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译英中的分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汉译英中的分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在这里重点讲讲分词的翻译,因为在英语中,分词使用的频率最高,也是最常见的语法现象。根据以上的分析不难发现,分词属于非谓语动词的一种,所以翻译出来也一定和动词相关。发明这个注音系统的威妥玛,是英国人,曾于19世纪末任英国驻华公使。分词位于句首时,相当于状语,找主语,将分词置于主句之前进行翻译。2.a fifth这个数词的翻译也要注意,因为在错误译文中出现了“1/5”的译法。

我们在这里重点讲讲分词(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翻译,因为在英语中,分词使用的频率最高,也是最常见的语法现象。根据以上的分析不难发现,分词属于非谓语动词的一种,所以翻译出来也一定和动词相关。

首先把分词的翻译方法告诉同学们,分词位于句首时,相当于一个状语,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先找到它的主语,然后进行翻译;分词还有可能位于名词之后,我们在翻译的时候把它当作一个定语从句来看待,按照八个单词的标准来进行“短前长后”的翻译。

让我们先来看看几个简单的句子吧。

e.g.: Taking the train, the two friends arrived in Berlin in late October 1922, and went directly to the address of Chow En-Lai.

误:坐着火车,两个朋友在1922年10月底来到柏林,并且直接去往周恩来的地址

这句话开头是一个现在分词,它所起到的作用是一个伴随状语,所以根据我们刚才讲的方法,应当先找主语,而不是先翻译分词。而且在后面address这个单词的翻译也有问题,不能直译为“地址”。

Taking the train, /the two friends arrived in Berlin in late October 1922, /and went directly to the address of Chow En-Lai.

句首是分词,需要先找出主语,后面是并列结构。

两个朋友1坐火车于1922年10月底到柏林2,立即去周恩来3的住处4

1.分词位于句首时,先找主语。这句话的主语是the two friends,所以先翻译主语“两个朋友”。

2.英文中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同时存在时,先翻译时间状语,再翻译地点状语。所以in Berlin in late October 1922就翻译成为了“1922年10月底到柏林”。

3.Chow En-Lai的译法比较复杂,因为这个拼音的写法和我们通常所知道的汉语拼音的写法不太一样,这种拼音写法我们称之为“威妥玛式标音法”

Tips:

汉字注音系统里曾有一种系统叫威玛氏音标源。它是1867年开始的,是由英国威妥玛与人合编的注音规则,现在叫“威氏拼音”。发明这个注音系统的威妥玛(Thomas Wade,按照今天的习惯应该翻译成托玛斯·韦德),是英国人,曾于19世纪末任英国驻华公使。此人以罗马字母为汉字注音,创立威氏拼音法。威玛氏音标,在1958年中国推广汉语拼音方案前被广泛用于人名、地名注音,影响较大(中国台湾地区在2000年改用通用拼音,于2008年9月改用内地使用的汉语拼音),1958年后,逐渐废止。如长江/扬子江可以拼写为Yangzi/Yangtze River,毛泽东可以拼写为Mao Tse-Tung,周恩来可以拼写为Chow En-Lai。

4.address这个单词有很多意思,如“地址、住址、演讲、解决(动词)”,在这里我们选择“住址”作为标准翻译。

正:两个朋友坐火车于1922年10月底到柏林,立即去周恩来的住处。

这句话的翻译重点在于要弄明白分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分词位于句首时,相当于状语,找主语,将分词置于主句之前进行翻译。

e.g.: The farmer of 1800, using a hand sickle, could hope to cut a fifth of a hectare of wheat a day.

误:1800年的一个农民,使用镰刀,可以希望在一天内收割1/5公顷的小麦

这句话的重点在于using a hand sickle在句中做什么成分,数词1800和a fifth该如何翻译。

The farmer of 1800, /using a hand sickle, /could hope to cut a fifth of a hectare of wheat/ a day.

断句之后的分析:这个句子逻辑关系明确,只有一个现在分词作为插入语,实际上也就是the farmer的修饰语。分词位于名词之后,相当于定语从句,而且有逗号隔开,更加类似于非限定性定语从句,所以应当选择后置译法

在1800年1,一个农民,使用镰刀,在一天内可望收割五分之一2公顷小麦。

1.首先要解决of 1800这个短语该如何翻译。一般来说,时间位于句首,无论是汉译英还是英译汉,我们都会处理为状语。

例如: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历史就这样充满了屈辱。

译文: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s history was full of such humiliations.

分析:在汉译英中,“19世纪的”原本是一个定语,用来修饰“中国历史”。但是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就成为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这是一个时间状语。

所以在本句当中,of 1800虽然是a farmer的定语,但是我们仍然还是翻译为“在1800年”。还有同学翻译为“在19世纪”,笔者认为在不知道上下文的情况下,还是尊重原文的意思,翻译为“在1800年”。

2.a fifth这个数词的翻译也要注意,因为在错误译文中出现了“1/5”的译法。我们一般主张,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有阿拉伯数字的一般不变,有英文的数字翻译成为中文数字,有中文的数字翻译为英文数字。所以,很显然a fifth应该翻译为“五分之一”。

正:一个农民,在1800年1,使用镰刀,在一天内可望2收割五分之一公顷小麦。

1.把“在1800年”调整到了主语之后的位置上,是因为我们始终遵循“先出主语”的原则。

2.“可望”就是“可以希望”的意思,这是一种缩写。

纵观整句,在翻译中我们要注意现在分词的位置,还要注意数词的译法,这样就可以做到万无一失了。

e.g.: When Chow En-Lai's door opened they saw a slender man of more than average height with gleaming eyes and a face so striking that it bordered on the beautiful.

误:当周恩来的房门打开的时候,他们看见了一个苗条的比普通身高高一点的人,还带着闪闪发光的眼睛,一张脸太吸引人了以至于宽阔地到了美。

整个句子在按照上面的翻译之后,读者会感到莫名其妙,很多词语读不懂,句子结构也不清晰。

When Chow En-Lai's door opened/ they saw a slender man/ of more than average height/ with gleaming eyes/ and a face so striking/ that it bordered on the beautiful.

断句之后的分析:整个句子由一个时间状语从句和一个主句构成,主句当中有with连接的现在分词,它是用来表示伴随状语。难点在于主句中a slender man of more than average height和后面的with gleaming eyes该如何翻译。

周恩来的房门打开时,他们看到的是一个身形消瘦1、比普通人略高一点的人2,两眼炯炯有神3,面貌很引人注意,称得上清秀4

1.slender这个单词在表示女性的时候可以翻译为“苗条”,在表示男人的时候要翻译成“消瘦”。

2.a slender man of more than average height这个短语在翻译的时候不能连在一起翻译,否则会使句子不通顺,所以在of前面断句,让句子更加通顺。我们在前面也强调过,如果一个句子翻译出来不通顺,那么可以使用重新断句的方法。

3.with gleaming eyes这个短语是最难翻译的,因为不可能将with翻译为动词“随着、带着”等。在这里要教给同学们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也就我们在前面提到的翻译中的“一个原则”

Tips:

翻译中的“一个原则”。

例如:gleaming eyes

炯炯有神的眼睛

分析:这样的翻译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这样翻译就会造成句子的不通顺,所以,我们要用一些方法来重新翻译。按照中文的说法,gleaming eyes是偏正短语(偏正短语指的是修饰语和中心词的关系,例如:美丽的祖国,“美丽的”就是“偏”,“祖国”就是“正”。在这里我们就把这个概念拿到英文中来用。),但是我们可以把这个短语翻译为主谓结构,翻译出来就变成了“双眼炯炯有神”。我们在翻译中可以把偏正短语翻译为主谓结构或把主谓结构翻译为偏正短语,这就称为翻译中的“一个原则”。用公式表达如下:

主谓结构———————————偏正结构

那么这个“原则”怎么使用呢?并不是所有的偏正都要换成主谓,也不是所有的主谓都要变成偏正,这个“原则”是为了让句子更加通顺。

e.g.: We have gone a longer distance than the Long March.

我们所走过的路程比长征(走过的路程)还要长。

分析:we have gone a longer distance是一个主谓结构,但是要是直译就会不通顺,所以我们用“主谓换成偏正”的译法来翻译,而且longer属于评论性词,中文先事实后评论,所以翻译出来就变成了“我们所走过路”。一定要注意“的”这个字,因为只有它才能表示偏正关系。

e.g.: More people are seeing and hearing what we say here than on any other such occasion in the whole history of the world.

正在看着和听着我们所说的人比整个世界历史上任何其他这样场合的人还要多。

分析:more people are seeing and hearing what we say是一个主谓宾结构,如果要直接翻译,那么more还在句首,句子不通顺。more属于评论性词,所以要放在最后。people are seeing and hearing what we say这个结构我们仍然用“主谓换成偏正”的译法来翻译,形成了译文中的结构。

综上所述,“一个原则”的译法不是到处都能用的,而是在句子翻译不通顺的情况下,我们才考虑这种译法,这也是让句子更加通顺的一个基本办法。

所以在刚才的句子中,gleaming eyes也就自然而然地翻译为了“两眼炯炯有神”。

4.border on the beautiful是一个固定用法,特别是在指男性的时候翻译为“清秀”。

正:周恩来的房门打开时,他们看到的是一个身形消瘦、比普通人略高一点的人,两眼炯炯有神,面貌很引人注意,称得上清秀。

整个句子在翻译中要注意with引导的分词独立主格的用法以及几个单词的延伸含义。

e.g.: Situated at the base of the Mt. Lofty Ranges, Adelaide enjoys a Mediterranean climate.

误:坐落在洛夫蒂岭山麓,阿德莱德享受着地中海式气候。

这句话是过去分词开头,所以应当先找主语,然后进行翻译,还要特别注意enjoy的翻译和几个地名的翻译。

Tips:

人名和地名的翻译要查字典,写对每一个汉字。在翻译考试当中,尽量不要有错别字,否则也会扣分。

正确的译文:阿德莱德1位于罗夫迪岭山麓,属2地中海型气候。

因为句子较短,而且句式清晰,所以我们直接翻译,不再有更多的步骤。

1.分词位于句首,先出主语。所以先翻译“阿德莱德”。

2.enjoy在这里可以翻译为“属于”,属于意译的方法。

e.g.: This area, noted for its beautiful scenery, was counted as one of the eight outstanding views of Beijing.

误:这个地方,有美丽的景色出名,算是北京八个著名的景点之一。

这个句子在主语后出现了由逗号引导的一个过去分词词组,可以相当于非限定性定语从句,而且还有一个常用词组,the eight outstanding views of Beijing。

正:这个地区,以美丽的风光而出名1,过去是燕京八景之一2

1.noted for相当于famous for,所以翻译为“以……而出名”。

2.the eight outstanding views of Beijing是固定词组,翻译为“燕京八景”。

e.g.: Ignoring the chair offered him, Chu Teh stood squarely before this youth more than ten years his junior and in a level voice told him who he was.

误:忽略了被提供给他的椅子,朱德四四方方地站在这个比他小十几岁的年轻人面前,用平稳的语调告诉他,他是谁。

从以上的译文可以看出,译者没有注意到分词的使用,而且在squarely的翻译上显得十分生硬,并且在最后一句中第三人称使用较多,没有进行确指。

Ignoring the chair offered him, /Chu Teh stood squarely/ before this youth more than ten years his junior/ and in a level voice told him/ who he was.

断句之后的分析:分词位于句首应当先找主语,而且分词词组中还有一个过去分词作定语,后面主句中宾语较长,所以需要断句,最后要翻译出he和him分别是谁。

朱德1忽略了提供给他的椅子,端端正正地2站在这个比他年轻十几岁的青年人面前,用平稳的语调说明自己的身份3

1.句首因为出现了过去分词,所以应该先出主语。这样“朱德”这个主语就理所应当地放在了句首,而且要注意原句中“朱德”的拼音也属于“威妥玛式标音法”。

2.squarely翻译为“端端正正地”比较妥当,而不是“四四方方地”。

3.在最后一句的翻译中,出现了两次he,所以在翻译成中文时,我们要将代词具体化,所以翻译为“说明自己的身份”或是“介绍自己”都可以。

正:朱德顾不上递给他的椅子1,端端正正地站在这个比他年轻十几岁的青年人面前,用平稳的语调说明自己的身份。

1.要注意将ignoring和offered这两个非谓语动词翻译得更加灵活,不要死板,不要直译,这样可能会导致语句不通顺。所以,我们翻译为“顾不上递给他的”。

本句的特点就是句首的两个非谓语动词和句尾的两个代词,只要注意这两个要点,那么就能很快将这个句子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