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收获教育的美丽

收获教育的美丽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你收获的是充满诗意的美的享受。略微关注初三年级的人们都知道,吕灏是初三年级赫赫有名的学习标兵,曾多次获得年级总分第一,是学校最早推出的“同文之星”。301班的同学们,正在赛场和将要在中考考场拼搏的初三年级的同学们,不论时间具有多强的消释力,不论你们今后在海角在天涯,我相信,第40届校运会1500米赛场上令人感动的一幕,将长存于你们的记忆之中。感动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则是深厚久远的。

收获教育的美丽

——班主任工作手记

杨春兰

摘要:教学相长,同样体现于德育中。与学生一起感动,师生在教育活动中同时得到启迪,获得进步动力,分别在不同的起点、层次上健康成长;与学生共处,这是一位教育者的终身选择;与学生共处,它会让你超脱一个人们永远的话题时光;与学生共处,它会让你在紧张工作中得到间隔休息,是必需的心灵放松,让你在孩子们拥有的纯真清新活泼世界感受快乐。为此,你收获的是充满诗意的美的享受。

一、与学生一起感动

失败与胜利本是一对意义相反的概念,但在同文中学第40届校运会上,在灰褐色的煤灰跑道上,它却被一个14岁的男孩用自己顽强的意志演绎得无比的完美和谐。

那是初三年级男子1500米的比赛,301班的吕灏同学在起跑后不久,通过第二个弯道时摔倒了,爬起来后,他没有犹豫地继续前行。由于班级的集结地距他摔倒处较远,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满脸、全身都沾满黑灰的小男生迎面跑来,惊呆了的301班同学不顾运动会纪律约束,分站在了跑道两侧,不知是谁带头,大家用力鼓起了掌。

在吕灏第一次跑过终点所在地时,体育组的何老师关心地拉了他一下,示意他可以退出比赛,他以前行的动作表示了拒绝。就这样,一圈又一圈,沾满黑灰的吕灏执著地向前小跑,一遍又一遍,同学们用热情掌声迎接自己的勇士。这掌声,包含太多的意味:敬佩,赞赏,感动,激励……吕灏个子略小,参加1500米比赛本来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参与,他完全可以因摔倒而退出比赛,他却坚持跑完了全程,成了最终的“失败的胜利者”。

略微关注初三年级的人们都知道,吕灏是初三年级赫赫有名的学习标兵,曾多次获得年级总分第一,是学校最早推出的“同文之星”。考场赛场,他都显示了坚韧的意志和勇于拼搏的精神。

301班的同学们,正在赛场和将要在中考考场拼搏的初三年级的同学们,不论时间具有多强的消释力,不论你们今后在海角在天涯,我相信,第40届校运会1500米赛场上令人感动的一幕,将长存于你们的记忆之中。

这是我为校运会写的一则新闻稿,是一个真实事件的一段真实记载。

那一刻,脑海里浮现的只有两个字“感动”。

“感动”,是人因为一件事或他人的某种行为某句话语触动心灵深处而产生的一种情感冲动,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品质,但在欲望横流的都市汪洋中,有些人已经不会感动了,感动的丢失,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悲哀。

其实每一个身躯里都藏有温情,每个人心里都有柔软的地方,正是一些普通人的真实平凡的故事,让我们实实在在而不是刻意矫情的宣泄感情,让我们生活在洋溢着温馨和谐的情感氛围中。

而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事情真正的意义还不止于此。

参与的理念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参与教学,参与课程,参与学生生活。你是学生生活圈里的一分子,你的生活也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闻道在前,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但学生的思想言行亦可以感染、激励或教育老师。于是,学生和老师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同时得到启迪,获得进步的动力。

高尚的情趣,崇高的精神,对于师生有着同样的审美价值。消除成人的强势心理,抹去居高临下的傲视眼光,你就能发现学生的世界更富有生命的原动力,更趋于感性,更纯净简明,更崇高、优雅与美丽。教师要相信,自己教育学生,同时,学生也教给了自己很多很多。“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其中也包括学生。

感动,是教育的一个本质元素。教育起源于爱的情感,教育要求老师富有活力,充满激情,拥有真挚的童心爱心,保持鲜活圣洁的思想,在不停地与各种生命状态对话中,感受到各种生命的内心深处的搏动,你被感动了,你的感动又会感动学生。感动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则是深厚久远的。

教育的真谛就是感动。有了对美的敏感,有了真心的感动,我们的孩子才有希望,我们民族的未来才有希望。

二、换一种解决方式

一日,在各班巡视检查的年级长交给我三个文曲星——班里孩子因玩游戏被缴获。通常的处理方式是:批评、送还家长、写检查。但接过这沉甸甸的三个文曲星的同时,我的心隐隐觉得有些沉。我总觉得上述处理方式不会很凑效。

短暂思考后,我请来这三位当事的学生,让他们自己提供解决的办法。一个学生说,自己的文曲星里没有游戏,本是带来下载的,现在不下了;一个说,文曲星虽然有游戏,自己是不玩的,同学要借不好意思拒绝,以后不带了;另一个孩子则干脆地说,老师替我保管吧,我需要时再取回来。我便按照他们的意见做了。此后,这三个同学果真没有再发生类似的事。

德育工作有时需要严格严谨,针锋相对;有时却需要虚晃一枪,以柔克刚;有时需要直言不讳,有时却需要旁敲侧击;有时需要大肆渲染,有时却需要暂时偃旗息鼓,做冷处理;道是无声胜有声。

教师不是执法者,不是审判官,不能因遭遇麻烦逞一时意气,更不能因显示权威而居高临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朋友似的关系,彼此可以各抒己见,可以商量,可以争论。要换一个角度理解学生,即使是最淘劣的孩子,犯错也多有能够申诉的理由,多半也是情感、意志等心理问题,而非道德问题。教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人情味,都包含着对学生的理解尊重。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懂得儿童”,“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所以,换一种解决方式,常常会让一些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

三、也是自己需要

舒缓的放学音乐响起了,六点,按照惯例去教室。紧张了一天的身体只想着能马上躺下来。小结完毕,搬动桌椅放肆喧闹的声音渐远去,留下的是我和值日的同学。拿起扫把,与往常一样,一边和值日的同学扫地一边听孩子们放松的说笑。这时扛着拖把进来的音乐爱好者高唱着:“是谁在拨动我心”?看到我,伸伸舌头,我不在意地说:是蔡琴的歌吧?我很喜欢!女孩们起哄了,“我们老太太还挺时髦的”“那可不,还夹着美眉的发卡呢”。大家一起笑了。班里那个最调皮的孩子没走,跟着我前后转悠着背书,因为他的淘劣,没有一个背诵小组敢招揽他,我便只有亲自负责他的背书。碰巧背得不错,大大表扬,他也愈加有劲。他一转身,却有个女孩悄悄对我说:他就是把考试的所有内容都背熟,也增加不了几分,你花那么多时间干什么?我轻轻地对她说:一个人做事的目的不是纯功利的,以一种公平关爱之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是老师的职业需要,也是心灵需要,无论有无成效,做了该做的一切,自己不后悔;对孩子来说,等他长大回顾往事,起码不会对当年老师的态度心生怨责。那女孩原本嬉笑的面孔渐渐严肃起来;而我也因自己突然被激发的思想感到庄严起来。劳动结束,在灯光璀璨的街道上骑车缓行时,突然发现,自己的身体好像轻松了许多。

每天放学去教室,与学生一起打扫卫生,我多半是出于对工作的考虑:早晨与学生一起到校,傍晚等学生离校后再回家,是给自己定下的规则;放学时事务人员杂乱,孩子的安全不能轻视;老师在场,学生做事认真,每天认真清扫一遍,不太费劲,但可以维持教室清洁;所带重点班,学生的任务常多于其他班级,放学一般较晚,班主任一起打扫卫生,速度较快,可以节约时间,让孩子早些回家;还有,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里与孩子随意交谈,可以随时了解班里情况,听到一些正式场合不会宣扬的话,也易于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关系。

其实,这其中也有超出了工作以外的自身的需要。

教师的工作是繁忙单调而周而复始的,个人生活也封闭得如驴在磨道上转圈一般,与学生共处,我感受到了极大的快乐。那时刻,我仿佛感到异常年轻,青春的时光再次地重新显现。对于一个教师,谁还会说只是付出?她收获的不是充满诗意的美的享受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