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遇到问题学生正确处理方法

教师遇到问题学生正确处理方法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运用此法,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提供必要的寻找线索,让学生沿着所指方向,而得到满意的答案。有时学生提问后,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作出合乎逻辑的猜测。以“留”存疑,可以避免教师在课堂上的敷衍塞责,以讹传讹,并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学生提问后的处理艺术

学生提问质疑是一种好形式,这是学生自觉能动性的外露,是内化吸收的表现。那么,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应如何回答,怎样处理,这也是一门艺术,值得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学生提问后,如掌握得不好,就会难以收场,学生将会议论纷纷;如任其自然,没有把握准时机,就会浪费时间,问题不能解决;如都由教师包办代替直接解答,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力的训练。那么怎样处理好学生的提问,教师如何释疑呢?

(一)释疑处理的准备

学生提问,教师一定要认真细听学生的发言,并在听的过程中,要及时迅速地进行分析判断分类。一般释疑处理的准备,分四步完成:

第一步,认真倾听学生的提问,边听边整理辨析,以使自己真正知道学生提问质疑的中心内容。这是教师释疑的第一步,是处理好释疑的基础。

第二步,迅速判断,学生提问的内容,是否有讨论的必要,是否有解答的价值,以确定必须讨论解答的内容。

第三步,把学生提出有必要、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为选择确定释疑的方式打下基础。解决的办法一般采用归并法,进行归类整理,学生提问后,教师及时进行归类,分出类型。一般情况,学生的提问以内容的性质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知识类;二是理解类;三是探索类。这些内容,有的是属于课堂内,有的属于课外,教师可用简练的语言,分类排列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进行合并工作,哪些是同一类的,哪一些是另一类。比如哪些是属于字词的,哪些是属于句段的等等。这样就有了针对性,整体性,不至于提一个答一个;有了条理性,不至于前后重复;有了重点,一个个问题逐步解决,不至于面面俱到。这就为释疑做好了充分准备。

第四步,在上述的基础上,确定好处理方式。处理的方式常有两种基本的形式:一是教师释疑,有的可直接回答,有的不能马上回答的,可查证后补充释疑;二是指引学生释疑,可引导提问的学生自己释疑或发动学生讨论释疑,一般应发动学生共同讨论释疑为宜。学生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见解。这样活跃了思维,帮助大多数人理解掌握,通过讨论、比较,对问题认识也能更准确完整,同时对有些难以回答而有价值的问题,为教师赢得了充分准备的时间,使释疑更准确完善。因而,就是学生不能回答,教师释疑,也要注意充分启发引导,让学生一起来共同释疑,不要唱独角戏,教师独自解答了事。

(二)释疑处理的方法

释疑处理的方法很多,一般对于知识性、理解性的问题,可尽量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阅读去解决,以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和提高阅读兴趣;对于探索性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为宜。下面对一般的释疑处理方法作简介:

1.读书释疑法

学生读书时,常常粗心大意。因而,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是属于不仔细读书,没很好思考所造成。这就需要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指导学生深入地研读有关部分,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去理解思考找答案,以“找”解疑是一种基本的释疑方法,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的优点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使其逐步养成带着问题进行阅读的良好习惯。运用此法,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提供必要的寻找线索,让学生沿着所指方向,而得到满意的答案。否则,会浪费时间,或没找到理想的答案,或似是而非,抑制了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

2.以问设问法

针对学生提问,教师再设问,让学生自己回答而释疑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教师常常围绕学生提问设计几个有关铺垫性的问题,大题化小,难题化易,放缓坡度,由浅入深,层层启发,步步深入,以帮助学生沿着铺设的这条解决问题的通路,最终解决疑难。学生把铺垫性的问题解决了,原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教师的释疑也就完成了。

3.讲解点拨法

有时学生提问后,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作出合乎逻辑的猜测。对提出的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往往还比较模糊和肤浅,这时老师要作画龙点睛式的点拨讲解,使学生认识得到升华,从比较模糊、肤浅认识到清晰深刻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讨论争议法

学生提问后,让学生通过互相讨论,必要的争论,求得正确的答案。讨论争论解疑,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在争论中深化,促使他们思维的独创性和思辨性,在讨论争论的过程中得到健康的发展。

5.悬疑绕道法

学生提问后,教师绕道而行,悬而不解,待时机成熟,让学生自然领悟以达到释疑的目的。但要注意,不能悬而不解,绕而后忘,或为悬而悬,为绕而绕,故弄玄虚。明明是一目了然的问题,却偏要绕弯子,那就会弄巧成拙,损伤质疑的积极性。

6.以画释疑法

用板画,图示的方法予以解疑,以画释疑,引导学生得到直观形象,能通过视觉感应,唤起形象思维问题的结论。使用这种方法不必浓墨重彩,工笔描绘,一般只要简单勾勒,略具其形就可以了。

7.讲解释疑法

这是无法通过上述几种途径解答,由教师直接作答的一种方法。以讲解释疑,能使学生对问题的实质理解得更加深透,把握得更为准确,但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在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见闻学识无法解疑而又特别想知道的情况下,才能使用,一般都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生一起释疑为好。

8.留疑待解法

这是教师一时无法解答,暂时存留的一种方法。以“留”存疑,可以避免教师在课堂上的敷衍塞责,以讹传讹,并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当然这里讲的“留”只是暂时的,而不是永久的。因此,不要留而不结,存而不解,不了了之。否则,就无法使学生从“有疑”到“无疑”,而有所长进。不要怕被学生问住,问住也不足为怪,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学生胜过老师的表现。被学生将了一“军”,这也是正常的,要知道老师不是无晓不通的“百科全书”。因而,我们要老老实实,不怕丢面子,要敢于承认,要敢于留疑。随着学生质疑水平越来越高,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这迫使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无论是社会知识、自然知识,都要学习。至少教材上的有关知识都要掌握,否则自己惑而不解,焉能为学生解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