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慢性胃炎有哪些西医治疗方法

慢性胃炎有哪些西医治疗方法

时间:2022-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慢性胃炎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对症治疗,无症状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可不给药物,而采取戒除烟酒和注意饮食等措施,饮食上最重要的是: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过度酸甜、辛辣食物,过多的调料,浓茶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等.(1)保护胃黏膜:胃黏膜对胃具有特殊的保护作用,但很脆弱,环境因素、饮食、药物、吸烟、酗酒、细菌感染、情绪变化等,都可对其造成伤害.胃黏膜的损伤与自我修复始终处于动态平衡,如此,胃才能正常运作.一旦外界

慢性胃炎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对症治疗,无症状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可不给药物,而采取戒除烟酒和注意饮食等措施,饮食上最重要的是: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过度酸甜、辛辣食物,过多的调料,浓茶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等.

(1)保护胃黏膜:胃黏膜对胃具有特殊的保护作用,但很脆弱,环境因素、饮食、药物、吸烟、酗酒、细菌感染、情绪变化等,都可对其造成伤害.胃黏膜的损伤与自我修复始终处于动态平衡,如此,胃才能正常运作.一旦外界给予胃的负担过重或刺激过强,动态平衡就会被打破,胃黏膜受损,很难再恢复如初,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胃部不适的症状,常见的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保护胃黏膜免受伤害,除了要减少不良因素对胃的刺激外,还需同时修复和保护相对脆弱的胃黏膜,这样才能避免胃病发生和复发,临床上常用胶体铋、硫糖铝、LG谷氨酰胺呱仑酸钠等胃黏膜保护剂,构成一层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侵袭的保护屏障.

(2)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有胃癌家族者应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其他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能使很多病人消化不良症状消失,同时减轻炎症程度、减少肠上皮化生的发生.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有效的药物包括铋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四环素、甲硝唑、替硝唑、痢特灵等.质子泵抑制剂对幽门螺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加强抗菌药物的杀菌活性.现在已知任何单一药物皆不能满意地根除幽门螺杆菌.如胶体铋及很多抗生素,虽然在体外试验有较好的疗效,但临床应用中根除率并不满意.二联疗法是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如胶体铋与呋喃唑酮联合应用,三联疗法是三种药物联合应用,如胶体铋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合两种抗生素联合使用,一线治疗失败后,可采用四联疗法,四联疗法是三联疗法的药物再加胶体铋即铋剂加质子泵抑制剂加两种抗生素的四联治疗方案,只适用于三联疗法无效的病例.这些疗法的治疗机制可能是质子泵抑制剂提高了胃内的pH,而最适合幽门螺杆菌生长的pH带较窄,高pH影响幽门螺杆菌的代谢,不利于其生长,并使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增高.

(3)促胃肠动力:胃肠动力是极为复杂、高度协调的神经G肌肉活动,主要受肠道神经系统的传出和传入神经控制,其推进性运动受到神经、体液等诸多因素调节,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5G羟色胺、胃动素等神经递质,作用于其一便可增加胃肠的蠕动.由胃肠动力紊乱可导致多种消化道症状,典型的表现是胃、食管或十二指肠反流,胃灼热,胃炎,食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便秘,糖尿病胃轻瘫,术后胃轻瘫,特发性胃轻瘫,神经性厌食以及肠易激综合征等.是临床常见的一组以上消化道多种症状为主的综合征,占消化系统疾病的20%~40%,其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与胃排空延迟有关的胃动力异常,和(或)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有关.

促胃肠动力剂通过增加胃肠推进性运动,增强胃肠道收缩,促进和刺激胃肠排空,降低细菌滞留时间,减少溃疡创面感染的机会,同时减轻食物对胃窦部G细胞和壁细胞的刺激,抑制胃酸的分泌,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症状.促胃肠动力可使有胃动力功能紊乱患者得到较为合理的治疗.

(4)对症治疗:以胃部疼痛为主症者,可给予解痉止痛治疗;以腹胀、早饱为主要表现者,可采用消化酶、促动力治疗;以泛酸为主症者,可给予抑酸治疗.伴有贫血者,可给予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营养补充治疗.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效果的评价需要慎重,因为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是以胃镜活检黏膜病理有腺体萎缩为依据,活检的取材很小,且复查时也不可能每次的取材都在同一部位,而萎缩又常为局灶性,以致有的病例不经治疗,再次做胃镜活检时可能见不到腺体萎缩,而第3次活检又有腺体萎缩,可能与取材的部位有关.因此评价一种药品对萎缩性胃炎的确切疗效,不但必须有对照组,并且病例数要多,才有可能说明问题,经得起考验,否则是很难有说服力的.现在大多数专家认为中度以上的腺体萎缩是不可逆的,不强调用药将萎缩性胃炎治愈.有症状者可对症治疗.无症状可不必服药.为防癌变应每隔1~2年进行胃镜复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