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徐霞客之母命子出游

徐霞客之母命子出游

时间:2022-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徐霞客很想外出去寻访名山大川,可是不幸的是在他19岁那年,父亲徐有勉去世了。母亲还亲自为徐霞客准备行李,催促儿子上路。就这样,徐霞客开始出门去游历。徐霞客由于受母亲影响,也不相信鬼神,即使遇到令人惊骇的事,也镇定自若。徐霞客早期的出游,因为母亲还在,一般出去的时间都比较短暂。徐霞客出游在外,每天无论旅途多么辛苦,总要坚持把当天的经历和观察心得记录下来,有时露宿山野,也要燃起篝火照明,坚持写作。

徐霞客之母命子出游

引语: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这只是教育的一半意义,对于教育的本质,绝大多数人的理解都有偏差。因为教育的本质指的是“发掘一个人的才能”,就和孟子所说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是一个意思。但是如今的教育措施,缺乏针对性、忽视个性,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磨灭创造性与独特性,如机器一样,批量生产出一批批思想趋近、行为雷同、价值观盲从的“产品”。这也许就是经常会有人高呼“现代社会无大师”的原因吧。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说不定可以受到一些启发。

徐霞客是我国明朝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他写的《徐霞客游记》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祖国的山川风物,对于地质工作者来说,更是关于地质现象和地貌考查的珍贵记录。

徐霞客1586年出生在江苏江阴县,他的祖先曾有人做过大官,因此日后虽然家道中落,但仍非常注意对子女们的教导。他的父亲名叫徐有勉,博学多才,但是看不惯当时的官场的黑暗,所以不愿为官,也不愿同权势交往,倒是非常喜欢到处游览,欣赏山水景致。那时候,读书人受科举考试的毒害非常严重,他们对做官非常着迷,有些人六七十岁了还去参加科举考试。对于徐有勉这个出生在书香门第并且学识丰富,却不愿参加科举的人,大家都把他当成异类。

谁知,徐霞客幼年也受到父亲影响,喜爱读历史、地理、探险和游记之类的书籍。在私塾读书时,他常常把这类书放在枯燥的“四书五经”下面偷偷阅读。这类书读得多了,他时常发现有些地理书籍对同一事物的记载、描述不尽相同,有的还很矛盾,还有的是用迷信的观点去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这样的书已经不能满足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了,使他从小就立志要遍游名山大川,欣赏祖国的壮丽河山。

徐霞客很聪明,私塾的先生总是鼓励他参加科举。于是他15岁那年,参加了一回童子试,却没有考取。先生让他不要灰心,继续努力。父亲和徐霞客交谈后,知道他不看重功名利禄,一心想去游览祖国山河,就鼓励他博览群书,做一个有学问的人,中不中科举都不重要。周围的人得知后,都觉得这对父子疯掉了。

徐霞客的家里有一座万卷楼,那里面是祖祖辈辈收集的许多书,这给他博览群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徐霞客读书非常认真,凡是读过的内容都能清楚地记得。尽管家里有万卷藏书,但还是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他经常到处搜集没有见到过的书籍。

徐霞客很想外出去寻访名山大川,可是不幸的是在他19岁那年,父亲徐有勉去世了。按照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父母在,不远游”,徐霞客一方面要为父亲守孝,一方面要在家里照顾母亲,只得放弃了出游的打算。他的母亲是个读书识字、明白事理的女人,当她了解到徐霞客的心意后,就勉励儿子说:“你是一个男子汉,应该志在四方。我知道你和你父亲一样,不在乎功名利禄,母亲也不希望你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既然你想外出游览,就应该立刻准备,早些出发,怎么能够为了我的缘故留在家里呢。就好像被圈在篱笆里的小鸡,套上绳索的小马一样,被束缚住手脚呢。”母亲还亲自为徐霞客准备行李,催促儿子上路。

就这样,徐霞客开始出门去游历。他为了不错过每一处风景,很少坐车坐船,都走着前行。他喜欢去探寻一些惊险奇异的地方,如攀爬悬崖绝壁、钻山洞、穿越原始森林等,将自己的安全置之度外。

徐霞客28岁那年,到温州攀登雁荡山。他想起古书上说的雁荡山山顶有个大湖,就决定爬到山顶去看看。他在山下看到山脊笔直,根本无处下脚,要想爬到山顶简直难如登天。可是,徐霞客不肯罢休,他慢慢地爬到一个大悬崖前面,却没有路了。他仔细观察悬崖,发现下面有个小小的平台,就用一条长长的布带子系在悬崖顶上的一块岩石上,然后抓住布带子悬空而下。他到了小平台上,才发现下面深达百丈,无法下去。他只好抓住布带,脚蹬悬崖,吃力地往上爬,准备爬回崖顶。爬着爬着,带子却突然断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伸手抓住一块突出的岩石,才没有掉下深渊,否则一定会摔得粉身碎骨。徐霞客休息片刻,把断了的带子结起来,又费力地向上攀援,终于爬上了崖顶。

还有一次,他去黄山考察,途中遇到大雪。当地人告诉他有些地方积雪有齐腰深,路全部被掩盖上了,根本没有办法登到山上去。可徐霞客却不想放弃,他买了一根铁杖,靠它来探路。他一路跌跌撞撞,好不容易上到半山腰,浑身上下都是雪,腿由于长时间在雪地里行走,已经被冻得麻木了。山坡背阴的地方最难攀登,路上结成坚冰,又陡又滑,脚一踩上去,就滑下来。徐霞客拿起铁杖在冰上凿坑,脚踩着坑一步一步地缓慢攀登,终于爬了上去。山上的僧人看到他都十分惊奇,因为他们被大雪困在山上已经好几个月了。

徐霞客由于受母亲影响,也不相信鬼神,即使遇到令人惊骇的事,也镇定自若。有次他进入广西融县真仙岩后的暗洞中,发现有一条大蟒横卧洞口,不见头尾,他也毫无惧色,从容地从蟒身上跨过,进入洞中。

徐霞客早期的出游,因为母亲还在,一般出去的时间都比较短暂。在母亲去世之后,他才开始远游,一年一年的都在外面。徐霞客出游在外,每天无论旅途多么辛苦,总要坚持把当天的经历和观察心得记录下来,有时露宿山野,也要燃起篝火照明,坚持写作。日记体的《徐霞客游记》一书,记述了他30多年的地理考察内容,是他毕生心血的结晶。

启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一旦对某种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父母都知道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对于孩子的教育从怀孕时就抓起,胎教、早教、智力开发,哪个都不肯错过。而且,在攀比心理的作用下,父母为孩子报美术、舞蹈、音乐等各式各样的“兴趣班”,即使并不是孩子的兴趣所在也要强制他们去参加。但奇怪的是,艺术类的兴趣班大多为小学三年级以前,之后便多向与学校相关的主要课程上靠拢,艺术班变为奥数班、英语班、作文班。这时候孩子要是对画画、科学实验、舞蹈等投入过多精力,就会被父母认为是“不务正业”。其实,这样做恰恰抹杀了孩子的“正业”——兴趣。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都能理解,但千万不能因此心切,从而企图塑造出“万事通”的天才人物,否则说不定会使孩子变成因循守旧的盲从者。父母要根据孩子心理特征、兴趣和爱好从旁指导并协助自己的孩子,让他们依据自己的意愿,发挥特殊才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