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慈母情深(第二课时)

慈母情深(第二课时)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故事的结尾却告诉我们——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生齐说)。母亲长期地工作,她的视力逐渐下降,所以她只有将头凑近缝纫机,才能看清楚。天底下,最让我们为之震撼的莫过于——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慈母情深》选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母亲》。③通过拓展延伸,了解原著,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母子情深。

慈母情深(第二课时)

时间:2008年6月

地点:二师附小

班级:五年级(4)班

课堂回放

师:上节课,我们读懂了课文,理解了词意,了解了大意,把课文分成了三段,让我们一起看大屏幕(出示句子)。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作者非常想要一本——《青年近卫军》(生齐说)。他想得——失魂落魄(生齐说)。然而故事的结尾却告诉我们——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生齐说)。

师:前后的反差实在是太大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段,找到描写母亲的句子,一起来交流。

(生交流找到的句子,师出示这些句子)

师:大家找得非常好。这是作者第一次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他眼前的母亲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轻声读这些句子,边读边思考。

生:作者眼前的母亲是极其瘦弱的。

师:回答得很完整,还有不同的感受吗?

生:作者眼前的母亲是疲惫的。

师:你是从哪里读到的?

生:书中写道母亲是异常忙碌的。

师:说得非常好。

生:她是脊背弯曲的。

(师一一板书:瘦弱、疲惫、忙碌)

师:是啊!作者第一次来到母亲工作的车间,见到的母亲竟然是这样的,这是一个——瘦弱的(生齐读:母亲),这是一个——疲惫的(生齐读:母亲),这还是一个——忙碌的(生齐读:母亲)。

师:如果是你,见到这样一位母亲,你的心情会是怎样?

生:我的心情会是酸楚的。

生:我觉得会很揪心。

师:这个词用得多好呀!作者在写下《母亲》这篇小说的时候也用上了这个词,让我们一起读——我之揪然是为心作(出示句子,生齐读)。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我是揪着心来创作这篇小说的。

师:解释得非常好。让我们再回到这些句子,哪些词也让你揪心呢?

(生品读)

生:读了“极其瘦弱”这个词让我十分揪心,因为“极其瘦弱”可以指一个人瘦得皮包骨头,面黄肌瘦。这个词体现出母亲为了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在工作的地方一刻不停地工作着,丝毫不停歇,以至于她的身体变得极其瘦弱。

师:说得真棒!她能抓住一个词,说出它背后所饱含的意思,还把母亲极其瘦弱的样子描述了一番,还有吗?

生:我是从“脊背弯曲”这个词里看出来的,因为母亲一定是每天重复着这样的动作,为了养育自己的儿女一刻不停地辛苦工作着。

师:是啊,这份工作母亲干了好多年。

生:我是从“凑近”这个词看出来的。母亲长期地工作,她的视力逐渐下降,所以她只有将头凑近缝纫机,才能看清楚。

师:是啊,缝纫机的机头是很低的,所以母亲会俯在机板上埋头工作。这样的工作年复一年地干着,对母亲来说非常疲惫。那么母亲工作的环境究竟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走进原著。请你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那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出示: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四壁潮湿不堪,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发出震耳欲聋的噪声。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后。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工的头顶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当时正值酷暑炎夏,窗不能开。——摘自原著)

生:那是一个环境恶劣的地方。

生:那是一个噪声震耳欲聋的地方。

生:那是一个使人压抑的地方。

生:那是一个低矮潮湿的地方。

师:是啊,那是一个环境恶劣的地方。看,每个女工的头顶上方都吊着一个灯泡,书上也谈到了这样的情景,用了哪个词来形容呢?

生:烤。

师:让我们想象一下在烈日下、在灼热的灯光下被烤着,是一种怎样的滋味?

生:会中暑。

生:会感到头晕目眩。

师:是啊,如果整天在那里被烤着,会怎样?

生:会感到浑身不舒服。

生:会感觉自己像待在烤箱里一样。

师:这种滋味谁受得了?可母亲就在这样的地方工作,作者见了一定会——

生:揪心。

师:这样的感受谁能来念?

(生一个接一个地朗读)

师:凡是有这样感受的同学都能读好这段话。老师和你们一起读。

(生齐读,女生接读第十五自然段)

师:谁能发现这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这句话作者连用了三个“我的母亲”,还把它放在了句子的后面。

师:那么我们把它改成这样,好吗?请男生读一读,边读边思考,这样改好吗?

(出示:我的母亲把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生:我认为这样改不好,因为梁晓声当时这么写是为了表现他不敢相信眼前的老妇人是他的母亲。

生:我也认为这样改不好,因为作者想突出他很意外的心情,他从来不知道母亲干的这份工作是这样疲惫,这样辛苦。

师:作者不敢相信,他的心又一次被揪紧了。请你带着这样的理解读一读。

(生读这段话)

师:作者特意在放慢、放大这个镜头,因为他无法相信,无法接受,一起读。

(生再读这段话)

师:她是如此的——瘦弱(生齐读),如此的——疲惫(生齐读),又是如此的——忙碌(生齐读)。

(师指着板书:瘦弱疲惫忙碌)

师:见到她,我的心被揪紧了。但为了那本书,我还是问母亲要钱了。可母亲没有拒绝我,她毫不犹豫地——

生(接读):掏出一卷毛票,用指尖龟裂的手指点着。

师:继续交流,又有哪些词揪紧了你的心?

生:读了“龟裂”这个词让我十分揪心,因为这个词告诉我们母亲为了家庭不分昼夜地工作着,以至于这双手已经变得粗糙不堪了,而且还有很多处裂痕。

师:这是一只为了养育儿女日夜操劳的手,它不仅粗糙而且还开裂了,而这只手正毫不犹豫地掏着钱。

生:我读了“一卷毛票”这个词,让我觉得揪心极了。看来母亲挣钱可难了,这卷毛票也许是一家人几天的伙食费,可母亲却毫不犹豫地拿了出来。

师:是啊,让我们走进原著,看看母亲辛苦工作到底能挣来多少钱?读了之后,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和你的小组成员讨论讨论。

(出示:母亲每天加班加点地干活,一个月只能挣得27元工资,而这点钱维持一家五口人一个月生活的开销也十分紧张。而《青年近卫军》这本书价值一元五角。——摘自原著)

(生自由朗读)

生:读了这段文字,我觉得母亲挣钱十分辛苦,她顶着灯泡,弯着脊背,埋头工作一天只能挣到0.9元,而这本书价格是1.5元,要花上母亲将近两天的工资,多昂贵呀,可母亲一声不吭地拿了出来。

师:1.5元是母亲弯曲着脊背,在强光下整整工作两天才挣来的,而母亲毫不犹豫地拿给孩子买书用。一起读。

(师生合作朗读第二十六、二十七自然段。师板书:塞)

师:母亲为什么要大声地说?

生:我觉得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车间太嘈杂了,所以母亲必须大声说,才听得见。第二个是她喜欢我看书,很支持我这么做,所以说话声很大。

生:因为母亲觉得自己能满足孩子的心愿是件高兴的事,所以她大声地说。

生:她觉得爱看书的孩子才有出息,所以她乐意这么做,说话时声音特别大。

师:说得多好呀!她希望儿子有学问,长大有出息,所以她大声地说,这真是慈母情深啊!

师(引读)母亲说完,又不敢停歇,立刻坐了下去——

生(接读)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师:这句话在写法上又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这句话里连用了四个“立刻”。

师:为什么这样写呢?

生:我想这样写能突出母亲为了挣钱,十分忙碌。

师:“立刻”的近义词可多了,大家一起来说说看。

(生一个个交流:马上、立即、即刻……)

师:可作者为什么不用它们来替换这几个“立刻”呢?

生:因为作者想通过这种方式强调母亲养家的辛劳。

生:因为这样写能体现母亲被生活所迫,要争分夺秒地工作。

师:说得很有道理,四个“立刻”告诉我们母亲就像一台机器,为了挣钱,没日没夜地干着,疲于奔命。

师:(音乐响起)这就是梁晓声的母亲,作者寥寥几笔,就把母亲瘦弱的、疲于奔命的样子勾勒得淋漓尽致。这慈母深情揪紧了作者的心,也揪紧了我们的心,让我们再一次揪心地品读这些句子。

(师生先合作朗读描写母亲的几组句子,再采用师引读、生接读的方式读第二十九、三十自然段)

师:“我”到底怎么了?同桌之间讨论讨论。

(出示想象说话练习:攥着这1.5元毛票,我的心为之揪然:_______。所以我跑出去,用这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生:攥着这1.5元毛票,我的心为之揪然:因为那1.5元可是母亲的血汗钱,她为这个家已疲惫到这种程度,可我还要拿钱去买闲书,太自私了,所以我跑出去,用这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师:你的回答告诉我你已经走近了作者的心。还有吗?

生:攥着这1.5元毛票,我的心为之揪然:因为母亲时刻想到的是孩子,哪怕自己工作得再辛苦,挣钱再不容易,也同意我买书。而我只为自己考虑,我觉得自己太对不起她了,所以我跑出去,用这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师:结果呢——

生:(接读)那天,母亲数落了我,她又凑足了购买《青年近卫军》的钱,使我拥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师:这件事让作者刻骨铭心,这份慈母深情让作者成长为一名作家。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

(出示梁晓声在文坛上所取得的成绩,生朗读)

师:多年后,他把这消息告诉母亲,可母亲已经去了。

(音乐响起,师朗诵作者在母亲坟前写下的诗:

我忘不了我的小说第一次被印成铅字那份儿喜悦。我日夜祈祷的是这回事儿。真是的,我想我该喜悦,却没怎么喜悦。避开人我躲在个地方哭了,那一时刻我最想我的母亲……

当母亲逐渐老去,身体越来越虚弱时,我还没有获得文学最高奖,没有满足母亲的希望时,我在文中默默地呼喊:

母亲呵,您也要好好儿地活着呀!您可要等啊!您千万要等啊!

求求您了,母亲!

娘!……

遥远的,我像山东汉子一样呼喊您一声,您可听到?……)

师:这是梁晓声在他母亲的坟前发出的呐喊,这是一份情深似海的母子情。天底下,最让我们为之震撼的莫过于——

生:慈母情深!

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慈母情深》选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母亲》。课文最大的特色是语言,作家对母亲的描写没有浓墨重彩,只是抓住了母亲的形象:极其瘦弱的脊背,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龟裂的手指;抓住了母亲的行动: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抓住了母亲的情感: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使母亲的形象诉诸于作家笔端——瘦小羸弱的母亲有着博大而深沉、朴素而崇高的母爱。为此,我把教学目标设定为:①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攥”等词语的意思。②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句、段,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③通过拓展延伸,了解原著,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母子情深。

教学过程层层推进,步步为营——首先请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找到描写母亲的语句进行交流;接着请学生带着疑问(走进母亲工作的地方,作者见到了一位怎么样的母亲?)再次轻声朗读第二段,关注这些描写母亲的语句,交流;随后请学生带着对作者“我心之揪然是为心作”这句话的理解再次默读第二段中的这些语句,深入思考(哪些词语揪紧了你们的心?),交流;最后请学生带着理解与感悟再一次品读这部分内容。课上,我紧紧抓住第二段集中描写母亲的句子,一步步引导学生对此进行一番由浅入深的探究,使学生感悟到寥寥数笔的语言虽然朴素,但它所蕴含的深意是震撼人心的——为着生计疲于奔命的母亲已经不堪重负,极其瘦弱,但她仍坚守着家庭的温暖,坚守着对儿女的希望。这样的母爱博大而又深沉,朴素而又崇高。

同行评价

本色语文,激情四溢

这节课钟老师立足语言文字,让母亲显“形”,显“行”,显“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以“剥笋”般地凸现人物的精神世界。

“提纲挈领式”的本色导入——钟老师在板题齐读后,直奔重点,出示了原著中的卷首语——我心之揪然是为心作。如此导入,方式简洁实用,又充满语文味。

“层层深入式”的本色理解——审视钟老师的教学过程,紧扣“揪心”这个中心词,带领学生从“作者”角度层层深入,使语言品味细腻、到位。如文中母亲言行令作者揪心的语段有多处,钟老师重点把握五处品读。这五处的阅读教学是各具特色,又各有侧重:句一,设境体验、补充拓展母亲工作环境的艰辛;句二,通过理解“极其瘦弱”一词来体会母亲的劳累;句三,抓倒装、反复的语言特色感受作者内心活动;句四,通过“掏”与“塞”两个动作词比较,体悟母亲对“我”看书尤为支持;句五,品读“立刻”的重复效果,升华慈母形象。可以说,在层层深入的阅读理解过程中,钟老师始终关注文本语言,以多种阅读形式感受“揪心”一词所蕴含的情感,即“表达的是什么”,还让学生知道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的,即“怎么写的”。

王菘舟老师说:“语文老师要用语文的眼睛看语文,用语文的耳朵听声音,用语文的嘴巴去交谈,用语文的心灵去感受、去思考、去体验。”钟老师的这堂课做到了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让学生徜徉在内涵丰富的语言文字中,我很欣赏。

王 群(二师附小语文教研组长)

专家点评

《慈母情深》这篇课文写的是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经济困难时期的母子亲情,对于“90后”的学生而言,要真正理解作品的内涵有一定的难度。要感受内涵,就必须咬文嚼字。钟老师的课在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上下了大工夫。在将学生引入文本内容时,钟老师提出问题:“找到描写母亲的句子”,并且思考:“这是作者第一次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他眼前的母亲是怎样的呢?”学生概括出“母亲”的特点:“瘦弱”、“疲惫”、“忙碌”。如果仅是如此,很难说学生是真正沉入到了文本中,即使再找出一些词句来印证,也是为强化概念服务的。这样的课往往是学生记住了一些概念,得出了一些空泛的结论,很难说是真正感受到了作品的内涵。钟老师的课则不然,她进而深入提问:“哪些词让你揪心呢?”这一设问就是要求学生从分析母亲的言行与细节入手,以期能真正走进“母亲”的内心。学生很快捕捉到一些细节,尤其是学生对文中连用三个“我的母亲”、四个“立刻”等词语作了颇有见地的分析,这些细节的捕捉不仅帮助学生深入把握文章内容,也使他们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在对母亲形象作了概括后,钟老师引导学生往文本深处走,透过语言文字读出其背后蕴含的作者的思想:“于是在那一天,我第一次读懂了母亲,第一次有了这样的发现”,钟老师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从“走进母亲”到“走进作者”,看似只是“走进”的角度转换了一下,实则不然,两个“走进”的难易度不同。从学生的回答看,“走进母亲”,感受母爱是比较容易读出来的,而“走进”作者的所思所感却要透过文字的表面才能感受到。在“我到底怎么了?”这一问题的指引下学生慢慢进入了作者的内心。他们读出了作者的愧疚,读出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沉痛和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教师此处适度的拓展,也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此时作者的情感。

把学生引进文本,让学生关注语言,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受体会慈母情深,这就是钟老师这堂课的成功所在。

肖磊(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中学语文教研员,“本色语文工作室”助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