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庭是培养孩子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的关键

家庭是培养孩子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的关键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议就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出了重要部署。召开这样的会议,自建国以来是第一次,这充分表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亲切关怀。

家庭是培养孩子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的关键

齐仲仁

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同年5月10日至11日,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在京隆重召开,这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会议就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出了重要部署。召开这样的会议,自建国以来是第一次,这充分表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亲切关怀。

在传媒影响日益膨胀,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因素?是家庭、学校、社会还是大众传媒?这里有一份调查报告可以说明。

有一位记者从湖北省家庭教育研究会了解到,武汉市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家庭教育环境依然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主导因素,而这一点恰恰为时下的许多父母所忽视。

据武汉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介绍,有一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对武汉市50条街道的1500名青少年进行了一次关于他们成长环境的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内容涵盖了可能影响青少年成长的各种具体因素,包括反映个人生理健康的四个项目以及反映社会环境的家庭、学校、社区、交际群体四大类100个项目。结果显示,家庭因素与青少年成长之间的相关度为0.677,远远高于学校、社区以及同龄交际群体。而在家庭环境中,真正影响青少年成长的又多是一些可以通过家长的努力而在家庭建设中得到改善的主观因素,其中以父母关系的好坏作用最为突出,家庭设施现代化程度居第二位,接下来依次是父母关心程度、家庭民主程度等等。

与这份调查报告的结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在有为数众多的父母并不知道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其中相当一部分还属于家庭教育中的“弱势群体”。这部分人以流动人口、单亲家庭和贫困家庭居多,也有一部分是富裕家庭,其家长要么整天忙于生计,要么不注意维护家庭的稳定,对孩子过问甚少或不知道如何正确教育子女,而一旦出了问题就全部推给学校。殊不知,对孩子成长最重要的是家长的亲情教育,也就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的互动,如果父母不重视这一点的话,孩子可能连好多基本的生活能力都学不会。另外,这份报告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许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误区。在调查所显示的数据中,传媒、同龄交际群体和学校对孩子的影响度出人意料地都不大,主要原因居然是来自家庭的限制。几乎一半以上的中小学生家庭不让孩子看电视,不让孩子交朋友,成天就是逼孩子读书写作业,孩子连对付应试教育都忙不过来,当然没有时间接触外界的信息。

报告强调,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提高家长素质,要让家长知道怎么教孩子才行,而要做到这一点不能光靠学校和家长,还需要妇联、教育部门等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

父母的心理状态、言谈举止、为人处事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发展与健康成长。这种影响的好坏,关系到孩子的未来。马克思早就说过:“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为了孩子,我们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因此,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除了正确对待孩子,把握科学的教育方式外,还必须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

作为父母,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勤奋、节俭、认真、有序、能理解、关心他人,无论是对家庭还是对工作,都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这些良好习惯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父母说话粗野、生活懒散、做事马虎、懒于学习、对他人冷漠无情、对工作不负责任、拨弄是非、邻里不和,等于把家庭变成了滋生不良习惯的温床,必然对孩子心理产生有害的影响。

从目前情况来看,孩子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一些家长总以为孩子只有感冒发烧才是得了病,出现学习障碍、多动症、焦虑、厌学、胆小、说谎、违反纪律、打架等就不是病。而我们的学校和老师们也只是把着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上,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考虑开设相应的课程,来帮助他们了解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巧来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其实,健康是由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两方面组成的,无论是我们学校还是家长都要随时经常注意学生心理的微妙变化,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切不可等闲视之。

由于未成年人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性,认知结构的非完备性,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非同步性,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性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和遭遇到更多的挫折,也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所以,要使未成年人健康地成长,我们必须要在上级部门的领导和关爱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我们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必须把这一环节的工作抓好,为孩子的一生发展负责。

作者:延安市吴起县五谷城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