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舆图换稿”之泪

“舆图换稿”之泪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赞礼、柳敬亭、苏昆生目睹了那场天崩地坼的历史巨变,三年之后,战争的烟尘散尽,苏昆生对这种“舆图换稿”的民族悲剧重新审视之时,一种积淀已久的悲怆情绪勃然而起,化作倾盆泪水!作者以艺术笔墨,点染出王业终结的时代氛围,借优孟衣冠,释放出“舆图换稿”的民族悲声。《桃花扇》给予的回答是“权奸误国”。这完全可以说明,作者不独具有强烈的悲剧意识,而且,这意识也不滞留于“舆图换稿”这一层面。

“舆图换稿”之泪 千古兴亡之悲——试析《哀江南》的多重美学意蕴

“南朝兴亡”,“系之桃花扇底”(孔尚任《桃花扇本末》)。侯方域、李香君劫后重逢喜出望外,却被道士张瑶星(贯穿全剧经线的人物)厉声喝断:“呵呸!两个痴虫,你看国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侯、李“冷汗淋漓,如梦初醒”(《入道》),心灰意冷皈依道教。——《入道》是全剧人物命运的结局。孔尚任打破传奇体例,别创新格,增续四十出《余韵》,让老赞礼(贯穿全剧纬线的人物)、柳敬亭、苏昆生登场,设计出耐人寻味的“渔樵对答”,绝非闲笔。清代梁廷楠评曰:“《桃花扇》以《余韵》折作结,曲终人杳,江上峰青,留有余不尽之意于烟波缥缈间,脱尽团圆俗套。”(《曲话》卷三)——《余韵》是全剧悲怆情感的结局。“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苏昆生挟泪蘸血的声声悲歌,气薄云天,情撼山河,回旋激荡于“烟波缥缈间”,留下了绵绵不绝的“余韵”。

“当年真是戏,而今戏如真。两度旁观者,天留冷眼人。”(《孤吟》)《余韵》中的三个人物,老赞礼是弘光朝廷兴亡的记录者,柳敬亭与公子侯方域过从甚密,苏昆生则是歌伎李香君的教曲琴师。从柳、苏身上,投射出侯、李际遇的影像。在南朝覆亡三年之后,柳、苏聚首“龙潭江畔”,首先便包蕴着“旁观者”“冷眼人”对侯、李爱情悲剧的历史观照和道德评判。侯、李之结合,一开始便带有浓烈鲜明的政治色彩,其爱情命运和国家命运休戚相关。埋葬他们爱情的,也正是倾覆南明王朝的势力。当侯、李历经生死别离猝然重逢的时候,他们面对的是破碎的山河、呻吟的民族和莫测的前程,男女的欢情负荷不了现实的沉重,翻涌不已的悲怆情感令一己私情黯然失色。人生如戏,脱离凡尘,追寻心之所安,成了他们势在必然的选择。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侯、李爱情的这一结局[1],一改花好月圆的传统写法,显出特别悲凉的政治色彩,具有相当高的审美价值。

在《哀江南》套曲中,苏昆生对侯、李爱情的悲怆感,是通过[折桂令][沽美酒][太平令]三支曲子折射出来的。那秦淮旧院,曾是侯、李定情结合之所,往昔美人云集,彻夜笙歌,而今“当年粉黛,何处笙箫?”往昔高车驷马,狎客不断,而今“枯井颓巢”,“砖苔砌草”,“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苏昆生重游旧时居留之地,睹今思昔怆然涕下,不能不对见证侯、李爱情的秦淮河板桥旧院发抒自己的感喟,而这种感喟之中,无疑包蕴着对侯、李流离遇合之情的重新审视。《哀江南》对秦淮旧院肃杀景象的点染,进一步反射出侯、李爱情的凄惨结局,饱含着将爱情“毁灭给人看”的惨恻意味,渲染了亡国破家的悲凉时代气息。正是:楼台笙歌知何处?“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

然而,《哀江南》的美学意蕴绝不局限于爱情悲剧。“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先声》),“痛恨于山河变迁,而借波于侯、李”(吴穆《桃花扇传奇后序详注》),这是《桃花扇》的创作宗旨。前者是表层含意,后者是深层意蕴。老赞礼、柳敬亭、苏昆生目睹了那场天崩地坼的历史巨变,三年之后,战争的烟尘散尽,苏昆生对这种“舆图换稿”的民族悲剧重新审视之时,一种积淀已久的悲怆情绪勃然而起,化作倾盆泪水!化作动地悲声!

“猛抬头秣陵重到”,当樵夫苏昆生重新走近夕阳下的秣陵旧城之际,那废弃的军垒,残留的空壕,萧条的村郭,还弥散着清初那个特殊年代特有的血腥气味。面对一片废墟遍地饿殍,苏昆生灵魂颤动唏嘘不已,一种今非昔比恍如隔世之感猛然而生。作为朱明王业象征的孝陵,树木烧焦,“山羊群跑”,“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尤其令曾向这个王朝顶礼膜拜三百年的万千臣民痛楚的是:“牧儿打碎龙碑帽”——三百年王业基础完全坍塌。而作为昙花一现的短命王朝见证的故宫,则是柱折墙塌,瓦砾遍地,“舞丹墀燕雀常朝,直入宫门一路蒿”,当年森严肃穆的朝堂,如今“住几个乞儿饿殍”——数千万臣民梦境彻底破灭。“萧条异代微臣泪,无故秋风洒玉河”(孔尚任《拜明孝陵》),“日照偏逢鸦点点,秋风只少黍离离”(孔尚明《明太祖故宫》),在苏昆生的悲歌中,寄寓着作者深沉的感伤情结和历史意识。作者以艺术笔墨,点染出王业终结的时代氛围,借优孟衣冠,释放出“舆图换稿”的民族悲声。[北新水令][驻马听][沉醉东风]三支曲子,蕴含着明末遗民对江山易主的悲天悯人之情,饱蘸着明末遗民对王朝兴替的椎心彻骨之泪!

“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也。”(徐旭旦《桃花扇题辞》)历史,总是留给人深沉的、哲理的反思。亲身经历这场沧桑巨变的局中之人,面对物是人非的现实场景,会产生巨大的情感落差,并发而为黍离悲情。这种感触,不是苏昆生独有的,而是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产生的民族悲声。破败感、失落感、忧患感是这曲悲歌的主旋律。南明王朝为什么骤兴骤灭?《桃花扇》给予的回答是“权奸误国”。“千寻一岸夜移防”,马士英、阮大铖们的倒行逆施导致了南明王朝的土崩瓦解。这个短命王朝为什么还会引发遗民之泪?“龙钟阁部啼梅岭”,史可法、左良玉们的堂堂正气铮铮铁骨永远代表着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残山梦最真,旧境难丢掉”,这“残山梦”中,既包蕴着对“权奸误国”的不堪回首一腔怨愤,也包蕴着对殉难诸臣的凭吊怀念一往情深。苏昆生对历史的回首,蕴含着“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故国之思,代表着清初那个特定年代汉族士大夫中的一种社会思潮。作家孔尚任以现实主义的深邃目光,对这种思潮准确捕捉并作出艺术概括,同样具有相当高的审美价值[2]。正是:剩水残山千行泪,“犹吊遗踪一泫然”(陆游《沈园》)!

不过,对《哀江南》的思想意蕴的解读仅仅停留于此,仍然不能完全揭出《桃花扇》的艺术妙谛。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作者孔尚任并非明末遗民,而且,《桃花扇》的演出,朝野轰动,也并未引起清初统治者的禁止[3]。这完全可以说明,作者不独具有强烈的悲剧意识,而且,这意识也不滞留于“舆图换稿”这一层面。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离亭宴带歇指煞]这支曲子,释放的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民族的悲声。历史巨变的沧桑之感和切肤之痛,非身历其境者通常很难有切身体味;“兴亡之感”,只有那些山崩地裂的巨变、繁华消歇的倏忽、人生变幻的无常的亲历者和目击者,才有刻骨铭心的体验。“地难填,天难补,造化如斯”,江山易主,是一种难以抗拒的历史趋势。老赞礼对惊天动地的历史巨变的评述,不但是剧中人的共识,也会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显然,“余韵”之韵,还蕴含着一种可以为各阶级、各阶层、各利益集团、各政治派别的有识之士共同认同的历史情绪:千古兴亡之悲。《哀江南》传达的这种悲剧精神,浸渍着千百年来志士仁人对道义的追求,熔铸着千百年来志士仁人对文明的探寻,也渗透了千百年来志士仁人对历史的认识。苏昆生的末世哀歌,包含着对旧时江山必然性破败的无可奈何的情绪。而这种必然性破败,又势必引发观众对历史悲剧的哲理思考。《哀江南》的美学价值,已经超越一般的遗民之思,激发观众从苏昆生一曲曲悲怆的吟唱中,对千古兴亡的历史,作出自己的评判和思考。正是:悲歌一曲动山河,“只有兴亡触后贤”(孔尚任《集治城道院试太乙泉》)。

因此,苏昆生“一声高唱万山惊”的慷慨悲歌,不仅是对流离遇合的侯、李悲剧的感伤,不仅是对旋生旋灭的南朝王朝的喟叹,也不仅是对土崩瓦解的大明帝国的凭吊;在这些感伤、喟叹、凭吊的深处,含蕴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悲情,含蕴着“忽喇喇似大厦倾”的历史意识,含蕴着“流水后波逐前波”的哲理思考,也含蕴着“江山不管兴亡恨”的无奈心境。

由历史变迁而滋生的这种人生伤感情绪,带有永恒的美学意义。那“哭一回,笑一回,怒一回,骂一回”(《先声》)的辛酸痛楚,那“闹局就是冷淡的根芽,爽快就是牵缠的枝叶”(《修札》)的沉痛反思,那“雨翻云变,寒涛东卷,万事付空烟”(《沉江》)的悲悯情怀,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美好情感。

正是这种深沉的将“五十年兴亡看饱”(“五十年”不妨读作“五千年”)的悲剧意识,可能引起不同政治流派的共鸣,可能成为“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的一剂良药,可能成为激发人们从历史反思中寻找变革契机的一种力量。从这一意义上说,《哀江南》既是封建末世的一支无可奈何的挽歌,也是警世醒人的一曲爱国主义的强音。——不管作者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哀江南》产生的审美效应当作如是观。

(原载《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5期)

【注释】

[1]孔尚任友人顾彩作《南桃花扇》,试图改变《入道》《余韵》人物和情感的悲凉结局,而“令生旦当场团圆,以快观众之目”(孔尚任《桃花扇本末》),作者对此表示了断然否定的立场。

[2]梁启超《论<桃花扇>》认为,《桃花扇》“乃哭声泪痕之书”,读《哀江南》数曲“而不油然生民族主义之思想者,必其无人心者也”。

[3]孔尚任《桃花扇本末》记载,康熙三十八年(1699)传奇脱稿后,“王公缙绅,莫不借抄”,“进之直邸,遂入内府”,京师演出,“座不容膝”。吴梅《顾曲麈谈·谈曲》记载,康熙喜欢看《桃花扇》演出,每看到《设朝》《选优》数出,乃煞眉顿足曰:“宏光宏光,虽欲不亡,其可得乎?”可见清初有识见的统治者将《桃花扇》当成了治国的一面镜子。这些情形,不是用“舆图换稿”的民族主义思想所能解释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