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八大指出,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内容,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采取村村、村企、城乡和村社联建等方式,充分发挥区域型党组织的“兜底”作用,实现党组织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全覆盖。设置“功能型”党组织促服务。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内容,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

一、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是把服务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的一种组织模式与工作形态,以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党员四个方面为基本内涵,对推进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对进一步密切党同群众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既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服务发展的根本要求

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是要盘活党的组织资源,引导基层党组织紧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服务社会的重要举措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要求。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是要转变服务观念,引导基层党组织致力于关注民情、维护民主、促进民和,全力做好通达民意、理顺情绪、凝聚人心工作,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安定有序、团结和顺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服务群众的基础工程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的一切活动的最高标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是要整合服务资源,引导基层党组织始终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增进与群众的深厚感情,赢得群众的持久拥护,夯实和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四)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服务党员的现实需要

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是要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建立健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关爱、工作上关注党员机制,推动基层党组织在植根群众、服务群众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

二、彭阳县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一)优化组织设置,注重构建覆盖全面、功能齐全的“零距离”服务网络

设置“产业型”党组织促发展。采取“支部+实训基地”“支部+基地园区”“支部+产业协会”等方式,把基层党组织覆盖到基地园区、专业合作社、产业链上,有效提高了农民组织化、专业化程度。设置“区域型”党组织促和谐。采取村村、村企、城乡和村社联建等方式,充分发挥区域型党组织的“兜底”作用,实现党组织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全覆盖。设置“功能型”党组织促服务。建立流动党员集聚区、党员志愿服务区、生态移民安置区等功能型党组织,推动基层党组织为党员和群众提供个性化、精细化、亲情化服务。

(二)提振党员动力,注重建设能力突出、敢于担当的“亲情化”服务队伍

着力培养党性强、责任强、能力强的“三强型”党员队伍。突出思想理论这个根本、党性教育这个核心、道德建设这个基础,采取举办专题培训、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研讨交流、网络教学等形式,加强党员党性教育和政策法规教育,促使党员在服务群众中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着力培养善为民、能惠民、真爱民的“三民型”党员队伍。深入开展“下基层解民忧帮发展促和谐”“三同六送六帮”实践教育等活动,引导机关党员进村组、进社区、进楼宇、进家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着力培养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三干型”党员队伍。扎实开展“六个一”主题教育活动,即开展一次作风自查自纠活动、开展一次说国情讲县情话乡情活动、召开一次联系群众民意恳谈会、召开一次作风建设民主评议会、建立一套密切联系群众制度、表彰一批作风务实的先进典型,努力形成党群连心、干群齐心、踏实干事、激情干事的良好氛围。

(三)突出领域特点,注重搭建贴近实际、特色鲜明的“实效性”服务载体

第一,突出“加快发展”创建农村载体。以项目化党建工作为载体,深入实施农村党员“双带”能力建设“三扩一树”工程,把基金总额扩大到3000万元,选树“双带”标兵1280名,带动培育经济林示范基地30个,养殖示范村42个,养殖园区60个,设施农业示范园区10个,形成了支撑全县经济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群。第二,突出“引领发展”创建机关载体。以机关党建“三制”为载体,引导机关党员干部比学习态度、比大局意识、比亲民作风、比发展实绩、比帮带群众,真正让群众见到实效。第三,突出“和谐发展”创建社区载体。以“争创星级社区和党建示范社区,争当和谐社区带头人和服务之星”为载体,采取“社区党支部+物业公司+驻区单位+业主委员会”的形式,推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助服务、特殊群体的救助服务、辖区居民的全面服务。

(四)强化服务支撑,注重完善措施具体、支撑有力的“一体化”服务体系

搭建服务平台惠民生。积极构建“县服务中心、乡镇服务大厅、村服务室、组服务点”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创设群众工作室、党代表工作室和“农信通”等,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健全保障机制增动力。制定《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费保障的实施意见》,把村干部任职报酬由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倍提高到2倍,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为累计任职10年以上的离任村干部发放生活补贴,激励村干部轻装上阵办好群众的事、干好村上的事。壮大集体经济强堡垒。探索建立土地流转、资源开发、资本经营、服务创收、管理服务等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使全县90%以上的村有了稳定的创收项目和增收路子,有效解决了村级组织无钱办事、无能力办事的问题。

(五)创新方式方法,注重构建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全方位”服务格局

领导联系基层抓引领。县级干部结合联系乡镇、部门(单位)和分管工作,每年确定一个基层单位作为党建联系点,定期到联系点调研指导,带动各级党员干部在深入基层、服务基层中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促进基层党组织对上负责与对下服务的有机统一。干部联带群众抓帮扶。推行党员干部与群众“结一联五”制度,建立党员干部与群众直接联系、结对帮扶、定点服务关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城市联帮农村抓共建。采取基层组织联建、发展大计联议、富民产业联抓、惠民实事联办、党员干部联管、党群关系联促“六联”措施,开展机关和农村结对帮扶、互助共建活动,促进城乡基层党建资源优化配置、相融互促。先进联促后进抓示范。建立“双挂一联”集中整顿后进党组织责任制,从乡镇选派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挂任“第一书记”、一名党员干部挂任党建工作指导员,从县直部门(单位)选派一个整顿工作组,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

(六)加强制度建设,注重健全科学有效、务实管用的“长效化”服务机制

建立服务承诺制。各级党组织结合工作实际,党员干部根据岗位职责,向群众和服务对象作出岗位工作承诺、服务事项承诺、廉洁自律承诺,督促党员干部讲文明、讲信用、讲效率、讲服务。建立目标管理制。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根据党员干部工作岗位和服务对象需求,以目标管理书的形式,推行全程代办、延时下班、委托代理、电话咨询、网上解答等服务模式,实现服务受理“零推托”、服务过程“零差错”、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对象“零投诉”。建立全程代理制。把与群众密切相关的计生服务、低保申办、林权登记等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代理范围,由代理员全程办理。建立办事公开制。不断完善公开栏公开、网上公开、电子显示屏公开、会议公开、文件公开、政策咨询员公开等“六公开”平台,将工作职能和范围、服务承诺事项、办事流程和程序、办事时限和结果等进行公开,便于群众知情,方便群众办事,利于群众监督。

三、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一)提高服务意识,解决好“谁提高、提高谁”的问题

要增强服务意识。综合运用学习研讨、座谈交流、外出观摩、考核评议等多种手段,从根本上提高党员思想觉悟,提高党员服务群众的坚定性、自觉性、能动性,做到用真心服务群众、用真意打动群众、用真情感染群众。要提高服务能力。组织党员干部带着问题学、向群众请教学、向生产实践学,通过总结分析、专题调研、岗位提高、挂职锻炼等多种途径,增长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处置突发事件、服务基层群众、强化群众工作、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要转变服务作风。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走出机关、走出单位,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让党员干部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接地气、受锻炼、转作风。

(二)创新组织设置,解决好“谁服务、服务谁”的问题

要实现党组织设置“无死角”。进一步完善村村联建、村企联建、城乡联建、村居联建等现有组织设置,切实加大在专业合作社、产业园区、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产业链和专业市场建立党组织的力度,将党的基层组织和工作渗透到项目、融入到产业、覆盖到党员、辐射到群众。要实现党组织活动“无空白”。积极探索构建更加精简、扁平、弹性的组织框架,构筑全方位、立体化、全覆盖的服务网络,实现党的基层组织设置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活动方式从“偏于形式”向“发挥作用”转变。要实现党组织发挥作用“无缺位”。深入推进项目化、区域化、开放式基层党建工作,构建灵活高效、贴近需求、符合实际的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拓展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统筹资源、协调利益的功能,推动各领域服务资源有机整合、服务链条无缝衔接、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三)优化运行机制,解决好“谁监督、监督谁”的问题

要寓民主监督于服务中。建立健全民意收集、民事反映、民情分析、民声回应等制度,畅通公平的、开放的、多向度的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全面了解和掌握党员群众的真实愿望和需求,动员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使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更具扎实的群众基础。要寓民主管理于服务中。加强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积极推行“开放式”党委会、党内事务民主听证会、民主恳谈会、党员议事会、党群联席会议等制度,形成党员群众民主参与服务全过程的有效机制,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基层群众中的公信力。要寓民主决策于服务中。不断完善重大决策的议事规则和程序,为群众提供公平有序的利益表达平台,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需求,切实保障社情民意上传下达渠道的多样化,使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真正建设在科学、民主、开放的基础上。

(四)健全考评体系,解决好“谁评价、评价谁”的问题

要请群众当参谋。充分利用书面征集、口头征集、网络征集、约谈征集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群众对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让群众全面表达服务需求,真实反映群众意愿,使服务更有群众基础、更有群众观点

要让群众来评价。科学制定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健全党组织自评、领导点评、组织考评、群众测评体系,尤其要加大群众满意度指标所占比重,增加群众在考核评价中的话语权,提高群众满意度指数。

要向群众作承诺。不断深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承诺践诺、民主评议、评星定格等活动,建立健全群众监督、民主问效、请民评判机制,创新运用电视问政、网络问政、在线问政等手段,促使基层党组织作出为民服务承诺,推动党组织承诺和群众评议有机统一、相互融合,实现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长期坚持、取得实效。

中共彭阳县委课题组

(摘自中央政研室《学习与研究》2013年第1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