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部署

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部署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反复讨论和征求意见,7月底形成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征求意见稿。《决定》系统阐述了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总结了党执政的基本经验,提出了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和主要任务。《决定》下发后,党中央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探索继续深化。

第二节 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部署

继中共十六大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大命题后,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执政能力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作了充分阐述,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作了全面部署。

2003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2004年秋天召开的中共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专门讨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2004年是农历甲申年,是毛主席批示在当年的重庆《新华日报》上全文发表郭沫若同志的《甲申三百年祭》60周年,也是毛主席为悼念张思德同志逝世而撰写的《为人民服务》发表60周年。同时,还是中国共产党执掌新中国政权55周年。在这样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里,召开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意味深长。这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甲申三百年祭》揭示的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王朝后因骄傲自满和腐败而遭败亡的历史教训,牢记毛主席关于“进京赶考”和“两个务必”的警示和告诫,牢记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这篇伟大著作中阐明的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抓住了治国理政的根本,体现了党审时度势、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执政为民、造福人民的宗旨意识。

按照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从2003年12月中旬起,四中全会的文件起草工作就已开始启动。2004年1月5日至13日,起草组分成6个调研小组,分赴江西、江苏、广东、福建、浙江、上海、内蒙古等13个省区市,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行调研。起草组还委托10多个部委和研究单位进行专题研究,形成了20多份调研报告。4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向中央和地方党委、重要骨干企业、金融机构、高等学校、军队系统的党委,征求对四中全会议题的意见。受中央委托,统战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主要负责同志的意见,中央组织部征求了部分专家学者的意见。5月,胡锦涛总书记先后在南京、长春、北京召开了三次座谈会,当面听取八个省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对四中全会议题的意见和建议。与此同时,起草组负责人曾庆红、贺国强分别在武汉、兰州、上海、郑州、成都召开会议,当面听取23个省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的意见。经过反复讨论和征求意见,7月底形成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征求意见稿。7月31日,中央办公厅下发通知,向各省区市,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及党外人士代表发出征求意见稿134份,向63位党内老同志发出征求意见稿。这次征求意见的范围还扩大到党的十六大代表。至8月18日,起草组共收回征求意见稿179份,收到修改意见2012条。经过汇总分析、慎重研究,起草组对《决定》稿作出了286处改动,其中采纳民主党派和海外人士意见23条。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党中央对《决定》的起草高度重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先后三次召开会议,中央政治局先后两次召开会议,讨论、审议《决定》稿,提出许多重要的修改意见。6月29日,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发表讲话指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等主要方面。时隔不久,胡锦涛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中,又加上“执政环境”。即所谓“执政七谋”。这些范畴和概念,中心在于回答先进的共产党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如何执政和怎样长期执政的根本性问题,对于《决定》的起草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8月18日,胡锦涛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决定(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对进一步修改好文件稿有很大帮助。9月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举行会议,再一次对《决定》稿进行讨论、审议。5天后,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听取《决定》稿在党内外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决定进行修改后,将《决定》稿提请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2004年9月,党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有九个部分,归纳起来有五个方面的内容。《决定》最主要的贡献体现在三个方面:

1.初步构建了有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框架。《决定》系统阐述了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总结了党执政的基本经验,提出了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和主要任务。这是我们党首次从理论上对执政能力建设进行系统的研究。

2.科学地总结了55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主要经验。《决定》概括了六条主要经验:第一,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第二,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第三,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第四,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第六,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3.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决定》首次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五项任务: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同时,《决定》还首次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三个概念作为一个整体提出,并提出了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加党内透明度等等,表明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这个《决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份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新世纪新阶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更加成熟和坚强的重要标志。

《决定》下发后,党中央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探索继续深化。2006年6月,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第32次集体学习时发表讲话时深刻指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核心是要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改革和完善中共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提高中共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在为人民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体现党的先进性、发展党的先进性、永葆党的先进性。”[4]这一论述,深化了党对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认识。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着力提高党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素质和能力。党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增写了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内容。这标志党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更为全面、更加深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