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庆市北碚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重庆市北碚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更好地了解重庆市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状况和监护人对教育留守儿童的基本需求,帮助家庭改进教育留守儿童的方法,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研究者以重庆市北碚区11所学校为样本,开展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调查。

重庆市北碚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张鹰[1] 孙春丽[2]

摘 要:留守儿童的进步与成长,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教育的结果。留守儿童的学习进步、健康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和睦关系和正确的教育方法,家庭对留守儿童的人格培养、习惯养成、品质塑造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者以北碚区部分学校留守儿童为样本,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并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

留守儿童的进步与成长,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教育的结果。留守儿童的学习进步、健康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和睦关系和正确的教育方法,家庭对留守儿童的人格培养、习惯养成、品质塑造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了解重庆市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状况和监护人对教育留守儿童的基本需求,帮助家庭改进教育留守儿童的方法,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研究者以重庆市北碚区11所学校为样本,开展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调查。通过对11所中小学共153名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本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一、结果分析

(一)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家庭教育观念

在对留守儿童所在家庭每年的主要经济开支上,79.1%的家庭都用于教育投资。在“对留守儿童家庭目前最需要的帮助”这一问题中,“家庭子女教育咨询”(68.6%)跃居首位,成为家长最需要帮助的问题,“家庭成员学习提高指导”(45.8%)、“家庭文体活动辅导”(24.2%)居于二、三位。

而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94.8%的家长认为应由“学校和家庭共同配合”,认为“不能把教育留守儿童的责任全推卸给学校”的家长占77.1%,但也有9.2%的家长并不认同这一说法。对于“家庭在教育留守儿童上面临的最大的烦恼”,42.5%的家庭选择了“不知道该怎么教育留守儿童”。

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任务,更多的家庭选择了“给留守儿童提供好的生活条件,让留守儿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76.5%)、“培养留守儿童健全的人格,教给留守儿童做人的道理”(83.0%)、“培养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85.6%),但也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帮助留守儿童提高成绩”也是家庭必不可少的任务。对于教育留守儿童,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84.3%的家长表示赞同,但“留守儿童就应该听大人的,不能要求大人”也占7.2%。

在留守儿童与家庭监护人的关系上,70.6%的家庭为“亲密平等,能够相互理解和尊重,并且经常交流和沟通”,但15.7%的却是“虽然很尊敬家长,但不愿意主动和家长说心里话”。51.6%的留守儿童在碰到困难时会首先向家长求助,43.8%的留守儿童选择“有时”会。当留守儿童心情不好时,70.6%的家庭能给予及时的关心和帮助,24.2%的家庭只是选择“偶尔发现了就管”。

(二)家长在家教中采用的方法

通过调查发现,47.1%通过“闲聊”的方式交流,31.4%的家庭通过“正式谈话”交流,但另外也有11.1%主要通过电话来交流;多数家长认为在教育留守儿童的过程中主要可以采取“表扬鼓励”(85.0%)、“耐心说理”(76.5%)、“适当惩罚”(46.4%)等方法。45.1%的家长认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批评留守儿童最有效,29.4%的家长认为通过“与留守儿童讨论、允许申辩”的方式最有效。在是否赞同“打留守儿童”的现象时,各方各持己见,不分上下,见表1。

表1 是否赞同打孩子

在平时和留守儿童沟通上,64.7%的家庭采用“谈心”的方式,28.8%的家庭采用“唠叨,留守儿童不听就反复说”的方法,而聊的内容最多的却是“留守儿童的学习”。当留守儿童讲学校、老师、同学之间发生的事时,94.8%的家长会“耐心听、细致问”。

当留守儿童犯错误或不听话时,44.4%的家长选择“说服教育与惩罚结合”,32.0%的家长选择“坚持说服教育,谈心鼓励,对留守儿童从不惩罚”;当留守儿童与同学闹矛盾时, 78.4%的家长会“听留守儿童讲清原因,给留守儿童一些建议”。

(三)家长对留守儿童生活、学习问题的态度

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44.4%的家长直接“看考试成绩”,36.6%的家长只是“听留守儿童汇报”。家长对留守儿童目前在学习上的表现,47.1%的家长认为“能主动学习、快乐学习,轻松学习,学习成绩很好”;31.4%的家长认为“爱学习也很刻苦,但学习吃力,效果不理想”。当发现留守儿童成绩下降时,79.1%的家长会“先找留守儿童成绩下降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措施”;当遇到留守儿童做作业磨蹭时,约一半的家长(53.6%)会“想办法帮助留守儿童克服磨蹭的坏习惯”;在留守儿童参加一些重要的考试之前,64.7%的家长会“给留守儿童减压,建议留守儿童放松”。

在生活上,52.9%的家长给留守儿童明确规定了看电视、上网的时间,且留守儿童能执行, 但19.0%的留守儿童不能执行,27.5%的家长并没有明确规定时间。中学的家长们在发现留守儿童早恋后,43.8%认为应“必须马上采取措施强行制止”,39.9%的家长认为应“先接受,再观察、引导”。在家里58.2%的留守儿童会“偶尔参加”家务劳动,36.6%的留守儿童“经常参加”。对于培养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68.0%的家长认为“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很重要,必须从小培养”,也有25.5%的家长认为“目前学习最重要,现在差些没关系”。对于留守儿童不会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81.0%的家长一般会“指导留守儿童慢慢学会做”。

(四)家长自身学习态度

49.7%的家长在“是否有能力和时间指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这个问题上觉得“大部分没问题”,30.1%的家长觉得“完全有能力”。对于“作为家长,是否应该学习怎样教育留守儿童”,大部分家长认为“应该学习,很有必要”,只有少数的人并不认同,见表2。

表2 是否有必要学习怎样教育孩子

对于“应该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家长们认为“营养卫生健康方面的知识”(69.3%)、“教育观念或操作方法”(55.6%)、“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63.4%)、“培养怎么做人做事方面的知识”(68.0%)、“指导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知识都很重要”(67.3%)。关于学习的途径, 44.4%的家长认为最好通过“看相关教育留守儿童方面的书”。对于专家倡导的中国家长应该“持证上岗”,学习系统的“家长课程”,67.3%的家长表示“愿意参加”。

(五)留守儿童家庭的基本情况与家庭教育的相关性

1.父母的婚姻状况对教育留守儿童的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父母的婚姻状况影响着家庭教育观,家庭健全的家长多关注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习惯的培养及心理健康,而离异家庭多关注“家庭和睦、氛围营造”。另外,家庭健全的父母更能“以身作则”,和留守儿童更好地交流、沟通;更能多以表扬鼓励、耐心说理的方式来教育留守儿童。

2.承担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人员的不同与教育方式的关系

在留守儿童讲学校、老师、同学之间发生的事情时,监护者更积极一点,她们会“耐心听,细致问”,但由于承担教育留守儿童工作的人仍有全职或兼职工作,所以也会表现出“不耐烦”和“不听也不管”。

而承担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人的文化程度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他们对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的态度。没上过学或是小学毕业的教育工作人员,对待留守儿童的态度是吃饱穿暖,或只关心留守儿童的成绩,教育留守儿童更多的方式是严厉批评或适当惩罚;而学历较高的教育工作人员更多地会“以身作则”,在留守儿童犯错时,听留守儿童辩解,和留守儿童相互尊重,帮留守儿童一起克服学习和生活的困难。但在一些重大考试面前,初中毕业的教育工作人员对留守儿童的压力最大,高中、本科学历以上的教育工作人员也会敲警钟,但更多地给留守儿童减压。

二、研究结论

(一)家长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实践中却不知所措

调查发现,家长重视参与教育子女,更舍得为教育投资。较多家长认为家庭的任务是“给留守儿童提供好的生活条件,让留守儿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培养留守儿童健全的人格,教给留守儿童做人的道理”“培养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这说明家长对子女的做人教育还是比较重视的。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84.3%的家长表示“大人首先要以身作则”。在教育留守儿童的责任方面,94.8%的家长认为应由“学校和家庭共同配合”,是家庭和学校的共同责任。但对“家庭在教育留守儿童上面临的最大的烦恼”,42.5%的家庭选择了“不知道该怎么教育留守儿童”,这也说明家长在教育留守儿童方面仍处于迷茫中。

(二)家庭教养方法有了很大改善,但仍存在暴力现象

在平时和留守儿童沟通上,64.7%的家庭采用“谈心”的方式,多数家长认为在教育留守儿童的过程中主要可以采取“表扬鼓励”“耐心说理”“适当惩罚”等方法。当留守儿童遇到困难时,多数家长也会帮留守儿童分析情况,给留守儿童一些建议,当与子女因意见分歧产生矛盾时,家长处理问题也比较民主,给其辩解的机会。但在是否赞同“打留守儿童”时,各方却各持己见,不分上下。另外,我们不得不注意到在“教育方式”一题,仍有家长在“其他”选项后面写了“棍棒”。

(三)家庭的基本情况影响着教育留守儿童的方式

调查显示,父母的婚姻状况和主要承担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任务的人的学历、家庭的基本情况等都影响着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也影响着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在一个完满、和谐的家庭,家庭的成员之间都能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体谅,那么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也就表现为尊重、理解和平等。家长会把留守儿童当成一个独立的人,和留守儿童交流谈心,聊留守儿童感兴趣的事,聊家里、学校发生的事等,家长教育留守儿童的方式也多为表扬鼓励和民主讨论。

三、思考与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面对教育子女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家长要有耐心、决心和教育机制,能创造性地采取恰当的措施,坚持不懈地去寻求较好的教育效果。家长应该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一些科学、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让他们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基础知识,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留守儿童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年龄,他们所要掌握的是更多的基础知识,我们所要做的是多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不是某一侧面的片面发展。面对升学、就业的压力,家长应有一种平淡平静的心态。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应保持合理的、民主的、宽容的态度。要使留守儿童学习安心、静心,家长首先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去掉过多的功利目的和色彩,重温家庭教育乃至教育的内涵和真谛。家长应多一点引导,少一点干预;多一点冷静,少一点急躁;多一些自然,少一些功利。

(二)明确家庭教育的内容

家庭教育的内容很广泛,涉及知识、思想、品德、生理、心理、生活、技能等诸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思想品德和生活技能方面的内容,这是我国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和成功之处。不能擅自扩大家庭教育的范围,尤其不宜把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内容和任务转移到家庭来完成,家庭教育虽有知识方面的教育,但实质上是生活常识,而学科性的知识教育主要在学校完成。

当然,家庭也要做一些配合性的工作,督促子女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家庭条件许可的话,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巩固和扩充知识,但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学习的方法和思路上,不能把重点放在增设学习的科目和作业的数量上。家庭教育的核心是让留守儿童“学会做人”,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优良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使留守儿童有正义感、责任心、义务感,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勤俭节约、孝敬父母、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因此在教育内容上要力求丰富全面,重视留守儿童个性和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方法上要灵活多样,身教重于言教,父母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子女成长至关重要。

(三)尊重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年龄虽小可也有自己的思想和精神世界,应享受自己应有的权利。家长做事不能过于武断,对留守儿童采取命令或逼迫教育方法,要学会分析,学会判断,保持清醒的头脑,注意了解留守儿童的精神需要,经常和留守儿童谈心,随时随地观察其身心的变化,根据其年龄和个性特点灵活施教。每个留守儿童都有自己的喜好,要积极支持他们的兴趣与爱好,倾听他们的意见。对留守儿童的期望值要实际,千万不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强迫留守儿童接受某种爱好,这样既使留守儿童失去了兴趣,又扼杀了他们的爱好。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一个健康的留守儿童应该有一个完整的人格,父母必须把留守儿童当作有独立人格和尊严的人来对待,绝不能把他们视为私有财产或实现自己设定目标的工具。作为父母,首先要认识到留守儿童是有个性特征的独立个体。

(四)学校和社会应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家庭、学校、社会三者要分工协作,成为一体,家庭教育离不开学校和社会积极而有力的支持。学校和社会的支持是最为直接和现实的,给予家庭教育一个宽松的环境和合理的平台,并为家庭教育及时发出忠告和提供指导;不应对家庭在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教育上提出过高的要求,甚至把某些非家庭教育的职责和任务转嫁给家庭。因此,学校要做好学科知识教育,真正推进素质教育,社会要减轻舆论压力,建立评估学校教育质量的科学标准,这才是对解决家庭教育问题最好而有力的支持。

家长在教育上的偏差、教育方法上的不当和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无知,都可能导致留守儿童成长中的问题。因此,使家长有师可求,建立家教咨询机构,进行电话或书信咨询服务,有利于家长解决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另外,由于我国独生子女教育问题提上议事日程的时间很短,而国外的独生子女教育却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家庭教育的经验,取长补短,以促进我国目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策[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

[2]莫玲.关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注释】

[1]张鹰,重庆市北碚区翡翠湖小学。

[2]孙春丽,重庆市北碚区朝阳中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