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找回她儿时应有的幸福

找回她儿时应有的幸福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个性化教育,她性格变得开朗,并充分发挥她的兴趣和爱好,一步步走向她的理想、她的目标,实现她的自我价值。我决心帮助她找回“爱”,找回她这个年龄该有的幸福和快乐。是啊,当一个人能做她喜欢做的事,她的兴趣和爱好得到充分发挥时,她该有多快乐。我让小杨同学从我这里得到应有的尊重、理解和信任,让她能接受我的建议,帮她恢复自信,找到快乐!

找回她儿时应有的幸福

陈建如

案例背景

2013届学生小杨,从小父母离异,母亲忙于生意,对她关心很少,在同龄人中,缺少了一些家庭的温暖和母爱,性格孤僻,甚至一度颓废。经过个性化教育,她性格变得开朗,并充分发挥她的兴趣和爱好,一步步走向她的理想、她的目标,实现她的自我价值。

案例过程

高一下学期我被学校安排任教高一理科创新班的化学课,课堂上我发现,坐在讲台旁的一个小女生,整天萎靡不振,一会儿打瞌睡,一会儿却又偷偷地笑,而从她的表情上看,绝对不是会心的笑、开心的笑,而是有些精神不大正常的笑,再看看她的眼神是空的,迎面走来却视而不见,我觉得这个小女孩肯定有故事。于是,我就跟她的班主任了解情况,原来,她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而母亲忙于生意几乎不关心她,对她的生活和学习基本上不过问,甚至母女关系也比较紧张,因此导致了她性格孤僻,不与他人交往,生活在一个自我封闭的世界里。

巧的是,到了高二,学校安排我做了这个班的班主任,我几次找她谈话,都没能走进她的内心世界,我想通过她的母亲了解一下情况,但是给她母亲打了几次电话既不接也不回,就连开学初的家长会都没来参加,我越发感觉到孩子的孤独无助以及缺失关爱和幸福。我决心帮她找回她这个年龄该有的幸福和快乐。

一次绝好的机会终于来了,不知为什么,有一天她母亲突然来学校看她,在办公室没聊上几句,我就看到她母女俩不尴不尬的表情,似乎非常的陌生,于是我提议她们到操场上边散步边聊天,谈话氛围会好些,没想到的是母女俩竟然吵翻了,女孩子哭着发疯似的跑了,她的家长连招呼都没打就离开了学校。此时办公室一位老师建议我快去看看,我想了想,决定先让孩子冷静一下。晚读课时,我看到女孩在教室傻傻地坐着,目光呆滞,哭的红肿的双眼透着悲伤,我走进教室轻轻地拍了一下她的肩膀,示意她出来,刚走出教室,她的眼泪夺眶而出,我紧紧地把她抱在怀里,跟她说:“孩子,你就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吧,有什么委屈跟老师说说好吗?”

她向我倾诉了她的一切,父母、家庭……此时的我心情无比沉重,没想到,一个孩子在豆蔻年华的岁月,在如今“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四二一型小宝贝”的中国,竟然还有如此不幸的孩子。我决心帮助她找回“爱”,找回她这个年龄该有的幸福和快乐。

后来相处的日子里,我总是有意地接近她,跟她主动搭话,在学习上和生活中关心她、帮助她,因为我跟她走得很近,所以无话不谈,我给予她母亲般的爱和朋友间的关怀。慢慢地,她露出了微笑,愿意与同学和老师交流,人也开朗活泼了,上课能够积极回答问题,甚至中午都看书或写作业。她开始有了梦想,她要考大学,但是还没有具体的目标。一天,我在教室里巡视,走到她课桌旁,发现她的桌子上放着一张卡通画,我拿起来看了看,以为是她在看闲书,就小声地批评了她,我说:“这些天成绩刚刚有进步,可不能放松啊!”而她的回答出乎我的预料:“老师,这是我画的,学习累了,放松了一下。”“是吗?”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敢相信这幅画出自她的手。我把她叫到办公室,仔细询问了她的情况,她说她从小就喜欢画卡通人物,有一定的功底。于是我就给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动漫事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我国动漫人才的需求,建议她去学美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实现自己的梦想。她听了非常高兴,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第二天,我就和学校美术老师联系,让她去学美术了。

每天课外活动、午间休息她都去画室画画,其余的时间学习文化课。她跟我说:“老师,现在我每天可充实了,去画画可高兴了,说不出来的感觉……”是啊,当一个人能做她喜欢做的事,她的兴趣和爱好得到充分发挥时,她该有多快乐。每天我看着她连蹦带跳地去画画时,心里别提多高兴,我的努力换来了她的幸福和快乐,为此我感到无比自豪。

在5月13日“感恩,母亲节”主题班会上,她带来了和妈妈的合影。暑假她去杭州参加美术专业学习班,高三开学初,她妈妈两次给我打电话,询问高考听力考试的时间。教师节前,她给我打电话说:“老师我明天返校参加听力考试,我要给你带杭州最好吃的东西……”

衷心地祝愿她,2013年高考金榜题名!

案例追问

1.陈老师,您能从学生小杨的一个表情就断定她“有心事”,您是如何修炼出这样的教育洞察力的?

很简单,就是一个字———爱。如果再做一句解释,就是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你就有了这种洞察力。

2.陈老师,您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有许多自己的独到见解,能否和大家分享一下?

谈不上独到的见解,只是一个教育思路。我认为教育有两种基本的思路———

一是先确定一种方法,往多数学生身上用,成功了就总结经验,不成功就总结教训,再换一招。这种办法有点像吃“非处方”药。二是先进行个性化的诊断,然后根据诊断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就不是一般化的,它只对某一类学生有效,甚至只对某个人有效。这种办法有点像开“处方”药,个性化更强一些。

我的方法似乎属于第二种。对于学生来说,和任何的成绩相比,身心健康是排在第一位的,快乐比成功更重要。我在和学生的交往中加深感情的浓度。我从情入手,架起师生间友谊的桥梁。我让小杨同学从我这里得到应有的尊重、理解和信任,让她能接受我的建议,帮她恢复自信,找到快乐!

读者感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