人一员、一人一岗、一人一训四项措施,完善外出登记、回乡报告、联系服务、表彰奖惩、谈心交流五项制度)管理机制,充分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新平台,促使党员围绕中心工作、结合自身特长履职尽责、创先争优。认真落实“两管三评一推优”(组织管理、自我管理,下级测评、同级互评、上级考评,对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进行推优排队)管理考核机制,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六盘山精神和“勇于探索、团结务实、锲而不舍、艰苦创业”的彭阳精神,切实把心思和精力凝聚到加快发展、促进和谐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积极培养宣传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典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促使各民族和谐相处、团结奋进、共同繁荣。

3.壮大农村党员队伍激活力。

始终坚持“四个结合”(把农村发展党员与乡村后备干部培养结合、与农村党员“双带”能力建设结合、与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结合、与后进村党支部集中整顿建设结合),严格落实“三个倾斜”措施,注重在乡土人才、返乡知识青年、少数民族、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等人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新党员,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壮大党员骨干队伍。近3年来,全县发展农民党员893名,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型”能人占到了80%以上。

三、对民族贫困地区完善党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长效机制的对策思考

结合彭阳的工作实践进行认真总结、深入思考,我们认为民族贫困地区党组织要进一步拓展联系群众的途径,丰富服务群众的内容,畅通群众意愿表达渠道,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断健全完善党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长效机制,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紧密结合民族贫困地区的实际,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和措施。

(一)完善党务公开机制

实行党务公开是健全完善党群联系机制、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保证。要在巩固提升传统公开手段的同时,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和现代化手段,及时把事关发展大局的重大决策、重要事项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等事项公开公示,切实提高政策的透明度、知晓度和认同度,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奠定基础。要坚持把党务公开与政务、村务、厂务等公开结合起来,真正把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落到实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二)完善民主决策机制

群众是发展的主体,更是决策的主体。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作出决策、实施决策都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认真落实社会听证、专家咨询、跟踪调查等制度,健全党组织议事决策机制,努力使决策的过程成为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过程。要加强对群众的宣传解释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使决策的执行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完善社会管理机制

完善党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长效机制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关键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大力推行“1666”(建立一套社会管理目标责任体系,推行征求意见、议事决策、任务分解、公开承诺、组织实施、考评奖惩“六步”工作法,发挥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群团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党员队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六个方面”的职能作用,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小案、小纠纷、小隐患、小细节和小问题“六类”惠民实事)工作机制,在社会管理各个领域扩大党组织的工作覆盖面,加快构建“基层党组织牵头、群众社会组织紧密协作、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新格局,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水平。

(四)完善民情畅通机制

要继续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一体六功能”服务平台,不断健全县、乡、村、组四级便民服务网络体系,及时收集、回复群众的合理诉求。要坚持县委书记大接访、党员干部大走访、信访事项“双向承诺”,以及党内情况通报、民主恳谈会、党员议事会、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等制度,畅通党员群众政治诉求和民主监督渠道。要严格落实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三项制度”,基层党组织书记每周一次接待群众,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每年两次进家入户走访群众,对群众意见定期办理反馈,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中的带头、推动、督促、保证作用。

(五)完善结对帮带机制

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必须以实际行动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切实做好利民、便民、惠民各项工作。要大力推行县级领导干部包乡镇、党建成员单位包抓示范点以及乡镇党建工作指导组等制度,着力完善城乡党建工作“双进互动共建”机制,总结推广党员与群众“1+N”帮带模式,广泛开展“手拉手”定期走访、谈心谈话、结对共建、互帮互促等活动,努力使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六)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要把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各基层党组织,落实到每一名党员干部,确保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有责任、有义务、有计划地顺利推进。要突出民生、民主、民意要求,健全完善“三制”工作机制,探索创新考核方法,量化考核指标,加大民意测评权重,使考核评价真正成为检验和衡量各级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标尺,成为调动和激发党员干部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制度保证。要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评价使用、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提高考核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推动联系服务群众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中共彭阳县委组织部课题组 2012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