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培养良好性情
家长发现孩子有某种长处时要加以正确引导,这样就会事半功倍。如果家长强迫孩子学习,会使孩子感到吃力,家长亦感困难,这种强迫式的学习难以坚持。亦不会有好的效果。
3岁孩子个性表现已很突出,有些孩子不合群,要独占玩具和用品等,动不动就发脾气;有些则畏缩躲避,爱哭,不敢与人接触,家庭的影响较大。有些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吃亏,保护过度,使孩子胆小怕事,遇事退缩,另一些孩子在家充当“小皇帝”,就表现霸道,欺负别人,不善与人相处。到入幼儿园时这种个性就更加突出。有些家长害怕孩子在幼儿受委屈,干脆让孩子留在家里。到上学时才开始同人交往,这样与人相处会更加困难。孩子的社会行为和人际关系对他今后的学习和事业都有影响,3岁还来得及开导。要培养孩子开朗活泼,善于与人相处的良好性格。
总之,这个年龄宝宝的个性是独特而有差异的,并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父母应重视宝宝的个性倾向,扬长补短,培养并发展良好的个性。
宝宝通过看植物、动物图片,开始认识大自然了。随着宝宝各方面能力的增强,带着宝宝进一步更广泛地接触观察认识大自然是非常有意义的。大自然中有无穷的乐趣,大自然中也有不尽的知识。一个人从小到大身心健康的成长始终是不能离开大自然的。
在观察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鸟虫以及风雨云雪中,宝宝的知识在不断增加。在观察中,宝宝的注意、观察、分析、概括、判断、想像等能力也同时会得到提高;在观察中,也会培养宝宝对自然界的兴趣和好奇心;在观察中,大自然还给了宝宝阳光,新鲜空气,更广阔的视野;在观察中,大自然展现她丰富多彩的生命和现象,丰富了宝宝的想像力,给宝宝以美的熏陶。这些都是毫不夸张的,尽管在宝宝小时并无明显表现,但影响是潜在的。如果家长对世界上一些著名的诗人有所了解的话,便会明白大自然在美的熏陶上是多么重要。
在具体的观察中,可从宝宝身边的环境中开始,观察宝宝感兴趣的事物,如美丽的花朵、蚂蚁搬家、小鱼、小猫、刮风、下雨等。在观察中,大人要结合实物给宝宝讲一讲基本的简单的知识,如名称、明显的特征等。比如在动物园里,可告诉宝宝“这是大象,它有长长的鼻子,四条大腿。”“长颈鹿,有长长的脖子,使它能吃到很高树枝上的嫩叶。”“鸟儿有翅膀,能飞。”“鱼儿生活在水里,靠尾巴游来游去,离开了水,它很快会死的。”“宝宝吃的水果就是长在这些果树上的。”等。在观察中,可运用各种感官,比如摸摸果子,闻闻花香等。大人要善于引导和启发,激起宝宝的好奇心,如大人和宝宝一起在树上玩闹,忽听到树上有小鸟叫,大人就可提醒宝宝“听,什么声音?”然后引导宝宝一起观察小鸟,给他讲讲是什么鸟,有什么特点等等。逐渐培养宝宝有目的地观察。在观察中,还要启发宝宝去体会,比如观察鸡妈妈辛苦地喂自己的宝宝们(小鸡),蚂蚁之间的分工合作等。花草树木昆虫等都是有生命的,应培养宝宝对生命的爱护,对大自然的爱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