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整天幻想着取得好成绩,但是从不为此付出努力

整天幻想着取得好成绩,但是从不为此付出努力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对于杨骏的学习能力,父母给予了肯定,所以他们鼓励孩子放下包袱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努力拼搏,争取在现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就可以。征得杨骏的同意,父母与他约定,只要能超过现在的分数100分,就给他奖励。接着,他们又帮助杨骏分析了他的薄弱学科,列出了亟待解决的薄弱环节,制订每天的学习计划,重点突破弱项,每完成一项都祝贺他。

真实案例:

杨骏是初三的学生,正面临着中考,学习任务比较重,可是他却紧张不起来。其实他内心深处也想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考上个好一点的高中。可是就在大家都在抓紧时间复习、做大量习题的时候,他却只把练习卷带回家,挑自己一眼看上去就会的题目做一下,其他的就空在那里不管了。

一般家长的反应:

爸爸一看见他那副懒散的样子,气就不打一处来,他质问杨骏:“你还想不想升高中了?”

“当然想啊,我还想考重点高中呢。”杨骏信誓旦旦地说。

“就你现在这样子还想考重点高中?恐怕连普通高中也考不上!你学习不努力,又不多做题、多练习,好成绩能从天上掉下来吗?你爸爸我以前考试复习的时候,都要做好几本练习题呢。”爸爸苦口婆心地劝。

“哎呀,我知道了。再说你那都是什么时候的事了,还拿出来说。真烦。”不等爸爸再训斥,他转身就走了。

比打骂更有效的方法:

爸爸妈妈经过认真的探讨,认为孩子现在的状态是目标不明确,且动力不足。如果让他明确追求的方向,再加上正确的方法,孩子则有可能在考前放手一搏。

他们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进行了一次长谈,客观地分析了孩子目前的水平,以及离考试越来越近的事实,认为要一步登天是不现实的。但是对于杨骏的学习能力,父母给予了肯定,所以他们鼓励孩子放下包袱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努力拼搏,争取在现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就可以。征得杨骏的同意,父母与他约定,只要能超过现在的分数100分,就给他奖励。

接着,他们又帮助杨骏分析了他的薄弱学科,列出了亟待解决的薄弱环节,制订每天的学习计划,重点突破弱项,每完成一项都祝贺他。杨骏就像找到了突破口一样,变得一发而不可收,学习兴趣变浓,考前成绩节节升高,并最终考出了一个好成绩,进了一所理想的高中。

教养心得:

一个中学生,学习必须要有自己的目标。家长要指导孩子明确学习目的,制定适合孩子自身的目标,既不能遥不可及,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只能看;又不能太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实现,像不存在一样。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成功必须要努力。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难以把握,但努力是可以把握的,这是对自己的承诺。即使再努力也跑不过刘翔,再努力练球也赶不上姚明,也享受了努力练习的过程。任何事都不能阻挡努力的脚步,只要选定了目标,就要努力地去做。

著名人类学家格达德博士说过:“如果你真正了解你的生活中需要什么,你就会惊讶于机会是如何让你获得力量去实现他们的。”这个如何获得力量的方法,就是努力。不要让“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成为一句口号,要让孩子真正懂得:努力是通往成功的一种必备品质,它能让自己不仅取得一个好成绩,更能舞出一个精彩的人生。

专家解读

设定目标,做好现在。帮孩子把目标定在“使劲儿蹦一下”就能实现的地方。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摘苹果实验证明,如果一开始给孩子超出其能力的任务,使他的努力没有成效,孩子就会形成不良心态,从而失去信心。所以,家长首先要给孩子一些他经过一定努力就能取得进步的任务,以此培养他的上进心,使其日后获得更大的成功。

光有行动没有梦想,人就会失去方向,没有动力;光有梦想没有实际行动,梦想就只能是空想,人也永远不会进步。只有时刻怀揣希望,坚持做好眼前事,才能积累每一个小进步,成就一个大的成功。

培养孩子对目标的掌控感。让孩子感到自己有能力对自己负责。许多家长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认为这样能促使其学习,却没有意识到这样会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让孩子有一种被安排好的计划所控制的感觉,导致其失去内在动力。所以要为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经历自己订立目标—采取具体行动—得到预期结果的过程。

比如,要想让孩子在期终考试时取得好成绩,可以先引导他写下对考试成绩的期望值,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自己需要对哪个科目成绩加以提高或者继续保持,每个科目需要花费多少时间,需要采取什么方法……教他把大任务分解成可以掌控的小任务,让孩子每完成一个小任务就做上标记,学会真实地判断自己的能力。通过这样做,向孩子传达出一种信息:他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一步步实现自我设立的期望。

真诚地宽容你的孩子。父母要理解孩子的苦衷。孩子既然有心取得好成绩,证明他的本意并没有放弃自己,所以家长应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想他是不是遇到了困难,是不是产生了无助感和失控感,是不是因为感到无能为力才放弃了努力……如果这种自暴自弃的情绪得不到及时关注和有效疏导,放任自流的状态会让孩子在各个方面都走下坡路。

对于能力确实有限的孩子,反复批评和数落自然不是好办法,只能给孩子的消极心理雪上加霜;但也绝不能对孩子弃而不管。父母首先要接受孩子的现状,不要幻想孩子能创造奇迹;不妨选择或创造合适的机会心平气和地向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不用刻意追求高大上,就在现有基础上努力一把,无愧于心就行。不能让孩子认为自己已经被放弃,而应让他感到:“父母认为我能行,我只是欠最后一把劲。”

用名人的事迹感召孩子。通过父母讲或者孩子自己阅读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名人因努力而成功的故事,以正面的例子为榜样,唤起孩子内心的斗志。牛顿终生勤奋学习,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爱因斯坦读书的时候成绩并不好,毕业后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找不到工作,但他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顽强地学习、工作着,利用业余时间勾画出了相对论的理论基础;发明家爱迪生家境贫寒,他只上了三个月的学,但是他努力自学,以无比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钻研,一生有1 328项发明。

通过类似的故事,让孩子明白,任何人只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就能做出很大的贡献,就会获得一定的成功——“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攀爬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