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没有“你”,大不一样

有没有“你”,大不一样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教育孩子不可能没有目的、期望和功利,而在教育中说出能让孩子“听”的话,才是真正的教育!我说一个非常常见的实例,比如,你在生活中要求孩子饭前洗手,你有两种说法方式,可明确地表明你的立场,你会用哪个?如果看不出区别的朋友,我相信其在生活中,对孩子说话时,几乎是采取B说法的,即说话中经常带了一个“你”。与“书跑到地上被你踩了,就脏了!”,等等。

场景3 有没有“你”,大不一样

在儿童教育中,细节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孩子就是无数个细节教育组成的。比如,家长在与孩子的交流、教育过程中,经常说一些有问题的话,其结果不仅没有起到任何教育作用,还在无意中伤害了孩子。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们成人太喜欢以“爱”的名义来对孩子说话,总希望孩子什么都按照自己说的去做。

要说起来,不管什么教育流派,本质上都是想让孩子“听话”,最终能按照社会行为标准来行事,并成为世人眼中的“正常人”。所以,教育孩子不可能没有目的、期望和功利,而在教育中说出能让孩子“听”的话,才是真正的教育!

1.场景

那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我说一个非常常见的实例,比如,你在生活中要求孩子饭前洗手,你有两种说法方式,可明确地表明你的立场,你会用哪个?

A:“饭前必须洗手,这是每个好孩子必须做到的,不洗手就吃饭是不对的!”

B:“饭前必须洗手,这是每个好孩子必须做到的,你不洗手就吃饭是不对的!”

两句话,加标点符号,重合度高达97%,唯一的区别仅是B说法多了一个“你”。

也许大家看完会说,这两句话意思完全相同,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真的是这样吗?其实,B说法是有很大问题的。如果看不出区别的朋友,我相信其在生活中,对孩子说话时,几乎是采取B说法的,即说话中经常带了一个“你”。

在生活中,这种例子可以说出许多许多的,比如:

“在家里乱扔东西不好,我不喜欢!”与“你在家里乱扔东西不好,我不喜欢!”,“我看见地上都是玩具!”与“我看见地上都是你的玩具!”,“书跑到地上被踩了,就脏了!”与“书跑到地上被你踩了,就脏了!”,等等。

2.B说法为什么不好

在说之前,先谈一点基础知识:周岁婴儿已能将自己与他人分开,15—18个月的婴儿开始能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知,18—24个月,具有明确的客体“我”的认知,会用适当人称代词(如我,你)称呼自己和他人。所以,对幼儿来说,孩子能清晰地知道“你”的含义,也能明白家长说带“你”字的话,一定是和自己相关。

所以,当你对孩子说“你不洗手就不是好孩子”时,许多问题就出来了。我采用对比的方式,细说一下:

1)泛指与特指:A说法是一种泛指,并没有把矛头对向某个具体的人,虽然孩子会领悟到家长可能说自己了;B说法是典型特指,孩子明确知道家长在说自己;

2)描述与指责:A说法是描述一种现象,或是一个习惯、行为标准,家长“欣赏”达到要求的孩子;B说法是典型指责,孩子会忽略标准而直接理解为“我不对,我不够好”;

3)对事与对人:A说法是描述一件具体事情,就算是在说一件不好的事,也是仅对事情本身发表态度;B说法是典型在说人,是强行把事情的责任和要求,都推到人品上;

4)陈述句与祈使句:A说法是陈述句,基本没有什么感情色彩,只是说事情和描述,语气重点在最后。B说法是典型祈使句,表示命令、请求、禁止等,语气重点在“你”;

5)标准与标签:A说法是说一个行为和习惯标准,是对所有孩子的要求,是“好孩子”应做到的;B说法是典型负面标签,孩子若未做到,马上认为自己是一个“坏孩子”;

6)要求与错误:A说法是在说一个行为和习惯标准,是提出当前行为的规范要求,含有等待意味;B说法是典型下结论,直接说孩子的错误,并加上了家长评价;

7)期望与失望:A说法是在说对一个行为和习惯的要求,是家长期望孩子做到;B说法是典型表达家长失望情绪,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孩子未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

8)动力和阻力:A说法对孩子是有明显动力,达到家长的要求是能获得“好孩子”的奖励;B说法对孩子有极大阻力,孩子是想到若自己没有做到,家长会给什么惩罚。

批评孩子也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只是在引导、批评孩子时,尽可能对事不对人,通过描述事情本身和说自己感受,少一点直接使用“你”字来特指孩子,孩子会容易接受和领悟。

3.小问题

顺便说一下,就“不洗手就吃饭是不对的”而言,这是成人化语言,是大家喜欢使用双重否定来表示强调。如果孩子比较小,比如4岁以下,此说法就有瑕疵。在与低龄儿童交流时尽量避免使用双重否定,这是由于孩子逻辑思维能力不足,快速对话之中的双重否定,他们很容易转不过弯。你说得“义愤填膺”,可实际上孩子是一头雾水,完全跟不上你的思路。

所以,在孩子教育中,一定要和孩子实际情况结合,活学活用,尽可能少犯一点错误,能采取一些“游戏”的方式就更好了。另外,对某些胆汁质的孩子指出其不足之处,孩子也会非常愿意接受的,只是别上升到人品问题。

最后,留给大家的一个思考题:上面的例子反过来,若在表扬孩子的时候,应该怎么说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