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党长期执政面临的问题与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

党长期执政面临的问题与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要长期执政,必须积极正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作了明确阐述。这五个方面的能力,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总体要求。

一、党长期执政面临的问题与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对如何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也努力进行了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给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党在新的国内外环境中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考验,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要长期执政,必须积极正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面临的国内外环境

从国际方面看,中国共产党既要领导国家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必须应对国际上各种复杂的局面和各种风险的考验;既要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又要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吸取世界各国政党的经验教训,又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加强自身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从国内方面看,经过60年的执政实践,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更加牢固确立,党的执政基础日益巩固,但是也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其一,长期执政既使党拥有了丰厚的执政资源和执政经验,也容易使党产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不正之风,产生贪图享受、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作风,使党面临着脱离群众的现实危险。

其二,我国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非常繁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既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以及各类严重犯罪活动等也给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了严重影响。党既要带领人民继续推进改革与发展,又必须在日益深化的社会变革中不断保持和发展自身的先进性。

其三,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需要继续完善。在完善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以利于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容易助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等腐朽没落的价值观在党内的滋生蔓延,容易产生市场经济原则与党性原则的碰撞和冲突,从而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遇到新的问题和挑战。

其四,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四个多样化,使广大党员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党员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呈现出多层次性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各种社会竞争的增加,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彩,党员干部所面对的诱惑越来越多,增加了党员干部蜕化变质的危险,拒腐防变的任务越来越艰巨。

其五,随着国内外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党的队伍状况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情况。中国共产党已经由一个在面临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并将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地位的转变和任务的变化,使党在执政方面遇到了许多新的课题。如何正确处理党与国家政权以及其他非党组织的关系,如何在执政条件下继续保持和密切党与群众的关系,如何建立确保党和国家工作人员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法律制度和监督机制,如何提高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如何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都使党面临着新的考验。

(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

所谓执政能力,是执政党在领导、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领,以及由此所达到的效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作了明确阐述。《决定》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97] 。这个论断,从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方式、执政途径和执政目标等方面概括了党的执政能力的内涵,既反映了执政党的一般要求,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自身的鲜明特点。

《决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即: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这五个方面的能力,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总体要求。

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主要是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

“把握方向”,就是把握住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方向;“谋划全局”,就是从全局上谋划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影响全局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战略”,就是指能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步骤、重点和举措;“制定政策”,就是制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的方针、政策和策略;“推动立法”,简言之就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立法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从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营造良好环境”,就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通过各方面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稳定的、良好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些方面是党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根本要求。只有做好了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其着重点是:第一,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出发点,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第二,以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为切入点,努力贯彻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第三,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处理好党委与同级各种组织的关系。第四,建立健全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第五,以权力的配置、制约和监督为着眼点,不断健全权力运行机制。

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不断提高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需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提高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的能力,重点突出和谐文化建设,继承、借鉴和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不断提高文化创新的能力;第二,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提高党的理论创新能力和用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的能力;第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能力;第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引导社会舆论的本领;第五,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提高扩大中国文化国际影响的能力。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提高这种能力,主要应着手提高六个方面的能力:第一,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第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第三,社会管理和建设的能力;第四,有效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第五,维护社会稳定;第六,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深入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全面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需要做到:第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科学判断国际形势的能力;第二,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央的对外方针政策,提高掌握处理国际事务主动权的能力;第三,坚持不懈地开展总体外交,不断提高同国际社会交往的本领;第四,提高维护国家的主权与安全的能力。

上述几个方面能力的建设,涵盖了执政党建设和活动的各个主要领域,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时代发展对党的建设的要求,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根据上述任务和要求,党在十六大以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了执政能力的建设:一是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并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二是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三是探索和完善党领导经济、文化、社会管理工作的科学机制;四是进一步完善权力制约机制,把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下,使权力运行真正体现人民的利益;五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法治政府。党在这些方面的努力,不仅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称赞,而且有效地推进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