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壳板块运动理论

地壳板块运动理论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板块构造论是对至美理论——大陆漂移说的阐释,该阐释令人称奇并十分优雅。作为一名地球物理学界的气象学者,魏格纳对此也束手无策。魏格纳辞世30年后,板块构造机制再度清晰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大陆被视为流浪者,喜马拉雅山被认为是印度板块与其接壤的欧亚板块碰撞的结果,显而易见的是,新的大洋将会在非洲的东非大裂谷中产生。对魏格纳的质疑销声匿迹,魏格纳终获昭雪。

保罗·萨夫(Paul Saffo)

科技领域预测专家,斯坦福大学工程系顾问教授。

块构造论是对至美理论——大陆漂移说的阐释,该阐释令人称奇并十分优雅。困惑与解答皆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一代代转着地球仪的学生们都会注意到,南美洲凸出来的部分与非洲的海湾完美契合,加利福利亚半岛看上去好像是从墨西哥大陆切出来的。上述这些和其他更多的微妙线索引导了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Wegener)在1912年德国地质学会上提出,大陆在当时曾是连接在一起的。他的这条美妙的理论,在当时却得到了一片嘘声和科学界的斥责。

魏格纳的理论问题在于缺乏一种机制。批评者们轻蔑地断言,较轻的大陆板块绝无可能穿越密集且坚硬的海洋地壳。包括魏格纳在内,没人会想象得到,有一种能够推动大陆运动的力量。作为一名地球物理学界的气象学者,魏格纳对此也束手无策。1930年,魏格纳死于格陵兰岛的探险途中,而他的理论也被世人冷落甚而忘却。

与此同时,这个被忽略的机制,其暗示随处可见,但要么是太小,要么是太大,以至于总被人们忽略。就如同蚂蚁趴在地球仪上,渺小的人类无缘一见那些显而易见之物。只有强大的科学新工具出现之后,才能掀开大陆漂移的隐藏证据。声呐沿着海洋底部,追溯到如拉链一般的神秘线状脊峰。把磁力仪从海床处拖拽之后,可以绘制出对称的、如斑马纹般的逆磁化模式。地震将板块的边界传递给地震仪,再利用放射测年法则测算出深邃时间的刻度。

魏格纳辞世30年后,板块构造机制再度清晰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大陆不需要有任何的穿越,因为它们漂流在地壳之上,犹如棉花糖粘在一块正在冷却的热巧克力上。海洋地壳像传送机一般运动着,新的地壳在海洋中央产生,而老的地壳则下陷、销毁或是在板块与板块之间联结处被推挤形成高山。

优雅的理论归属于库恩式的范畴,从旧范例中滤出黏合物,使得新理论拥有发展空间。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板块理论从质疑当中逐渐站稳脚跟。矛盾一瞬间成为合理的存在,矛盾的终结也变得自如许多,以至于无人会认为这些大陆板块曾经在很久以前联结在一起过。大陆被视为流浪者,喜马拉雅山被认为是印度板块与其接壤的欧亚板块碰撞的结果,显而易见的是,新的大洋将会在非洲的东非大裂谷中产生。在这个美妙的理论预测能力和对其优雅的阐释面前,神秘犹如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倒下。对魏格纳的质疑销声匿迹,魏格纳终获昭雪。

它们起初都是“不过如此的故事”,而最终变成了特别的故事,这就是科学的先进性所在。

They were just-so stories until they weren’t, in other words. That’s the way science advances.

——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C. Dennet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