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播过程控制论模式(循环和互动模式)

传播过程控制论模式(循环和互动模式)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的信息传播具有过程性和系统性的特点。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对传播过程模式研究成果的总结。传播环境会对传播者和受众的传播行为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和控制作用。作为早期的过程模式,拉斯韦尔模式是不完全的,这主要表现在它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

4 传播过程模式

导言

本章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传播过程的特点,掌握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掌握传播过程的典型代表模式,掌握传播过程模式研究的演进。

本章重点

传播过程的典型代表模式 传播过程模式研究的演进

人类的信息传播具有过程性和系统性的特点。传播既可以看作一个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也可以看作一个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实现特定功能的系统。过程性和系统性的特点整体上反映了人类传播活动的运动性质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性质。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对传播过程模式研究成果的总结。在本章中,我们将看到形形色色的传播过程模式。各种模式虽然纷繁复杂,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可化繁为简,横向上用剖析构成、分析特征、比较优劣等方法对各个模式进行具体解读,纵向上对各种模式研究的思路进行脉络分析,整体上掌握其研究不同侧重点和思维的沿革。

4.1 传播过程的特点

从总体上看,传播过程有如下特点。

第一,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其运动特点在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讯息)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在实质上则是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意义或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

第二,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这种序列性表现在传播过程中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照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

第三,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传播过程的结构即该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体。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链式结构也是这个过程的结构特点。除了总体结构以外,传播过程中的各环节或要素本身还有各自的深层结构。

第四,传播过程具有系统性。这种系统性可以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理解。从微观的角度看,可以将传播过程分解为一个个由许多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实现特定功能的单个系统,这一个个的单个系统具有相对独立性。从宏观的角度看,传播过程又是整个社会运行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个子系统依附于社会系统并对社会系统产生影响。

研究传播过程有两种主要的研究视角。一种是纵向研究(即历时性考察),按照时间序列考察传播活动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演化;另一种是横向研究(共时性考察),即在特定的场景下,对传播过程的结构、环节和构成要素进行解剖和分析。对传播过程的研究往往侧重横向研究。横向研究的立足点主要是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因此,首先应把握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4.2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一般认为,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五个。

(1)传播者与受传者传播者与受传者即信息的发出者和信息的接受者二位一体,既可能是人也可能是人格化的组织或机构。在真正的传播活动中发出者和接受者并不是互相排斥、相互独立的。传播是一个持续流,每一个人同时都是信息接受者和信息发出者,既在发出信息也在接受信息。

(2)传播内容传播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符号与意义。信息指的是事物的属性以及人们对这种属性的直观印象。符号是信息的物化形式,是信息的“外壳”,即传播活动的内容和载体。意义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信息、符号与意义三位一体,构成了传播内容。

(3)媒介媒介是人类传播活动中运载和传递讯息的物体,是连接传受双方的中介物。

(4)传播环境传播环境指的是传播活动发生的特定场景或情境(时间、地点)。传播环境会对传播者和受众的传播行为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和控制作用。

提到传播环境,不得不提到噪音。噪音指的是在传播环境中,任何干扰和歪曲我们发出和接受信息的能力的事物。噪音可视作传播环境中存在的一种对传播过程产生负面作用的重要因素。

(5)反馈反馈是指在传播活动中信息接受者对发出者的回应。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反馈是体现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其速度和质量依照传播质量的不同而不同。

以上五个要素是构成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的基本条件,在任何一种人类传播活动中,都是缺一不可的。

4.3 传播过程模式

何谓模式?所谓模式,是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

我们将每个模式看作是用图像形式对某一客观现象进行有意简化的描述。每个模式试图表明的是任何结构或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组织功能,能将各个系统排序并连接起来以获得整体形象。模式提供的是适用于各种不同特殊状态的一个普遍图景。其次,模式具有解释功能,它能用简洁的方式来提供如果改用其他方法则可能相当复杂或含糊的信息。由于模式能引导学生或研究者关注某一过程或系统的核心环节,这又使模式具有启发功能。再次,模式可能对事件的结局或过程进行预测。[1]

最早的传播学模式雏形应该是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的演讲模式(Aristotle Model)。它载于《修辞学》(Rhetoric)一书中,扼要提出五个传播的基本要素:说话者、演讲内容,听众、效果及场合。该模式已经对演讲这种人际传播的模式的相关要素进行了梳理,可视为最早的传播模式(见图4-1)。

图4-1 亚里士多德的演讲模式

在传播学研究史上,不少学者采用建构模式的方法,对传播过程的结构和性质做了各种各样的说明。

4.3.1 传播过程的单向直线模式

传播学史上,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

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1902—1977),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传播学五大奠基人之一,他对传播学的贡献集中在宣传分析和传播过程研究等方面。拉斯韦尔在1927年写了《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对一次大战中的宣传策略及其效果进行了分析,成为研究宣传研究的权威。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他提出了传播的三大功能,还提出了著名的“5W”模式,对形成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和主要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8年,拉斯韦尔在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的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了后来人们称之为“5W模式”或“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见图4-2)。

图4-2 拉斯韦尔的5W模式

这五个W分别是英语中五个疑问代词的第一个字母,即:who(谁); say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 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拉斯韦尔模式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实际上,后来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拉斯韦尔模式的这条思路形成的。

作为早期的过程模式,拉斯韦尔模式是不完全的,这主要表现在它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拉斯韦尔虽然考虑了受传者的反应(效果),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因而,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大约与拉斯韦尔同时,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1916—2001)和韦弗(瓦伦·韦弗,Warren Weaver,1894—1978)在《传播的数学理论》(1949)一文中也提到了一个过程模式,称为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或香农-韦弗模式(见图4-3)。这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它的第一个环节是信源,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为可以传送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把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递给信宿。在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受到噪音的干扰,产生某些衰减或失真。它导入了噪音的概念,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这对于社会传播过程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图4-3 香农-韦弗模式

由于香农-韦弗模式描述的是电子通信过程,而且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但在考察人类的社会传播之际,反馈的因素和环节却不容许省略。这是因为在社会传播中,传播的双方都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互动是社会传播的本质特征,离开了反馈便不能说明这种互动性。

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社会学家P.F.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了两级传播模式(见图4-4)。

P.F.拉扎斯菲尔德(Paul Felix Lazarsfeld)是美籍奥地利人,著名社会学家,传播学五大奠基人之一。他是对后来的传播学研究方法影响最大的一位。1932年,拉扎斯菲尔德最早在维也纳运用实地调查法从事广播的研究,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立应用社会学研究中心。他提出了“二级传播理论”(后发展为“多级传播”学说),为传播效果、传播机制研究开辟了道路。他还提出了“既有政治倾向的作用”、选择性接触机制、意见领袖等很有影响的概念。拉扎斯菲尔德对研究方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传播学研究的“工具制作者”。他通过不断改进抽样调查技术和量化分析方法,为传播学赢得了来自其他科学的尊重。其代表作有《传播研究》和《个人的影响力:个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等。

图4-4 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模式

此模式强调“舆论领袖”的作用。西方学者认为,两级传播模式综合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但夸大了“舆论领袖”的作用及其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依赖性,把传播过程简单化了。将受众截然分为主动和被动、活跃和不活跃两部分,不符合传播的现实情况。此模式以后演变为多层次的N级传播模式。

无论是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还是香农-韦弗的模式,或是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模式,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单向直线模式。单向直线模式在阐述人类的社会传播过程之际具有明显的缺陷。

一是容易把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而人类传播活动中,两者互相转换是常见的,每个人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

二是直线模式缺乏反馈的要素或环节,不能体现人类传播的互动性质。

4.3.2 传播过程控制论模式(循环和互动模式)

在拉斯韦尔和香农、韦弗的同时代,正是控制论研究盛行以及形成学科的时代。控制论的创始人诺伯特·维纳的研究表明,无论是自动机器,还是神经系统、生命系统,以至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撇开各自的质态特点,都可以看作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在这类系统中有专门的调节装置来控制系统的运转,维持自身的稳定和系统的目的功能。控制机构发出指令,作为控制信息传递到系统的各个部分(即控制对象)中去,由它们按指令执行之后再把执行的情况作为反馈信息输送回来,并作为决定下一步调整控制的依据。整个控制过程就是一个信息流通的过程,控制就是通过信息的传输、变换、加工、处理来实现的。反馈对系统的控制和稳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各个系统保持自身的动态平稳,都是通过反馈机制实现的,反馈是控制论的核心问题。反馈控制就是由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以实现系统预定目标的过程,正反馈能放大控制作用,实现自组织控制。但也使偏差愈益加大,导致振荡。负反馈能纠正偏差,实现稳定控制,但它减弱控制作用、损耗能量。

直线单向模式的缺点显而易见,受到维纳等人的控制论理论影响,不少传播学家也将控制论的思想融入传播模式的构建中,由此而诞生了传播过程控制论模式。这一类模式对控制论理论的最大借鉴在于两个方面:其一,将传播过程看作一个信息流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因素(如传播者、受众)都可能对信息产生影响(如对信息的传输、变换、加工、处理,类似控制的作用),信息的传播正是各个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其二,借鉴了控制论中的反馈概念,传播者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控制者,调节自身的传播行为主要以受传者的反馈为主要依据,因此,传播不应该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传播者和受众等传播过程中的诸多因素相互、循环作用的过程。不少传播过程研究者受到控制论的启发,提出了多个传播过程控制论模式,这类模式的共同点主要是循环和互动,故又称为循环互动模式。

4.3.2.1 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1907—1987)是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人们称他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他建立了第一个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机构,编撰了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授予了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施拉姆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在于他把美国的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传播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修正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创立了一门新学科——传播学。他创立传播学的标志是1949年由他编撰的第一本权威性的传播学著作——《大众传播学》的出版。这本书收录了政治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以及许多其他学科的专家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施拉姆当时还仅限于挖掘前人和他人的传播研究成果,并加以整理,使之系统化。

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在C.E.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过程模式,称为“循环模式”(见图4-5)。

图4-5 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该模式与直线模式有明显的不同,它主要有如下特点。

第一,这里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

第二,该模式的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个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执行接收和符号解读功能)、解释者(执行解释意义功能)和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

但施拉姆的循环模式也有明显的缺陷。

首先,虽然它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并把传播双方都看作传播行为的主体,但是,这个模式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至少从模式本身看来是如此),则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不符。在现实社会中,由于传播双方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传播资源以及传播能力等方面通常存在着差异,这种完全对等或平等的传播关系与其说具有普遍性,不如说是极少见的。

其次,这个模式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施拉姆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于是在同一篇文章中他又另外提到了一个大众传播过程模式(见图4-6)。

图4-6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这个模式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

施拉姆的这个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标志着从一般传播过程模式走向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标志着将大众传播看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趋向。

除了施拉姆外,较全面地提出了传播过程互动模式的还有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L.德弗勒。

4.3.2.2 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

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梅尔文·L.德弗勒[2]所创的互动过程模式(见图4- 7)。它是在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克服了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与此同时,这个模式还拓展了噪音的概念,噪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

图4-7 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

该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虽然看到了外界环境中某些干扰传播过程的因素(噪音),但并没有具体有哪些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这些干扰因素的具体作用方式和效果如何,在此模式中也无法体现。

4.3.2.3 丹斯的螺旋模式

前文所述的模式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将传播过程视作一个封闭的系统,传播有着固定的起点和终点,每一个过程都是独立存在的,涉及的每一个要素的角色都是固定化的,这就将传播模式机械化了。丹斯提出的螺旋模式则跳出机械模式的窠臼,将传播过程看成一个非常灵活的动态过程,传播过程中的要素的功能也可能是不固定的(见图4-8)。

图4-8 丹斯的螺旋模式

丹斯模式用不断上升的螺旋线来说明人类传播过程,它将传播视为动态的过程,传播过程是不断发展的,传播过程不存在机械的起点和终点,正在进行的传播是从前传播的延续,也将影响到未来的传播。在其他传播模式中,这一点是极易被忽视的。丹斯模式中的传播者变成有主动性、富有创意的、能储存信息的人,而不是被动的生物。在传播效果上也是动态的,传播的内容扩散的范围可能会因某些条件的不同而不同,此刻的传播内容影响以后的传播内容和结构。

丹斯模式的缺陷在于太过抽象,近于臆想,更多的只是提供了一个考查传播过程的视角,而不是细致入微的分析具体的传播过程本身。

4.3.2.4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卢因、怀特等人的“把关人”理论认为在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存在着信息过滤的把关行为,使很多信息不能完全到达受传者。这个模式突出了传播者信息控制能力,使受传者相对处于被动地位。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主要借鉴了这一理论成果(见图4-9)。

图4-9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该传播模式由美国传播学者韦斯特利(B.H.Westley)和麦克莱恩(M.S.Maclean)提出。图中X指信源,A为传者,B为受众,C为把关人,F为反馈。此模式在突出信息的同时,特别强调把关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图中B得到的是经过C过滤的信息。

这个模式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信息的选择具有多样性,传播来源可以在各种事件中进行选择,大众传播媒介也可以在各种信息来源中选择,同时大众媒介也可以在各种事件中直接选择。

第二,传播系统具有自动调节性。社会上数量众多的大众媒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在这种竞争的过程中,它们也相互取长补短、自动调节,以适应社会优胜劣汰的发展机制。

第三,信息反馈具有重要性。只有反馈才能真正保证传播过程中所有要素间关系的系统性。

该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认为三个参与者之间是平衡的互利的,整个系统完全自我调节;夸大了大众传播过程的一体化程度;过分强调了传播者对社会的独立性。

4.3.2.5 希伯特的波纹中心模式

美国传播学者R.E.希伯特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波纹中心模式也是一个强调传播过程动态性的模式(见图4-10)。

图4-10 希伯特等人的波纹中心模式

图4-10中“代码”指文字符号系统,“调节者”指政府、团体、消费者,“过滤器”指文化和社会系统,“信息放大”兼有空间和心理的含义。如图4-10所示,大众传播过程犹如投石于水池中产生的现象──石子激起波纹,波纹向外扩展到池边时又朝中心反向波动;在扩展和回弹的过程中,波纹(即信息)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此模式强调大众传播同社会、文化等的关系,显示了传播过程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对控制论传播模式的整体评价如下。

首先,它认为传播过程是双相回路之后就成了循环、平衡的自我调节系统,而现实中的传播过程,尤其是大众传播过程较少有平衡、对等。

其次,它认为传播过程是一个独立本体运动过程,即传播过程是独立于社会的自我运行的系统过程,没有揭示传播过程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4.3.3 传播过程的系统论模式

在控制论盛行的同时,系统论也作为一门科学被提出来,它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创立的。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他用亚里士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反对那种认为要素性能好,整体性能一定好,以局部说明整体的机械论的观点。同时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系统一词有诸多定义,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

同样的道理,社会传播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微观的、中观的和宏观的系统,每个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处于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每一种传播活动,每一个传播过程,除了受到其内部机制的制约外,还受到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广泛影响。传播行为只不过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一种。仅仅从微观和中观的角度,脱离整个社会大环境来考察单个的传播过程,尚不足以揭示社会传播的全貌。因此,有不少学者开始运用系统论的原理或方法来考察社会传播。

4.3.3.1 赖利夫妇传播结构模式

1959年,美国研究社会学的J.W.赖利和M.W.赖利夫妇提出了一个传播结构模式(见图4-11)。赖利夫妇传播结构模式将社会系统看成由不同层次的社会结构构成的统一整体,传播者和受传者正是以不同的群体身份出现的,各群体是在社会大系统下开展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信息传播活动,各群体的传播活动既受到社会大系统的影响,也影响整个社会大系统。

图4-11 赖利夫妇传播结构模式

这个结构模式说明,多重结构或等级层次结构是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

第一,在这个模式中,传播者和受众都可以被看作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己的内在传播活动,即人内传播。

第二,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联结,形成人际传播。

第三,个体系统又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

第四,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它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保持着相互关系。

这个模式的优点在于视整个社会为整体,用宏观视角看待传播过程,对传播者和受传者所属的社会层次进行粗浅分类,指出了不同社会群体传播过程会形成不同的传播类型。其缺陷在于,并未指出影响不同社会群体传播过程的诸多要素的具体作用,传播效果也并未涉及。

4.3.3.2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这是德国学者马莱兹克1963年在《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的一个系统模式(见图4-12)。

图4-12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赖利夫妇的传播结构模式虽然对参与传播的传播者和受众做了粗浅分类,如认为传播者可能属于不同层次的群体,受其所在群体或大小环境的影响,但并未细分出这些群体或环境究竟存在哪些细微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传播过程的具体作用和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这些群体和环境中的因素及其作用进行更具体而细微的解析。马莱兹克模式,则可以看成对赖利夫妇模式的扩充和具体化。这个模式除了强调传播环境,传播主客体的具体要素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具体指出了这些不同要素在传播过程中起到的不同作用。这些具体要素及其作用如下。

第一,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传播者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同僚群体、社会环境、所处的组织、媒介内容的公共性所产生的约束力、受众的自发反馈所产生的约束力、来自讯息本身以及媒介性质的压力和约束力。

第二,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受传者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作为群体一员的受传者(受众群体对个人的影响)、受传者所处社会环境、讯息内容的效果与影响、来自于媒介约束力等。

第三,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这种选择和加工也可以说是传播者背后的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二是受传者对媒介内容的接触选择,这种选择也是基于受传者本身的社会背景和社会需要做出的。制约媒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受传者对媒介的印象,这种印象是基于平时的媒体接触经验形成的。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说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任何一种传播活动,解释任何一个传播过程即便是单一过程的结果,都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必须对涉及该活动或过程的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

4.3.3.3 社会传播的总系统模式

不少学者发现,美国的传播学考察的只是狭义的传播过程(其代表是拉斯韦尔的“5W”过程模式),虽然这种研究是必要的,但在这种框架下,许多有重大意义的传播学课题,如传播与社会变革,传播与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关系等,很难得到说明。要考察这些重大问题,必须从美国的狭义过程研究的框架中摆脱出来,另行开辟新的研究视角。

这些研究把传播看作一个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相关的重要范畴,从这个观点出发,他们在对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的同时,也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因而称为“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研究。社会总系统模式的研究最早起源于日本。日本的传播学者受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影响,其把传播看作社会的精神交往形态,与另外两种交往,即物质交往和能量交往相并列。日本学者田中义久由此而提出了社会传播的总系统模式(见图4-13)。

图4-13 田中义久的社会传播的总系统模式

田中义久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概念出发,把人类的交往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与人的体能(生物学、物理学意义上的能量,包括作为人的体能之延伸的热能和电能)有关的“能量交往”;一种是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相联系的“物质交往”;一种是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精神交往,即“符号(信息)交往”。符号(信息)交往过程也就是传播过程,它是建立在前两种交往的基础之上的,与社会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着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社会传播还是一定的阶级结构的体现。

田中义久的这个图式提出了传播学研究中的许多重大理论课题,尽管它还不完备,但可以说它是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的系统模式。

根据丹尼斯·麦奎尔的总结,大众传播模式多达66种,鉴于篇幅,不一一赘述。总体上看这些模式的特点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单向到双向,由低级到高级,由微观到宏观,由局部到整体。传播过程模式的构建过程恰好反映了人们对传播现象及其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思考题】

1.传播过程的特点有哪些?

2.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3.通过本章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典型的传播过程模式,其各自的特点和优劣是什么?

【参考书目】

[1][英]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祝建华,武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2][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诸论[M].杜力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5]张印平.从传播模式看传播者与受众关系的变化[J].现代传播,1998(01):18-25.

[6]邵培仁.传播模式论[J].杭州大学学报,1996(01):25-27.

【注释】

[1](英)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武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2—5页。

[2]梅尔文·L.德弗勒,华盛顿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长期从事社会心理与大众传播研究,许多著作成为传播学经典教材。其主要著作有《人类传播基础》《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大众传播理论》《信息的扩散》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