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湖北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资源

湖北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资源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岁性成熟,每年夏季产1仔。体长40~60cm,体重1.6~3.0kg。体长75~110cm,尾长40~56cm,体重10~15kg。每胎产2仔,窝筑于树洞内。呼吸时仅露出头部和背部。主要栖于长江及其支流、湖泊的入口处和江心沙洲附近的长江干流中,多在长有杂草芦苇的沙洲、沙滩水段活动,以鱼为食。后趾的爪特形延长而直。嘴黑色,基部有明显的黄斑,前伸至鼻孔之下;附跃

2-2 湖北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资源

(一)兽纲

编号:2-2-001

资源名称:金丝猴 (1级)

拉丁学名: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英文名称:Golden Monkey

别  名:川金丝猴、仰鼻猴、金线猴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530~770mm,尾长480~740mm,体重17~35kg。毛色艳丽,颈背至尾基部在浅灰褐色被毛中夹有金黄色长毛(雄性可长达400mm),颈、颊侧及腹面红黄至黄褐色,臂、股内侧成淡黄色,胸部、后足为淡红色;头顶的毛深灰褐色,长约50mm;两耳丛毛乳黄色,脸部蓝色;尾灰白色,尾尖乳白色,呈束状。雌性的金黄色毛较雄性的短而稀疏,色泽略浅。栖息在海拔2000~3300m之间的针阔混交林带,群居,每群数十只到上百只。有垂直迁移习性,夏季多在海拔3000m左右的山林活动,冬季则在海拔2000m左右的地区活动。以野果、嫩枝芽、树叶为食。4岁性成熟,每年夏季产1仔。

主要分布:湖北神农架山区、四川西部、甘肃及陕西南部,为中国特产动物。

编号:2-2-002

资源名称:藏酋猴(2级)

拉丁学名:Macaca thibetana

英文名称:Tibetan Macaque

别  名:四川短尾猴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550~670mm,尾长60~100mm,是猕猴属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毛厚密,背部呈深棕色或棕黑色,腹面毛色较淡;头顶部的毛较长,从中央向两侧披开;老猴两颊和额下长有灰褐色像胡须样的长毛。栖息于高山有林地区,半地栖性,群居,耐寒。杂食性,吃嫩叶、野果和昆虫,也捕食小鸟等。

主要分布:湖北、四川、湖南、云南东北部、广西、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区。

编号:2-2-003

资源名称:穿山甲(2级)

拉丁学名:Manis pentadactyla

英文名称:Chinese Pangolin

别 名:鲮鲤、鳞鲤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约1米。除腹面及四肢内面生毛外,其余部分被角质鳞甲。四肢短,各具五趾,趾有爪,爪直扁,前肢第三趾之爪长细而弯曲,适于挖掘。尾长,基部粗。白天多卷缩在洞内睡觉,夜晚出来活动。主食蚂蚁及白蚁

主要分布:湖北及南方各省均有分布。

编号:2-2-004

资源名称:豺

拉丁学名:Cuon alpinus

英文名称:Jackal(W ild Red Dog)

别  名:红狼、豺狗、棒子狗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90~100cm,尾长28~33cm,体重11kg左右。体型似犬,头宽,颜面部较短,尾较犬稍短。通体毛色棕红,背中部毛尖黑色;腹棕色或淡黄色,四肢毛色与背色相同,尾背有一条黑色纹,尾端黑色。生活在丘陵、山地及森林地带,对气温适应广泛;喜群居,经常三五成群一同出没,多在晨昏活动;性凶猛,以中小型兽类为食,有时也围攻大型家畜。在冬季繁殖,妊娠期约2个月左右,每胎产仔3~4只。

主要分布:湖北及其他省区(除台湾、海南省及南海诸岛外)均有分布。

编号:2-2-005

资源名称:黄喉貂(2级)

拉丁学名:Martes flavigula

英文名称:Yellow-throated Marten

别  名:青田、蜜狗、黄猪、黄颈

主要特征描述:体型大小如小狐狸,体躯细长。体长40~60cm,体重1.6~3.0kg。头部为三角形,四肢短健,足五趾,爪小、曲而锐利。全身棕褐色或黄褐色,头部及颜面黑褐色,嘴角与下颌白色,喉胸部橙黄色,腹部灰褐,尾黑色。生活在山地森林或丘陵地带,穴居在树洞及岩洞(缝)中,喜欢在地面或倒水堆上活动。善于攀缘树木陡岩,行动敏捷。夜间活动较频繁,多数成对活动,成群时较少。主要以啮齿动物、鸟、鸟卵、昆虫及野果为食, 酷爱食蜂蜜,故称蜜狗,性情凶狠,有时也攻击羔羊及鹿科动物幼崽。每年春季产仔,每胎产2~3仔。

主要分布:东北、西北的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湖北,以及整个南方均有分布。

编号:2-2-006

资源名称:大灵猫 (2级)

拉丁学名:Viverra zibetha

英文名称:Large Indian Civet

别  名:九节狸、灵狸、麝香猫

主要特征描述:体型远大于家猫,体长60~80cm,尾长为体长的56%~60%,体重6~10kg。头略尖,额部相对较宽,趾行性。肛门下方具芳香囊。体基色棕灰,体斑黑褐色,口唇淡白,耳基纯黑,背脊有一条纯黑色的粗硬鬃毛组成脊质,其两侧紧贴一条白色条纹。颈侧和喉部有3条波状黑色领纹,其间夹白色宽纹,腹毛灰棕无斑纹,四足黑褐,尾具5~6条黑白相间色环。生活于林缘灌丛或草丛,独栖生活,夜行性。以小型兽类、鸟类、蛇、蛙、鱼、蟹类、昆虫和果实、种子为食。多在1~3月份发情,4~5月份产仔,胎产2~4仔。

主要分布:除台湾以外的南方各省。

编号:2-2-007

资源名称:小灵猫 (2级)

拉丁学名:Viverricula indica

英文名称:Small Indian Civet

别  名:香狸子、香猫、笔猫

主要特征描述:体型比家猫略大,体长46~61cm,尾超过体长之半,体重2~4kg。嘴吻尖突,颜面狭窄。全身棕灰色,背部毛色更深,背中线无粗硬因毛,体侧无条纹而具暗色斑点,颈侧有二条黑色短纹,四足乌褐色,腹部灰白,尾具7~9个暗褐色环。栖居在茂密山林、丘陵台地,夜行性,以地面活动为主,但亦善于攀缘。以鼠类、鸟、蛇、蛙、晰蝎及昆虫等动物为食,亦食野果和盗猎家禽。每年多在5~6月份产仔,胎产4~5仔,2岁时性成熟。主要分布:长江、珠江流域各省区及台湾、海南、云南、四川、西藏。

编号:2-2-008

资源名称:金猫 (2级)

拉丁学名:Felis temmincki

英文名称:Golden Cat

别  名:原猫、狸豹、芝麻豹、乌云豹、红春豹

主要特征描述:体型与家猫相似,但略大。体长75~110cm,尾长40~56cm,体重10~15kg。体毛棕红色,背具4条条纹;两眼中间有两条白纹与额部棕黑纹通向头后,颈、胸、腹面为浅灰棕色,尾浅黄白色,尾尖栗黑色。色型变化较多。生活在温带、热带森林,主要在地面活动。夜行性,性凶猛。主要以啮齿动物、鸟(雉鸡)、麂、麝、兔等动物为食。每胎产2仔,窝筑于树洞内。

主要分布:湖北、陕西、甘肃、四川、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安徽、云南、浙江、福建、西藏等省区。

编号:2-2-009

资源名称:河麂(2级)

拉丁学名:Hydropotes inermis

英文名称:Chinese River Deer

别  名:獐、牙獐

主要特征描述:被毛黄棕色,粗硬。在背部的中央毛色稍浅,腹部白色。没有叉角,尾很短。雄性的犬齿很长。中央下门齿的外缘伸长成角状。冬季喜欢居住于丘陵地带,夏季到来时迁至草原沼泽地带。性温和,感觉灵敏。善于潜伏于草丛中,会游水,常独居或成对活动。每年5月份产仔,每胎2~5仔。以各种青草、树皮、嫩叶、芽等为食。

主要分布: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长江中下游地区。

编号:2-2-010

资源名称:麋鹿 (1级)

拉丁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

英文名称:David Deer

别  名:四不象

主要特征描述:四肢粗大,主蹄宽大能分开。茸角无眉叉。夏毛稀疏呈红棕色;冬毛灰棕色,毛长绒厚。颈至前部有一条黑褐色纵纹。头似马、角似鹿、蹄似牛、尾似驴,从整体看,一无所象,故名四不象。性喜水,常在溪中戏水。以青草、柞树叶和各种水生植物为食。3~4岁性成熟,发情交配在冬季,次年8~9月间产仔。

主要分布:辽宁、华北、黄河和长江中下游。

编号:2-2-011

资源名称:白鳍豚

拉丁文名:Lipotes vexillifer

英文名称:Chinese River Dolphin

别  名:白暨

主要特征描述: 耳孔小似针孔,无耳壳。鼻孔单个,偏于头顶左侧,背鳍三角形,十分明显,鳍肢较宽,末端圆钝。尾鳍凹陷,呈新月形。喙狭长,长约30cm,上下颌每侧有同型齿30~35枚。雌性殖孔位于肛门前18~20cm处。背面青灰色,腹面白色,鳍肢及尾鳍背面淡青灰色,腹面白色。呼吸时仅露出头部和背部。主要栖于长江及其支流、湖泊的入口处和江心沙洲附近的长江干流中,多在长有杂草芦苇的沙洲、沙滩水段活动,以鱼为食。

主要分布: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苏段的干流之中。

(二)鸟纲

编号:2-2-012

资源名称:褐翅鸦鹃(2级)

拉丁学名:Centropus sinensis

英文名称:Common Coneal

别  名:大毛鸡、毛鸡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500mm。通体羽毛黑色,两翅红褐,翼下覆羽灰褐色。后趾的爪特形延长而直。雌鸟体色较暗。嘴角黑色,先端淡灰,跗跖、趾及爪黑色。栖息于丘陵、平原的灌丛、芒草、荆棘、芦苇、竹丛中。以毛虫、甲虫、蝗虫、蜥蜴、鼠类等为食,也食软体动物和杂草种子。营巢于灌丛、苇丛等处。每窝产卵约5枚,卵呈白色或黄白色。

主要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江西、湖北、贵州、云南、华南等地。

编号:2-2-013

资源名称:小鸦鹃(2级)

拉丁学名:Centropus toulou

英文名称:Lesser Coucal

别  名:小毛鸡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约340mm。体羽黑褐色,翅、尾、翅下覆羽栗色。嘴黑色,嘴缘灰棕色,路拓、趾、爪黑褐色。栖息环境和活动习性与褐翅鸦鹃相似。以蝗虫、金龟子、楼姑、白蚁等害虫为食。营巢于草丛,巢呈球形;每窝产卵常为4枚,卵呈白色或淡黄色。

主要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江西、湖北、贵州、云南、华南等地。

编号:2-2-014

资源名称:大天鹅 (1级)

拉丁学名:Cygnus cygnus

英文名称:Whooper Swan

别  名:白天鹅、天鹅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1200~1500mm。全身羽毛洁白,雌雄相同;头颈长(约占体长的一半),在水面上经常伸直。嘴黑色,基部有明显的黄斑,前伸至鼻孔之下;附跃、践、爪均为黑色。栖息于湖泊、水库及沼泽湿地。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北迁,9月中旬南迁。属候鸟。

主要分布:常在华中及东南沿海地区越冬。

编号:2-2-015

资源名称:小天鹅(1级)

拉丁学名:Cygus columbianus

英文名称:Whistling Swan

别  名:啸声天鹅、白天鹅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约 1100mm。成鸟全身洁白,幼鸟褐灰色。颈较大天鹅略短,在水面上微曲。嘴前端黑色,基部的黄斑不伸达于鼻孔之下;跗跖、蹼、爪均黑色。栖息在湖泊、水库和沼泽湿地中。生性较活泼,常大群一起鸣叫,叫声清脆。主要以水生植物的根、茎和种子等为食,也吃水生昆虫、蠕虫、螺类和小鱼。属候鸟。主要分布:东北、新疆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

编号:2-2-016

资源名称:鸳鸯 (2级)

拉丁学名:Aix galeritulata

英文名称:Mandarln Duck

别  名:官鸭

主要特征描述:为中型游禽,体长约400mm。雌雄异色。雄鸟羽色鲜艳华丽,头具铜赤、灰紫、白等颜色组成的羽冠,眼后具白色眉纹,翅上有一对栗黄色帆状直立羽;嘴棕红色,跗跖黄褐色,模黑色。雌鸟的头、背均灰褐色,无冠羽和帆羽。栖息于山涧溪流、湖泊、沼泽、水塘等水域中,喜群居,常与其他种类的野鸭集成小群,游荡在水面上。以草子、橡子以及水生生物等为食。5月中旬进人繁殖期,筑巢于水边大树洞里。雏早成,出卵后一天多即随亲鸟到水中游荡。属候鸟,3月迁至北方,9月下旬南迁。

主要分布:繁殖于东北、河北、贵州;冬季迁往长江中下游、东南、西南等地。

编号:2-2-017

资源名称:中华秋沙鸭(1级)

拉丁学名:Mergus squamatus

英文名称:Chinese Merganser

别  名:油鸭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580~660mm。嘴呈锥状,鼻孔位于嘴峰中部。冠羽发达,成双冠状。雄鸭头和上背均黑,下背、腰与尾上覆羽为白色。翅上具白色翼镜。下体白,体侧有黑色鳞状斑。雌鸟成体为红色或暗红色,嘴峰黑色,尖端淡黄色;附跃橙红色;头褐色,上体蓝褐,下体白色。栖息于寒温带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溪流、河谷、草甸、水塘及草地等处。常3~5只成小群活动。善于潜水,捕食鱼类。此外也食一些昆虫等。在距水流很近的天然树洞中营巢,每窝产4枚卵,28天出雏。雏鸟出巢后,由亲鸟带领从洞口跳入水中。9月中旬南迁,翌年4月又迁到北方繁殖。属候鸟。

主要分布:为我国特有种,繁殖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地,在长江流域以南越冬。

编号:2-2-018

资源名称:白鹇(2级)

拉丁学名:Lophura nycthemera

英文名称:Silver Pheasant

别  名:白雉、雉、白鹤鸡、越禽、项鸡

主要特征描述:雄鸡体长800~1000mm,雌鸟540mm左右。雄鸟头顶青灰色,两颊裸皮红色;具黑蓝色冠羽;颈背、上肩、背及尾羽呈白色;背羽上具“V”字形黑纹,外侧尾羽具不规则的黑色斜纹,少数几乎全黑;颏、前腹及下腹部分呈黑色;脚赤红色。雌鸟肩羽和翼上覆羽无三角形黄斑;外侧尾羽黑而具白色斜纹;脚赤红色。栖息于海拔1500m左右的林中。一雄多雌,4月初发情,每窝产5~14枚卵。为留鸟。

主要分布:南方各省山林地区。

编号:2-2-019

资源名称:白冠长尾雉(2级)

拉丁学名:Syrmaticus reevesii

英文名称:White-crowned Long-tailed heasant

别  名:翅鸡、紫鸡、长尾雉

主要特征描述:雄鸟头顶及颈部白色;上体羽金黄色,具黑缘,下体深栗色,有白斑。雌鸟上体具黑、灰褐及棕黄色杂斑,背有白色矢状斑。雌雄鸟颏、喉淡棕黄色;胸浅栗色,具矢状白斑。腹棕黄色;尾羽特长,有合斑或横斑。栖息于海拔600~2000m的针叶林或林下灌丛、竹林间。冬季集小群活动,至春季繁殖时才分散活动。属留鸟。

主要分布:河北、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河南、安徽、贵州等地。

编号:2-2-020

资源名称:红腹锦鸡(2级)

拉丁学名:Chrysolophus pictus

英文名称:Golden Pheasant

别  名:金鸡、锦鸡、红鸡、山鸡

主要特征描述:雄鸡体长约1000mm。额、头顶金黄色,并延伸成丝状羽冠被覆于后颈上;脸、须及喉锈红色;后颈围以橙棕色扇状羽,各羽具一细绒黑色横班和细缘,形成披肩状,覆盖于肩胭部;上背浓绿,羽缘绒黑;下背、腰及较短的尾上覆羽金黄色;腰以后的两侧,羽端转为深红;尾羽18枚,中央尾羽长占体长2/3,呈黑褐色,满布橘黄色点斑;腹部赤红色。雌鸟体形较小,胸棕黄。栖息于中、低山着生灌丛、竹丛等的岩石山坡地带;夜宿于灌丛或低枝下。主要食物为灌木的叶子、种子、细芽、矮竹叶、竹笋以及一些昆虫类。4月份开始发情,筑巢于浓密灌丛下,每窝产卵8~20枚,孵化期24天左右。为留鸟。

主要分布:青海、甘肃、陕西、四川、贵州、云南、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编号:2-2-021

资源名称:白肩雕 (1级)

拉丁学名:Aquila heliaca

英文名称:Imperial Easle

别  名:御雕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730mm。体羽主要为黑褐色。上背土褐色,具栋白色纵纹;有数枚肩羽为白色。翅下面暗褐色,胸、腹、胁均黑褐色。嘴黑色,基部沾蓝蜡膜黄色。趾黄色,爪黑色。生活于山地林间,也活动于平原丘陵。每窝产卵2枚。卵呈白色,带少量淡红褐色或淡紫色斑点,大小约为72mm×59mm。

主要分布:吉林、辽宁、河北、北京、陕西、甘肃、新疆、华东、华中、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编号:2-2-022

资源名称:白尾海雕 (1级)

拉丁学名:Haliaeetus albicilla

英文名称:White-talied Sea Eagle

别  名:黄嘴雕、芝麻雕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约690~920mm。上体土褐色;尾纯白色,尾下覆羽淡棕色;喉淡黄褐色。嘴晗黄色,跗跖黄色,爪黑色。多栖于海滨、江河等水域或沼泽地,非繁殖期也见于山地草原。以黄鼠、鱼、兔、野鸭等为主食,也食动物尸体。每年3~4月份繁殖,营巢在海岸的岩壁上或乔木土。巢用树枝筑成,多用旧巢。每窝产卵2枚,卵白色具黑褐色斑点,大小约73mm×58mm。孵化期为35±1天。

主要分布:内蒙古、东北、甘肃、宁夏、青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湖北、四川、广东、福建、台湾等地。

编号:2-2-023

资源名称:胡兀鹫(1级)

拉丁学名:Gyaetus barbatus

英文名称:Bearded Vultre

别  名:大胡子鹫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1020~1150mm。嘴大而侧扁,额下有一簇形如须的黑羽。上体黑而有银灰色光泽,羽干白色,胸具黑领。雌、雄鸟体色相同。嘴黑褐色;跗跖被羽,趾苍灰色,爪黑色。生活在高山地带。以动物尸体为食,也捕食鼠类和野兔等。

主要分布:内蒙古、辽宁、河北、山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编号:2-2-024

资源名称:凤头鹃隼(2级)

拉丁学名:Aviceda leuphotes

英文名称:Black-crested Baza

别  名:黑冠鹃隼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305~330mm。冠羽蓝黑色;肩白色,末端1/3处黑色;尾羽内侧为白色,外侧具栗色块斑;内侧初级飞羽边缘栗色,次级飞羽外侧银灰色(雌鸟为黑色),喉、颈黑色;有一新月形纹横贯上胸;下胸和腹侧具栗色白色横纹。活动于疏林草坡和林缘田间。以鼠类及昆虫为食。

主要分布:江西、湖北、西南、华南。

编号:2-2-025

资源名称:鸢(2级)

拉丁学名:Milvus Korschun

英文名称:Blake Kite

别  名:老鹰、黑鸢、鹞鹰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650mm。上体暗褐杂以棕白色;耳羽黑褐色。下体大部分为灰棕色带黑褐色纵纹;翼下具白斑。尾叉状,翱翔时最易识别。多见于山区林地、城郊及居民点附近。天气晴朗时,常见其在天空翱翔。发现猎物,立即俯冲直下,以鼠、兔、蛙、鸟等为食。在高大乔木的顶端营巢。在东北地区每年4~5月份繁殖。每窝产卵多为2枚,卵为纯白色,大小约为63mm×45mm。

主要分布:国内分布遍及各地,终年留居。

编号:2-2-026

资源名称:栗鸢(2级)

拉丁学名:Haliastur indus

英文名称:Brahminy Kite

别  名:红鹰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355mm。头、颈、胸、上背白色,其余体羽主要为栗色;初级飞羽黑色。常成对或单个活动于田间及村落附近,有时停息在大树上。以蛙、鱼、鼠及昆虫为食,也啄食动物死尸。

主要分布:西藏、浙江、山东、江西、湖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

编号:2-2-027

资源名称:苍鹰(2级)

拉丁学名:Accipiter genetilis

英文名称:Goshawk

别  名:黄鹰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495~595mm。头顶、枕和头倒黑褐色;眉纹白色,具黑色羽干纹;背羽棕黑色。尾暗灰褐色,具4条宽阔的黑角色横斑;羽端近白。胸、腹、两胁与覆腿羽均满布以灰褐色横斑。多栖息在针叶林、阔叶林和杂木林一带。常在空中作直线滑翔。以黑线姬鼠、花鼠、黄鼠、斑鸠、野兔等为食。在森林中高大的乔木上营巢。5~6月份繁殖,每窝产卵2~4枚,卵为淡青色,带青灰色及淡赤褐色斑纹,卵大小为52mm×42mm。孵化期为37天左右。

主要分布:除海南外,各地均有分布。

编号:2-2-028

资源名称:红隼(黄爪隼)(2级)

拉丁学名:Falco tinnunculus

英文名称:Kestrel

别  名:茶隼、红鹰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约330mm。上体砖红色,具三角形黑色带回,下体棕黄色,具黑色羽干纹和点斑;尾羽具宽阔的次端斑。嘴基蓝黄色,尖端灰色。跗跖和趾深黄色,爪黑色。多见于农田旷野及疏林地带。常在低空飞行,有时在空中盘旋。食物以金龟子等昆虫为主,也吃鼠类和小鸟。4~5月份繁殖,在树上或岩羹间营巢,有时侵占其他鸟的旧巢。卵为白色,密布赤用色的粗斑、细点或淡褐色斑点,大小约为38mm×30mm。

主要分布:国内各省区均有分布。

编号:2-2-029

资源名称:普通鵟(2级)

拉丁学名:Buteo buteo

英文名称:Buzzard

别  名:土豹

主要特征描述:雄鸟体长520mm。雌鸟570mm。羽色变异较大,有黑型、棕型和中间型。通体黑褐(黑型),头部淡褐色,尾具若干不明显的黑色横斑;两翅下面各具一大形白色块斑;覆腿羽棕褐色或黄褐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蜡膜黄色;跗跖与趾黄色;爪黑色。繁殖期(5~6月份)活动于山林地带,以小型兽类为食,尤喜捕猎啮齿类。巢距地面8~12m,每窝产卵2~3枚,个别4枚。

主要分布:国内分布遍及各地。

编号:2-2-030

资源名称:白腹隼雕 (2级)

拉丁学名:Aquila fasciata

英文名称:Bonelli’s Hawk Eagle

别  名:白腹山雕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约660~740mm。嘴蓝灰色,基部灰黄色。上体暗褐色。颈侧和肩羽羽缘灰白色。飞羽黑褐色。尾羽灰褐色,有云状淡色斑或白斑。下体白色稍沾淡栗色。跗跖及趾黄绿色,爪黑色。常见于开阔的原野及山地丘陵。

主要分布: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华南等地。

编号:2-2-031

资源名称:秃鹫(2级)

拉丁学名:Aegypius monachus

英文名称:Cinereous Vulture

别  名:坐山雕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约1070mm。头被污褐色绒羽,颈裸出呈铅蓝色,具皱领,淡褐色或近白色。通体大部乌褐色。覆腿羽黑褐色。嘴黑褐色,蜡膜铅蓝色;跗跖和趾珠灰色,爪黑色。常见于山区,也到平原或草原活动。多单独飞翔,取食时有群食现象。常栖止在山顶或大树尖上。食物以动物尸体为主,也吃小兽、蛙和昆虫。

主要分布:除天津、上海、河南、安徽、贵州、海南等地外,其他各地区均有分布。

编号:2-2-032

资源名称:白尾鹞 (2级)

拉丁学名:Circus cyaneus

英文名称:Hen Harrier

别  名:灰鹰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约510mm。尾上覆羽白色,具棕色轴纹及块斑。雄鸟上体大都灰色,腹部白色。雌鸟体羽暗褐色,下体棕黄而杂以棕褐色纵斑。嘴黑色,基部带蓝;蜡膜绿黄色。跗跖与趾黄色,爪黑色。常见于农田、草原、湖沼、河谷、海滨及林缘等开阔地区。以鼠类及小鸟为食,也取食金龟子等昆虫。巢营造于地面,呈皿形,巢材以灌木枯枝、水草等为主。每窝产卵3~5枚,卵白色,具肉桂色小斑,大小约46mm×36mm。

主要分布:国内各地匀有分布。

编号:2-2-033

资源名称:白腹鹞 (2级)

拉丁学名:Circus aeruginosus

英文名称:Eastern Marsh Harrier

别  名:泽鹞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约550mm。嘴黑色,脚和趾黄色,爪黑色。上体大都黑色,头、颈杂以白纹,尾银灰色,羽端近白。下体白色,自额至胸部有黑色纵纹,覆腿羽白色。栖于近水源的芦苇沼泽地和树丛中,在地面营巢,卵为淡黄色,大小约为59mm×39 mm。取食鼠类和昆虫等。

主要分布:内蒙古、东北、河北、北京、天津、甘肃、青海、江苏、上海、浙江、山东、江西、湖北、四川、华南等地。

编号:2-2-034

资源名称:蛇雕 (2级)

拉丁学名:Spilornis cheela

英文名称:Crested Serpent Eagle

别  名:尤冠鹫白腹蛇雕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730mm。头顶及羽冠黑色,羽基白色。上体暗褐色,尾上覆羽端缘白色;尾黑,尾基部暗褐色。虹膜黄色;嘴铅灰色;跗跖和趾黄色。栖息于沿海岛屿,也常见于山地林区。以食蛇、蛙为主,也捕食鼠、鸟、蟹及甲壳动物等。主要分布:国内分布于辽宁、西藏、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贵州、云南以及华南等地。

编号:2-2-035

资源名称:雀鹰(2级)

拉丁学名:Accipiter nisus

英文名称:Sparrow Hawk

别  名:鹞、雀儿鹰

主要特征描述:雌鸟体长约400mm。上体暗灰色,头顶和后颈尤暗近黑。尾具4条黑褐色横斑。喉白,具棕褐色细纹。下体白色而缀有棕褐色横斑;尾下覆羽白色。雄鸟较小,上体灰色较深,下体斑纹较深较细。虹膜金黄色。嘴暗发蓝色,先端较黑;蜡膜、跗跖和趾黄色,爪黑色。常栖山地林间。捕食小型鸟类及鼠类。营巢在较高大的乔木上,每窝产卵4~5枚。

主要分布:国内各省均有分布。

编号:2-2-036

资源名称:燕隼 (2级)

拉丁学名:Falco subbuteo

英文名称:Hobby

别  名:青条子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约305~355mm。雄鸟上背黑褐色,后颈羽毛乳白色;上体暗灰色。第一枚飞羽内侧羽片具显著缺刻,腋羽和翅下覆羽乳白色。雌鸟腋羽和翅下覆羽棕黄色,具黑褐色的纵纹和横斑。嘴蓝灰色,先端转黑;跗跖和趾黄色,爪黑色。常栖息于林间和田间的疏林中,捕食昆虫和小鸟。5~6月份繁殖,自己很少营巢,大都占用其他鸟类旧巢。卵呈白色,具红褐色粗斑和细点,大小约为37mm×30mm。

主要分布:除海南省外,各省区均有分布。

编号:2-2-037

资源名称:灰背隼(2级)

拉丁学名:Ealco columbarius

英文名称:Merlin

别  名:鸽子鹰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280~330mm。上体蓝灰色,各羽具黑色的羽干纹;后颈有一道棕褐色领圈,并杂以黑斑;胸、腹、两胁有棕褐色的粗纹。嘴灰蓝色,尖端黑色;跗跖和趾黄色,爪黑色。常栖于山区沟谷、旷野、荒漠、草原及灌丛地带,在空中追捕鸽子等鸟类。以鸟类、蜥蜴、蛙等为食,也取食昆虫。多占用旧巢或在草原荒野地面上营巢。卵呈砖红色,密布暗红褐色斑点,大小约为40mm×31mm。

主要分布:除陕西、宁夏、浙江、广东、海南、台湾外,其他各省区均有分布。

编号:2-2-038

资源名称:红脚隼 (2级)

拉丁学名:Falco vespertinus

英文名称:Red-legged Falcon

别  名:青田、青燕子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约305mm。雄鸟通体几为石板灰色;翼下覆羽白色;两腿及尾下覆羽棕红色。雌鸟背为暗灰色,具淡黑色横斑;胸腹棕白色,具有较大黑色斑纹;两腿和尾下覆羽棕黄色。在林区开阔地带、田间、草地等处较为常见,有时停在空中鼓动两翼,发现猎物,直冲下捕食。食物以昆虫为主,也吃蜥蜴和小鸟。繁殖期在4~5月份,常利用喜鹊的旧巢,有时在乔木顶端营巢。卵呈白色或沾淡黄色,有时为砖红色,上有红褐色斑点,大小约为34mm×27mm。

主要分布:青海、新疆、西藏、浙江、安徽、广东、台湾外,其他各省区均有分布。

编号:2-2-039

资源名称:斑嘴鹈鹕 (2级)

拉丁学名:Pelecanus philippensis

英文名称:Spotteu-billed Pelican

别  名:菲律宾鹈鹕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约 1560mm。上体灰褐色,下体白色。颈有粉红色翎领,喉囊暗紫色;初级飞羽羽干暗色。嘴浅红黄色,跗跖和趾棕黑色。栖息在沿海大型河、湖泊,多见于热带地区,北方较少见。

主要分布:冬季见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

编号:2-2-040

资源名称:草鸮(2级)

拉丁学名:Tyto capensis

英文名称:Cape Barn Owl

别  名:猴面鹰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约360mm。脸盘灰棕色,眼先上方具黑褐色斑。上体黑褐色,具白色细点。初级飞羽棕色,具黑色横斑;初级飞羽内钢几为白色。下体淡棕白色,具黑色细点,下腹中央肛围和尾下覆羽白色。嘴象牙白色,趾和爪黄色。栖于山地灌丛中,以野鼠、蛙、蛇、鸟卵等为食。产卵于草丛中,每窝产卵4~5枚,白色。

主要分布:华中、云南及台湾省。

编号:2-2-041

资源名称:红角鸮 (2级)

拉丁学名:Otus scops

英文名称:Scops Owl

别  名:棒槌雀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176~186mm。上体灰褐色,具斑点。下体灰白色,具黑褐色羽千纹。第一枚初级飞羽长于或等于第八枚。耳羽基部棕色。趾基不被羽。夜间觅食,食物以昆虫为主,有时也捕食小鼠。营巢于树洞中,窝产卵3~5枚;卵色纯白,大小为31.9mm×27.2mm。

主要分布:国内除青藏高原、内蒙古草原及海南岛外,都有分布。

编号:2-2-042

资源名称:领角鸮(2级)

拉丁学名:Otus bakkamoena

英文名称:Collared Scops Owl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208~207mm。额、脸盘及翎领灰白;上体暗褐色,下体灰白而具黑褐色纵纹。第一枚初级飞羽短于第八枚。趾被羽。多见于山地林缘,昼伏夜出。每年4~6月份繁殖,巢营于树洞中,窝产卵3~4枚,大小为32.3mm×28.1mm。食物以鼠和小鸟为主,也取食鞘翅目昆虫。

主要分布:东北、华北、西南、华中及华南部分地区。

编号:2-2-043

资源名称:雕鸮(2级)

拉丁学名:Bubo buho

英文名称:Eagle Owl

别  名:恨狐

主要特征描述:体型较大,体长610mm左右。翼长470mm。眼上方有一大形黑斑。耳羽突长达60mm。体沙灰色并具黑褐色横斑。多栖于山地疏林间,昼伏夜出。繁殖期3~5月份,每窝产卵2~5枚,白色。卵重为50~60g,大小为46.6mm×57mm。食物以鼠和兔为主。

主要分布:国内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编号:2-2-044

资源名称:毛腿鱼鸮(2级)

拉丁学名:Ketupa blakistoni

英文名称:Blakiston's Fish Owl

别 名:黄鱼鸮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约600mm。嘴角黑色。上体橙棕色,具黑褐色纵纹。喉部具一大白斑。翅黑褐色,具橙棕色横斑和淡褐色虫合状纹。下体橙棕色,腰和跗跖上部绒状羽橙棕色,附跃前端1/4处被羽,附跃的裸出部分和趾黄色。栖于近河溪边的乔木上,以鱼、蛙和鼠等为食。

主要分布:陕西、浙江、安徽、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编号:2-2-045

资源名称:褐林鸮(2级)

拉丁学名:Strix leptogrammica

英文名称:Brown Wood Owl

别  名:猫头鹰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约510mm。头顶褐色,脸盘棕黄色。上体及尾黑栗色至褐色;颈侧至上背具淡棕黄色领环;额黑栗色。下体余部及脚上羽毛淡棕黄色,具褐色或淡褐色横纹。嘴角绿色,基部暗蓝色,爪紫灰褐色。常栖息于山地森林中,以鼠类等为食。营巢于天然树洞中。

主要分布:北京、浙江、江西、安徽、湖北以及西南、华南等地。

编号:2-2-046

资源名称:灰林鸮 (2级)

拉丁学名:Strix aluco

英文名称:Tawny Wood Owl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约415mm。上体褐灰色,具鳞状斑,羽缘白色。脸盘灰色,各羽先端灰褐色。颈上有白色纵斑;翎领黑褐色,先端银白色。腹白色,具暗褐色纵纹和淡褐色横斑纵纹或箭头纹。嘴淡黄色,爪灰褐色。多见于山地密林地带,也常到山谷溪流地区和林缘灌木丛中活动。白天多在森林大树枝上停落,夜间觅食。食物以鼠、蛙、昆虫为主,也吃小鸟。营巢于树洞或岩隙间。

主要分布:吉林、河北、陕西、西藏、河南、广西、辽宁、北京、甘肃、山东、湖北、广东、台湾等地。

编号:2-2-047

资源名称:灰鹤(2级)

拉丁学名:Grus grus

英文名称:Common Crane

别  名:地img2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约1000mm。体重10~15kg,头部深灰,喉部有纤羽向外突出,很像胡须。雌性无须。体背棕色并有黑色斑纹。脚有三趾,适于奔走。虹膜暗褐色;嘴铅灰色,先端近黑色。喜栖息于草原岗坡、洼地或盐碱空地,大多成群活动。食性杂,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也吃各种昆虫。

主要分布:东北和华北地区以及长江流域。为候鸟。

编号:2-2-050

资源名称:彩鹳(2级)

拉丁学名:Ibis leucocephalus

英文名称:Painted Stork

别  名:白头鹮鹳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约1000mm。上体白色,覆羽具绿黑色光泽,飞羽边缘白色,最内侧的次级飞羽粉红色。嘴长,橙黄色,基部粉红色;嘴峰全部向下曲。鼻孔椭圆形。跗跖红色。栖息于沼泽、大型水域沿岸、多草湿地。

主要分布:河北、江苏、湖北、广东、海南、福建和西南等地。

编号:2-2-051

资源名称:黑脸琵鹭(2级)

拉丁学名:Platalea minor

英文名称:Black-faced Spoonbill

别  名:匙嘴鹭、小琵鹭、黑面琵鹭

主要特征描述:体形略小于白琵经,体长约735mm。体形、体色与白琵彰十分相似,主要区别是眼前、额部探出并与嘴基相连,裸皮为黑色;夏羽冠羽较长,橙黄色也较深。虹膜暗红色;嘴黑色,无黄色端部。生活习性和栖息环境同白琵鸳。

主要分布:东北、华北、华中与华南各省。

别  名:玄鹤、大雁

主要特征描述:为大型涉禽。体长约1200mm。体重约4.5kg。通体羽色几乎全为灰色,头顶裸区部分呈朱红色。雌雄羽色相同。幼鸟体羽黄褐色。眼虹膜红褐色或深红色。嘴暗绿色,先端颜色略淡S 胚,跑路及趾约为灰黑色。主要栖息于滩涂、湖泊水边、草滩沼泽等湿地生境。食性很杂,主食水草、草籽、水生动物等,也捕食鼠、蛇类和昆虫,有时还到农田啄食谷物。

主要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华中、西南和东南沿海。为迁徙鸟类。

编号:2-2-048

资源名称:花田鸡 (2级)

拉丁学名:Coturnicops noveboracensis

英文名称:Button Rail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约140mm。上体黑色。各羽均具有很窄、不连贯的白色横斑,并具有黄褐色羽缘,在上体形成很多虫蛀状斑。头顶没有白色斑纹。喉白色;头侧、下喉和胸部颜色逐渐由白色变为储色,并带有少许白色横斑。腹中部淡白色,两胁褐色,缀有黑色纵纹和白色横斑。虹膜褐色,嘴褐色,上嘴基部淡黄色,附跃淡褐色。栖息于山脚平原的溪沟和芦苇沼泽中。以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也吃一些植物的嫩叶和种子。

主要分布:东北各省、河北、山东及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等地。

编号:2-2-049

资源名称:大鸨 (1级)

拉丁学名:Otis tarda

英文名称:Great Bustard

(三)鱼纲

编号:2-2-052

资源名称:中华鲟

拉丁文名:Acipenser sinensis

英文名称:Chinese sturgeon,Green sturgeon

别  名:鳇鱼、鲟鱼、腊子

主要特征描述:形状奇特,与一般鱼类差异很大。体梭形,头大呈长三角形,眼睛以前部分扁平成犁状,并向上翘,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肉食性鱼类,在长江中上游江段生活的早期幼鱼以摇蚊幼虫、蜻蜓幼虫、蜉蝣幼虫及植物碎屑等为食;到了河口咸淡水域中的幼鱼则以虾类、蟹类及小鱼为食。近几十年来,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野生状态个体的数量明显减少,目前已处于易危状况。同时,中华鲟在学术和科学上有一定的价值。

主要分布:现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

编号:2-2-053

资源名称:达氏鲟

拉丁学名:Acipenser dabryanus

英文名称:River sturgeon , Dabry’s sturgeon

别  名:沙腊子、小腊子、鲟鱼、鰉鱼主要特征描述:体长呈梭形,头呈楔形,背面粗糙。吻较短,前端尖细。口下位,横裂,唇具小乳突。鼻孔、鳃孔均大。鳃盖膜与鳃㍰相连。左右鳃孔分离。体被5行骨板状硬鳞,鳞间表皮粗糙。尾歪形。外形与中华鲟相似,但成鱼体长较短,体重较轻。鳃耙呈三角形薄片状,33~54枚。体背及侧面青灰色。腹面灰白色。鳍青灰色,边缘白色。喜栖息于流速较缓、富腐植质和底栖生物的沙质底或卵石碛坝的河湾或深沱中。生长速度较快。

主要分布:长江干支流及沿江大型湖泊,在长江的湖北沙市以上至金沙江下游较习见,亦进入大型湖泊。

编号:2-2-054

资源名称:胭脂鱼

拉丁文名:Myxocyprinus asiaticus

英文名称:Chinese sucker

别  名:火烧鳊、黄排、木叶盘、红鱼主要特征描述:体侧扁,背部在背鳍起点处特别隆起。吻钝圆。口小,下位,呈马蹄形。幼鱼、成鱼不仅形态不同,生态习性也不相同,鱼苗和幼鱼阶段常喜群集于水流较缓的砾石之间生活,多在水体上层活动,游动缓慢,半长成的鱼则习惯于栖息在湖泊和江的中下游,水体中下层,活动迟缓,成鱼多生活于江河上游,水体的中下层,行动矫健。生长较快,低龄鱼体长可达200mm左右,成熟个体一般体重可达15~20kg,最大个体重可达30kg,在长江上游是一种重要经济鱼类。目前野生状态个体的数量正逐年趋于下降。

主要分布:在长江上、中、下游皆有,但以上游数量为多。

编号:2-2-055

资源名称:白鲟

拉丁文名:Psephurus gladius

英文名称:Chinese paddlefish

别  名:象鱼、象鼻鱼、箭鱼、柱鲟鳇主要特征描述:为半溯河洄游性鱼类,同时还是一种大型鱼类。初次性成熟年龄为7~8龄,个体长度一般在2m左右,重量在25kg以上。栖息于长江干流的中下层,偶亦进入沿江大型湖泊中,大的个体多栖息于干流的深水河槽,善于游泳,常游弋于长江各江段广阔的水层中;幼鱼则常到支流、港道,甚至长江口的半咸水区觅食。主要分布:长江干流的上下游,也可在河口咸淡水水域成活。近十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其他原因,资源日趋下降,现已临濒危。

(四)两栖纲

编号:2-2-056

资源名称:虎纹蛙(2级)

拉丁学名:Rana tigrina

英文名称:Tiger Frog

别 名:青鸡、田鸡、虾蟆

主要特征描述:体长可达100mm以上。背面黄绿棕色,有不规则斑纹;腹面白色;前、后肢有横斑。皮肤粗糙,背面有许多疣粒。前肢粗壮,指垫发达,呈灰色。生活于近山的旷野、水田、池塘等处。捕食昆虫、蚯蚓、蜘蛛以及泽蛙、姬蛙等小型蛙类。

主要分布: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广西、广东、江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海南等地。

编号:2-2-057

资源名称:大鲵

拉丁学名:Andrias davidianus

英文名称:Blanchard

别  名:狗鱼、孩儿鱼、娃娃鱼

主要特征描述:大鲵为我国特有物种,体大,头躯扁平,是现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最长可超过1m。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五后四,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体表光滑,布满黏液。身体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生活在山区的清澈溪流中,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每年7~8月份间产卵,每尾产卵300枚以上,雄鲵将卵带绕在背上,2~3周后孵化。

主要分布:主要产在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下游的支流中,遍及华中、华南、西南等地的17个省区。目前大鲵资源量较多的分布区是湖南、湖北、四川、贵州、陕西、河南等省。

(五)昆虫纲

编号:2-2-058

资源名称:叉犀金龟(2级)

拉丁学名:Allomyrina davidis

英文名称:Linnaeus

别 名:独角仙、独角蜣螂虫

主要特征描述:雄虫头部角状突起的顶端对称地分叉,分叉的顶端与角状突起的中轴几乎是垂直的。雌虫的头部缺角状突起。雄虫前胸背板的角状突起向前弯曲,顶端扩大而分叉,甚末端呈新月形。雌虫前胸背板的前缘呈波状隆起,其间布有小窝。前缘后有两个小瘤,其后有十字形的凹陷。雌虫腹部的前面部分天鹅绒状无光泽,雌虫足比雄虫的明显变宽。雄虫背部深黑色,几乎无泽。雌虫黑亮。

主要分布:华中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