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舞蹈塑造学生形象

用舞蹈塑造学生形象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舞蹈作品多次参加宁夏电视台、教育厅等单位举办的大型文艺演出并获奖。况且普通高中的舞蹈课是以模块教学形式出现,课时少,每周一次,在较少的课时中进行很系统的舞蹈教学几乎不现实。我在使用教材过程中,仔细研读《课标》,深刻领会到在普通高中设置“音乐与舞蹈”模块并不是为了把学生当成舞者来训练,而是以培养学生舞蹈兴趣、舞蹈鉴赏能力和有一定舞蹈实践能力为目的来进行教学的。

用舞蹈塑造学生形象——高中舞蹈模块教学的几点心得

杨 萍

img55

作者简介:

杨萍,讲师,宁夏舞蹈家协会会员,现任银川实验中学舞蹈教师。 2000年被评为银川市政府“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2001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从教十年来,教学严谨,勇于创新,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等论文、课件获区级评选二等奖。 2004年参与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幼儿师范教学丛书《舞蹈基础》的编写。舞蹈作品多次参加宁夏电视台教育厅等单位举办的大型文艺演出并获奖。

舞蹈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舞蹈活动提高审美感知、审美创造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课标》中指出:舞蹈艺术在素质教育中起到辅德、启智、怡情、健体等作用。舞蹈艺术是一种文明,是一种文化,需要传承、再现和光大。舞蹈艺术所具有的审美功效和艺术魅力,使它始终成为审美教育的鼎立支柱,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价值和地位不可替代,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普通高中音乐教育体系中的舞蹈教学具有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一方面是因为舞蹈教学是一门内容、形式都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学科,另一方面,普通高中的舞蹈教学同专业舞蹈学校的舞蹈课无论在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上都是迥然不同的。本人作为一名普通高中的舞蹈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教育心得,本文从舞蹈教学提高中学生素质教育的角度,谈谈如何作好中学生的舞蹈教学工作。

一、正确认识舞蹈教育对象的基本素质和心理状态的差异是做好中学舞蹈教学的基础

1.基本素质的差异性

首先要正确分析中学生的舞蹈艺术素质的基础,从生源来看,中学生中主要是完全没有接受舞蹈训练的学生,仅有少数儿时在业余艺术学校接受过训练。这就导致教育对象素质有较大差异性。普通初中毕业的学生入校前多未受过舞蹈基本功专业性训练,虽然有的学生入校前已进行过几年训练,但无论从软开度及各个部位的肌肉能力,还是身体的感觉韵律都没有基础。

2.心理素质的差异性

就心理素质的差异性来说:一方面由于基本素质的差异性存在,导致了心理素质的差质性,基础素质较好的学生容易产生满足感,基础较差的学生会产生自卑感;另一方面,有的学生意志不坚强,自律性与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有的学生则能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再有,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很快,可以迅速完成教师教授的知识技能,而有的学生则需要一个过程,通过努力才能完成。

要在认识学生能力、心理差异性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有一个正确判断。我们在制定教学大纲、选择和调整教材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灵活性和创造性,如何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就有了基础。这样,才能避免只知道贯彻教学大纲,而忽略了教育对象的接受能力,影响教学效果,才有可能整理出一套适合普通高中舞蹈教学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灵活创新的教育方式是做好中学生舞蹈教学的关键

(一)合理使用教材是首要

当前我们使用的中学舞蹈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音乐与舞蹈》。该教材内容规范全面,全书共九个单元,涵盖了中国古典舞、芭蕾舞、中国民间舞、外国舞蹈以及现代舞和社交舞蹈等内容。从内容上来说,这九个单元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独立的体系,每一个体系展开来教学都需要一定的课时。仅仅是舞蹈形体训练教学,都必须按着科学的、系统的方法来培养学生。例如:头、肩、腰、胯、膝、踝关节的灵活性练习,各种脚的位置单一训练都是有其科学性的,是应该训练的。但如果让学生按专业演员训练那样单一训练,他们就会觉得乏味,失去了练习的兴趣,训练效果也不会好。况且普通高中的舞蹈课是以模块教学形式出现,课时少,每周一次,在较少的课时中进行很系统的舞蹈教学几乎不现实。加之不同地域学生情况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呢?我在使用教材过程中,仔细研读《课标》,深刻领会到在普通高中设置“音乐与舞蹈”模块并不是为了把学生当成舞者来训练,而是以培养学生舞蹈兴趣、舞蹈鉴赏能力和有一定舞蹈实践能力为目的来进行教学的。是希望用舞蹈那“直观的艺术感染力”来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以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身心的发展。

研读《课标》让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使用教材的问题上,每个单元的内容就可以提炼压缩,而在形式和方法上多下工夫。教材选择坚持实施规范性教学,同时兼顾时代性特点。既要实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又要能从学生实际出发,让舞蹈教学不要成为一种形式,真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合理使用教材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我的方法是:

1.遵循舞蹈教学的基本规律,必须对学生进行规范训练。我采用的方法是简化、提炼教材。比如,中国古典舞一套元素训练组合提炼为一个综合性组合进行教学。在这个组合里,尽量使舞台调度简单而不失结构美,尽量使动作的幅度、速度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当学生能够较容易学会一个舞蹈组合之后,他的自信心和兴趣才会提升,才会有兴趣体会和琢磨中国古典舞的风格和韵味。

2.在选材上突出时代性。是要从音乐到内容力求做到符合现实青少年的特征。比如,运用简短的、节奏性较强的钢琴曲进行把上、把下及地面的形体训练,既不枯燥,又便于记忆;用内容健康,旋律优美的流行歌曲进行古典舞、民间舞的组合训练,选择时代感强的歌曲、乐曲编舞,或让学生做创作练习,学生兴趣浓、接受快,效果明显。

(二)教学方法上的优化创新是关键

我认为舞蹈教学结构的优化设计除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程序,突出知识技能重点,突破其难点,适当安排复习巩固以外,注重日常教学中把握情感教学基调,注重课堂教学的导语,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等因素,可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有机地、和谐地融洽,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控制。

1.注重日常教学中情感教学基调的把握

高中生进校时绝大部分不但没有舞蹈基础,就连起码的艺术素质都不具备,针对他们的特点,教学中可以采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就是信任、尊重和理解,热情鼓励,悉心挖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在能力。比如:一些男生选择舞蹈选修模块,不是因为喜欢芭蕾基训和民间舞,而是因为迷恋街舞。认为老师可以教授或指导自己,再或者是因为通过模仿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因而希望获得老师的器重。这种情况我是先予以肯定,认真看过他们的表演,并指出问题所在,然后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释给学生。一般情况下,这部分学生还是因为基本功欠佳,而不能有大的发展。这时就可以鼓励学生先打好基础,拓宽视野,慢慢遵循舞蹈学习的规律,获得进步。舞蹈教育需要严格,但绝不是冷酷,特别是接受能力较慢、成效迟缓的学生,更需要通过信任和鼓励,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积极性和自信心。曾经有过一个学生,她的动作协调性很差,只是因为单纯喜欢舞蹈而选择了这个模块,别人很快完成的动作,她总是完成不了。这种情况下我采取减半要求的方法。即别的学生完成三个组合,她只需要完成一个组合。但是这一个组合要完成得很好。当她终于获得进步时,总是及时地在全班同学面前赞扬她。我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此外充分挖掘教材的蕴含,使学生在练习舞蹈基本技能的活动时,充满有趣的自娱性和游戏性,一定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益。

2.注重课堂教学导语的设计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精炼、新颖而富有启发性的导入环节,能体现教学难点与重点,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同时,也是吸引学生学习的关键。我在《中国古典舞动作组合》的教学中导入环节是这样的:直接明示课题——再播放三个不同风格的舞蹈片段——要求学生判断出哪一段是中国古典舞,并说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其实精致的画面和优美的音乐在吸引学生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很容易判断出结果,当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经验说出判断依据时,我会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这时我说:“接下来,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学习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和元素组合,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一起来体会中国古典舞的特点。 ”就这样带着问题学习,边教边分析中国古典舞的风格特点,强于先大段给学生讲述理论,再实践活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更加流畅地驾驭,学生也有了探索的兴趣。

3.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说到趣味性,其实上舞蹈课和其他课一样,同样有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学生,要不断提高舞蹈课的教学质量,同样需要激发兴趣,寓教于乐。如何增强趣味性,是每个老师都要悉心研究的课题。我在教材上研究,发现第九单元——命题表演是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结合我在大学时期学习舞蹈编导课时,教授给我们做的各种练习,都具有启发创造性思维的特点,特别适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于是,我设计了三堂舞蹈即兴表演课,糅合了即兴、创编和表演的内容。分三次开课,第一次“道具与即兴”,第二次“影子”的训练,第三次“动机与元素发展”。学生课堂反映非常活跃,哪怕是平时最腼腆的学生也能“动”起来。在这几节课里,可以看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而他们也会因为自己的“创造”而兴奋和激动。即兴表演课启发了学生,也启发了我。在舞蹈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可以将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以达到让学生愉快地学、生动活泼地学的目的。

(三)把握好反馈的时机及强化的手段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保障

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准确、全面地接收学生的反馈信息,也就是说教师进行教学时,要细心留意学生的各种反应,密切注视学生的神态变化,从中看到教学效果,从而不断地调整教学程序,便于强化训练,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在即兴表演课上,在做到造型贴补练习时,我先讲清楚练习的规则和要求,然后分组实践。学生在汇报时完全“即兴”,其中不免精彩之处,但是也反馈出许多问题。如造型构图的不合理、没有整体意识、与音乐的情绪不般配等等。这时,我及时地“点拨”,指出好的作业好在哪里,失败的问题又在哪里,随后提出一些建议。学生在对比之中很容易明白,而且现场实践直接反馈出学生掌握的程度。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正如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斯所说:“任何有效行为必须由某种反馈来提供信息,看它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最简单的反馈是检查任务的成功或失败。 ”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教学效率,要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形成最佳的教学状态,关键问题是教师教学过程实行科学的调节和控制,把反馈提早到产生偏差之前,或延时反馈,促进学生再作深入思考分析。

综上所述,要提高一堂适合普通中学生学习的舞蹈课的教学效率,需要我们善于选择教材,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把握优化教学过程的实质,并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控制。善于设计导入环节、设置情感基调、增强教学趣味性、注重教学反馈。力求达到教与学有机的融合,以促使学生整体和谐的发展。我国现推行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专业特长,有些省市甚至在高考中进行专业加试,成绩加入高考总分,或择优录取。如果学校本身就有这门课,那么在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同时,还可以为专业院校输送人才。因此,作为专业教师,我的教学目标就是用舞蹈塑造学生形象,让我的课堂多姿多彩,充满乐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