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践与检测

实践与检测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维果茨基将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相交叠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恰当的教学条件下,学生可能达到的学习的量。此处为结合学生的自身经验及实际情况,在课前可给每个学生准备一根橡皮筋,在课堂上学生自己动手拉动以体会力的作用。但是在大量的情况下,虽然没有出现肌肉紧张的情况,仍然有力存在。起重机吊起货物,就是起重机对货物的力。学生回答后教师: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支架式课堂的设计、实践与检测

李胜义

支架教学源自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他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支架式教学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提供支架和支持以帮助学生主动发展,这些支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内化新的知识。维果茨基将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相交叠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恰当的教学条件下,学生可能达到的学习的量。这个发展区存在于学生已知与未知、能够胜任和不能胜任之间,是学生需要“学习支架”才能够完成任务的区域。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为了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恰当的教学条件,这个恰当的教学条件实际上就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合适的学习支架。所以合理搭建学习支架,可以帮助学生逾越学习障碍,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支架引导学生“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清楚物理学中“观察和实验”的研究方法,在学生中可采取分组讨论的方法和实验探索的方法。

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搭建合理的教学支架,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由他们自己去探索、体会,而教师在旁辅助、引导。

以下我们尝试在初中物理第一册“力”这一节课中,设计支架式课堂的实施,整体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索未知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对力学的贡献——引入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力的定义     知道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难点:力的作用的间接形式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的相对性

三、教学任务分析

(一)学生原有情况(水平)分析:包括知识方面,技能和方法方面等

教材知识分析:本节为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的基础,学生对其中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将直接影响以后对于力的图示、惯性定律、压强、浮力等力学知识点的学习。本节中学生可体会物理学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这对于今后学生的物理学习影响深远。在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情况分析:物理是一门较抽象的学科,实验性、实践性以及知识的连贯性都很强,学生学习和掌握的难度相对较大,学生问题主要有两种:一是学生心理准备障碍,对所学的内容缺乏充足的心理准备,兴趣没有激发出来,不能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二是学生知识建构障碍,现在所学的内容与他原有的基础水平有较大的距离,对新知识难以理解,因而产生了畏难情绪,甚至丧失了学习信心,疲于应付等。因此,要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要求教师合理地搭建支架,采用支架教学帮助学生逾越学习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从设置学习支架方面分析

(1)情景支架:本课例中所创设的各个情景,其目的都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掘学生的以往生活经验,让学生自己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知识点内容。比如力的概念,在本课例中就应用了拉力器实物操作、生活场景分析的手段,尽可能使学生对力的概念有形象认识,有理性理解。

(2)问题支架:本课例中问题的设定,目的都是为了使中心突出,任务明确,使学生的思考和学习有直接的思路,各知识点间衔接紧密连贯,不至于突然脱节,使得整节课层次分明且自然流畅。比如知识点二“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第一个问题,其起源全部来自上一个知识点的现象分析和结论引导。

(3)实验、现象支架:让学生亲手做实验,亲身实践参与,完全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充分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知识就不是靠老师单向传递,而是主动积极探究思考,自我建构,而且在进一步提高动手操作技能的同时,领悟到了科学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可以较轻松地学习,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4)课件支架:本节课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资源,使许多学生没见过或没有注意过的现象和场景再现,让学生进入学习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对难点的突破。

(三)确定使能目标(中间过渡目标):主要为确定教学的顺序奠定基础

第一目标:从力的体验中归纳出力的概念。

第二目标:从实例分析中总结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区别。

第三目标:从实验操作中体会力的相互作用性。

第四目标:从生活经验中总结体会力的作用效果。

四、教学媒体:包括实验器材,教学设备,课件,所需其他资料等

教具:弹簧、钢锯条、气球、磁铁、磁针、大头针、铁块。

电子媒体:PPT幻灯片

五、教学模式:根据设计意图,选择何种教学模式,本节课当然以支架式教学课堂设计为主

(一)教学过程

1.引入课题

教师: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实验学生支架一:(现象的情景设置,调节学生心理,充分进入学习状态)

学生实验:学生拉拉力器引入课题——什么是力?

此处为结合学生的自身经验及实际情况,在课前可给每个学生准备一根橡皮筋,在课堂上学生自己动手拉动以体会力的作用。

2.新课教学

我们常常提到“力”这个字,但是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要比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狭窄、确切得多,那么,什么是力?

1)知识点一:力的概念的教学

学生活动支架二:结合后面的引导和过渡语,引导学生探索体验力的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拉车 人举杠铃 人提水桶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以下各结论尽可能由学生得出)

结论一:人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起重机吊货物 压路机压路面 火车拉车厢

结论二: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总结和过渡:

教师:人推车需要力;人把水桶提起来需要力;运动员踢足球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这些有力出现的实例中都伴随有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

但是在大量的情况下,虽然没有出现肌肉紧张的情况,仍然有力存在。因为产生了和肌肉紧张相同的效果。大家看,用吸铁石吸引这些大头针,尽管没有肌肉紧张,不是也有力存在吗?

请大家考虑,当有力存在(或出现)时有几个物体?

教师:有力存在时,一定有两个物体发生了某种作用。吸引、拉、举等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

吸铁石吸引铁钉,吸引就是吸铁石对铁钉的吸引力。起重机吊起货物,就是起重机对货物的力。火车头拉车厢,拉就是火车头对车厢的力……

上述的例子说明,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知识点二: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教学

教师:现在我把上述有力存在的实例中的物体分为两组,请大家分析这两组物体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答:一组物体是施力的,另一组物体是受力的)

教师:对一个力来说,有施力物也有受力物。现在请大家指出下列各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教师投影出题目):

汽车对拖车的拉力 推土机对土的推力 起重机向上吊起集装箱的力

学生回答后教师: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对力的理解应注意以下两点:这里所说的作用指的就是力;当有力出现时,应分清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尤其是注意认清哪个物体是受力物体。

阶段反馈:人拉车时,_______施加了力,_______受到了力。

3)知识点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认识物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性、同时性、成对性、物质性)。

学生活动支架三:通过活动亲身体验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搿手比赛、推手比赛、穿旱冰鞋推墙、手提水桶、一只手打另一只不动手等。

结合刚学过的知识分析举行的活动。

学生活动支架四:通过有趣的故事,让学生自己分析,本题中所表达的物理思想,并加深学生的印象

故事中的物理知识分析:

伦敦法官的判断:甲打了乙,乙告到法官哪儿,甲说:“我给你一个力,你也给我一个力,这两个力在物理学中是完全相同的,咱们谁也不吃亏。”法官一想,也是。就说。“乙,你也去给甲一个力。”

教师演示实验设计

ⅰ.演示实验:吸铁石吸引大头针。

ⅱ.演示实验:铁块吸引小磁针的一个极。

教师:吸铁石对铁钉有吸引力,这是大家熟知的。但是我们也看到铁块对小磁针也有吸引力。这说明磁铁吸引铁,同时铁也在吸引磁铁。

ⅲ.演示实验:把钢锯条固定在台钳上,用弹簧将锯条拉弯。

教师:用弹簧把锯条拉弯,弹簧对锯条有一个拉力,同时弹簧也被拉长,这说明锯条对弹簧也有一个拉力。

可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对乙物体有一个力,同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有一个力。

简介力的直接性和间接性。

用事先准备好的磁铁实验证明:力的产生可以不用接触。4)知识点四:力的作用效果

物体受力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由学生说出各种各样的力的作用效果后,再由学生归纳出结论,最后由教师补充。

ⅰ.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那么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哪些效果呢?

学生活动支架五

A.实验:用手将弹簧拉长。

  学生回答现象:弹簧受到拉力时变长了。

B.实验:手用力使锯条变弯曲。

  学生回答现象:锯条受到力时变得弯曲。

C.实验:手用力压气球,气球被压扁。

  学生回答现象:气球受到手的压力时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ⅱ.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学生活动支架六

A.学生回答现象:足球静止在地面上,脚踢它时给它一个力,足球受到这个力由静止变为运动。

B.学生回答现象:汽车关闭了发动机后,由于汽车受到阻力,速度逐渐变小,最终停下来。可见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大,也可以使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小。

C.学生回答现象:乒乓球向自己飞来,我们挥拍打去,球的运动方向变化了,又向对方的球台飞去。可见力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不论是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改变,还是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都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所以,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多媒体演示,并总结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对某一个力。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力的作用效果。 A.改变运动状态 B.使物体发生形变

6)课堂反馈练习

(1)用手将弹簧拉长,弹簧受_______力,力的效果是_______。

(2)用力推桌子,桌子动起来,力的效果是_______。

(3)玻璃杯落在地上,杯子给地一个力,同时杯子也会破碎,原因是_______。

7)布置作业:除书面作业外,还应有引导性作业,为下一节课做准备:今天物理我学到了什么?怎样比较力的大小?

(二)教学后记:教学的体会和可以改进的方面等

(1)传统的教学方法逻辑严密,层层深入。其中讲练结合的方法可及时巩固学生学的知识,但对于每节课的重点内容,我们须采取多种方法来突出它,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方可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对于难点,更应合理搭建支架使其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学生学会却并不觉得难懂,这才算成功的教学。

学生在生活中对力有肤浅的认识,但是往往是不确切甚至是不科学的一面,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力的概念,最好是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教学中应注意合理使用支架引导学生举例、分析、讨论并概括出以下两个有关力的实质性的内容。

①“作用”就是力。②力离不开物体,即施力物和受力物。

(3)强调作用就是力。注意避免“由于作用产生了力这种模糊不清的说法”,否则学生会误认为除了作用之外还有一个力,这样对学生将来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有好处。

(4)本节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力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要求不宜过高、过急,力的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逐步深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