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孟子的“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有什么积极作用

孟子的“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有什么积极作用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士人再穷困也不要失去仁义,发达了也不要偏离“道”的准则。所以,孟子“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的说法,既可算是对士人这一社会阶层的界定,也可算是对士人这一阶层提出的要求和建议。这个故事说明,孟子“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的观点,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且合乎人性的。因而,自孟子提出这一观点后,它不但成为士人践行的标准,也成为社会各阶层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从而对社会风气的净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孟子在《孟子·尽心章句上》中写道:“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说,尊重道德准则并秉持仁义的理念去行事,就可以成为别人的指导者,增加自己的话语权。所以,士人再穷困也不要失去仁义,发达了也不要偏离“道”的准则。穷困时不失去仁义,士人就能得到自己的本性;发达了也不偏离“道”的准则,百姓就不会对他失望。古时候的人,如果得志,就会惠泽百姓;如果不得志,就会修养自身。穷困时善待自身,发达时善待天下。

孟子这番话,既道出了“义”和“道”的社会作用,也指出其行为要求的对象是士人。

什么是士人?在《荀子·哀公》篇中孔子说:“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贤人,有大圣。”关于“士”,孔子解释道:“所谓士人,即使不能彻底掌握治国的原则和方法,行事时也必定会遵循一些准则;即使不能尽善尽美,也必定会有所操守。他了解知识不求多,而是力求做到审慎地对待自己的知识;他说话不求多,而是力求做到审慎地对待自己所说的话;他做事不求多,而是力求做到审慎地对待自己所经手的事。知识已经了解了,话已经说了,事已经做了,就像自己的生命和肌肤一样不可能再改变了。所以,富贵并不能使他增加些什么,卑贱也不能使他减少些什么。像这样的人,就可以称为士人了。”

孔子这番话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士人是指在说话、做事和求知的过程中,坚守自己信奉的原则和操守,言必信,行必果,不随荣华富贵或卑贱寒微而改变。所以,孟子“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的说法,既可算是对士人这一社会阶层的界定,也可算是对士人这一阶层提出的要求和建议。

出于本性,人活在这个世上通常会选择追逐名利。但是,现实中通常只有少数人能够获得这些,绝大多数人都注定与贫穷或平淡为伍。这时,如果人能做到安于现状,表现得无欲无求,那么他即使不能实现生活质量的提升,也可以保自己一生平安。问题是,现实中的人们并不都这样想,一些人在面对物欲时,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自私性,哪怕六亲不认,铤而走险也在所不惜。这可以说是人世上一些乱象的根源。那么,孟子所提的“道义”的主张能实现吗?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现实中发生的事例,都说明其具有可行性。

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叫鲍子都的人。一天傍晚,他在荒野中遇到一个手捂胸口、疼痛难忍的书生,于是赶紧上前帮忙。没想到书生竟因急性心脏病发作死了。他看到书生留有一册兵书和十个金饼,便拿了一个金饼去卖,然后用卖金饼的钱将书生安葬了。几年后,书生的家人找到鲍子都,说他是强盗。鲍子都就将当时的情况说了,并将书生的家人带到埋葬地。书生的家人挖开坟墓,发现书生的头下果然枕着九个金饼,兵书也完好无损,顿时感动得热泪盈眶,称赞鲍子都为大仁大义之人。随后,鲍子都的美名迅速在社会上流传开来。

这个故事说明,孟子“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的观点,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且合乎人性的。因而,自孟子提出这一观点后,它不但成为士人践行的标准,也成为社会各阶层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从而对社会风气的净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