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路易·巴斯德—

路易·巴斯德—

时间:2022-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路易·巴斯德把成条形,成球形或成螺旋形缠绕起来的微小生物称为“细菌”,他认为葡萄酒和啤酒的发酵得益于这种细菌。路易·巴斯德于1822年12月17日出生在法国的多勒,父亲经营着一个制革作坊。此后巴斯德又确认了一系列病原体:葡萄球菌、链球菌和霍乱病原体等。1885年,他用减低毒性的狂犬病病原体救活了一个被狂犬咬伤的小孩,狂犬病疫苗是巴斯德对人类最大的贡献。1895年9月28日,路易·巴斯德在他位于巴黎附近的埃唐新城庄园去世。

路易·巴斯德1822—1895

细菌学大师

路易·巴斯德把成条形,成球形或成螺旋形缠绕起来的微小生物称为“细菌”,他认为葡萄酒和啤酒的发酵得益于这种细菌。巴斯德的父亲经营着一家制革作坊,发酵在制革工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许是父亲的制革作坊影响了巴斯德今后的研究方向,这位年轻人对发酵现象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此前人们一直认为,发酵和腐烂主要是死去的有机物质中的酵素在起作用。19世纪50年代,巴斯德第一次指出,发酵的后面隐藏着一个生命过程。他发现,细菌在厌氧(即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和工作,促使发酵,使酿酒过程中的糖转化为酒精,一旦它们与空气接触,其蛋白就会分解并开始腐烂。以前被认为是一码事的腐烂和发酵被证明是两个不同的过程,除此之外, 巴斯德还证明,细菌是由更早的细菌分裂形成的,不是凭空自然产生的。

■路易·巴斯德。石版画,特奥巴尔德·沙特朗(1849—1907)

那么巴斯德所从事的是什么呢?是化学吗?还是医学或生物?这是一个自然科学细分成许多专业学科后才能回答的问题。巴斯德接受的教育是化学和物理,他早期的研究领域是矿物学,他发现,有机的(即有生命的)物质在偏振光线中的行为不同于无机的(死的)矿物,他的这一发现为立体化学这一新学科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巴斯德对发酵的研究最终建立起了微生物学学科,通过引入物理学和化学的严密实验方法,巴斯德为生物学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在17和18世纪的德国,启蒙思想在生物和医学领域举步维艰,与英国和法国不同,浪漫主义的思想史潮流在德国的科学思想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医学领域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带有浪漫主义思想色彩的医生不去脚踏实地地通过事实和实验(即以自然科学为取向)来拓宽自己的知识取得进步,却去崇尚虚无缥缈的假设和主观臆造,当时德国医学界流行的一句格言是:“心跳早于脑思。”18世纪和19世纪初期,德国浪漫主义医生的代表人物有“顺势疗法”的创始人萨穆埃尔·哈内曼和创立“动物磁力”学说的弗朗茨·安东·梅斯梅尔。直到19世纪上半叶,德国才开始出现缜密严谨的医学,到了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医学终于融合在一起,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细菌学(即通过微生物来治疗疾病)这个学科的诞生,而巴斯德是这一学科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路易·巴斯德在巴黎师范学院的地下温室里培育微生物。木版画,1883年

“正是您告诉医生用什么方法来保护一座城市、一个民族或地球的某一个部分免遭可怕瘟疫的洗劫,也正是您在过去的十年中把成千上万的生灵从死亡、疾病、灾难和传染病的深渊中拯救了回来。”

——巴黎医学院院长在1885年庆祝巴斯德成功研制出狂犬病疫苗仪式上的讲话。

■接种。彩色蜡笔画,1894年,德梅特利奥·科苏拉(1851—1895)

认为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思想在那个年代是不可思议的,至少是还未被证实的,而这种思想却是巴斯德后来一系列研究的基础。早在1876年,他就在一篇名为《关于猪病》的论文里阐述了这种思想,在研究致蚕生病的微生物时,他证实了现代意义上的细菌感染,从而使传染疾病的研究登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19世纪70年代,巴斯德对羊的炭疽病进行了研究,他证实炭疽病是由微小的杆状微生物引起的,此后他还发现了产褥热、会发炎的皮肤病和鸡霍乱的病原体

使巴斯德成名的是他对疾病预防所做出的贡献,一个偶然的机会帮助巴斯德找到了疫苗。在研究鸡霍乱的过程中,一只在实验室注射过致死细菌的母鸡居然活了下来,后来发现,给这只母鸡注射的菌液是几个星期前留下来的,更不可思议的是,这只经受了人工感染的母鸡在注射新的菌液后竟无任何不良反应,用降低毒性的细菌来预防疾病的接种原理就这样诞生了。接下来,巴斯德又对通过老化、高温或氧化来降低细菌毒性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了可喜的成果,他甚至研制出了预防炭疽病的疫苗,尽管炭疽病病原体被普遍认为是一种不易变异的孢子。狂犬病疫苗的研制成功是巴斯德对人类的最后一个贡献,也使他达到了事业的顶峰。

荣誉

巴斯德在世时就已是一位民族英雄,法国政府(通过借款)为他建立了一个研究中心(即巴斯德研究院),并为他设立了终身养老金。巴斯德获得了无数国内和国际荣誉,但在荣誉面前他是有选择的:为了对德法战争中德国人的“野蛮行为”表示抗议,他拒绝了波恩医学院颁发给他的荣誉博士称号。

路易·巴斯德

生平与学术生涯

路易·巴斯德于1822年12月17日出生在法国的多勒,父亲经营着一个制革作坊。在巴黎、贝桑松和第戎完成初级教育后,巴斯德来到了巴黎师范大学学习。1846年他顺利通过物理课教师资格考试,一年后他又完成了物理和化学博士学业,之后在第戎当了一段时间的物理老师,1849年成为斯特拉斯堡大学的化学讲师,在那里他与大学校长的女儿玛丽·洛朗结婚。几年后他被任命为里尔大学理学院院长,里尔当时有许多酿酒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巴斯德研究发酵现象的兴趣。1861年,巴斯德成为巴黎师范大学的校长,他第一次证明了发酵过程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些微生物是分裂形成的,并不是自然产生的。这给了自然产生学说当头一棒。1863年,巴斯德成为巴黎艺术学院的教授,在这里他开始了蚕斑病的研究。通过对蚕斑病的研究,巴斯德第一次证明了微生物致病的论点。后来对羊炭疽病的研究进一步加深了他对微生物的认识,研究发酵菌时所采用的实验技术帮助他很快就认定动物血液中发现的杆状微生物就是炭疽病的病原体。此后巴斯德又确认了一系列病原体:葡萄球菌、链球菌和霍乱病原体等。在研究鸡霍乱病的过程中,巴斯德历史性地从低毒的病原体中提取了接种疫苗,他还使会形成孢子的炭疽病原体减低毒性,从中培育出接种疫苗。1885年,他用减低毒性的狂犬病病原体救活了一个被狂犬咬伤的小孩,狂犬病疫苗是巴斯德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巴斯德在1868年得了轻度中风,但他一直积极工作到19世纪80年代。1888年,在国际社会的大力参与下,以巴斯德名字命名的世界首个传染疾病治疗和研究院终于诞生了。1895年9月28日,路易·巴斯德在他位于巴黎附近的埃唐新城庄园去世。今天,这个庄园已成为遍布五大洲的巴斯德研究院的一个分院。

相关知识

巴氏灭菌法

巴氏灭菌法(在62摄氏度下加热30分钟,亦称低温消毒法,冷杀菌法)是一种利用较低的温度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的消毒法。这一灭菌方法源自巴斯德的研究观察,他发现微生物不具备抗高温的能力,这样就可通过加热来杀死液体中的细菌,使液体主要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等)免遭分解破坏。在食品领域,巴氏灭菌法的使用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但通常都采用瞬时加热的方法,温度一般不超过100摄氏度。

推荐

阅读:

《细菌》, Georg Schön著,Münc hen 1999

《狂犬病》(小说), Franz Dobler著,Hamburg 1999

《巴斯德传》, Patrice Debre著,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0

视听:

《路易·巴斯德的故事》,导演:William Dieterle; 主演:Paul Muni, Josephine Hutchinson,Anita Louise, Donald Woods,Fritz Leiber, Henry O'N eill,美国1935

参观:

巴黎巴斯德博物馆

位于法国阿尔布瓦的保持原样的路易·巴斯德故居和实验室

法国多勒的路易·巴斯德出生地

点评

路易·巴斯德将物理方法、实验化学和医学难题结合在一起,从而创立了细菌学这门学科,打开了微生物学的大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