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究函数的变量关系

探究函数的变量关系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课伊始,教师先让学生听、看实验,让学生自主探讨钢球下滑时间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然后,教师让4名同学合作完成钢球下滑的实验,再让同学们去探究钢球下滑的时间是怎样随高度变化而变化的,从而初步感知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等,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己去探讨,去发展,而并非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说教。

◎课例30:探究函数的变量关系

| 课堂撷段 |

……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脸贴桌面,屏住呼吸,听!

教师做实验:让钢球从较低的高度沿木板缓慢滑下。学生静听钢球从木板上滑下的声音。)

师:你们刚才听见了什么声音?

生1:钢球从木板上滑下的声音。

师:请同学们再听。

(教师再做实验:让钢球从较高的高度沿木板较快地滑下,学生静听。)

师:从两次不同的声音中,你发现了钢球下滑的时间有什么变化。

生2:前次时间长,后次时间短。

师: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下面请同学们睁开眼睛看。教师实验:

1.让钢球从较低的高度沿木板滑下。

2.让钢球从较高的高度沿木板滑下。

(学生认真观察。)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钢球两次下滑的时间有何不同?

生3:跟听见的感觉一样,第二次下滑的时间比第一次下滑的时间短。

师:为什么第二次下滑的时间短?

生4:第二次下滑时支撑物的高度要高。

师:也就是说钢球下滑的时间是随着什么而变化的?

生5:支撑物的高度。

师:刚才我们用眼看、用耳听,所得的结论是否可靠呢?

(教师出示课件,钢球从高度不同的木板上滑下,并显示秒表计时。学生观察验证。)

师:下面,我们就用实验来验证它。

师:有同学自愿上台和老师一起完成这个实验吗?

(4名学生上台,教师给他们分工:生1负责用秒表记时;生2负责用笔记录每次下滑的时间,其余两名学生负责小车的运行各环节,教师发令并做各项指导。)

师:支撑物高度?

一学生测量后回答:10厘米。

师:开始。

学生实验:钢球下滑,计时,报时。

师:时间是多少?

生6:4.23秒。

……

(学生总共调整了5次高度,分别记下了每次钢球下滑的时间。)

师:请记时员把数据填入黑板上的表中。

(学生填写)

师:支撑物高度为20厘米时,钢球下滑的时间是多少?

生7:3.00秒。

师:如果用h表示支撑物高度,t表示钢球下滑的时间,随着h逐渐变大,t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生8:支撑物h越高,钢球下滑时间t越短。

师:h每增加10厘米,t的变化情况相同吗?

生9:不同,h每增加10厘米,t的变化越来越小。

师:好了,请同学们现在回顾一下,支撑物的高度h和钢球下滑的时间t这两个量有没有变?它们都是什么量?

生10:这两个量都在变,所以都是变量。

师:t是随着什么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t是什么量?

生11:t随着h的变化而变化,t是因变量。

师:那么h是什么量?

生12:自变量

……

【课后随笔】

新课程必须建立新的教学观,倡导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努力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学阵地。课例中,教师善于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上课伊始,教师先让学生听、看实验,让学生自主探讨钢球下滑时间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然后,教师让4名同学合作完成钢球下滑的实验,再让同学们去探究钢球下滑的时间是怎样随高度变化而变化的,从而初步感知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等,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己去探讨,去发展,而并非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说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