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帮助不等于包办

帮助不等于包办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李今年10岁,是家中的独子,父母的心肝宝贝,爸爸妈妈从小李一出生,就给他做好了人生的规划,希望小李能实现他们年轻时候没有完成的梦想。小学一年级,妈妈又给小李报了各种培训班,不是奥数,就是英语,不是钢琴,就是绘画。为了让孩子在其他方面无忧,父母给小李请了个保姆,每天照顾小李的日常生活,从穿衣到吃饭,从上学到睡觉,都做了严格的规定。久而久之,小李养成了依赖父母的习惯,小李的性格也变得任意妄为。

这里我想起一位母亲,想起她给远行的儿子写的一封信,那一句“你注定要成长,而我要退到幕后”令人难忘。这位母亲明白,爱是为了更好的分离,所以,她放飞孩子的同时又给了他单飞的力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以他独立的人格,面对他的世界。心理学认为,没有分离就没有独立,没有断乳就不能成长。终有一天,父母要退到幕后,把舞台让给孩子们。为了孩子在这舞台上的精彩展示,我们一定要舍得放手!

典型案例

小李今年10岁,是家中的独子,父母的心肝宝贝,爸爸妈妈从小李一出生,就给他做好了人生的规划,希望小李能实现他们年轻时候没有完成的梦想。

小李刚出生的时候,妈妈就去书店买幼儿教育的书籍,并对父亲说:“我们可不能让我们的孩子从一出生就输在起跑线上。”上幼儿园的时候,为了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妈妈就去报名处排起长队,为小李选择了收费较高的特长班,把儿子的日常生活安排得满满的。

小学一年级,妈妈又给小李报了各种培训班,不是奥数,就是英语,不是钢琴,就是绘画。有一次,小李对妈妈说:“妈妈我可不可以不学习钢琴啊,我不喜欢,周末能不能带我去海洋公园玩啊?”妈妈没有在意孩子的疲惫和无助,只是说:“孩子,咱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啊,其他小朋友都在学习呢,咱可不能落后啊!”

为了让孩子在其他方面无忧,父母给小李请了个保姆,每天照顾小李的日常生活,从穿衣到吃饭,从上学到睡觉,都做了严格的规定。久而久之,小李养成了依赖父母的习惯,小李的性格也变得任意妄为。

当小李稍微长大点,父母就开始盲从所谓的“教育趋势”,帮孩子择校,让孩子出国留学,追逐热门专业。父母总是过分担心孩子,天气稍微变冷就要给他多加衣服,太阳光线强就不让孩子出去晒太阳,一点小雨就要开车去接送孩子,受到父母的影响,小李经常找各种理由,稍有不适就请假不去学校,在家躺着不起床。

专家解读

帮与不帮

对于中西教育,很多人喜欢拿中美父母对待孩子跌倒后的行为做比较,大部分家长现在主张不扶也不哄,“勇敢一点,自己爬起来!”理由是不能让孩子变得太娇气,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他一跌倒你就扶,这点小事都要帮忙,将来怎么在社会上立足啊!也有人主张孩子现在还小,扶不扶,没有必要上升到那么高的理论高度。事实上大部分家长将重点集中在了“扶与不扶”的表面上,而没有看到后面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人家是怎样鼓励安慰孩子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慰,要及时给予孩子拥抱和鼓励。“啊!宝宝真勇敢!疼吗?来让妈妈看看!嗯,抱抱!亲亲!”第二件事就是总结并鼓励重试,当他放松了紧张的情绪,就立刻跟他一起总结摔倒的原因,“我们来看看刚才为什么会摔呢,是不是没踩稳,没事,待会儿陪着你再试试,我们是勇敢的孩子,再来试试!加油……”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我们扶与不扶,而是我们应该怎么扶、怎么帮助孩子找到更好的解决挫折或者难题的方法。

好父母修炼

父母不能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对孩子寄予了太多的希望,倾其所有给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包办代替,再苦再累也不怕,为的就是让孩子有更好的未来,能够出人头地,以至于因为自己的“爱”把孩子害得“体无完肤”却浑然不觉。父母要明白我们可以帮孩子做事,帮孩子做决定,但是永远不能代替孩子成长,我们不能准备好一切去迎接孩子,而是应让孩子自己准备好一切去迎接未来。生活中大多数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什么都舍不得让孩子做,自己甘心当孩子的奴仆,处处为孩子代劳,使得孩子从小养成了自私自大、任意妄为的性格。父母要懂得照顾孩子不等于毫无原则地为孩子付出,而是要鼓励孩子去解决难题。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这样形容他们的处境:“他们将因为自己的错误而流许多辛酸的泪,而且永远不能从哭泣中得到安慰。”希望这些话能够引起父母们的深思。

推动孩子投入生活

父母和孩子仅仅是一起挤在电视机前的沙发上,互相说些温柔的话语吗?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不仅仅限于养育孩子,还要推动孩子投入生活,让孩子学会与父母分离,只有孩子去亲身体验,才会更加独立自信。有一种爱叫作放手,在子女教育方面,父母必须勇敢地走出这一步,如果父母不懂得放开孩子的手,孩子永远都不会独立行走,这会妨碍孩子成长。

父母要放弃“生活得尽善尽美”的想法,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在子女教育过程中父母不是帮助孩子避免感到焦虑、忧伤和抑郁。没有焦虑、忧伤、抑郁的生活是不存在的,我们的孩子不可避免地都要面对这些负面的东西。父母要做的仅仅是指导孩子去做,即使孩子可能失败或者受到挫折,不要试图代替孩子去体验,因为这种体验将是孩子未来的财富

放手不是放任,做孩子人生的导师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凡是儿童能够自己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如果放手让孩子自己做,我们会发现孩子的潜能是无穷的;如果我们一直“大手帮小手”,我们的孩子将会在无形中被剥夺许多发展的机会。家长不仅要“养”孩子,还要“教”孩子。首先,家长要敢于放手,当然这种放手不是放任孩子随便去做,而是要做好孩子人生的导师,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让孩子接触社会,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他们感悟世间的真、善、美,从而获得生存能力。其次,父母要教给孩子在实际锻炼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处理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及时指导和帮助孩子,增强他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与能力。

成长小贴士

1.给孩子犯错误的机会,并且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2.放手也是一种对孩子的爱。

3.放手不是让父母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要给孩子留一些空间,让孩子学会处理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