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动物如何认亲

动物如何认亲

时间:2022-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看门蜂”的任务,是对进巢的蜜蜂进行审查,它以自己的气味为标准,相同的放行,不同的拒之门外。不仅鸟类如此,蝙蝠也是通过声音找到亲人的。雏鸭出壳后,视觉、听觉一起作用,使雏鸭进一步认识母亲。鱼当了父母亲之后,体表常常会释放出一种被称之为“照料外激素”的化学物质,幼鱼嗅到后,便自动保持在一定的水域里生活,以利于亲鱼的照料和保护。假若没有“照料外激素”,它们是绝不会有这种母子之情的。

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气味是有些动物分辨亲缘关系的身份证。

举个例子,蜜蜂是靠气味识别自己亲属的。蜂群里有专门的所谓“看门蜂”,由它控制进入蜂巢的蜜蜂。在一起出生的蜜蜂(一般都是同胞兄弟)可以通行无阻,但阻止其他地方出生的蜜蜂入巢。“看门蜂”的任务,是对进巢的蜜蜂进行审查,它以自己的气味为标准,相同的放行,不同的拒之门外。

蚂蚁也是以气味识别本族成员的。蚁后给每只工蚁留下气味,有了这蚁后亲自签发的“身份证”,才能自由出入蚁穴,否则就会被咬死。

更有趣的是,美国癞蛤蟆卵孵化出的蝌蚪似乎能通过气味识别素昧平生的“兄弟姐妹”。它们情愿与“亲兄弟姐妹”集群游泳,而不愿与无血缘关系的伙伴为伍。科学家将一只蛤蟆同一次产的卵孵出的蝌蚪染成蓝色,另一只蛤蟆产的蝌蚪染成红色,一起放入实验室的水池中。开始它们浸在一起,过不了多久,它们又自动分开,红色蝌蚪相聚在一起,蓝色蝌蚪相聚在另一处,泾渭分明,一点也不含糊。作为对照,科学家又作了一次实验,将蛤蟆同一次产下的卵孵出的蝌蚪一半染成红色,另一半染成蓝色,将它们放在一个水池中。这次它们并不按颜色分成两群,而是紧紧聚成一团。

鸟类、蝙蝠等是靠鸣声辨别亲疏。

例如,燕鸥的叫声就是它们的识别标志。燕鸥把巢筑在海滩上,巢与巢靠得很近,但燕鸥根据叫声和外形识别自己的雏鸟,从不会搞错。崖燕大群大群地在一起孵卵,峭壁上会同时挤满几千只葫芦状的鸟巢,密密麻麻地巢挨着巢。但用不着担心老崖燕会认错自己的子女。实验证明,若向附近的空巢放送雏燕叫声的录音,老鸟每次都只向自己雏鸟的叫声飞去。当然识别是相互的,老鸟在听到雏鸟的叫声时,也会发出呜叫,雏鸟听到后,会叫得更加起劲。

不仅鸟类如此,蝙蝠也是通过声音找到亲人的。在美国西南地区一些岩洞里,栖息着7000万只无尾蝙蝠。科学家研究发现,母蝙蝠在喂奶前,先要发出呼唤的叫声,再根据小蝙蝠的回答来判断是否自己的子女,还要进一步用鼻子嗅嗅,在确认自己的子女后才喂奶,并且这种识别的方式成功率竟达到81%。

为了探索鸟类是怎样从鸣声识别亲缘关系的,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发现,雏鸭在卵内孵化的第27天起就开始听到母亲的声音,在这一过程里听觉起主要作用。雏鸭出壳后,视觉、听觉一起作用,使雏鸭进一步认识母亲。

鱼类身上有特殊的识别激素。

鱼当了父母亲之后,体表常常会释放出一种被称之为“照料外激素”的化学物质,幼鱼嗅到后,便自动保持在一定的水域里生活,以利于亲鱼的照料和保护。如非洲鲫鱼,它的受精卵是在雌鱼口中孵化的,幼鱼从出世到自己独立生活之前,总是活动在雌鱼周围,一旦遇到敌害,雌鱼就把它们吸到口腔里。假若没有“照料外激素”,它们是绝不会有这种母子之情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