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肥城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肥城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0年根据国家的统一要求,肥城市对辖区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样检测,为今后的体育教学和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2010年检测显示,肥城市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不及格”比例高达14.94%,远高于2005年统计的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肥城市中小学生的肺功能状况不佳(表2)。男生贫血患病率为5.27%,女生为12.50%,女生明显高于男生。

肥城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学生体质健康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没有良好的体质健康作保证,正常从事各项体育活动、高效的学习状态、优异的学业成绩就无从谈起。2010年根据国家的统一要求,肥城市对辖区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样检测,为今后的体育教学和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1 对象及方法

选取肥城市师范附属小学、新城办事处初级中学、肥城市第六高级中学、桃园中心中学、桃园中心小学、肥城市第三高级中学6个检测点,随机抽取7~17周岁汉族学生作为检测对象,每年龄城乡男女生各50人,共计2 200人。测试人员经培训合格后,按照测试细则要求,使用统一的方法和仪器进行测试。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相关的作息和体育锻炼情况,共发放学生问卷1 800份,收回1 800份,其中有效问卷1 760份,有效回收率98%,教师问卷36份,回收36份,有效回收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身高标准体重

身高标准体重是评价营养状况及身体匀称度的重要指标。对照《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统计分析报告》相关数据,肥城市学生“超重+肥胖”的比例为20.6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44%)近一倍,应引起高度重视(表1)。

表1 男女生身高标准体重分布(%)

img419

2.2 肺活量体重指数

肺活量体重指数是评价人体肺功能的指标。2010年检测显示,肥城市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不及格”比例高达14.94%,远高于2005年统计的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肥城市中小学生的肺功能状况不佳(表2)。

表2 男女生肺活量体重指数分布(%)

img420

2.3 运动素质

59.22%的学生速度素质(50米跑)达到“良好”以上,不及格占4.77%(男5.69%,女3.84%);立定跳远达到良好以上者占28.44%(男27.87%,女29.01%),不及格占15.84%(男17.92%,女13.76%);力量素质(斜身引体、引体向上、仰卧起坐、握力)达到良好以上者占51.00%(男47.60%,女54.39%),不及格占3.40%(男3.48%,女3.31%);耐力素质(50米×8往返跑、800米跑、1000米跑)达到良好以上者占38.23%(男39.44%,女37.02%),不及格占4.77%(男5.69%,女3.84%)。

2.4 健康状况

2 200名学生中,共检出视力低下学生594人,视力低下率为27%,其中男生为22.75%,女生为31.25%,女生高于男生(x2=36.56,P<0.01)。对7、9、12、14、17岁5个年龄组1 000名中小学生进行龋齿检查和血红蛋白检测,乳牙、恒牙龋患病率分别为63.01%和26.99%;贫血患病率为8.13%,以边缘性贫血和轻度贫血为主(76.08%)。男生贫血患病率为5.27%,女生为12.50%,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对7岁、9岁两个年龄组400名农村小学生进行粪蛔虫卵检查,阳性率为5.75%,其中男生为6.5%,女生为5%,男生高于女生。

2.5 作息与体育锻炼

学生问卷调查显示,作息制度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普遍晚睡早起,导致睡眠时间不足;学生家庭作业较多,部分学生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使用计算机时间过长。教师问卷调查显示,课间操以眼保健操和广播体操为主,平均每周安排5次“大课间体育活动”,95%的学校组织运动会,85%的学生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长跑锻炼,学生最喜欢参加的体育项目是球类和游戏,学生在校期间平均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在1小时以上。“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或器材,丰富学校体育活动内容”是被调查教师达成的共识,反映了学校体育开展的现状及教师的期盼。

3 建议

3.1 改善条件,加强体育场馆建设与管理。各级领导应重视体育场馆的建设,有效利用场地器材,合理对校园空间进行有利于学生体育活动的布局,扩大学生空间活动范围,加强体育场馆的管理与使用。

3.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教师要从以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其次,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给教师提供更新教育思想与方法的继续教育机会,教研部门应加大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体育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锻炼,探索、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自身运动能力和人格魅力,用教师的感染力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让教师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第三,加强“减负”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导知、导情、导行,使学生掌握知识、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

3.3 上好体育健康课程,认真落实学生校内外体育锻炼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是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具体体现,是衡量学校体育工作的硬指标。全市中小学校要开齐、开全、开足体育课,杜绝“放羊”“让课”“挤占”“压缩”体育锻炼时间等不良现象,把课外活动、阳光体育运动、综合及单项比赛活动的开展经常化、科学化、常态化。体育教师要重视挖掘教材的娱乐因素,根据学生的年龄、爱好、特长及生理、心理特点,选择适用性、趣味性、健身性、有效性的内容有效组织教学;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的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例如,广播体操、踢毽子、跳绳等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课间充满了新鲜感,激发学生内在的体育运动兴趣,使师生逐渐形成自主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曾庆喜 王怀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