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例谈教材的使用

例谈教材的使用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当然是“错位相减法”和对公式的理解应用。现代建构认识论认为,每个不同个体对研究对象的领会程度是不同的。例如对“函数”,不同的学生因为体验不同而有不同的理解。数学教学活动就是要促使学生积极体验,内化并生成知识,在公共层面上“通得过”,达到形成共识所要求的水平低线。

例谈教材的使用

韩映顺

至今年6月,我已经历了新课程一个周期(三年)的教学,算是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过程。下面就高中数学前八个模块的人教版教材(A版)(理科必修+必选2004年版)(下称教材)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当时解决的办法等选几个点回过头来谈几点思考(教材每年一版,至今已有4版,但除了习题做减法外,其他变化不大)。

一、讲背景、体现认知规律既要贯彻教材意图又要根据学情谨慎取舍

教材的大多数章节都设计了具有时代特征和实际意义的问题情景,让学生感受“数学是有用的”,内容的呈现方式大都遵从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揭示数学发生发展的过程,这是教材的一大亮点。课堂教学一定要站在贯彻新课程理念的高度,联系学生实际和内容特点,围绕教学重点,悉心体会作者意图,处理好这些背景材料,使情景设计为数学本质服务。既不可轻言舍弃,也不能顾了引子,重了方式,忘了重点。

例1: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必修1,1.3.2)

假设你有一笔资金用于投资,现有三种投资方案供你选择,这三种方案的回报如下:

方案一:每天回报40元;

方案二:第一天回报10元,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回报10元;

方案三:第一天回报0.4元,以后每天的回报比前一天翻一番。

请问,你会选择哪种投资方案?

当时觉得题目中包含了三个函数(列),最后还得数列求和,作为章头起点问题似乎太大太杂,入手困难,感到非常困惑,本来就是难点为什么起点还要搞得如此复杂?不能用简单问题替换吗?甚至埋怨教材。怕学生因无法接受而产生怯“应用”的毛病(本节的例2与例1相似),就把这两个例题放到了本章的最后,让学生阅读,转而先解决“观察”栏中不等式log2x<2x<x2log2x<x2<2x解集,“探究”栏中y=x2和y=log2x的增长情况,急于概括“基本初等函数是反映不同增长率的数学模型”,进而解决本节例3至例6等几个相对简单的问题。结果怕什么来什么,由于学生没有形成应用体验,留下了后遗症。在后来见了阅读量大、变量多的应用题就害怕,就不知道如何下手,只能是老师干着急。过后看来,当时的做法不妥,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1)丢弃了学“有用的数学”。

(2)丢弃了学习“数学建模”这个章节的核心、第一要务。

(3)丢弃了对“信息收集、提炼、处理、表达、交流”的机会。

(4)丢弃了对“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中变量关系的基本数学模型”,“直线上升、对数增长、指数爆炸”的过程式学习的体验活动,而这几点正是课标所特别要求的,放弃这两个例题就放弃了教学重点。

本学期在新高一,我们在这一节的处理上,就严格按照教材设计的例题次序,让学生阅读题目以后,逐个思考解决以下问题:

(1)问题涉及几个方案?方案中各有哪几个变量?

(2)方案中各变量是如何联系的?是函数关系吗?如果是,有解析式吗?定义域各是什么?

(3)通过观察表格,你能描述三种方案“回报资金”增长方式的差异吗?

(4)我们把三种方案“回报资金”增长方式描在同一个坐标系下,你觉得能说明3个问题吗?

(5)要解决题目中的问题,仅每天的“回报资金”能说明吗?还需要什么?

实践证明这两个集中展现“反映不同增长率”函数模型的例子,从问题入手,通过对三个简单函数模型的建立、比较,使学生对基本初等函数的特征有了进一步认识,对数学应用问题如何入手、如何转化、最终如何解决具有很好的示范性,正是本节课的重点。两个例子互为补充,因为有前面两章内容的铺垫,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较好接受,80%的学生在本题学习后,都能对数学建模——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有较深体会,为后面4个例题学习的深入作好了准备。这也许正是教材的意图之所在。

当然有些情景和方式为了说明来龙去脉,归纳出一般规律,往往篇幅较长,加之所处的环境不同,经历不同,未见得适应我们的学生,教学时也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谨慎调整。

例2:等比数列前n项和(必修5,2.5)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当然是“错位相减法”和对公式的理解应用。课文以“假设利率不便(r=0.0624)的诺贝尔奖金问题”作为引例,计算量大,费时劳神,但对发现“错位相减法”意义不大。我在处理时设计了下面问题:

(1)设S1=4+42+43+…+4104S1=_________,不用计算器谁能很快算出3S1

img3

直接切入,进而让学生求一般的Sn=a1+a1q+a1q2+…+a1qn

因为有了两个具体例子的准备,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错位相减法”,而“诺贝尔奖金问题”成了很好的阅读材料。

例3:任意角三角函数(必修4,1.2.1)

教材在单位圆下给出了定义,可能是基于从特殊到一般的要求,可能是考虑到单位圆的重要性,也可能基于从简原则,觉得一般性使问题复杂化了,能简单就简单,能特殊就特殊。但我还是沿用了传统定义即终边上任取一点的方法,因为觉得作为定义完整性应该更重要。

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这几个案例所涉及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挖掘体会,过早的抱怨、不加思考就随意取舍是肤浅的;全部教条的照搬教材是不负责任的,也一定不符合编者的初衷。归根到底都是新课程理念不到位的表现。

二、讲过程方法要以落实知识技能为前提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核心在于过程与方法,但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无疑仍然是高中数学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没有知识与技能的落实,过程与方法就变成了没处落脚的空中楼阁。

随着时代的进步,基础知识与技能在不断更新,好些曾经的经典已经被拓宽的内容所代替(如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指数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反函数及其图象、解析几何对双曲线的要求,定比分点,立体几何中对距离的要求,三角有关内容等)。如果说旧课程重视运算和逻辑,则新课程就更加注重思想和方法,教学中必须弄清新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要求。既不能对曾经拿手的东西不忍割舍,在技巧和运算上“深挖洞”,又必须在多点的知识技能上“广集粮”,要把数学教学落实在以训练知识技能为前提的过程方法中。

例4: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必修4,3.2)

在当初教研组活动上关于教材如何处理,老师们分歧很大,多数认为还是应该像旧教材一样,至少需5课时,即半角、积化和差、和差化积、辅助角公式、综合应用各一课时。但这显然与课标和教材相违背,怎么办?后来经过反复讨论,我们认识到:理解并应用整体思想、换元思想、化归思想等思想方法应该是这一节的重点。教学中要体现这些思想方法形成和应用过程,只要合理配置相应的例题和习题就行了,没有必要无限膨胀,什么都公式化,要理解“知识是循序渐进的”,正如不能像30年前搞因式分解那样,现在也不能在一些特殊的技巧上深挖,三角公式本身就具有互通性。最后我们把本节内容确定为3课时,即半角、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前3个例题)1课时,重在体验换元法和整体思想;辅助角公式(后两个例题及对一般形式asinx+bcosx的探究)1课时,重在体验三角化归思想,综合应用1课时,并且我还增加了两个相关例题:

img4

(2)求sin50°(1+img5tan10O)的值。

再配以课后习题训练,学生动手体验这些思想方法,把数学思维方式的学习渗透于具体知识内容的演练中,还是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目标。现在看来这样处理是比较合理的,就是高考也不会再有复杂的三角公式变换。

三、重生成体验要落实于思维活动中

现代建构认识论认为,每个不同个体对研究对象的领会程度是不同的。例如对“函数”,不同的学生因为体验不同而有不同的理解。数学教学活动就是要促使学生积极体验,内化并生成知识,在公共层面上“通得过”,达到形成共识所要求的水平低线。而要促使学生积极体验,关键在于活动。为此,教材中设计了“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改变了以往陈述式的呈现方式。新课程课堂教学变化最大的地方就是各种活动的深入开展,而什么样的观察、思考、探究才是有效的?章建跃先生说主要看学生“思维的参与度”(2006年教材研讨会上的讲话)。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把活动简单地停留在次数上——课堂上有多少学生回答了多少问题,做了多少次实验,相互交流了多少次——而应该强调活动的质量,促使个体对知识的生成体验,使活动落实在思维上。

例5:概率的意义(必修3,3.1.2)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理解概率的统计意义和逻辑意义,核心是概率的统计意义;培养统计素养和概率意识。

教材设计了包括概率的正确理解(掷硬币实验)、游戏中的公平性、决策中的概率思想、天气预报的概率解释、遗传机理中的统计规律等6个专题活动。这6个专题,是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动手试验的好素材,但是,如果引导不当,只是停留在操作层面让学生热热闹闹掷硬币,就很难达到预期目的。为此,我在掷硬币实验中设计了以下问题:

(1)“质地均匀”的数学含义是什么?——概率相同

(2)你做的10次实验中正面向上的频率是多少?和同桌比较结果一样吗?谁的结果最小?谁的结果最大?差别最大值是多少?

(3)统计同组实验结果并计算正面向上的频率是多少?和其他组比较结果一样吗?差别最大值是多少?

(4)统计全班的实验结果并计算正面向上的频率是多少?这个实验中正面向上的频率有什么规律?

(5)假设如果把自世界上有硬币以来人类所有掷硬币的结果都统计在案,到今天为止还只是一个片段,我们还要子子孙孙做下去,这个频率的稳定值应该是多少?

(6)如果上面的稳定值是0.5,是否意味着我们做一次实验正面向上的概率是0.5?

(7)从另外的角度——逻辑上看,在“质地均匀”的条件下,掷一次硬币理论上正面向上的概率是0.5吗?为什么?

这个活动展示了“无限次独立重复实验结果的稳定值”——统计意义上的概率概念形成过程,并通过逻辑结果相印证,使学生在思想上对统计的原理和结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对学生“统计观”的建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剩下的5个专题就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相互交流,并回答“思考”栏中的问题。这样做学生就会较好地生成知识,形成概率思想,而不会把学概率只当做是为了算概率,这样的活动才是有意义的。

例6: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选修2~3,3.1)

由于参数多、关系复杂、课文篇幅长,这节内容的教学颇使师生头痛,如果只凭教师讲授根本完不成教学任务,必须要在教法上想办法。为此,我做了如下流程安排:

(1)阅读交流重点体验最小二乘法思想、线形关系与函数关系、经历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了解a、b、a、b、x、y、xi、yiimg6、x、y、r、R、e、eR2的意义;e体验的作用是发现异常点并对预报的精度进行判断,eR2的作用是解释预报变量的贡献率。

(2)总结归纳建立回归方程的方法

①确定解释变量与预报变量;

②画散点图

③根据经验设立回归方程模型;

④将回归方程线形化;

⑤用最小二乘法的结果计算线形关系中的;

⑥转化成回归方程。

(3)理解并建立回归方程

①任何散点(不少于5个)都有散点图;

②选择不同路径可以得到不同回归方程;

③不同回归方程预报的精度不同。

这样在明确的目标引导下,边阅读边交流边体验边总结,活动的有效性得到了落实。

毋庸置疑,教材在“把数学当语言”来学,提倡“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强调“数学本质”,强调“实验、过程和体验”等诸多方面,都给我们以全新的感受。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代表了发展和进步。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认知水平,跟上时代步伐。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挖掘教材,体会编者意图,因材施教,加强交流和沟通,在教材建设中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尽我们绵薄之力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