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除此之外,她始终用“我”的口吻来介绍,把爬山虎的本领说得一清二楚,好极了!《爬山虎的脚》是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所作。创设情境,激趣习语——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明确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并能清楚地介绍。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时间:2010年12月

地点:许五小学

班级:三年级(3)班

课堂回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三十五课《爬山虎的脚》,认识了这些生字新词,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读生字新词)

师:真棒!又到我们听写句子的时间了,让我们打开听写本。

(出示听写的句子。听写的步骤是一听,了解内容;二记,记住内容;三写,写下内容;四对,打开书校对。)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作者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爬山虎。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三~五自然段。学习前,我们先来重温一下。

(边看大屏幕,边重温爬山虎的茎、叶和叶柄)

师:那么它的脚长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边看边听边找。

(播放动画,师朗读第三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这段,用直线画出具体描写爬山虎的脚的句子。

(生自学课文第三自然段,出示第三自然段)

师:我们一句句交流。先请你说。

生:我画的句子是“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师:你把这段描写爬山虎的脚的句子都读了。和她画的一样的小朋友请举手。

(生举手)

师:让我们看这幅图和这些句子,找一找它的脚到底长在哪里?找到以后,打开书,用笔把插图上的脚圈出来,明白了吗?

(师巡视)

师:谁想上来指一指脚长在哪里?再说一说它的位置,能用书上的话更好。

生: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

师:你找到了,而且说得很准确,用上了书上的话。和他一样的小朋友请举手。

(板书:位置)

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画线的句子。

(出示句子)

师:这些句子除了介绍了它的位置,还介绍了什么呢?请一个同学给大家读一读第二句话,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出示句子)

师:这句话中有没有你不懂的地方?

生(摇头):没有。

师:谁能说一说枝状是什么形状?

生:像树枝一样的形状。

师:说得很准确。瞧(出示实物),这就是枝状,像枝条那样交错的样子。

师:这句话比较长,我们先来看前半句,介绍了什么?

生:前半句话向我们介绍爬山虎的脚的样子。

师:是啊,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整只脚的样子。让我们一起读。

(板书:样子。生齐声朗读)

师:那后半句写了什么?

生:后半句话写了它的脚像什么。

师:是整只脚像什么吗?再想想看。

生:后半句话写的是脚上的细丝像什么。

师:对呀!作者说脚上的细丝像——

生(接读):蜗牛的触角。

(出示图片)

师:男生读前半句,女生读后半句,边读边想:作者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生齐声朗读)

生:我觉得这句话写得很好,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细丝比作蜗牛的触角,很形象。

生:作者不仅把看到的内容写了出来,还把自己的感受写了出来。

师:来,大家一起读这句话。

(生齐声朗读)

师:那这句话写了什么呢?

生:这句话写了细丝的颜色。

(板书:颜色)

师:看,作者用三句话从静态这个角度写,介绍了脚的位置、样子和颜色,还把自己的感受写了出来。让我们一组一句,接龙读这些句子。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整齐,最通顺。

(生齐声朗读)

师:念得真棒!不分上下。叶圣陶爷爷很早就认识爬山虎,可他不知道它有脚,70岁的他终于发现了这个奥秘,让我们带着惊喜之情朗读这段。

(生齐声朗读)

师(引读):作者喜出望外地告诉我们——

生(接读):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师:让我们也惊喜地告诉每位听课的老师——

生(接读):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师:那么这脚是怎么往上爬的?请同学们边听边看。(播放动画)

师:爬山虎的一只脚是怎么帮它向上爬的?第四自然段哪些句子写到了?请同学们默读这段,用波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并圈出其中的动词。

(出示第四段,生默读)

生:我画到的句子是“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对答案)

师: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边读边想句中有哪些动词。

(男女生朗读)

生:我找到的动词是“触”、“巴”、“拉”、“贴”和“爬”。

师:太好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动词显红色。板书:触、巴、拉、贴、爬。生齐读)

师:“触”是什么意思?做动作表示也可以。

生:“触”就是轻轻碰的意思。

师:你不仅说得好,而且动作也做得标准极了!

师: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是非常细微的,只有长时间细致观察才可以发现。现在让我们睁大眼睛仔细地看看每个动作是怎样的,尤其看清它巴住墙的那刻。

(播放动画,师讲述这个过程)

师:脚是在什么情况下巴住墙的?读读句子,想一想。

生:当它的细丝变成小圆片的时候就能巴住墙了。

师:说得好!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张开五指,瞧,那就是根根细丝呀!

(生齐声说:是的!是的!)

师:请同学们把手当作爬山虎的脚,把桌面当作墙,做一做“巴”这个动作。

(生边做动作边感受“巴”的意思)

师:看,老师找到了一个“巴”得最好的同学。我来推一推这只“脚”,(师边说边推)呀,他巴得真牢,请你上台做一做。

(生在黑板上摆出“巴”的动作。老师请一个小朋友再推一推他的手掌,体会“巴”的意思)

师:这个动作就叫——

生(齐声说):巴。

师:老师特别制作了这样一只脚(出示道具),当它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就变成了——小圆片(学生齐声说)。

师:这小圆片好像有股吸力,使脚紧紧地贴在了墙上,这个动作就叫做——

生(齐声说):巴。

师:这时候,脚变得弯弯的了,像——像图片上蛟龙的爪子(学生齐声说)。

(出示图片)

师:多像呀!这句话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生:写得好,因为作者又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了,让人一读就能联想到。

师:是啊,他通过联想写出了感受,这脚太奇特了。谁想读这句子?

(师请举手的同学起立,一起朗读)

师:作者为了写清脚的本领用了一组动词,你们能不能把它们准确地填入括号中?先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开始。

(出示动词填空题)

生(回答):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师:说得真好!想不到这脚竟然有这本事,让我们自豪地读一读这段话。

(生齐读)

师:你们能不能用“我”的口吻介绍爬山虎的本领?也请大家小声准备,有把握的就高举小手。

生:我是爬山虎,当我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脚把我的嫩茎拉一把,便使我紧贴在墙上。我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师:她说得怎么样?

生:说得很完整。

生:四个动词用得十分准确。

师:你们评得真好!除此之外,她始终用“我”的口吻来介绍,把爬山虎的本领说得一清二楚,好极了!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生一起说)

师:这回要增加难度了,老师只给你这段话的开头和结尾,过程部分都由你自个说,行吗?和你的伙伴试试。

生:我是爬山虎,当我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我的嫩茎拉一把,并紧贴在墙上。我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师:说得多流利,多自信呀!还有谁也想试试?

生:我是爬山虎,当我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我的嫩茎拉一把,就能紧贴在墙上了。我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师:那爬山虎是靠一只脚爬满整面墙的吗?它的每只脚是否都那么厉害?请同学们读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思(出示第五自然段)。

生:读了这段,我知道它不是靠一只脚爬满整面墙的,它有许多脚。不过有的脚能巴住墙,有的脚不能巴住墙,它们过些日子就会枯萎了。

师:你不仅说出了自己的理解,还说清了“萎”这个词的意思。现在请男生读巴住墙的句子,女生读不巴住墙的句子,了解这两种不同的情况。

(男女生读)

师:读了第四、五自然段,你们知道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吗?你们可以和小组成员各伸出一只小手摆摆看,琢磨琢磨。

(出示句子,请一组学生上台演示)

师:他们做得多么形象呀,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生接读)。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三、四、五自然段,知道作者是从静态、动态这两方面来介绍爬山虎的脚,他还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如果我们也像叶圣陶爷爷那样仔细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我们也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板书:动态、静态)

课后反思

《爬山虎的脚》是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所作。课文第三~五自然段作者从不同角度向读者描绘了爬山虎脚的生长位置、形状、颜色和它一脚一脚向上爬的本领,是学生学习描摹状物的典范。

层层深入,突破教学难点——为了让学生读懂、弄清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我采用一系列的方法,层层深入:先播放动画,再温习旧知,然后让学生图文对照读句子,找位置,随后利用书上的插图请学生找寻、圈画,最后借助表达,让学生选用文中语句或自己的语言讲清脚的位置,让难点得到了真正的化解。

删繁就简,落实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品味语言,继续了解状物文的写作方法。备课中,我发现三年级的学生对爬山虎认知较少,亲眼见过的也不多,对于文中第三~五自然段写的长在爬山虎叶片后面的卷须(在文中被作者形象地叫作“脚”)更是不知所云。在细读文本时,我发现在第三~五自然段中有不少可圈可点的词语,可学可品的写作方法,但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了集中气力让学生真正读懂,读明白爬山虎脚的样子和本领,并把状物文的写法完整地呈现给学生,在制定本课教学目标的时候,我把它们大刀阔斧地删去了,只锁定在学生读懂脚的样子和本领这项内容上,并继续学习作者描述状物的方法,借助一组动词,用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向大家介绍脚的本领。同样,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我也是如此,把目光聚焦在与达成教学目标有关的语句上,比如,第三自然段重点学三句话,了解作者是从位置、形状和颜色这三个方面来介绍脚的;第四自然段也重点学三句话,读懂爬山虎是在脚的帮助下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同行评价

钟婕老师执教这节课时,紧紧围绕课程理念,深入挖掘教材内涵,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案,在“加强训练,关注表达”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熟读成诵,积累内化——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是一种最重要最常用的训练。课堂上,钟老师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自由读、默读、个别读、齐读、小组读、师生合作朗读、男女生读、接读……通过反复咀嚼的方式,加深学生理解,增强感悟,提升认识,在熟读中成诵,在成诵中积累叶老朴实而生动的语言。

创设情境,激趣习语——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明确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并能清楚地介绍。为了突破难点,钟老师智慧地根据文本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栩栩如生的情境,孩子们看得入迷,读得正确,讲得清楚,学得轻松,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学难点得以有效突破。

品味精妙,借鉴模仿——教育家朱熹指出:“古人作文做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这是一篇状物文章,从静态与动态两方面入手,通过位置、形状、颜色的描述,写清楚脚;通过一组动词,把脚向上爬的过程写生动;运用比喻和联想把观察后的感受真切地表达出来。应该说,这是一篇精彩的写作范例。钟老师在教学中从这三步出发:一是在充分解读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大胆“删”。二是在选择教学内容时目光“准”,聚焦在与达成教学目标有关的语句上,使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大大提高。三是在教学手段上体现形式“活”,比如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给学生一个直观形象的感受,更能准确地认清脚的模样,还能体会到作者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再如让学生把手当作爬山虎的脚,上台做一做“巴”的动作,演一演“爬山虎一脚一脚向上爬的过程”等等,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热情,突破教学难点,在认识爬山虎脚的样子和本领的同时感受作者用词精准,比喻精妙。

杨莉俊(二师附小副校长、杨浦区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

专家点评

《爬山虎的脚》是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的作品。他用朴实而又不失生动的语言具体描绘了一种不断向上攀登的植物——爬山虎。钟老师执教的是《爬山虎的脚》的第二课时,内容为第三~五自然段,作者从不同角度向读者描绘了爬山虎脚的生长位置、形状、颜色和它一脚一脚向上爬的本领。本课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品味语言,继续了解状物文章的写作方法。钟老师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1.充分利用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爬山虎的脚在哪里?对于认知较少的三年级学生而言,这是阅读的难点。为了让学生读懂弄清,教师充分利用媒体,分步进行了细致的指导:①播放媒体动画,重温上节课认识的爬山虎的茎、叶、柄。②图文对照,读懂句子,在媒体动画中找到“长在茎的长叶柄的另一边”的爬山虎的脚。③在课本的插图上圈出爬山虎的脚。④用书上的话语或自己组织的语言讲清楚爬山虎脚的位置。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看一看、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不知不觉地、如剥春笋似的解决了学习的难点。

2.重视语言训练,突出教学重点

本课的学习重点是学会介绍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和本领。教师让学生在第三自然段中重点学习三句话,了解作者是从位置、形状和颜色三个方面来介绍脚的;在第四自然段也是重点学习三句话,让学生读懂爬山虎是在脚的帮助下一脚一脚向上爬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紧紧抓住重点句,逐一进行朗读、分析,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认识爬山虎脚的样子和本领的同时感受作者的用词精准,比喻精妙。如:采用多媒体动画,分解爬山虎的脚向上爬的每一步动作“触——巴——拉——贴”,并结合老师抑扬顿挫的讲述,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爬山虎脚的本领;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让学生更准确地认清脚的模样,体会作者运用比喻的妙处;让学生把手当作爬山虎的脚,在黑板上做一做“巴”的动作;让学生上讲台演一演“爬山虎一脚一脚向上爬的过程”等等。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体悟到作者的表达方式,提高了学习语言文字的热情,此外,教师将课后的“听写句子”以及“以爬山虎的口气向大家介绍自己脚的本领”的练习,落实到课堂上,既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又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储 竞(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小学语文教研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