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谦让和“当仁不让”矛盾吗

谦让和“当仁不让”矛盾吗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语·卫灵公》中说:“当仁,不让于师。”成语“当仁不让”便源于此,意思是遇到应该做的事就主动去做,绝不推诿。孔子的弟子问孔子道:“我们每天都在说仁,但不知道具体指的是什么。”相对于礼而言,仁更重要。这种当仁不让的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如今恩师已经不在,秦始皇面对丛生的荆条跪拜道:“朕见荆条,如见恩师,不能不拜。”可见,谦让和“当仁不让”并不矛盾。

论语·卫灵公》中说:“当仁,不让于师。”成语“当仁不让”便源于此,意思是遇到应该做的事就主动去做,绝不推诿。

孔子的弟子问孔子道:“我们每天都在说仁,但不知道具体指的是什么。”孔子说:“仁就是恭、宽、信、敏、惠。”弟子还是不懂,继续问道:“我们该怎么做?”孔子说:“不要在任何情况下放肆就是恭,海纳百川一样的胸怀就是宽,遵守承诺不欺骗就是信,对人对事勤勉不懈怠就是敏,对人对己不苛刻就是惠。”

不过孔子又说,倘若这件事符合道义,并且是你的责任,即便是兄长老师,也是不能让的。这就是当仁不让。相对于礼而言,仁更重要。

儒家思想中,仁是最核心的理念,孔子甚至把仁当作一切行为的原则、出发点和归宿。在孔子眼中,仁是判断一切事物是非的标准,如果违反了仁的原则,即使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说的话,也是不能接受的。这种当仁不让的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

中国是个尊师重道的国家,学生尊敬老师是最基本的礼貌。秦始皇虽然焚书坑儒,但他对自己的老师是十分敬重的。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在向东北仙岛行进的途中,忽然思念起了自己幼年时的一位恩师。这位老师第一堂课就给他讲述了舜帝赐姓“嬴”的故事,为的是告诉他“嬴”姓的含义。“嬴”字极其复杂,虽然老师是拆开来讲解的,但嬴政还是觉得很困难。老师很生气:“这么点困难你就被难住了,将来国家还指望谁?”说着拿起荆条狠狠地打在嬴政的身上。如今恩师已经不在,秦始皇面对丛生的荆条跪拜道:“朕见荆条,如见恩师,不能不拜。”后来,人们就把秦始皇跪拜荆条的地方称为秦皇岛。

尊敬老师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当老师有缺点和错误时,我们应该勇敢地指出来。在仁面前,我们要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即使是在老师面前也不必谦让。可见,谦让和“当仁不让”并不矛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