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吸收和利用

吸收和利用

时间:2022-0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对钙质的需求不同,钙的摄入、吸收和利用是极其重要的。人体摄取钙之后主要通过肠道、骨、肾等器官进行转换吸收。成年骨发育稳定后,骨钙与混溶钙池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血液中的钙离子通过肾脏时,大部分通过肾小管的钙重吸收回血液中,而非通过尿液丢失。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可增加钙的吸收。而血浆内钙离子在人体内可调节和维持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

钙是组成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之一,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约占人体重的2%。成人体内钙含量约为1200g,其中99%存在于牙齿和骨骼中,以羟磷灰石的状态组成人体支架,只有1%以离子的状态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液和血液中,统称为混溶钙池,参与神经传导、肌肉收缩、激素分泌等多项生理功能,是参与人体生命代谢不可或缺的成分。这两种不同形态存在的钙在人体内不断转化,保持动态平衡。人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对钙质的需求不同,钙的摄入、吸收和利用是极其重要的。

1.1 钙的摄入

人体每日摄入1000mg钙即可满足日常所需,而钙的摄入主要源自膳食和服用补钙产品。合理的饮食结构对钙的摄入有极大影响。目前食物中含钙量较高的有奶制品、壳类海产品、豆制品、蛋类制品及坚果类制品,尤其是新鲜牛奶,每500g中的钙含量高达600mg,配合其他食物可提供较充足的钙质。而不同的发育期对钙有着不同的需求,如青春期、孕期等,可适当调整膳食结构,增加钙的摄入,满足人体的需要。

1.2 钙的吸收

1.2.1 肠钙的吸收

日常生活中,人群中摄取较多富含钙的食品,但是机体仍然处于缺钙状态,因此钙的吸收是关键环节。人体摄取钙之后主要通过肠道、骨、肾等器官进行转换吸收。肠道吸收是钙最主要的吸收方式,在每日摄入的1000mg钙中,吸收的钙与摄入的钙成线性关系,即钙的吸收量随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正常情况下,钙的摄入量超过1000mg,吸收量也不会超过300mg,因此,肠道的吸收效率仅有30%,肠道吸收钙主要通过耗能的穿细胞途径主动运输和依赖电压的细胞旁途径被动运输。穿细胞途径需要依赖维生素D,细胞旁途径不需要依赖维生素D。钙离子在肠腔内浓度低于3mmol/L时以主动运输为主,运输中需要钙结合蛋白(CaBP);钙离子浓度高于3mmol/L时以被动运输为主,且大部分钙在空肠内吸收。

1.2.2 骨钙的转换

牙齿与骨骼中的钙主要以磷酸氢钙和羟磷灰石的形式存在,其可以与混溶钙池的钙不断地进行转换更替,其转换率随年龄而变化。从出生到成年主要以骨钙沉积为主,青春期沉积达到最大值,这个时期的主要转换是由钙转换为骨,此期钙的吸收增加。成年骨发育稳定后,骨钙与混溶钙池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人在逐渐衰老时,主要转换是由骨转换为钙,此期人体吸收的钙下降。

1.2.3 肾钙的重吸收

人体每天经过肾脏过滤出的钙离子为100~350mg,其中99%被肾小管重吸收。血液中的钙离子通过肾脏时,大部分通过肾小管的钙重吸收回血液中,而非通过尿液丢失。吸收的钙总量会随年龄(随年龄增长而减少)、性别和激素水平、钙及钠的摄取、饮食中蛋白摄入量和磷的摄入量而变化。尽管通过毛发、皮肤和汗液存在少量损耗,但大部分钙通过尿液和粪便排出体外(图7-1)。

图7-1 细胞内外液钙离子浓度调节机制

1.2.4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钙在人体内的吸收主要靠肠、骨、肾三大器官发挥作用,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共同维持人体内的钙平衡。影响钙吸收的因素主要有:①身体的生长发育期。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可增加钙的吸收。②膳食结构。食物中的成分如乳糖、胆盐、氨基酸可增加钙的吸收;而草酸盐、纤维素、植酸盐多时可抑制钙的吸收;钙磷的比例也影响钙的吸收,在钙磷比例为(1~2)∶1时,即钙高于磷时,有利于钙的吸收,磷高于钙时则不利于肠道钙吸收。③维生素D。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最重要的因素,其活化形式1,25-二羟维生素D3可以促进小肠合成钙结合蛋白。钙结合蛋白与钙有高度亲和力,可以促进钙进入肠道黏膜细胞,提高血钙,而肾脏对钙的重吸收也需要维生素D。④激素。人体内调节钙吸收的激素有多种,其中甲状旁腺激素可以促进肠钙以及肾脏对钙的重吸收,降钙素抑制肠钙的吸收,同时抑制骨钙的转化,其他如雌激素生长激素等在特定的时期会影响钙的吸收。

1.3 钙的利用

钙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矿物元素,在人体内作用巨大,主要用于维持骨骼动态平衡,参与生命的新陈代谢。

钙是人体骨骼的重要元素,是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作为第二信使的钙在神经信号的传导中起主要作用。而血浆内钙离子在人体内可调节和维持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钙离子也参与人体凝血过程,钙作为一种凝血因子,在凝血酶原转换为凝血酶时起到催化作用,促使纤维蛋白原凝聚成纤维蛋白,使血液凝固。钙是多种酶的激活剂和组成部分,协助机体完成消化、吸收等功能。

(都本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