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诊断与优化实践

课堂诊断与优化实践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的课堂改革中有这样几个关键词:以学定教,小组合作和学案导学。学案导学可以让学生按图索骥,对于课堂即将需要他们做的事情在大脑中明晰化,主动完成课堂任务,高效达成学习目标的同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的表现决定课堂优劣的评价标准。课堂改革所体现的实质就是“解放学生、以生为本”。基于学案的导学课堂与以往的课堂最

第五章 课堂诊断与优化实践

每一位英语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是学生理想的课堂,是学生想要的课堂。那么,学生希望什么样的英语课堂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学生中做了个小调查,以下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声音:“我希望英语课堂轻松有趣,我们考试的成绩好。”“我理想的英语课堂中,我和我的同学都能够开心的练习英语口语,一节课不知不觉就下课了。”“我理想的英语课堂中,老师有着标准优美的语音语调,老师一张口,我就不由自主地想模仿,课上完了,还觉得依依不舍。”“我希望英语课堂上,我们有机会体验多种多样的活动,看电影啊,听英语歌曲,做游戏啊,感受英语带给我们的快乐。”“我希望我在课堂上学到的英语能够在以后的实际中遇到老外时依然能够对答如流,应付自如,那有多酷啊!”“我理想的英语课堂,老师少讲练习,多说英语,多搞活动。”……

透过学生的陈述,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希望拥有多姿多彩的英语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他们既能够提升英语考试成绩,也能够提升实际的英语应用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英语课堂呢?“英语教育应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既能够发展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又能够学会如何学习,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合作意识。”“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到灵活多样,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益。”“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教师要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为学生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通过以上选自新课标的语言,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所构建的课堂正是学生所渴望的课堂,同学们在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提供的真实语境中接触、体验、理解真实语言,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的方式发现语言规律,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那么,学生的诉求和新课标的构想在目前的英语课堂中实现了吗?通过第一轮课改,情境下的任务型教学法,是当前英语教学课堂的主流形式,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交际场合中进行操练、大量使用信息转换、情景模拟、游戏、角色表演等活动形式,实践语言并学会用语言。

但是,在这样的课堂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学习起点不明确。教师对学生的课前准备状态不是很清楚。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教师还在一张一张幻灯片地呈现,一个一个学生的单独提问,浪费了课堂上本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练习说英语的宝贵时间。所以,我们经常可以在课堂的结尾看到最后一个教学任务总是比较匆忙,不是还有学生没有完成任务,就是学生准备好的内容来不及展示。

2.合作能力很欠缺。生生之间的合作不够系统和默契。课堂观察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教师经常要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但是,就小组合作活动如何开展就要解释好几分钟,而学生在小组合作时依然不是很清楚自己的职责和定位,这就导致了小组合作的低效和失败。

3.自学能力很不足。学生在英语课堂所学内容依然要依靠老师才能完成任务。活动开展完全被老师所牵引,如果老师不引导,学生就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学习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学能力渐渐地减退和消失,学习后劲不足,缺乏相应的自主学习能力。以至于学生到了更高层次的学习阶段之后,反而松弛下来,不知道该怎样自学。

4.课堂公平无保障。学习基础和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因为听不懂老师的全英文授课,逐渐放弃;而老师因为课堂有限的时间,也很少让这些学生回答问题、展示对话;即使给予有限的帮助,依然不见起色的,只好放弃。

基于以上不足,英语课堂进行了第二轮课改。新一轮课改尝试学案教学、小组合作,希望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解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目前的课堂改革中有这样几个关键词:以学定教,小组合作和学案导学。以学定教是目标和方向,小组合作和学案导学是手段和方法。

学案导学可以让学生按图索骥,对于课堂即将需要他们做的事情在大脑中明晰化,主动完成课堂任务,高效达成学习目标的同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改变了课堂上教师话语霸权的局面和师生单线交流的局面,加强了生生之间的合作。语言本身就是一种需要在交际或类交际情景中不断实践才能巩固的交际工具,课堂小组合作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提供更多的交际空间和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以学定教,是以学生学习的成果的大小、学生学习过程的科学和自主性、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度来衡量一节课的效果,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态、语音语调、课堂设计、课堂的整体连贯性等。课堂教学的目标有没有达成,课堂的学习过程是否就是学生兴趣、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过程,都要看学生。一句话,课堂有效与否观察的角度都聚焦在了学生身上。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的表现决定课堂优劣的评价标准。

课堂改革所体现的实质就是“解放学生、以生为本”。理念上看,这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很协调、很配套。但是,通过对学案教学的实地考察,网上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的课堂观摩,我们发现,在英语课堂实践中依然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问题1:完全抛弃第一轮课改的成果,整个课堂类似试卷讲评课,缺乏情景和交际的教学。不考虑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机械照搬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

问题2:教学过程机械化。因为每一节课都被固定成一种模式,所以,学生的课堂期待,之前惊喜都不见了,课堂变成了机械训练。

问题3:课堂教学导学性的缺失。课堂导学依然没有体现出来,学生并不能通过学案帮助的教学过程学会自己学习。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认识,我们结合了学案教学和情境教学的优点,进行了有益的教学尝试。

一、学案设计的优化

基于学案的导学课堂与以往的课堂最大的区别是:学生的最大收获是从“学会”跨进了“会学”,从被动走向了主动。我们在尝试使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英语成绩和学生能力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也有一些不足,调查中发现,有些教师是因迫于教改形势,不得不采用“学案导学”教学,由于对其没有足够的认识,对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感到陌生,所以执行起来很不适应,当然,效果也很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问题1:“学案导学”习题化。在设计“学案”时没有经过认真研究,只是把教材内容简单地编制成一个个习题,甚至机械照搬课本内容,连课本中知识的编排顺序都完全一样,认为这就是“学案”。教师就按照这样的“方案”进行教学,结果成了引导学生去抄课本,死记硬背教学内容,简单机械地寻找答案。根本无法实现“学案导学”教学的优势。其实,“学案导学”的优势在于高质量的“学案”。而能设计出高质量的“学案”谈何容易。它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工作,特别是潜心地去研究,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情境和最优化的教学过程。

问题2:“导学收获”平均化。学案导学本身的目的是让课堂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但是,实践中发现,有些学生,尤其是优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英语水平在每一节课都几乎没有什么提升,在上课之前,老师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自己几乎都已经达到了,所以,自己的任务仿佛就是在课堂上当老师,而自己的提高却微乎其微,对于优秀学生而言有失公平。优秀的学案应该具有开放性和层次性,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充分体现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问题3:“学案导学”放羊化。学案中有些内容是安排学生自学,代替了老师的讲,由于管理不力,备课不充分,不清楚什么情况下需要切入,该讲的没有讲,该引导的也放给了学生去自学,课堂教学形同“放羊”,结果是不光效率低,更重要的是出现很多漏洞,学生不会的还是不会。学案在英语课堂的使用,并不是必然效果很好,需要老师不断研究学案在每个阶段的作用,及时地进行点拨、引导,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优势,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和学习需求。

问题4:“学案导学”轻导学。学案用于课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老师课堂过分强势的局面,通过学案来导学,让学生按图索骥,学会学习,因此,学案设计中必然要进行学法的指导和渗透。让使用学案的最终目标变成:学生不用学案依然能够很好进行自主学习。然而,在目前的学案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老师不放心的痕迹,本来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搜集整理完成的内容,却细化为一道道题目:填空题,连线题,阅读题等。老师把教学内容嚼碎了交给学生来消化。试想,学生将来在没有学案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个小题目引导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自主学习呢?可能教师已经把自己的心思很细密地缝合到了学案中,但是,学生未必能够体会和领悟出来,更奢谈在设计学习中的主动应用了。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学案导学优化的方案,使设计好的导学案除了具备基础的知识性之外,还要具备以下几个特性。即配合课堂设计参与式的导学案,注重参与性。

在学习Don't eat in class时,老师设计了如下学案:请你预习书本71页,并为你心目中理想的学校制度出出点子。别忘了提问哦!

img10

该学案让学生真实地参与到了理想学校的制度建设中,改变了通常学案让学生翻译句子等方式。也让学生在完成该任务的同时,应用了该语言结构。

注重开放性。为了让各个级别和层次的同学都有所得,在能力提升环节,教师让学生设计不同的餐馆;为自己的餐馆设计店名、菜单;进行员工培训。在这样开放性的学案中,层次好的同学可以进行充分发挥,而层次弱的同学则可以完成基本要求。学生的潜力得到了激发,学生的表达方式和词汇的来源都是多方位的,他们的资源不再仅仅是教师。

注重拓展性。在学习完Don't eat in class第一课时后,教师让学生为杭州的音乐厅,公园、图书馆、肯德基等场所设计完善规章制度,学生在设计的同时,提升了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也培养了纪律观念。

注重导学性。在新初一学习Starter 2时,笔者进行了如下预学案的设计。新知预习部分是这样的:

跟读P86英语单词,直至自己能够独立、大声、准确读出为止。

通读S5—8,你发现本单元的核心句型是:

核心句型在本单元应用过程中所需要的名词有:

你还知道其他用于本句型的名词吗?

请画一张你房间布置的简图,并标上英语名称。

本次预习你共计用时___________开心指数★( )★★( )

这样的设计把自主学习渗透其中,学生在应用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在没有教师和学案辅导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进行自主学习。

二、小组合作的优化

小组合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课改的成效。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策略,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其基本形式。笔者结合自己日常教学观察总结了一些,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上最易走入的误区,它也是导致小组合作低效的主要原因。

以下课堂记录在当前的英语课堂小组合作中俯首皆是,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误区一:无独立思考,交流低效。

课堂记录:教师刚布置完合作学习的任务后,学生马上聚在一起探讨、交流。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对问题了解不深,浮于表面;有的学生根本没有想法,沉默不语;有的则脱离主要内容探讨,天马行空;很多时间还可以看到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在用汉语交流。

合作学习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从多角度结合自己的个人生活经验去探讨问题,从而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完成,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在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让学生进行充分地思考、探究,经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与组员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误区二:指令不明,小组合“坐”。

课堂记录:教师上课时通过了大量的巩固操练让学生掌握了教学内容,并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形容自己家的教学环节。教师设计这样的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灵活地将所学内容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可是,教师在让学生进入活动之前只是简单地说了句:Now,let's design your home.Find your best friend and discuss in groups.由于教师没有很好地铺垫和示范,导致学生不理解老师的指令,所以使活动最后进入了混乱的状态。

教师让学生自由组合,没有合理分工,在小组合作活动之前象征性的几句交代,并不能让围成一组的同学明确自己的任务是什么,直接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这样的“合作”充其量也只是“合坐”。合作不是课堂的点缀,应该是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方式。

误区三:优等生垄断了话语权

课堂记录:目前的小组活动形式最多的是共同完成一项语言任务。然后派人代表小组进行汇报。无论是什么任务,各个小组为了让本组有最充分地表现,都派出优等生发言,优等生的发言代替了全组成员的意见,而后进生总是静静地坐在一旁,没有发言的机会,成了配角,有的甚至完全成了一个局外人,处于被动地位。

优等生的出色表现并不代表所有的学生都已达到了教学目标所需要他们达到的要求。这样的合作只是表面上的合作,学生之间并没有进行真正的合作,并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弱势群体反而是教学目标达成的最短板,应多关注他们的反应,多了解他们的学习进程,设计合作活动时,要多考虑他们的需求。

误区四:合作任务雷同 成果汇报味同嚼蜡。

课堂记录:在教水果沙拉制作的英语时,老师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法,先给每组发放制作沙拉的图片,让他们把图片按正确的制作顺序排列并表述出来。学生很快完成了任务,但是,成果汇报的时候,由于大家的成果基本一致,听到第三组,学生已经不耐烦了。教师需要靠维持秩序才能让学生安静地听别人的成果汇报。

教师在小组合作活动设置的同时就要对成果展示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心中有数。让学生在强制状态下听他们不需要听就知道的内容,效果肯定不会好。有信息交流,语言才有价值。设置的活动任务要保证组与组之间的信息差,让学生自然产生好奇心,认真倾听。

通过以上对课堂小组合作所存在的误区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现状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要想让小组合作取得实效,笔者结合自己的小组合作活动实践,总结出以下优化策略:

1.构建优质的活动小组

(1)科学分组。在所有的合作学习法中,小组成绩分工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合作学习模式。这一方法由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Slavin,R.E.)教授创设。首先给学生排名次,把班上学生按其以往的学业成绩从最高排到最低。然后确定小组的数目。每个小组的人数以4人为宜,如果班级的总人数不能被4整除,多余的可能是1人、2人或3人,那么可以有一个、两个或三个小组分别为5个人。接着将学生分到小组中。每个小组都应包括学业成绩高、中、低的学生,并一定要使各小组的学生平均成绩大致相同。即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各小组成员在合作的过程中优势互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组间公平竞争。小组成员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实施分组5~6周后,对学生进行重新分组。以保持各小组力量的相对平衡,给经常得低分的小组成员一次新的机会,使学生有机会与不同的同学进行合作。

(2)明确分工。只有小组之间分工明确,组员才能责任到位,而学生也才能借助小组力量寻求到活动的最佳效果,真正做到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分工可每次随着学生小组人数及教学内容和学生掌握程度进行增设和合并。

(3)平等参与。目前小组合作学习为了保证小组成员都能得到锻炼,常规的做法是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担任。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分配任务、督促组员完成任务等;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但是该方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其弊端:英语学习的目的是用英语,是要求每个人都能达到报告员的汇报水平,记录员的记录水平,这也是课堂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如果要等到下节课下次小组活动时,除报告员以外的人才有机会进行记录和发言,那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没有全部达成。所以,在英语课堂的合作小组中每个同学都是报告员,都是记录员,这需要老师在准备结果呈现的资料时,要保证每人一份。事先也要和学生的意见达成一致,每一次的小组合作谁来进行汇报都是小组合作结束后才由老师随机确定下来的。如:在调查报告结束时,老师再宣布,全部由中等的同学代表各个组进行汇报,或者全部由差生进行汇报等,这样能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时候始终处于积极准备的状态。

(4)明确规矩。规则和纪律的约束是合作学习“活而有序”的根本保证。首先,教师应该使学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必须遵循“机会均等,人人有责”的规则。小组负责人要确保组内每一位成员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同时每一位成员也必须明确自己有责任为集体献计献策。其次,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应始终坚持“独立自主,互帮互助”。每一位小组成员首先必须进行独立的思考才能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获取意见建议。此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尊重,能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对于别人的意见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最后,小组负责人应明确集体讨论禁止使用中文的原则。

2.设计优质的小组活动任务

优质的活动任务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首先,合作任务要有合作的必要性,必须合作才能完成,不经合作就无法完成。小组合作的任务要体现1+1>2的效果。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还是以独立完成为宜。其次,合作任务体现层次性,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活动后能够获得什么,能够锻炼什么,能够提高什么。要让各个层次的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不跳就够不着,体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活动后有增量。再次,合作任务要体现目标语言的应用,英语课堂上,语言使用是核心,不是美术课,不是手工课,时间都应该放在语言的应用上。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出来的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或段落。然后,合作任务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小组合作的任务与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在接近真实语言环境中充分应用和巩固目标语。最后,合作任务组间区别化。不同小组合作的任务必须有区别,这样,不同小组在进行表演或者汇报的时候,其他小组就有了要听的必要和意愿。一般每两个小组的任务是一样的,便于互相补充。

3.保证小组活动的成功开展

确保小组成员独立思考和集体讨论的时间。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通过集体讨论,达到优势互补,从而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问题。然而,集体讨论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小组成员要参与讨论,必须经过独立思考才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也才会有集体讨论时的豁然开朗。因此,合作学习之前,必须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另外,教师还要保证每一位小组成员在集体讨论时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时间。许多老师在集体讨论前往往会随意说个时间,但实际上需要多少时间应该根据教师在教室里进行巡视获得的具体信息来确定。

在小组合作中,教师给予及时指导。合作学习虽然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但教师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甚至联络员的作用却是至关重要的。为了确保小组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要时刻在教室里巡视观察,小组成员有没有按照教师预设的程序开展活动,对于没有按照要求小组要及时予以指导,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要及时地给予帮助,发现学生智慧撞击的火花,要及时收集,为总结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做好准备。

组内组间评价相结合,促进小组合作的后续发展。教师必须及时对每一次的小组活动进行总结评价,并且要严格把握总结的方式和评价的标准。首先,教师应争取让每一个小组都有成果展示的机会,展示的方式可以是口头汇报、编对话或书面展示。同时,要对各个组的表现有一个公正的评价,体现组与组之间的差异,表扬优秀,鼓励进步,指出不足,为下一次的小组活动的合作和竞争,提供良好的铺垫。其次,教师在对小组整体评价的基础上,要重视对组内个体的评价。教师可以引导小组成员对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个人的表现进行互相评价,主要从是否坚持使用英语、是否尊重别人、是否认真完成任务等方面进行,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对自己的小组活动成效有准确的认识。这种评价既能促进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又能促进组内的合作,有利于小组合作的后续健康发展。

【小组优化策略的应用举例】

小组根据表格讨论之后进行汇报,以下是笔者应用上文中提到的策略,对Go for it七年级下Unit 11 What do you think of game shows?Section B(1a—2c),谈论时尚的话题,进行重新设计实践的过程记录。

准备工作:

1.分组:教师将学生按照成绩分为A(优秀)、B(中等)、C(较差),在学生自由组合的基础上,保证每个组中都有一个A,两个B和一个C。

2.在任务分配表上写明以下三点,让学生对自己将要做什么事情,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标准都有清晰的认识。

(1)请你先在第一行认真书写自己情况。(目的是让学生在小组活动前认真思考,以免小组交流的时候,学生没有针对性信口开河。)

(2)每个同学都要保证有一行的信息是通过提问获得,另外两行的信息通过听别人提问回答获得,不准直接抄写别人的信息。(任务的平均分配能防止优秀学生垄断话语权,同时,每个学生必须认真听别人的交流才能获取信息,也使他们在别人提问回答的时候,认真听,认真记笔记。)

(3)获取信息之后,立刻自行将表格信息文段化,相同信息可以合并,注意使用连词。然后组内对比补充,保留原始和补充的痕迹。(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要自己独立完成信息的重组,然后,再全组进行对比补充,保留思维的痕迹,在小组合作后,能够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水平。)

活动过程:在教完时尚的物品如:sunglasses、belt、scarf、key ring、wallet、watch、hat等后,设计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灵活运用What do you think of…I like/can't stand/ don't mind it/them.Make a survey in groups of four.Ask your classmates what they think of them,then fill in the following chart.

img11

学生按照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在教室里巡视,提供指导和帮助。

结果呈现和评价: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当教师观察到学生基本完成任务之后,结果呈现可以有三种方式,(1)每组派同一层次的同学进行汇报:如由每组的中等学生代表本组进行汇报等。采取此种形式的结果呈现,教师一方面要对汇报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错误进行纠正,一方面要对各组的表现有一个公正的评价,体现组与组之间的差异,表扬优秀,鼓励进步,指出不足,为下一次的小组活动的合作和竞争,提供良好的铺垫。(2)如果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以抽查各个小组中程度最差或中等的同学,来检验小组合作的成效,抽选各个小组中最好的同学,来进行展示,为其他同学提供范例学习。(3)成果因课堂时间有限而来不及展示的,课后展示在教室后面的英语角中。

小组活动效果: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先把自己的信息写好,然后或根据同伴的提问和回答,或通过自己进行提问,完善其他信息,随后,学生开始独立整理自己获得的信息,进行语言输出,最后,组内进行汇报总结,完善语言输出。并参加组与组之间的交流。

整个小组合作活动针对教学目标的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效率很高。同时,由于活动的任务结合学生自己的具体生活,每个人的结果都不相同,使组间的交流有了必要性。通过这种形式进行小组活动,小组内的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优秀生在小组活动中起到了示范和引领的作用,中等生稳步提高,差生在大家的帮助下最后也能代表小组进行发言,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活动结束的时候,达成教学目标,体验到小组合作后获得成功的快乐。

三、“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

以学定教,是以学生学习的成果的大小、学生学习过程的科学性和自主性、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度来衡量一节课的效果,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态、语音语调、课堂设计、课堂的整体连贯性等。以学定教把课堂聚焦在了学生身上,着力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我校老师在理念认同的同时,不断探索,结合学案导学和情境教学的优势,逐渐形成了以下基本模式。

表5-1 “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模式

img12

【以学定教课堂教学举例】

课前:

课前部分实际上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主复习建构知识,确定个性化学习方法,为新知识学习进行必要的储备。导学案应鼓励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使其成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知识的过程。下面以人教版Go for it七年级上Unit11What do you think of game shows?Period 1为例展示导学案的课前准备环节:

教师准备:

1.在分析教材、班级学情、自身风格等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学案,其中包括不同的学习目标、活动方式、评价方式等,还应包括用于巩固所学的基础练习和拓展练习。

2.创设课堂情境,充分练习应用目标语言。

学生准备:自主完成旧知回顾和新知学习部分。为课堂的语言应用做好准备。

学生写他们已知的形容词和电影种类:请阅读课本p65~66及p113第11单元词汇,翻译下列短语:

运动节目_____谈话节目_______游戏节目_____情景剧_______

肥皂剧_______动物世界_______中国文化_____中国饮食_____

天气预报_______我不介意他们_______我不能忍受他们_______

教师在新授课前,通过学案指导学生对已有知识储备加以整理,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好习惯,又为导入新课做好了铺垫,同时学生之间的交流会将他们的准备知识成倍放大。这样学生在课堂应用环节就可以不用跟着老师亦步亦趋,在情境中更真实、更全面的学习应用语言。

教学过程:

在课中部分我们重视情境创设,始终全英文交流,把学案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保证课堂的完整性和审美性,课堂是师生共同谱写的和谐之歌。遵循了下面几个步骤。

1.自然的学习诊断

(1)由Warming up自然引出预习情况中形容词的检查,小组合作互补核对,并分组展示补充报告。由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report?自然引出目标语言What do you think of…

(2)将导学案上的预习部分和课堂上的互动活动结合起来,在活动中自然应用预习中的准备内容.

A:What do you think of…

B:I…them/it because…What about you?

A:I…because…

通过Pair work的形式对学生的预习进行反馈,对学生的初始学习成果进行检验。这样就避免了英语课都像习题课的尴尬。

2.悄悄地问题修正

通过先学阶段,学生已经完成了旧知回顾和新知学习,并且在Pair work互动环节充分暴露了自己的知识学习问题和语言应用问题,为英语课堂的Presentation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起点。

环节一:Listen to 1b and w rite down what Mark thinks of TV shows.

(请写下Mark对电视节目的看法)Questions:What does Mark think of TV shows?

img13

学生的发音问题、听力能力等可以在该环节中通过完成听力任务、跟读、引导进行突破。

环节二:Let's relax

这是一个游戏,PPT上呈现6个数字,每个小组自己选择相应的数字,并回答数学对应的问题。问题如下,都是开放式的问题,考察学生的及时反映,巩固加强课堂学习内容,是趣味化的Presentation.

◆How many kinds of TV shows do you know?What are they?

◆What kind of TV show s is“Gong“?And what do you think of it?

◆What kind of TV shows is Family With Kids(家有儿女)?And what do you think of it?

◆What do you think of Wang Han?Why?

◆What do you think of“Titanic”?

◆You are lucky.

该环节巩固了教材上的核心内容,教师在前期发现学生交流中的问题都可以在这一环节进行修正、强化,使教学更具针对性,为学生随后综合活动中的表现做好充分准备。Your are lucky增强了该环节的趣味性。

3.活动性的能力检测

Do a survey.(做调查)

Survey:What kind of TV shows do you like best?

Survey:What kind of TV shows do you like best?

img14

要求:小组内每个同学都回答一些对电视节目的看法的问题。根据评分标准为每种电视节目打分,最后汇报本小组成员最喜爱的电视节目。要认真参与哦!

S1:I_______game show s.And/But I_______sitcoms…

S2:I_______game shows.And/But I_______sitcoms…

S3:…

Reporter:I_______game show s.And/But I_______sitcoms…

Report like this:In our group,we like…best.

criterion(标准)

img15

该活动是一个整合任务,综合了课堂的目标语言,起到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成果的作用。如果学生能够在该任务中完美表现,说明学生已经能够掌握综合应用课堂要求的基本内容、目标语言。明确的任务设计,保证了小组合作的顺畅。

4.顺畅的能力提升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在课堂基本内容掌握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情境拓展,把课堂话题范围从单纯的game shows拓展到饮料、交通方式、周末活动、运动项目等,顺利实现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尽管都是对目标语言的应用,但是因为每组的任务不同,组与组之间有了信息差,学生在后期的交流展示过程中就能集中精力关注别人的表现,乐在其中。

Role Play(角色扮演)

One of your group members acts as a reporter,interview others about their likes and dislikes on two things.(第一,二组谈论饮料—water,cola等,第三、四组谈论ways of going to school—by bus/bike,on foot等,第五、六组谈论周末休闲方式—reading books,visiting friends等,第七、八组谈论sports-swimming,playing basketball等)

img16

5.诊断学情的课后作业

当天的回家作业是根据调查情况,使用今天所学的语言表达方式,完成一份汇报,根据这份作业,教师就能够对当天的学习情况有准确的把握和判断,在下一节课中作出调整和强化。第二天上课时,小组之间可以首先进行合作,纠错、优化,互助提升。

Report like this:

I am a reporter from_________.I interviewed some students about their likes and dislikes.________and____________love__________. They thin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ut___________________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部分将原来的“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改写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这是对除任务型教学方法之外的其他教学途径与方法的包容和认可,鼓励我们一线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各种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的教学活动,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是“以学定教,以生为本”肯定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一直在学习,一直在探索,为构建理想的英语课堂而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