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慧的启蒙

智慧的启蒙

时间:2022-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德国达姆斯塔特的一条窄胡同里,“乔治·李比希药房”的招牌迎风摇曳。如此玩忽学业使老师深为反感,再加上一次上课时由于玩弄自制炸药引起了爆炸,小李比希终于被学校开除了。侥幸的是肇事者李比希没有受到任何伤害。15岁的李比希又一次被开除了,不得不回到父亲的药房。1822年春天,大学当局发布了逮捕大学生秘密团体成员的命令。作为最活跃的学生团体中的核心人物,李比希在劫难逃。

智慧的启蒙

在德国达姆斯塔特的一条窄胡同里,“乔治·李比希药房”的招牌迎风摇曳。这就是城中颇有名气的药剂师乔治·李比希(Johann Georg Liebig)的药房、家庭的所在地。

从文艺复兴以来,德国一直以利用化学方法制造药物作为化学领域的重要方向。瑞士人帕拉塞斯(P.A.Paracelsus,1943-1541)早已为此奠定了基础,他及其追随者们认为,化学的任务不应是像炼金术那样一味追求从贱金属变为贵金属,而是应该制造切实有用的药物。这个医药化学方向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19世纪初期德国的化学家多半是出身于药剂师。

乔治·李比希的妻子马莉卡罗琳娜马泽琳(Maria Kaoline Moserin)是一个犹太人的私生女,她一生中共生育了9个孩子,我们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尤斯图斯·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1803-1873)是她的第二个孩子。

乔治·李比希的药房设在小楼的第一层,占用了好几个大房间,药品通常都在药房里配制。此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房间,是专门用来配制某种特别复杂的药膏、或是蒸馏某种液体,大家把它称为“厨房”,孩子们未经允许是不能轻易进入的。无形之中,这更增添了这间房子的神秘色彩,正是在这个地方,小李比希偷偷地与奇妙的化学打上了交道,开始了这位大化学家的启蒙教育。

在这个狭窄的胡同里,除了李比希家的药房外,还有邻居家的肥皂作坊、制革作坊、染坊等等,就像一个小小的化学世界;集市上也时常有人卖炸药、雷管、玩魔术。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年幼的李比希耳濡目染,早早地体验到了化学为人类生活所带来的方便和舒适。事实上,在李比希所生活的时代,由蒸汽机引起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已极大地促进了钢铁、冶金、纺织等工业的迅猛发展,人们需要大量的化学材料和制品,例如天然染料早已不能满足纺织工业的需求,而工业废料煤焦油更是一个尚待研究、可资利用的宝库。李比希相信化学可以为人类生活创造实际利益,这种自幼培养起来的信念支配了他今后一生的科学活动,促使他总是竭力开创化学的新领域,并且把化学的实际应用摆在重要位置上。

李比希亲眼目睹了父亲是如何制造药物和涂料的,在这种具体的实践中学到了不少初步的知识。而且,有时为了寻找某一个配方,父亲还要派他去黑森大公的宫廷图书馆中查阅,于是在那里他贪婪地阅读到了许多大部头的化学书籍,有马凯尔编著的32卷本的《化学词典》,有施塔尔的《燃素化学》,还有卡文迪许的著作和化学教授葛特林等人的自然科学札记。而最早吸引小李比希的是一本名叫《锑之凯旋车》的书,这是15、16世纪德国著名僧侣兼炼金术家巴塞尔·瓦伦廷(Basil Valentine)写的,里面有当时的化学知识以及作为炼金术和古代医学化学理论的基础概念。这些充满炼金术语和各种哲理、假说的书籍并没有使小李比希兴味索然,相反,他按照书中所说精心做了许多实验。

可是,小李比希这个宫廷图书馆的常客在学校里却不是一个好学生,他对学校里那些拉丁语、希腊语的语法公式感到乏味,上课时心不在焉,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他的同桌偏偏也是一个“不务正业”的音乐迷,于是,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他们俩一个在想着化学实验,一个趴在桌上偷偷地作曲。

如此玩忽学业使老师深为反感,再加上一次上课时由于玩弄自制炸药引起了爆炸,小李比希终于被学校开除了。严厉的父亲非常生气,为了给不求读书上进的儿子寻找一条谋生的出路,便把小李比希送到一位朋友的药房里当学徒。

然而,小李比希在药房里干得得心应手,很快就得到了药剂师的赏识,还专门给了他一间阁楼做实验用。这样,每当工作之余,小李比希仍醉心于做他的化学实验,乐此不疲。

可是,这位业余化学家毕竟还没有掌握进行专门实验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在一次为新实验作准备时,研杵从桌上滚落下来,正砸在装着炸药的弹壳上,顿时一场大爆炸发生了,伴随着惊天动地的响声,屋顶被掀上了天空。侥幸的是肇事者李比希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15岁的李比希又一次被开除了,不得不回到父亲的药房。尽管儿子回来帮助经营使父亲非常高兴,但深明事理的乔治·李比希最终还是把儿子送进了波恩大学深造。因为他明白,在自己这个小小的药房里,儿子是无论如何成不了什么大器的。

1820年秋天,李比希进了波恩大学,向卡斯特纳(Carl Wilhelm Gottlob Kastner,1873-1857)教授学习化学。第二个学期开始后,他又随导师转入了爱尔兰根大学,并于1822年获得博士学位。但是他对所学的内容并不满意。当时爱尔兰根大学著名哲学家谢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Schelling,1775-1854)正在讲授自然哲学,卡斯特纳教授深受谢林思想的影响,而且对实验工作不感兴趣,可对于李比希来说,这却是他全部科学活动的意义所在,于是师生之间产生了分歧。当时德国大学中的化学教育,是把化学知识混杂在自然哲学中讲授;更由于没有专门的化学教学实验室,学生得不到实验操作的训练。但客观地说,德国大学这种偏重于哲学的教学体系使李比希获得了必要的哲学训练,并培养了他那富有浪漫主义的善辩性格,为他以后创造性地组织科研活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1822年春天,大学当局发布了逮捕大学生秘密团体成员的命令。作为最活跃的学生团体中的核心人物,李比希在劫难逃。为了躲过这场灾难,他请求黑森大公给他一点助学金,并允许他出国学习。大公的秘书过去在宫廷图书馆时就认识李比希并且很欣赏他,这时便出面帮助他游说大公,于是李比希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同时,由于他在雷酸的研究上已表现出较好的能力,因此卡斯特纳教授写的书面推荐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样,在同年秋天,李比希终于动身到巴黎去了。

在迈出这一步之前,他面临着两个选择:是去巴黎?还是去斯德哥尔摩?斯德哥尔摩是当时举世公认的化学权威——贝采里乌斯(Jons Jacob Berzelius,1779-1848)的所在地,在那里已经形成了化学界的一大学派。而在巴黎,从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大科学家拉瓦锡(Antoine Laurent Lavoisier,1743-1857)起,法国化学学派就开始形成,到19世纪20年代,那里聚集着盖·吕萨克(Joseph Louis Gay Lussac,1778-1850)、泰纳(L.J.Thenard,1777-1857)、舍夫勒(Michel Eugene Chevreul,1786-1889)等大化学家,还有著名的巴黎工艺学校校长杜隆(Pierre Louis Dulong,1785-1838),他们都对近代化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就这样,李比希选择了当时世界的科学中心巴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