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没有按规矩做事时,不要诉苦求助

孩子没有按规矩做事时,不要诉苦求助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小米两岁的时候,爸爸出了车祸,小米一直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校医紧急处理后,小米暂时恢复了健康,可是却挨了妈妈一顿臭骂。诊断结果表明,小米患了严重的偏执性精神障碍。在医生的帮助下,小米妈改变了逼迫孩子学习的习惯,小米终于恢复了健康。案例中,为了小米的发展,妈妈给她设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可是,每当小米不能按规矩做事时,妈妈就会对其诉苦——为了妈妈,一定要考好!结果给小米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

家长难题

当孩子没有按照事先约定好的规矩做事时,有些家长就会心生不满,为了引起孩子的重视,有些家长甚至还会向其诉苦,说自己这些年是多么不容易……每次遇到这种情景,孩子都会不知所措。这样做,难道真的不对吗?

情景再现

在小米两岁的时候,爸爸出了车祸,小米一直和妈妈生活在一起。为了不让女儿受委屈,小米妈没有再婚,她非常爱小米,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女儿身上,希望女儿能够为自己争气。

三岁的时候,妈妈将小米送进了当地最好的幼儿园,小米先后学习了绘画、围棋书法、电子琴、英语、游泳、溜冰等。从四岁开始,小米就陆陆续续地将各种奖状搬回了家。

为了赚更多的钱来保证小米的学习所需,妈妈每天都要加班。升入小学之后,小米的成绩始终是第一名。妈妈经常会对小米说:“你一定要考上重点中学!妈妈吃了这么多的苦,就为了那一天。”

在小升初前半年,为了方便小米念书,妈妈还把家搬到了小米的学校附近。每天,妈妈都会变着花样地给小米做营养餐,都会陪女儿写作业到深夜。每次模拟考试前,妈妈都会对小米说一句话:“记住,为了妈妈,你一定要考好!”

可是小米妈却没有发现,每次她强调这句话时,小米的脸上都会显露出担忧的神色。渐渐地,小米只要一听到妈妈说“一定要考好”就心慌意乱,有时还会非常烦躁。正式参加考试的时候,小米的耳边总出现妈妈的那句话,影响了答题。结果,小米只考上一所普通中学,当小米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妈妈哭了起来。

进入高中后,小米妈一如既往地支持孩子,当然也会重复这样一句话——一定要考好。可是由于压力太大,小米开始讨厌读书了。在高三的模拟考试中,小米竟然晕倒在了考场上。校医紧急处理后,小米暂时恢复了健康,可是却挨了妈妈一顿臭骂。

后来,参加高考的那天,进场铃响起的那一刻,小米突然傻笑着,跑得不知去向。诊断结果表明,小米患了严重的偏执性精神障碍。在医生的帮助下,小米妈改变了逼迫孩子学习的习惯,小米终于恢复了健康。

专家点评

案例中,为了小米的发展,妈妈给她设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可是,每当小米不能按规矩做事时,妈妈就会对其诉苦——为了妈妈,一定要考好!结果给小米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不可否认,妈妈的作法是错误的。庆幸的是,这位母亲及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因此没有出现更严重的令自己后悔的事情。

当自己所有的付出换来孩子的不成器,或是全部的教育都不奏效时,有些父母就会诉苦和抱怨。例如,对孩子说自己多辛苦,家庭多么难以维持,如果孩子不好好学习就如何如何之类的话……这些关于家境的话语不仅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还会让孩子感到自卑,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诉苦之类的话要尽量少说,或者不说。

对于孩子来说,学业成绩的取得只能代表他的过去,而学习心态却可以影响长期的学习状况。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健康的人格,鼓励他努力学习、追求上进。一味地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高标准”要求孩子,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能适得其反。

家教建议

孩子事情做得不好,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帮助。对孩子来说,学习上有一定的压力是必要的,但如果这种压力超过了限度,就很可能成为孩子的一种心理障碍,影响孩子的进步。所以,当孩子犯了错误,或者没有按照事先约好的规矩做事时,父母千万不要说下面这些倾诉苦闷的话。

诉苦一:你经常让我上班迟到

当孩子不能按照约定好的规矩做事时,当因为孩子的问题而耽误了自己的工作时,有些父母会说:“你经常让我上班迟到。”“你从不听我讲的话。”这种做法是不利于事情的解决的。

不可否认,每一位父母都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多父母都会迁就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忽略基本底线。在这种家庭教育的影响下,孩子的自我意识就会膨胀起来,就会表现出任性、无理、偏激、忘恩负义等态度。因此,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要引导他体谅父母,了解父母的感受。

当父母感到孩子总是不了解父母的苦心时,可以正面教导孩子如何遵守规矩、体谅大人,并且将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给孩子。

诉苦二:为了你,我放弃了多少东西呀

为了孩子,父母一般都会付出很多,可是当孩子不能按照约定生活、学习的时候,有些父母就会说出这样的话:“为了你,我放弃了多少东西呀!”“如果没有生你,我们就不用这么辛苦!”这样的做法也是不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的。

父母“一切为了孩子”的作法,不仅会给自己造成沉重的负担,还会给孩子套上沉重的枷锁。当孩子听到家长这样说的时候,一般来讲,孩子正常的反应是反抗。但是,更多时候会让他的心理变得异常沉重。

父母不能只顾着努力赚钱,而忽视了孩子;更不能为了孩子而失去自我。首先,父母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有孩子之外的生活,只有当父母和孩子都有自己的生活时,双方的生活才可能更好。其次,虽然独立的生活是有风险的,但是哪种生活不用承担风险呢?因此父母要多顾及孩子的感受,鼓励孩子独立去发展。

诉苦三:你怎么不明白我的苦心呢

为了孩子的成长,父母真可以说是用心良苦:今天让孩子去学美术,明天让孩子去学跆拳道;这个星期带着孩子去爬长城,下个星期带着孩子去科技馆……为了孩子,父母们可以倾其所有,可是面对孩子的不理解,很多父母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你怎么就不明白我的苦心呢?”

其实,孩子毕竟年幼,要想让他完全理解成年人的想法和做法,难免有些困难。比如,家长想让孩子参加运动,孩子可能不喜欢运动,而望而却步。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孩子大声训斥或是责骂也许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但却无法从根本上疏通孩子的思想,反而会留下被强迫的阴影。要想让孩子对家长多一些理解,父母应该采取温和的态度多和孩子沟通,不要哀求和诉苦。

诉苦四:求求你别再这样做好吗

当家长要求孩子去做一件事情,或者严格执行规矩的时候,有些孩子会发脾气,这时候有些父母就会说出类似的话:“只要你听话,妈妈给你下跪都可以!”其实,孩子之所以要发脾气,主要是对父母依赖心太重了。如果这时候父母屈服了,就等于中了孩子的计,会让孩子变本加厉。将惩罚变成哀求,就等于在告诉孩子:“如果你不听话,妈妈也拿你没办法。”

只有在自觉的情况下,孩子才能成为原则的遵守者。必要的纪律约束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的,如果孩子知道大人是尊重他的,他就会接受大人的指导。如果采用强硬的手段对付孩子,迫于一时的压力孩子可能遵守纪律,却不能让他形成守规矩的好习惯。当奖励不管用、惩罚不能实施的时候,父母要是再说出“……求你了”这样的话,孩子就会从内心深处蔑视父母制订的规矩,规矩也就失去了约束力。

诉苦五:爸爸妈妈没本事

孩子的眼光常常会追逐社会现象,当看到社会上有些人有特权而自己的父母没有时,便会对父母提出许多疑问。这时候,有些父母就会说:“都怪我没本事。”这种做法是要不得的,要用客观的观点去贬恶扬善,指引孩子踏上坚实的成才之路。

“父母没本事”这句话会将强烈的自卑感传染给孩子。同时,父母说这句话时会透露出的“穷就是没本事”的观点,孩子会认为:只要父母有钱、有权就可以在别人面前抬起头,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

而且,由于孩子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世界观,往往认为:别人有的我也要拥有;其他父母能做到的,我的父母也应该做到……当他看到其他同学在自己面前炫耀父母的成就或财富的时候,就会在心理上产生不健康的想法,进而怨恨父母。

事实证明,绝大多数孩子的自卑感是由父母诱发的。父母如果能坚定自信、乐观向上,那么孩子对自己的未来定然也会充满信心。

爱孩子有很多种方式,可是真正的爱是尊重他、鼓励其拥有自信。当孩子没有按规矩做事时要少训斥,多与孩子进行一些朋友般的交流与沟通。用平和的心态与孩子相处,会让孩子明白他的处境和责任,进而正确地看待现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