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了解岁的孩子

了解岁的孩子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人认为玩具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有玩具胜过没有玩具。在很多富裕孩子上的学校里,这些富裕孩子拥有非常多的可以摆弄的物品,但很多其他的事情可能会成为这些孩子成长发展的障碍。若老师只是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在孩子身上,就会阻碍孩子的成长。我们要认识到,3岁孩子的内在有一个老师,这个老师会准确无误地引导孩子。

似乎,自然界在儿童3岁时画了一条鲜明的分界线,把儿童3岁以上和3岁以下的时光分割开了。

在3岁前,儿童的生命中充满了创造性和一些很重要的事件。但3岁前发生的事情却常常被儿童遗忘,因为儿童3岁时才开始具有意识和记忆。

在3岁前,儿童处于心理胚胎期,这个时期的很多东西都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如语言、四肢的运动以及感觉,就像在胚胎期身体的器官一个一个地形成一样。但对于这些,儿童什么都不记得了。

这是因为,儿童在3岁前,人格还没有形成。当各部分心理器官都建构完成时,儿童人格的统合才成为可能。

心理器官建构时,那些潜意识和无意识的产物,都被孩子遗忘了。当3岁的儿童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当我们看到这个什么都已经会了的小生命时,我们就会感叹生命的神奇。

我们和儿童之间不能沟通,我们的沟通能力似乎被夺走了,因此我们无法理解儿童。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破坏儿童已经建构好的东西,除非我们了解儿童的早期生命、了解他的本性。

在创造人类文明的过程中,人们背离了生命的自然规律。在所谓文明的影响下,人们只顾着保护物质,却没有保护心灵。结果,这给儿童制造了充满障碍的生存环境。

儿童完全由成人监管,如果成人没有得到大自然或者科学发现的指导,他们就很容易给儿童的成长造成阻碍。

在3岁后,儿童的成长必须依赖于环境,并在环境中自由地进行活动。这样儿童才能有机会运用前3年所创造出来的能力让自己继续发展。

虽然儿童已经不记得前3年发生的事情,但他所创造的能力却已进入到了他的意识中,并在活动中表现出来。

他们可以通过手,在智慧的引导下,借着玩游戏来执行自己的意志。就好像,儿童在3岁之前靠心灵来吸收事物,而现在则是靠双手探索世界。

这个时候,儿童要完善自己之前获得的各种能力,虽然儿童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这种发展还要持续到大约4岁半。

3岁后,儿童的心灵仍然像心理胚胎时期那样具有吸收的能力,而且吸收外界事物时会不知疲倦。这个时候,儿童的双手成了探索事物的重要器官,也就是说,儿童此时的发展主要是靠他的双手来进行的。

如果这个年龄孩子可以用双手不停地进行工作、持续地玩耍,他就会像鱼儿遇到水那样快乐,人们会说这个年龄是“幸福的游戏时代”。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为迎合儿童活动需求而设计的玩具,导致儿童的生活被很多无用的玩具塞满了,而缺乏有助于他们心智发展的工具。

儿童希望能够触摸环境中的每一个物品,但是,成人却只给儿童一小部分物品,拒绝给儿童其他的东西。

比如,很多孩子可以触摸沙子,如果没有沙子,有钱的父母就会给孩子买来沙子。父母会允许孩子玩水,但不能玩太多,因为水常把衣服弄湿。

如果孩子玩够了沙子,成人就给他玩过家家的一些玩具,如小厨房、小屋子等,这些玩具并不是真正能用的实物。儿童想要像成人一样做家务事,做那些真实生活中的事情,这一点成人可以看出来,但成人却给儿童不真实的玩具用,这很可笑。

如果孩子没有人陪伴,成人可能会给他一个假人——洋娃娃来陪伴他。洋娃娃或许可以起到陪伴的作用,但洋娃娃不会说话,不会向孩子表达爱。

在成人眼里,玩具似乎对孩子很重要。成人认为玩具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有玩具胜过没有玩具。但孩子很快就玩厌了一种玩具,并想要新的玩具。

有时候,儿童会故意把玩具弄坏,成人认为这是儿童的特点,认为儿童具有破坏的天性,喜欢把物品拆坏。但事实上,这是人为造成的,因为儿童没有合适的物品用来工作,所以就去拆玩具。

儿童并不是真的喜欢这些玩具,因为它们并不是真实的。若总是玩不能发展心智的玩具,孩子会变得无精打采,专注力差,他的心理会慢慢脱离正轨,甚至出现人格扭曲等现象。

事实上,这个年龄的儿童很喜欢模仿成人的行动,这样可以使自己更完美。可惜的是,儿童的这种努力总被拒绝,导致他的发展也逐渐走向偏差。

在这一方面,我们的社会文明程度越高,儿童的处境就越悲惨。那些生活在简单社会的儿童会更平和、快乐,因为他们可以自由地使用周围的物品,那些物品不贵,所以不用担心会弄坏它们。

比如,如果母亲在洗衣服或烤面包,孩子也可以在一旁参与这些事情。在生活中找到适合自己做的事情,孩子就能为自己的生活做准备。

毋庸置疑,3岁的孩子必须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工作,如果给他适合他身材和能力的物品,他就会模仿成人那样去操作,这会让他变得平和而满足。

儿童要适应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所以他并不在乎环境里那些不常有的物品,儿童的自然发展法则要求,他需要成就感带来的快乐,而这种成就感可以通过做成某些事情得到。

因此,真正科学的教育方式是给儿童提供适合他的力量和身体大小的物品,这可以吸引他进行活动或工作。像成人一样,儿童也需要有属于自己的家和田园。

我们不能只给儿童消遣的玩具,而要给他真正的家,给他可用小型工具来耕作的田地。不要给儿童洋娃娃,而要给他真正的同伴,让他体验真实的生活。

我们要用真实的东西代替之前给儿童的那些玩具。一旦放弃虚假的玩具并给儿童真实的东西,他就会做出让我们吃惊的反应。

若给儿童真实的东西,他就会表现出不同的人格,能独立自主地进行工作,并拒绝别人的代劳和帮助,儿童的这种表现让母亲、保姆、老师都感到很惊讶。

此时,成人成了一个旁观者,而儿童则成了环境和物品的主人。

很多年前,在罗马,在我的早期教育实验中,我们能很幸运地在贫穷孩子中看到这样的事实。如果我们的儿童之家建立在纽约的高级住宅区,就不能看到这样引人注目的成就。

在很多富裕孩子上的学校里,这些富裕孩子拥有非常多的可以摆弄的物品,但很多其他的事情可能会成为这些孩子成长发展的障碍。

因此,根据我们的教育实验,我们得出了有利于教育实验的三个环境因素:

1.学校设立在生活非常贫困的地方,因为穷人家的孩子缺少很多物质上的东西,但他们拥有自然环境,这可以让他们的内在富有;

2.孩子的父母都是文盲,他们不能对孩子的成长提供帮助;

3.孩子的老师不是专业的,这样,老师就不会受到传统教育偏见的左右。

若是在美国,这样的教育实验可能很难成功,因为美国的父母会给孩子找最好的老师,而“好老师”常常会学一套对孩子没用的理论,而且不赞成“孩子自主”。若老师只是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在孩子身上,就会阻碍孩子的成长。

若想让教育实验获得成功,以贫穷孩子为教育对象最好。我们可以提供给这些孩子从未经历的环境,提供科学设计的教具,引起孩子强烈的兴趣,唤醒他们的专注力。

40年前我们的这个教育实验带给了人们极大的震撼,因为人们从来没有看到过孩子会具有那么好的表现、取得那么好的成绩。

在我们的教育实验中,专注只是儿童的一种基本表现,随着不断地工作和探索,他们都会忘情地投入到自我完善之中。

而在过去那种传统的环境中,孩子却常常在不同的活动或工作间跳来跳去,无法专注于一件事情。可以证明,那不是孩子真正的性格,是不适宜的环境导致了他们陷入那种状态。

我们要认识到,3岁孩子的内在有一个老师,这个老师会准确无误地引导孩子。我们说一个孩子是自由的,那是指他在跟随自己的内在引导而进行自由活动。

在自然引导下进行工作的孩子会把工作做得很彻底,比如我们只希望孩子能擦干净桌面,可他连桌角、桌边、桌子底面甚至缝隙处都会擦干净。

如果我们不干涉孩子,给他自由,孩子就能聚精会神地投入工作中去。但大多数传统的老师总会不时地打扰孩子、对孩子施教,所以那些受内在自然引导的孩子很难与喜欢施教的老师和谐相处。

作为老师,可能认为自己应该从易到难地逐步引导孩子做事,但孩子可能喜欢从难到易,甚至是跳跃前进。

老师们还有一个偏见,那就是对于疲劳的看法。孩子如果对做事非常有兴趣,他就不会觉得疲劳。可是,老师为了防止孩子劳累,喜欢在孩子工作一会儿后,就让他做别的事情或休息,这样做反而容易让孩子失去兴趣,并感到疲惫不堪。

那些毕业于师范学校的老师,大多都有这样顽固的偏见,他们认为孩子每过45分钟就应该休息一下,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可以说,在教育界,人们遵循的是人的逻辑,可是,自然却有自己不同的逻辑和法则。

根据人的逻辑,心智活动和身体活动是两回事。人们认为,心智活动就要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学习,而身体活动就应该把心智活动放在一边。这就好比是把孩子切为两半。

儿童在思考或学习的时候,成人会让他安静下来。但是,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却表明,儿童不使用自己的双手进行活动就无法思考,或者他必须不停地到处走动才能思考,就像希腊到处游走的哲学家。对儿童来说,动作与思考是同时进行的。

对儿童之家的老师,我们会帮助他们摆脱这样的以及其他的偏见,这也是我们最大的成就,因为这些老师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摆脱这些偏见。

如果老师受到的传统训练少,且教育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我们就会觉得很庆幸,因为这是教育实验理想的状况。

当然,新老师也必须要了解一些基本的事情。比如,在第一所儿童之家,我的助理也是孩子们的老师,她是公寓管理员的女儿。我要求她在给孩子们示范了教具的使用方法后,就要走开,让孩子们自己进行接下来的操作。

这位老师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但是她对我的要求执行得很好。当那些孩子表现得非常好时,这位老师感到非常吃惊,觉得难以置信。

这位老师认为,是天使或是神灵在帮助孩子们。一次,她非常兴奋地跑来对我说:“夫人,昨天下午两点钟开始,孩子们会写字了!”

这些孩子写的字非常漂亮,好像真的有神灵在帮助他们,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写过字,也还不会阅读。

根据我的经验,老师必须放手,保姆也是。保姆需要为孩子准备好材料,然后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

我们的教学法也可以叫做“非干预教学法”,我们要求老师知道,干涉孩子没有必要,哪怕孩子做错了也没有关系。

老师要做的是,判断孩子可能需要什么并提供给他,就像仆人仔细地为主人准备好饮料然后退下去,由主人自由地啜饮一样。

在孩子面前,老师要懂得谦卑,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而且,老师要时刻保持警觉,注意观察孩子的工作情况,以便为孩子准备进一步工作所需要的材料。

一般而言,生活在中下阶层的父母更愿意配合我们的教育。如果孩子写出了第一个字,他们不识字的父母就会兴奋地把孩子举高。

可是,如果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写出了字,他们的父母就表现得很冷淡,好像孩子会写字了也没什么了不起,这些父母可能更关注学校有没有停止教授美德类的课程

富裕家庭的孩子若想打扫卫生,他们的父母就会反对,因为这是佣人才会做的工作,孩子到学校里是为了学习,而不是为了做这些“低贱”的工作。

有一个富裕家庭的孩子,妈妈认为他还小,不适合学算数,担心他的大脑因此受到伤害,所以就阻止孩子学算数。

为此,这个孩子的内心非常复杂,他既有家庭富裕带给他的优越感,同时又因为不会算数而感到自卑,就像一个心智上的跛子。

在我们的教育实验中,有些外人觉得不好的教育活动,实际上非常有价值,它们不仅会促进孩子的成长,还会影响孩子的父母。

在最初的儿童之家里,孩子们在做过家务事的练习后,会教他们的父母要爱干净,他们回到家会告诉母亲说,衣服上不能有污点。

孩子们接受了一段时间的教育后,他们父母的衣着也变得整齐洁净,有的父母还会想学习阅读和书写。就这样,孩子学会了某些技能,整个居住区的状态也因孩子的成长而改变,仿佛我们手中有魔杖改变了这一切一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