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离后的再分离

分离后的再分离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痛楚:分离后的再分离众所周知“制播分离”对于电视业的意义:电视节目经营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摒弃“小而全”,集中力量办好优势节目;推进电视台人事制度改革;降低电视节目市场风险;实现电视节目投入的多元化……另一方面,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现在有不少电视台已经开始了“制播分离”,但这种分离只不过是另外一种不合理的分离。

二、痛楚:分离后的再分离

众所周知“制播分离”对于电视业的意义:电视节目经营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摒弃“小而全”,集中力量办好优势节目;推进电视台人事制度改革;降低电视节目市场风险;实现电视节目投入的多元化……如此种种。但“制播分离”行动迟缓,除了没有相应政策为其“正名”之外,如何打破电视业长期以来形成的利益关系壁垒,也是一个根本原因。

有业内人士点破,制播改革的关键是利益的再分配。

几年前,许多电视台里制播体制研究人员已做了很多相关研究报告,情势非常明了:制播分离势在必行。但最后谁来下决心走这一步?这意味着把一些人的利益拿走,重新分配,这也许正是矛盾的焦点所在。

电视台人满为患已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全国电视台正式职工已超过50万人,非在编人员更多。增设频道、新开栏目都要进人,裁人却难中加难,形成了“能进不能出”的僵化用人体制。据测算,一家电视台每进一个人,每年就要增加硬性开支10~15万,且“有背景者入、有能力者出”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国内某大台就按“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人事制度,将本台从业人员划为四种:台内人员、台聘、部聘和组聘,以出身而非能力的方式人为地将工作人员分成三六九等。

长期以来,各电视台的人员非良性增长速度惊人,已成为制约电视台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与此同时,各节目部门又普遍缺少观念新、业务精的人才。尽管不少电视台近年来采取了“聘用制、末位淘汰制”等改革措施,但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现实难题。有一位民营制作公司人士很气愤地说:“这么多国企职工都这么过来了,电视台的人怎么就不能下岗呢?”另一方面,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现在有不少电视台已经开始了“制播分离”,但这种分离只不过是另外一种不合理的分离。

更有业内人士认为,制播改革不要由“局内人”制定方案。“局内人”制定的方案都倾向于自身,保护自身利益。比如某个节目组一年有几百万的预算,如果被划归到下面某个公司,不仅人员要重新编制,经费由可能也被全部划走。那这个节目组所在的部门很可能会因为利益问题而反对这种变动,而一般“台编”的人也不想调动。僵持的结果很可能就是这种措施无法顺利实施。利益纠葛和人员安置,这就是制播改革最大的障碍,如果广电内部没有统一的认识和很强的改革力度,制播分离的道路将会变得困难重重。

(作者:周艳 王颖 朱晓姝 胡卉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