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农业信息化的问题仍然突出

我国农业信息化的问题仍然突出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息传输在县一级到最终用户之间形成了“梗阻”现象。二是在信息发布和传输方面缺乏网络、广播、电视、电话信息台、简报、报刊、集市、会议、讲座等各媒体之间的有机组合和搭配,因而无法解决“梗阻”现象。这充分表明农民的整体素质令人担忧。
我国农业信息化的问题仍然突出_现代农业经济发展

二、我国农业信息化的问题仍然突出

虽然我国农业信息化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绩,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化相比,它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总的看来,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系列不足,如政府在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扶持的力度不够,农业信息网络不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化员工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瓶颈。主要表现在:

1.一些领导认识不到位,国家对农业信息化投入不足

尽管多数地方领导已认识到农业信息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但对具体实施方法和所需要的支撑体系不够了解。有的地市领导对信息化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所谓信息化不外乎就是电脑打字、计算机上网,在互联网上有那么几个网页等水平上;还有的地市领导认为,虽然互联网、信息化很重要,但现在实施还太早,起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存在着等待、观望的思想。从而造成信息化建设与先进地市、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在投入方面,不仅是资金投入不足,还存在政策、人力和组织机构投入不足的问题。

2.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

首先,农业信息化建设缺乏规划。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没有与我国农业的整体性发展战略相结合,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呈现出各地、各级信息化组织零散的局面,客观上造成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不全面的局面。

其次,乡镇及村级的信息服务设施落后。近年来,连接省、市、县三级农业部门的农业信息网络已经基本建成,但乡镇及村级的信息服务设施建设与市级信息服务设施建设相比明显落后,与农民最贴近的基层农业信息化组织建设最为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信息向基层的传播,使农业生产信息技术的提供与开发失去了市场导向,不能为农业提供实用性服务。

最后,农业信息化运用理念没有形成。从农业管理机关到村镇农技推广人员及其农民,人们根本不习惯运用农业信息化工具,很多人不会使用电脑,不懂网络知识,习惯于传统的经验和作法。

3.信息采集标准化程度低,信息处理比较落后

目前,农业信息采集标准化程度低,指标体系不健全,采集方法还不够科学,采集点不足,覆盖面不够,对农业信息体系内部各信息采集渠道缺乏合理的整合和规范,影响了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此外还有处理手段落后,传输工具落后等。很多地方缺乏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手段,在信息处理方面有的还停留在手工阶段;对采集到的信息分析加工能力严重不足,影响了运行效率,降低了信息的使用价值。

4.信息发布和传输滞后,缺乏时效性和指导性

一是信息传输网络不够畅通,存在着“最后一千米”问题。由于大部分地区互联网的信息平台没有建立起来,绝大多数的乡镇、村、涉农中小企业还与互联网无缘,缺乏现代化沟通手段。信息传输在县一级到最终用户之间形成了“梗阻”现象。

二是在信息发布和传输方面缺乏网络、广播、电视、电话信息台、简报、报刊、集市会议、讲座等各媒体之间的有机组合和搭配,因而无法解决“梗阻”现象。

三是各地农业主管部门与同级人民政府、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同级涉农机构、兄弟地市、网上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之间缺乏稳定、快速、大容量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渠道。另外,虽然目前我国的农业网站已超过2000个,但能够基本畅通和正常运行的网站还不到1/2。在服务质量上远没达到较高的水平,信息收集、分析、整理、发布的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信息更新率较低,信息不完整,针对性较差;信息来源可靠性差,致使不少假信息和过期信息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农产品的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研究阶段,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部门的网站占到大部分,还远没有形成政府为指导,网络为依托,农村、商家积极参与的良性循环。

5.从事农业的农民文化素质不高,信息网络人才缺乏

在发达国家,从事农业生产的种植、养殖、加工的每一个环节都采用了信息技术,农民的大量工作用于电脑操作和信息化管理,一个人的劳动效率可以和我们国家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农村劳动力相比。但在我国,长期以来小规模生产经营意识的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习惯了种什么、养什么全凭经验的作业方式,计算机普及率和互联网接入率还非常低,导致农民不能有效地接受现代先进的农业知识和向现代化农业模式转变的思想认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民素质不高,目前普遍缺乏信息收集意识,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使信息服务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据统计,2005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水平的占50.2%,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分别占9.7%和2.1%,而大专或以上文化程度只占0.6%,即有4.2亿农民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而西方发达国家受过大学、中学及良好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德国占67%、日本占50%、英国占地80%。这充分表明农民的整体素质令人担忧。农民整体素质低,不仅影响了先进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使传统农业难以向现代农业转化,也农业信息化的进程。

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缺乏也是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需要一大批不仅精通网络技术,而且熟悉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的专业人才,能为农产品经销商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产品信息,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市场形势、回复网络用户的电子邮件、解答疑问等。而由于对农业信息网络人才不够重视,投入经费少,加上培训机制的不完善,目前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相当缺乏,使得农业信息资源综合利用差,较为专业的数据库建设与更新速度缓慢。

6.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难以形成正常的信息需求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器,能对产业化进行提升。但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两者是相互依赖的。农业的产业化意味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必然产生对信息的大量需求及提高效率的强烈愿望,在规模小时,以满足自己需要时就不可能或不必要加大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因为采用信息技术需要一定的投入,如购买信息技术设备,支付获取信息费用,这对于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益不高的农业生产者来说,权衡之下,显然不可能在信息方面有大的投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