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色层分离实验

色层分离实验

时间:2022-0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番茄红素与β-胡萝卜素极性的差别,用柱层析可以将它们分离。分离效果可以用薄层层析进行检验。分出橙黄色有机相,使其流经一个在颈部塞有疏松棉花且在棉花上铺一层1cm厚的无水硫酸钠的三角漏斗,以除去微量水分。黄色的β-胡萝卜素在柱中移动较快,红色的番茄红素移动较慢。将样品分别溶于尽可能少的二氯甲烷中,尽快进行薄层层析。切勿让展开剂浸没样品斑点。待溶剂展开至10cm左右时,取出层析板。

一、实验目的和原理

用柱层析和薄层层析法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为多烯类色素,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本实验先用乙醇将番茄中的水脱去,再用二氯甲烷萃取类胡萝卜素。因为二氯甲烷不与水混溶,故只有除去水分后才能有效地从组织中萃取出类胡萝卜素。根据番茄红素与β-胡萝卜素极性的差别,用柱层析可以将它们分离。分离效果可以用薄层层析进行检验。

二、材料与试剂

(1)材料:新鲜番茄(或番茄酱)。

(2)试剂:95%乙醇,二氯甲烷,石油醚(60~90℃),氯仿,中性或酸性氧化铝(柱层析用),环己烷,硅胶G,饱和氯化钠溶液,无水硫酸钠。

三、操作步骤

1.原料处理与色素提取

称取新鲜番茄酱20g于100mL圆底烧瓶中,加95%乙醇40mL,摇匀,装上回流冷凝管,在水浴上加热回流5min,趁热抽滤,滤液备用。向圆底烧瓶内,加入30mL二氯甲烷,水浴上加热回流5min,冷却,滤液备用,向圆底烧瓶内,再加10mL二氯甲烷重复萃取一次。合并乙醇和两次二氯甲烷提取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加5mL饱和氯化钠溶液(有利分层),振摇,静置分层。分出橙黄色有机相,使其流经一个在颈部塞有疏松棉花且在棉花上铺一层1cm厚的无水硫酸钠的三角漏斗,以除去微量水分。将此溶液储存于干燥的有塞子的锥形瓶中。层析之前,将此溶液在通风橱中用热水浴蒸发至干。

2.柱层析分离

取一支长15cm左右、内径为1~1.2cm的层析柱,柱内装有用石油醚调制的氧化铝。将粗制的类胡萝卜素溶解于4mL二氯甲烷中,用滴管在氧化铝表面附近沿柱壁缓缓加入柱中(留1~2滴供以后的薄层层析用),打开活塞,至有色物料在柱顶刚流干时即关闭活塞。用滴管取几毫升石油醚,沿柱壁洗下色素,并通过放出溶剂至柱顶流干,从而使色素吸附在柱上。然后加大量的石油醚洗脱。黄色的β-胡萝卜素在柱中移动较快,红色的番茄红素移动较慢。收集洗脱液至黄色的β-胡萝卜素从柱上完全除去,然后用极性较大的氯仿作洗脱剂洗脱番茄红素(注意更换接收瓶)。将收集到的两个部分在通风橱内用热水浴蒸发至干。将样品分别溶于尽可能少的二氯甲烷中,尽快进行薄层层析。

3.薄层层析检验

在用硅胶G铺成的薄板上距离底边约1cm处,分别用毛细管点上三种样品,中间点为经步骤1分离的粗提液,两边分别点上分离得到的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可以多次点样,即点完一次,待溶剂挥发后再在原来的位置上点样。但要注意,必须在同一位置上点,而且样品斑点尽量小。点样时毛细管只要轻轻接触板面即可,切不可划破硅胶层。样品之间的距离为1~1.5cm。将此板放入装有环己烷作展开剂的层析缸中,盖上盖子。切勿让展开剂浸没样品斑点。待溶剂展开至10cm左右时,取出层析板。因斑点会氧化而迅速消失,故要用铅笔立即圈出。计算不同样品的比移值Rf,比较不同样品比移值大小的原因以及分离效果。

四、注意事项

(1)新鲜番茄酱的制备:将新鲜番茄洗净,用捣碎机捣碎或用市售的番茄酱。

(2)氧化铝层析柱的装填方法:称取15g中性氧化铝置于50mL锥形瓶中,缓慢加入15mL石油醚,不断搅拌直至成均匀浆液(稠厚但能流动)。同时将层析柱垂直固定于铁架上,关闭活塞;向层析柱内加入石油醚至半满,然后开启活塞让溶剂以每秒一滴的速度流出,用另外的50mL锥形瓶收集。摇动中性氧化铝浆液,缓慢倒入正在流出石油醚的层析柱中,并不断用带橡皮管的玻璃棒轻轻敲击柱身,使顶部氧化铝保持水平,将收集到的溶剂在柱内反复循环几次,以保证沉降完全并充分填充柱身。

(3)硅胶G薄层板的制备。将4g硅胶G置于一小烧杯中,加入8mL蒸馏水不断搅拌至浆糊状,倾倒在洗净的玻板(18cm×6cm)上,流平,用涂布器铺板,并轻轻敲打以使涂布均匀,在室温放置半小时晾干,然后移入烘箱,缓慢升温至105~110℃活化半小时,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备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