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巴拉尔的发现溴

巴拉尔的发现溴

时间:2022-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巴拉尔没有辜负教母的期望,24岁时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经过多次实验,巴拉尔断定这是一种在室温下呈液态的元素的单质,他把这种元素定名为Muride,意为“盐水”,并将自己的新发现报告给了法国科学院。随后,巴拉尔把溴的发现写成《海藻中的新元素》这篇论文,发表后引起了化学界的关注。

科学研究既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精细的操作技术,又要有正确的指导理论和思想方法,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否则当真理出现在自己的眼前时,也会视而不见。溴的发现历程正是对这一说法的最好诠释。

溴是由法国化学家巴拉尔首先发现的。1802年9月30日,巴拉尔出生于法国蒙彼利埃的一户穷苦人家。他的父母整天忙于酒作坊里的事,无暇顾及他的教育。巴拉尔的教母看出他是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于是悉心栽培他,使他能在中学毕业后进入药物学院学习药物学。巴拉尔没有辜负教母的期望,24岁时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

1824年,巴拉尔还是药物学院的学生,当时他正在进行制取碘的实验。他把烧成灰的海藻浸入热水中,再往水里通入氯气,这样就得到一种紫黑色的固体——碘晶体。但在提取碘之后,他发现瓶子底部总是沉淀着一层深褐色的液体,并散发出刺鼻的臭味。这一发现引起了巴拉尔极大的兴趣,他立即进行了仔细研究。经过多次实验,巴拉尔断定这是一种在室温下呈液态的元素的单质,他把这种元素定名为Muride,意为“盐水”,并将自己的新发现报告给了法国科学院。

巴拉尔

法国科学院的三位科学家孚克劳、泰纳、盖·吕萨克共同审查并肯定了巴拉尔的新发现,他们认为溴的发现是化学史上非常重要的收获,但他们并不赞成巴拉尔对这种新元素的命名,他们将其改称为溴,意为“恶臭”。随后,巴拉尔把溴的发现写成《海藻中的新元素》这篇论文,发表后引起了化学界的关注。

其实早在巴拉尔之前,德国化学大师李比希就得到了一家工厂送来请他分析的一瓶液体。李比希对有机物的分析相当准确,然而不知为什么,也许是过分自信,他对这种深褐色的液体却没有深入研究,认定是“氯化碘”,并且把一张“氯化碘”的标签贴在了瓶子上,实际上那是一瓶溴。

溴分子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是有挥发性的红棕色液体,活性介于氯与碘之间。

当李比希读了巴拉尔的论文后,不禁拍案惊呼:“我做过类似的实验啊!”可是一次新发现就这样从李比希眼皮底下溜走了。李比希为自己的疏忽深感后悔,他小心翼翼地从瓶子上揭下那张写着“氯化碘”字样的标签,把这个瓶子放在了柜子里,在柜上贴着一张工整的字条,上面写着“错误之柜”几个字,以提醒自己永远铭记这次教训。这件事成为了科学史上的趣谈。

学海拾贝

德国海德堡大学学生罗威也是发现溴元素的人之一。1825年,他在向家乡克罗次纳克的一种盐泉水中通入氯气时,发现溶液变为红棕色。他把这种红棕色物质用乙醚萃取出来,再将乙醚小心蒸发,便得到了红棕色的液溴。不过,罗威的发现比巴拉尔晚了一年。

今天,我们已经知道,溴是唯一在常温下单质为液态的非金属元素。它的单质是一种易挥发的红棕色的液体,气味刺鼻,能刺激眼睛和黏膜,使人忍不住流泪和咳嗽。但是,由于溴单质较活泼,在自然界中很难找到单质溴。地球上99%的溴元素是以溴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的,所以人们也把溴元素称为“海洋元素”。溴在海洋中大多是以可溶的化合物形式存在的,如溴化钠、溴化钾等。

溴甲烷分子的三维结构

溴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于制溴化物、照相底版、药物、染料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