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克服逆反,成熟起来

克服逆反,成熟起来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的小虎,今年12岁了,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病情基本稳定,医生强调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要运动量过大。这种游戏需要跑动,运动量大,使小虎竟然忘记自己是病人了,几次因为体力透支,而引发心脏病加剧。在心理专家的建议下,小虎妈妈主动到另外两个孩子家,与孩子和家长沟通,把小虎的病情讲清楚,希望他们配合,帮助做好说服工作。

认识逆反

逆反心理是孩子发展中的一个必然现象,是孩子自我意识萌芽的标志,家长千万不要大惊小怪。随着知识的积累,见识增加,孩子要求独立的言行也会逐渐增加,一旦违背自己的意志,孩子就会反抗。

正常的逆反心理是孩子要求自立、自主的一种表现,是孩子探知未来的一种表现,过度了,就会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容易导致孩子任性、固执、焦虑,对别人产生敌意、偏见与怀疑,不利于改善人际关系。长此下去,会造成孩子性格孤僻,心理不平衡,严重影响自己的形象,甚至危害身体健康。

真实事件

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的小虎,今年12岁了,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病情基本稳定,医生强调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要运动量过大。可是,由于他生性好玩,迷恋上了一种叫“捉螃蟹”的刺激性游戏。这种游戏需要跑动,运动量大,使小虎竟然忘记自己是病人了,几次因为体力透支,而引发心脏病加剧。医生警告说,如果再不注意的话,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妈妈不知道说了小虎多少次,可他就是不听妈妈的劝阻,爸爸长期在外工作,在电话里也多次叮嘱小虎不要运动过量,可小虎就是我行我素。妈妈、爸爸说了不起作用,为了以防万一,妈妈只好请假在家看护小虎,不让他出去与小朋友玩“捉螃蟹”,可是妈妈有工作,不可能总请假看着他,只要妈妈一离开,他就偷着跑出去玩。他觉得不出去与小朋友玩,比死还难受。

心理导航

妈妈咨询了心理专家,心理专家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后,找到了问题的根本。原来,通过秘密观察发现,小虎的两个好朋友就住在附近,由于从小一块玩,性格、脾气、爱好类似,感情颇为深厚,出现了一天不见就想念的现象。于是,心理专家根据孩子的特点,设计了一个治疗方案。

迂回疏导法

有些孩子由于逆反心理严重,听不进家长的话,可是能听进同龄孩子的话。在心理专家的建议下,小虎妈妈主动到另外两个孩子家,与孩子和家长沟通,把小虎的病情讲清楚,希望他们配合,帮助做好说服工作。两个孩子与家长非常同情小虎,在与小虎玩时变换了游戏方式,不玩剧烈运动的游戏,以静为主,把中心转移到开发智力的游戏上,而且还主动劝小虎注意休息,按时吃药,希望他身体早日康复。

以事实说话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为了让小虎彻底明白身体现状与康复的道理,妈妈在主治医生的帮助下,让小虎接触了几位有类似病的已经完全康复的同龄孩子,让康复的孩子说出自己是怎样保护身体的,小虎听了以后感到自己盲目进行剧烈游戏,后果十分可怕,悔改之心立刻产生了。

积极参与

为了趁热打铁,在小虎妈妈的努力下,两个小朋友的家长也分别做了各自孩子的工作,统一了思想后,向小虎提出以后要多在一起学习,争取考所好学校,不能再疯玩了。于是,三个小朋友今天在你家相互学习、讨论,明天去他家学习、讨论,学习成绩提高很快,让家长们吃惊不小。

通过这几个步骤治疗,小虎的逆反心理基本解决了,现在经常可以看到小虎和两个好朋友在家里探讨学习的场景,再也看不到他们疯跑的举动了。

父母切记

发现孩子有了逆反心理以后,父母不能采取强硬的方式解决,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倾听孩子的意见与诉求,耐心地加以疏导,让孩子自己走出困惑。

对于爱玩的孩子来说,父母要限制他们的运动与游戏确实有些困难,“训斥”与“堵截”的方法不可取,偏激做法更不可取,不要强拉硬拽,更不能简单粗暴地去阻止孩子;应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准问题的根本,通过“迂回”战术,通过第三者去做工作,解决问题就会容易一些。

发现孩子有了逆反心理后,家长不要采取强硬手段迫使孩子屈服,这样会使孩子失去自我意识,丢掉很多自我实践和主动探索的机会,导致孩子遇到事情没有主见,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要珍惜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积极与孩子交流,肯定孩子的思维。

家长要注意灵活性与原则性,对孩子的合理想法要积极支持,甚至可以与孩子一起去实践;对不合理,甚至有问题的想法,家长要冷静与理智,并学会引导孩子,通过恰当教育与引导,使孩子逐渐明白道理,不宜出现顶牛局面,加重儿童的逆反心理。

孩子自己也要学会控制,信任老师、家长,知道尊重老师和家长的重要性;平时多学习,开阔视野,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知道“谦受益”的道理。

专家提示

要知道逆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课,父母应充分理解孩子,有极大的耐心,与孩子一起度过逆反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