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物理教学手段的运用

传统物理教学手段的运用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物理教学手段包括语言和传统教具。物理教科书是最基本的物理教学手段,是物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教材编订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态度的情况,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运用物理教材,着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节 传统物理教学手段的运用

传统物理教学手段包括语言和传统教具。其中,语言有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口头语言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师生对话、生生讨论等,文字语言主要包括教材、板书、板画;传统教具主要是挂图、模型等。有关讲授、对话、讨论的教学要求等问题,在第四章已有论述。本节主要阐述教材、板书、板画、挂图和模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物理教材的运用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的实际所编写的材料。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是指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教学材料,包括教科书、课程标准、参考书、讲义、辅导材料、练习册、音像教材等;狭义的教材就是指教科书,它是根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具有一定深广度的教学用书。一般不特别指明的情况下,本节所说的教材就是指教科书,即通常说的课本。可见物理教科书,是根据物理课程标准而编选和组织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科学过程与方法、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体系。

物理教科书是最基本的物理教学手段,是物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依据。认真阅读并刻苦钻研物理教科书是物理教师备课与编写教案的前提和基础,物理教师必须以现代教育的思想去认真领会教科书的编写意图,认识教科书的特点、优点与缺点,要充分发挥教科书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这是保证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应该指出的是,十全十美的教科书是没有的。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弥补教材的某些不足,做到扬其所长、避其所短。特别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不能只是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因此,教师利用教材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还要充分利用与开发丰富多彩的其他课程资源,改变那种把教科书看成唯一课程资源的狭隘观点。

(一)教材分析

一般说来,物理教材分析应从分析物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入手,分析它的内容和结构,明确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挖掘教材的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过程与方法、科学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因素,分析学生学习教材的心理问题,设计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或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其基本步骤可概括为“四读”。

1.泛读物理教材,了解教材体系

所谓泛读物理教材,是指阅读物理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学生学习指导书、配套练习册与实验册等与教学相关的资料。通过这些资料的广泛阅读,明确中学物理课程在整个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性质和任务,明确物理课程与教学应当秉持的理念和信念,进一步了解完成物理教学任务所需要的教学规范。通过泛读,教师分析教材应当既根据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全面深入地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思考如何落实中学物理教学各项任务的问题。通过泛读,教师了解整个物理教材体系的状况,如明确教材体系中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配套练习册、实验册的基本内容和作用等基本情况。

2.通读物理教材,建立总体认识

所谓通读,是指教师浏览所教初中或高中物理教材,它不要求对教材的细节进行研读,而是通过对整部教材的阅读,了解整个教材的基本内容、基本知识体系、基本的结构特点以及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明确教材内容是怎样循序渐进地加以组织的,并结合课程标准的精神,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内容选取、程度要求、风格特点等。通读物理教材,有时还要浏览其他版本的物理教材,以了解不同物理教材的特点、优点和缺点,以便取长补短,应用于自身的教学。

3.细读物理教材,进行整体分析

所谓细读,是在通读的基础上,对物理教材中的某一部分(通常指一章教材或联系比较密切的二三章教材)进行深入研究,从整体上对该部分教材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搞清楚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该部分教材中知识的逻辑结构;②该部分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③该部分教材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社会中有哪些重要的实际应用;④该部分教材中包含了哪些科学方法和能力培养的因素;⑤该部分教材渗透了哪些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因素;⑥该部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4.精读每节教材,进行精细分析

所谓精读,是在细读的基础上,对物理教材中的某一节进行深入钻研,分析每一段,研究每一句,斟酌每一词与每一字,细致、具体地分析教材。首先,要透彻理解该节教材中的全部知识,深入了解该节教材所述内容的背景材料,要能解答该节教材中的疑难问题;其次,要弄清本节教材在整篇教材或整个物理教材中的地位,课程标准对其相关内容的具体标准;再次,要分析学生学习本节教材中的心理特点,他们学习时易犯的错误及其原因、难点的成因及突破方法;最后,要分析本节教材的教学特点,突出重点的方法,突破难点的关键,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设计科学的教学过程,全面考虑具体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总之,分析物理教材,必须遵循一个基本思路: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脑中有课标——物理课程标准是编写物理教材的依据、物理课堂教学的依据、物理教学评价的依据,教师应当以物理课标为依据来进行教材分析。心中有教材——教材是物理教学的基本依据,分析教材就要明确教材的内容及结构,了解教材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功能和作用。眼中有学生——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增补或删减一些内容,在内容的呈现上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为此,教师要力求做到精读课标、深钻教材、细研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灵活调整教材内容和要求,适当扩充和删减教学内容,尝试多种构思。教师要成为教材的积极促进者、发展者,要挖掘教材、超越教材、发展教材,让教材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

(二)指导学生运用教材

“在传统教材观中,教材往往被狭义理解为教师的授课之材,而教师的教学活动就是教教材。在现代教材观中,教材不仅是教之材,而且也是学之材。”(1)教材编订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态度的情况,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中学物理教材也不仅是物理教学的“教”材,也是学习物理的“学”材。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运用物理教材,着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要抓好各教学阶段的阅读指导

一般而言,物理教学各阶段的教材阅读可以有课前阅读、课中阅读、课后阅读几种。

课前阅读一般是预习性的自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提出一些预习的问题,如教材中提出了什么问题,问题是怎么样解决的,解决问题后得出了什么结论,这些结论有什么重要的应用等等。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边阅读边思考;也可以要求学生找出要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自己不懂的地方。

课中阅读是在课堂中的阅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穿插一些学生阅读的活动,一是可以在教学引入时让学生阅读,如在“力的合成”教学时,首先提出“什么是力的合成”问题,并让学生阅读“力的合成”的起始段内容,让学生回答什么是“力的合成”问题。二是学习了某个概念或规律后的阅读,如学习了“力的平等四边形法则”后,让学生阅读一下教材中关于平等四边形法则的阐述,教师可以检查学生阅读理解平等四边形法则的情况。三是课堂小结式的阅读,在课堂教学进行到某个阶段或快要结束时,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相应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自己做出小结。四是以学生阅读为主的课堂教学,例如高中必修1中第三章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先阅读整节内容,然后进行分组讨论,让各组呈现自己对四种相互作用的理解,提出自己存在的疑问,教师也可以适时指点和引导,最后做出小结。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教师讲授的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生的活动量,往往能提高教学的效率。

课后的阅读一般是巩固性和拓展性的阅读。一是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阅读教材,对课堂小结作适当的补充与完善。二是可以在某一章学习后,要求学生通过再次阅读整章内容,概括整章的内容的知识体系,强化对该章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三是在某个专题(某几章或整本教材)的学习后,要求学生阅读已经学过的教材内容,对学过的知识与技能做出梳理,及时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加深对学过知识的理解。

2.根据学生特点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要有效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加强阅读教材的学习活动,并对阅读提出要求:教材中提出什么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在探究这些物理现象与过程中建立了什么物理模型,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探究后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教材中的概念、规律物理含义是什么,适用条件及其范围是怎样的等等。有条件的话,要让学生就某些课在阅读学习的基础上,用口头语言或文字语言的方式呈现自己(或小组)对学习内容的观点、看法、认识、理解与体会。

当然,阅读教材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阅读教材要花多少时间,怎样进行阅读教材,要不要做出阅读教材的笔记,采用什么方法辅助阅读教材等,都要看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的其他实际。同时,阅读教材的能力及习惯的养成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开始时对学生阅读教材的要求可以低一些,以后逐步提高。

另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教材过程中学会用划读法、画读法、注读法、比读法、做读法等具体方法。划读法就是边阅读边划出重要的物理概念。定义、物理规律内容以及结论,对这些划过线的内容以后往往要反复细读。划读法的目的在于把握重点,理顺思路,引起注意,加强记忆。画读法就是要求边读、边想、边画,把阅读内容通过画面反映出来。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电路、图线等,既可以用语言叙述,也可以用图画表示。两者结合,对物理知识就能理解得更深刻,在物理解题时更是如此。注读法是利用课本的天头、地角和页边,简要地写下阅读时的感想、解决疑难的方案,对某些公式、定律注明它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等。这样不仅有利于抓住要领,捕捉灵感,还有利于复习、总结,提高阅读效率。比读法是在阅读中善于将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加深理解。同类事物的比较,要求把对象和各种要素分为本质与非本质,然后进行比较。不同事物的比较,如重力与质量,通过对它们的定义、测量方法、单位、特性、相互联系等进行比较,就能明确这是两个在本质上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做读法是边阅读、边做实验,例如学生在阅读“自由落体运动”内容时,对“不同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否相同”的问题的解决,往往要用实验探究。这时候适当引导学生设计一些简易实验操作一下,有助于对教材编写内容思路的理解。

总之,教师应当把物理教材作为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要钻研教材,更要在教学中灵活地和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也就是说,在运用物理教材的过程中,要明确物理教材并不是那种僵死不变的教的材料,它需要师生双方的创造性开发。特别要把教材演绎为学生自主的学习之材。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不仅获得物理知识,也得到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板书、板画的运用

板书、板画是沿用已久,且目前仍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是语言讲解、实验演示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手段。恰当的板书、板画,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的脉搏,抓住重点,增强记忆,并给学生良好的书写示范。板书、板画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物理教师要具有板书、板画的基本知识,进行认真、严格的板书、板画训练,具备板书、板画的基本技能。

(一)板书的运用

1.板书的含义与作用

板书是指教师在课堂中为配合讲授或实验过程,在黑板上书写的语言文字系统。板书的合理运用可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因素,增强感知力度,提高接受知识的效率。此外,恰当的板书还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划分段落,表明主次,突出教学重点,使学生易于掌握知识的体系;有助于学生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导出和演变有明晰的认识,更便于掌握基本训练的思路和方法;学生根据教师的板书,还可以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过程,便于课后复习。

板书可分为固定板书(主要板书)和活动板书(辅助板书)。固定板书一般是由各层次标题及重要内容所形成的知识框架,要保留到下课,主要为学生提供这节课所授知识的脉络。这部分板书一般书写在黑板左边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位置,板面应尽量简洁。活动板书主要是重要结论的推演过程或教学的辅助性知识,这部分板书可随课堂教学擦掉,以便书写其他内容,一般书写在黑板的右边。

2.对板书的要求

对板书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①条理清楚、纲目明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既便于学生理解记忆,也便于学生做笔记。

②书写工整、字体规范、板面整洁,有一定的书写速度,字体的大小适中。

③板书须与讲解、实验等紧密配合,所以可以边讲边写,使学生听讲、看黑板、思维、记录协调一致。

④板书要有计划、有准备。备课时既要考虑板书的内容,又要考虑板面的安排,不可随心所欲。

⑤板书难免有错误或遗漏,因此,书写后应复查。教师写完板书后可对照板书边念边检查,这样还可以加强学生对该知识的印象。

3.物理课板书的基本形式

(1)纲目式板书

纲目式板书即根据教材的内容,将有关概念、规律及注意事项等按一定顺序逐条排列地书写出来。大多数新授课可采用此种板书形式,或以此为主,辅以别的形式。其特点是形式简单、纲目清晰、板书方便。

例如,“功”这一节的板书:

一、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

2.功的计算:

功=力×距离

W=FS

3.功的单位(S I制):

F—牛(N);S—米(m);W—焦(J)

1焦=1牛・米

(2)网络式板书

网络式板书即将教学内容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过程或知识的结构提纲挈领地表现出来。其特点是条目清晰、层次分明、纲举目张。

例如,“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一节的板书如图5-2-1所示。

img10

图5-2-1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一节的板书

(3)列表式板书

列表式板书即将教学内容的要点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或进行对比。对于相互关联又有区别,学生易混的概念和规律等内容较适合运用这种形式。其特点是简明扼要、条理性强。

例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比较”的板书,如图5-2-2所示。

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img11

续表

img12

图5-2-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比较”的板书

(4)推理式板书

推理式板书根据各物理量及规律间的内在联系,将其因果关系用某种符号表示出来,使整个内容变得简单明了。此种形式特别适用于习题的分析过程或由某些基本规律导出其他规律的情况,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其特点是简单明了,节省时间。

例如,讲“外力变小,加速度变小,速度却增大”这一结论可板书:

img13

(5)图示式板书

图示式板书将某章节或全书中某部分的知识内容用框式结构表示出来,藉以沟通概念和规律间的联系。这种形式较适用于内容完整、系统的单元复习课。其特点是直观新颖,令人赏心悦目。

例如,“物态变化”复习的板书可以如图5-2-3所示。

img14

图5-2-3 “物态变化”复习的板书

(二)板画的运用

1.板画的含义与作用

板画是指教师为配合教学而在黑板上画的简易图画,包括图形、图表、图线三种类型。好的板画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获得生动、鲜明、形象的认识,有利于理解和记忆教材的内容,同时又能为教师的讲解和处理问题带来很大的方便,是物理教学中提供直观形象以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

2.对板画的要求

(1)示意明确,构图简单

板画要把研究的对象(物体运动状态或过程)明确无误地表现出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研究的问题,这就要求板画要取舍合理,摒弃那些非本质因素,突出其本质因素,因此,好的板画要示意明确,使人一目了然。板画一般是在课堂中随着课的进行在有限时间内画的,构图要求简单。例如画人推桌子,两人在小车上互推,就画火柴人形式的板画,如图5-2-4所示。画螺线管则一定要画清其绕向,如图5-2-5所示,如果画成如图5-2-6所示的螺线管,学生则不能看出其绕向。另外,过于复杂的板画,应当在课前画好,到时把画好的板画呈现。一般在物理课堂上不宜搞素描,素描花时多,如果画得不好会引起学生的笑闹;若画技高明,则学生学起画来,同样也会影响教学效果。能说明问题的板画,有时仅需寥寥数笔;若添枝加叶,大肆渲染,反而不利于发挥板画应有的教学功能。

img15

图5-2-4 火柴人形式的板画

img16

图5-2-5 正确的螺线管绕向画法

img17

图5-2-6 错误的螺线管绕向画法

(2)大小合适,比例协调

板画的大小要合适,一是要注意符合科学性要求,切不可随意乱画。如画物体受一对平衡力的受力分析图时,用有箭头的线来表示平衡力,它们的长度一定要相等,方向一定要相反。二是要注意板画的大小要与实物的比例相称,不相称的板画会引起学生误解,反而不能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如画天平时应尽量使天平两臂等长,两托盘相同,画变压器时,虽然原副线圈的匝数不一定严格按比例画,但是升压还是降压应该表现出来。三是要注意学生的可见度,板画的大小要与整体的板书和板画和谐相称,好的板画不仅学生能看得清清楚楚,而且在黑板中大小比例很协调。有的板画还必须严格注意比例,才能准确反映物理事实或者解决问题。如利用图象进行推演的物理公式或物理规律,这些图象的板画就应当严格按照比例来画。

(3)顺序正确,符合规律

板画的过程与内容要符合科学规律的发生和过程,要注意画的顺序正确,不违背科学性。例如,画光路图是光学教学时经常用的手段,它体现了光的传播和成像的过程,画光路图时不遵守一些基本的规范,就可能造成学生概念认识的错误。如在作光在平面镜上的反射的板画时,如果先画平面镜,然后画入射光线,再画反射光线,最后画法线。这样错误的作图顺序就会误导学生。一些板画是随着教学的过程,讲画结合,边讲边画的,这时更要注意作画的顺序要符合科学性。如在讲授条形磁铁在闭合线圈内的运动,当条形磁铁在插入或抽出线圈时(这时画上插入或抽出的箭头方向),闭合线圈产生感应电流(这时画上感应电流的箭头)。如果先画出感应电流的方向,再画磁铁运动的方向,就犯了科学性的错误了。

(4)色彩和谐、美观大方

板画可以通过色彩的运用,一方面增强板书的直观性,突出重点,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在板画的重点部分,另一方面增强板书的美感,给学生以赏心悦目的艺术美和科学美,能激发他们积极的学生情感和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教学效果。但在板画中使用彩色粉笔要适当,一般的板画要用白色,彩色用以突出板画的重点部位或有区分的部位。色彩过杂,学生会感到眼花缭乱,如同看抽象画,不知其然,亦不知其所以然。

3.物理课板画的形式

板画的形式一般有立体图、正投影图、剖面图和示意图等几种。

立体图是按实物样子画的写真图,图5-2-7所示就是一种变阻器的实物图。实物图形象逼真,但是需要较高的绘画技能,画起来也很费时,一般在课前要画好。

正投影图是将实物正面垂直投影到竖直面上所得到的图形,如图5-2-8所示就是一种单相电度表的正投影图。正投影图画起来比较简单容易,图中要表示关键的东西也比较清楚,因此,简单的正投影图可以在课堂上画,复杂的正投影图也需要在课前画好。

剖面图是按某一截面剖开后的正投影图,如图5-2-9所示就是一种内燃机的剖面图。有些物体光凭外表不能了解其内容的结构,而剖面图可以把内部的构造清楚地展示出来,但画剖面图也比较费时,一般也宜在课前画好。

示意图(也称简笔图)是一种略去物体非本质因素,突出其本质因素的简图,图5-2-10所示是一个粗细均匀的圆柱体放在60°的V形槽上的受力分析的示意图。示意图可在课堂上根据教学的需要,用简单的几个线条,在几秒或十几秒内迅速、准确地画出,适当的示意图能反映所表现物体的本质属性,能帮助学生理解。有些示意图所展示的画面形象生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感性材料,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要解决的问题上。图5-2-11所示是人放风筝时拉着线恰能与水平面成60°角的情形。在这个示意图中,人是用简单的火柴杆人来表示,风筝则是一平面来表示。

img18

图5-2-7 立体图

img19

图5-2-8 正投影图

img20

图5-2-9 内燃机剖面图

img21

图5-2-10 圆柱体在V形槽中的受力分析

img22

图5-2-11 人放风筝示意

另外,教师的板画在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在备课时,要考虑好画哪些板画,怎样画才能示意明确、符合科学、形象鲜明,哪些板画是临时性的,哪些板画要保留到下课,这样才能保证板画有条不紊地出现在黑板上,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种无计划、无条理、不整洁、不规范的板画,非但不能对教学起积极的视觉作用,而且还会引起学生视觉和认识上的混乱和情绪上的烦躁。

总之,物理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板书和板画技能,它们是进行物理教学所必需的基本功。怎么样才能获得熟练的板书和板画技能呢?除了学习板书和板画的教学知识外,还要学习他人优秀的板书和板画,吸取他人优秀的板书和板画经验,最重要的要加强板书和板画的练习,多练能熟,熟能生巧。这样才能获得熟练的板书和板画的基本功。

三、挂图、模型的运用

板书、板画有许多优点,但也有不足。如较多的板书要占据很多的教学时间,许多较复杂的图形难以在课堂上短时间内画出来,运用黑板和粉笔难以表现许多物理动态过程。而运用挂图、模型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则可以弥补这些不足。

(一)挂图的运用

板画一般只能在课堂上画一些不太复杂的、费时比较少的图画。挂图是事先绘制或成批印制出来的,可以承担板画不能胜任的一些较复杂图示任务的画。中学物理教学有配置的成套教学挂图,如初中物理教学挂图、高中物理教学挂图、初中物理活动挂图、高中物理活动挂图等都可以从出版社购置。但有的时候,为了满足教学需要,教师还需要自制挂图。

挂图直观性强,色彩鲜艳,比板画更为准确、形象,更具有真实感,特别适合于表现仪器实物设备的外貌、内部结构,一些生产过程与原理,以及技术装置图示、图解等。如在电源内容的学习时,可以让学生看干电池、蓄电池等的挂图,挂图中干电池、蓄电池的剖面图把它们的内部结构清楚无误地表现出来。如学习蓄电池充电和放电电路的内容时,也可以让学生观察蓄电池充电和放电电路的挂图,教师则借助挂图来讲解蓄电池充电和放电的过程。利用挂图进行教学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物理学习的许多内容,如汽车发动机的散热器、各种温度计、柴油机四冲程工作过程、汽油机四冲程工作过程、蒸汽轮机构造及原理、燃汽轮机构造及原理、喷气发动机工作原理、火箭、光的成像规律、电阻箱、电磁继电器、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电度表、室内照明电路的组成、安全用电知识等等,都可以采用挂图来进行教学。

挂图虽不如实物来得实际,但它具有使用方便、对实物的结构与原理具有较强的说明解释功能等实物所不具备的优势,为教师讲课带来方便。挂图还可以和实物配合使用,以强化教学效果。有些挂图还可以是活动的,对某些关键部件还可进行演示,从而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当然,挂图不能完全代替板画,特别在示意图方面,板画比挂图更灵活、更简洁、更容易启发学生思维。

有些挂图还可以用于创设物理学习的情境。如由中国物理学会组织编辑而成的一套挂图包含了近代世界物理学理论发展的完整脉络,近代物理学史上的众多经典实验以及爱因斯坦等大师级的物理学家。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研究的最新进展被作为体现中国物理学成就的代表收入其中。这些挂图可以用以创设教学情境,也可以配合相应内容的教学,也可以用来布置科学学习和活动的场所。

(二)模型的运用

模型是指模拟实物制作的一种教具。相对于板画、挂图,它更具有立体感和真实感,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些实物太大,无法带入课堂让学生观察,这时就可以利用它的模型。模型可以把大的实物缩小,如内燃机模型、火箭模型等。经过缩小的模型可以方便带入课堂为教学所用,也可以突出原型的关键因素。有些实物太小,不便于学生观察。这时,可以把这些小的实物放大,如原子结构模型、夸克模型等。经过放大的模型可以让学生观察到原本无法观察到的现象,得到相关的感性的直观的认识。

模型还可以人为突出某些关键部件或过程,如发电机模型。模型的结构比实物简单,对关键部分有突出的表示,可形象地演示物理原理和过程。

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模型的作用,除了实验室的一些模型外,还应当因地制宜,利用家庭或身边常见的器件、生活用品乃至儿童玩具等,直接或经过改装后充当教学模型,以提高教学效果。

当然,挂图、模型毕竟不是具体的实物,有时候它们不能代替具体的实验和实物。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当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利用挂图和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