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直面传统课堂

直面传统课堂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1年,还在教科院工作的我,很幸运地成为国家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批参与者、见证者和引领者。应该承认,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教师的课堂观和学生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透视现实的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传统课堂的许多弊端和规定始终在禁锢着学生。我们必须坚决彻底地卸下传统课堂套在学生身上的“枷锁”,让课堂成为孩子张扬个性、发展自我的生命场。课堂,不止要给孩子松绑,还应成为快乐高效的生命发展场。

(一)直面传统课堂

2001年,还在教科院工作的我,很幸运地成为国家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批参与者、见证者和引领者。应该承认,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教师的课堂观和学生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透视现实的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传统课堂的许多弊端和规定始终在禁锢着学生。“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沉闷、呆滞的教学方式依然普遍存在。公开课上依然还充斥着不少表演、造假、作秀的行为和现象。课堂上,我们很少看到生命的真实存在,很少看到鲜活的生命体验以及生命成长的困惑和愉悦。这就需要我们义无反顾地剔除那些影响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快乐成长的弊端,打破那些制约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发展的“陈规戒律”。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成为师生自我体验、智慧发展与人格境界不断超越、升华的思维场、情感场、活动场、生命场……

1.习惯养成背后的陈规戒律

一节公开课上,天阴沉沉的,开了灯,室内光线仍然很暗。我坐在教室中间都看不清板书。“看不清的同学可以到前面来。”讲课老师回头看了看自己的板书,提醒同学们。面对几十位听课的领导和教师,这位老师能够做出这个“以生为本”的决定还是难能可贵的。可我看到,孩子们伸了伸脖子,竟然没有一个动的。老师又提醒了一遍,后面有几个同学直直腰看样子想到前面去,但看到周围同学没有动,又坐下来睁着迷茫的双眼,继续雾里看花,穿云望月。

我问身边的一个女孩:“你能看清黑板吗?”“看不清。”她支支吾吾地说。“那为什么不搬着凳子到前面去呀?”“课堂上老师不准下位。”“老师刚才不是提醒看不清的同学可以到前面去吗?”我反问道。那位小女孩伸了伸舌头,又摇了摇头,就不再做声了。

为什么老师百般启发,学生依然稳坐不动呢?传统的陈规戒律,我们一旦给孩子套上了,当有一天想给他摘掉的时候是多么难。这里,我想起了科学家曾做过的一个实验:

把鲨鱼和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里,在它们之间隔上一块高强度的钢化玻璃。起初,鲨鱼总想游过去吃掉那些热带鱼,一次又一次地撞向玻璃,但每次玻璃快被撞碎时,实验人员立刻换上更厚的玻璃。最后,鲨鱼撞得头破血流,但仍无法通过那块透明的墙壁,于是鲨鱼放弃了这种徒劳无功的努力,每天捕食那些扔进来的小鱼。过了一段时间,实验人员撤掉了那块玻璃,但鲨鱼仍旧在这边捕食,再也不去试着游到另一边去吃那些热带鱼。

孩子们勇于尝试和大胆创新的勇气也同样是在这样的强化刺激下被灭掉了。束缚太多、参与太少的课堂就这样让孩子的真实体验、真正需要淡出了课堂。很多看似合理的规定,也就在无意间动了孩子们乐学的奶酪

我们必须坚决彻底地卸下传统课堂套在学生身上的“枷锁”,让课堂成为孩子张扬个性、发展自我的生命场。学生可以举手示意回答问题或提问,也可不举手;学生可以站着表述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坐着表述等。教师要重视学生离奇的想法、貌似错误的提法、不恰当的问法、不正确的做法,并进行科学巧妙地引导……作为教师必须要努力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参与、快乐体验、主动发展,在课堂上自由自在地呼吸。

2.无效环节假问题充斥课堂

从教科院走进现在的学校,角色的转变,让我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原生态的真实课堂。走进常态课,我不失尴尬地发现课堂依旧存在一个突出问题:教师讲得多,学生参与得少;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课堂依然走不出沉闷、低效的怪圈。课堂,不止要给孩子松绑,还应成为快乐高效的生命发展场。于是,我和老师们一起听课、评课,分析课堂上抑制学生发展、导致低效的因素。

(1)教学严重脱离生活。学习《三亚落日》,一位语文老师设计了小练笔——《乡村的夕阳》。近5分钟的时间,孩子们绞尽脑汁,凭空想象乡村夕阳的不一样,我身边的学生竟然咬着笔头一个字也没落在纸上。以读促写本是一个不错的设计,可坐在教室里写乡村夕阳还真是难为这些城里孩子了。教学远离了生活,没有体验,哪来感受?

(2)教案至上,不顾学生体验。一位老师上《放小鸟》一课,在读到小鸟被小朋友放回了家时,老师问:“小孩为什么会放小鸟回家?”一生回答:“因为小哥哥不是小鸟的妈妈。”老师对这个答案不满意,为了完成教案,老师想尽方法生拉硬拽,直到学生准确地说出“爱护小鸟,保护环境”才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孩子就应该跟着妈妈,既然小哥哥不是小鸟的妈妈,当然不应该跟着他。”这不是非常符合学生心理的真实体验吗?我们为什么要为跑完教案而逼着孩子说大人话呢?

(3)教师中心,教材本位。一次老师讲《曹冲称象》时,问学生:曹冲聪明吗?我想大多数老师都习惯了学生说“聪明”。然而,这节课当老师提到这个问题时,有一个学生却大声地喊:“不够聪明!”老师置之不理,他就又喊了一声,老师生气了,说:“你捣什么乱?”严厉的目光让孩子立即规规矩矩地坐好,但孩子眼睛里的热情也就在那一瞬间消失了。下课后,我问孩子为什么说曹冲不聪明。“老师,曹冲就是不够聪明,他为什么不用人代替石头呢?石头搬来搬去的,多麻烦,人可以自由上下,多好啊。”孩子不亚于曹冲的求异思维让我震撼,可我们的课堂什么时候才能成为这些“称象少年”成长的沃土?现实中,有许多老师就是这样按照固有的认识解读教材,以教参为中心,以教师的思维为准则,不经意间就挫伤了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甚至有不少教师成了教材和教参的传声筒,他们视教材为金科玉律,不肯越雷池一步,致使教材成为禁锢学生自主探索、大胆创新的枷锁。

(4)假问题充斥课堂。一位教师在教五年级《莫高窟》一课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师:同学们,莫高窟在什么地方?

生齐答:甘肃省。

师:莫高窟一共有多少个洞窟?

生齐答:492个。

师:刚才老师提问的这些问题在哪个自然段?

生齐答:在第一自然段。

其实,对老师提出的这些问题,课文里写得再明确不过了。阅读水平再差的学生一眼也能看出来,教师为什么还要去问?难道只是为了听到那不假思索、异口同声的响亮回答?

在课堂上,学生已会的教师在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还在讲;用“假问题”进行课堂提问、组织课堂讨论等现象仍普遍存在。我想,这些高耗低效的“因子”必须予以剔除,让我们的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津津有味地发现,积极主动地探究,真真切切地体验学习的乐趣。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对课堂教学改革动真格,走一条实实在在的课改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