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二阶段改革路线图

第二阶段改革路线图

时间:2022-0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第一阶段打造有序的医疗卫生运作体系后,第二阶段进一步健全该体系,促成其更高效。总之,在第二阶段人口老龄化趋势开始减弱,在第一阶段取得改革成效基础上,第二阶段将卫生体制改革推向更高层次。在2050年以后,由于社会老龄化程度减速,老龄人口数量渐趋减少及卫生事业基础得以巩固,加上整个卫生体制改革在改革路线图两个阶段近40年努力下取得较大进展,整个社会整体健康水平明显上升。

1. 人口减速老龄化期

按照人口变化数学模型,综合放开二胎政策等因素,测算在2035~2050年期间中国社会进入人口减速老龄化阶段,即老龄化程度仍在加重,但加重速度在减低,老龄人口和中青年人口比例逐渐平衡。

设想,经过卫生改革路线图第一阶段的努力,整个卫生体制改革会取得明显进展,主要体现在整个社会卫生体制逐渐进入有序状态:基础医务人员队伍服务能力和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得以巩固,卫生资源利用有序高效;真正实施了积极的人口老龄化策略和卫生资源利用公平化改革;在政府投入机制、医药体制、医疗服务体系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突破性地实施金融创新,社会资本进出医疗卫生领域自由,利用市场化和信息科技力量引领智慧医疗,打破医疗服务信息不对称和垄断现象;国民健康意识和健康责任意识明显提升,公众更关注健康生活方式和疾病预防。

在卫生体制改革路线图第二阶段,应逐渐进行以下发展方式的调整:

①重点目标人群需要从老年人群逐步转变到全人群,特别是前期一直被忽视的中青年人群健康问题。这一转变意味着需要转变数十年不计成本的公立医院规模和床位扩张策略。如果按照目前全国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床位的扩张速度,到2035年以后,人口进入减速老龄化期,病床数量就会供大于求了。要重点扶持针对中青年健康问题的网络信息平台、着力于健康整合的前沿科技、个性化健康照顾实体等。

②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资源利用体系以更高程度的公平为发展目标。推动地域间医疗资源分布均衡化,逐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强大社会保障体系,大幅提升社会保障程度,尤其是对中青年人群的医疗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深度。在医疗资源利用方面凸显公平,特权阶层和普通民众以同样方式享有医疗资源,预约和先后排序就诊是所有医院和所有人群就诊的(除急诊外)唯一办法。

③有序的医疗卫生运作体系趋向更健全高效,形成管理型的市场竞争雏形。在第一阶段打造有序的医疗卫生运作体系后,第二阶段进一步健全该体系,促成其更高效。基层社区以全科医师为核心的全科团队自主运行,以优质服务来竞争换取居民签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全科团队运行保障平台,区域性公立医院则承担区域性医疗中心职能,公立医院股权结构可以形成政府控股,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格局。政府投入机制上形成“供需皆投,投需方为主”的格局,政府保基本,市场调节高端和特需的状况形成,政府与市场相得益彰,政府管理下的市场竞争充分且活跃,相互制约的平衡机制雏形初现。

④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医药生产流通企业形成。通过二十几年努力,在医药生产流通领域有意培植和体制创新,让像阿里巴巴集团那样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世界顶级公司出现,打破目前医药生产流通企业“小、散、乱”的格局,在医药研发、市场占有等方面具有极强核心竞争力,成为和辉瑞、默沙东、拜耳等公司并驾齐驱甚至行业引领的大公司。

⑤智慧医疗信息技术革命成为卫生体制改革驱动力。在这个时期,智慧医疗信息科技的技术发展速度必定成为驱动卫生体制改革的动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智能、可穿戴技术等等更多未来技术驱使社会健康产业的发展,也在催化原有卫生体制的变革,前期产生大量以健康为利益生成的企业,逐渐整合做大做强,逐步改变人们的健康生活行为方式,为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运作方式。

⑥ 公众健康意识和健康责任意识在本阶段应有更明显提升。公众关注自身健康,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来维持健康、预防疾病,公众在义务教育和大学教育阶段都能充分接受健康知识教育,对人体健康状况、疾病发生的大致原因、人体基本机构、医疗卫生系统基本架构等基础知识有初步了解,人人都是自身的健康管理者。医患关系得以缓和,患者和医生在对抗疾病中成为统一战线的朋友关系,能相互理解和尊重。公众开始养成理性就医理念,注重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提升,而不是动辄求助于医疗。

总之,在第二阶段人口老龄化趋势开始减弱,在第一阶段取得改革成效基础上,第二阶段将卫生体制改革推向更高层次。相对第一阶段重视解决眼前医疗资源紧缺,老龄人群就医压力大,医疗秩序散乱等现实问题,第二阶段更重视长期稳健运行的医疗卫生体制的架构构建。

2. 人口平衡期

在2050年以后,由于社会老龄化程度减速,老龄人口数量渐趋减少及卫生事业基础得以巩固,加上整个卫生体制改革在改革路线图两个阶段近40年努力下取得较大进展,整个社会整体健康水平明显上升。

此阶段应以公平和效率并重,社会保障程度更高,老龄人口和低龄儿童可以全保障,中青年人群医疗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深度加强,地域间医疗资源分布均衡,形成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序科学合理,有国际领先的医药生产流通企业,公众健康意识达到很高程度。

目标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形成全覆盖、深保障,制约而平衡,相对更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

2050年左右,在社会人口老龄化负担减轻和经济持续增长状况下,我国应有建立全覆盖和深保障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实力,可以先针对一定年龄段,比如0~18岁和60岁以上实现免费医疗和免费初级保健。对低收入群体,实施医疗保险补贴。国家财政为民众购买基本医疗保险,针对个人强制交纳的统筹社会保险,以及个人自愿购买的补充医疗保险三者构成国家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互为补充,由此产生覆盖全国数家互相竞争关系的保险公司。在投保人、保险公司和全科医师团队三者间形成互相平衡制约的关系:首先投保人对保险公司和全科医师团队具有选择权,可以自行选择保险公司,自由选择可签约全科医师,在全科医师同意转诊后也能自行选择专科医院,保险公司和全科医师团队一年一签,如果不满意,可以换其他保险公司和全科医师团队。其次保险公司掌握对医院和全科医师团队购买服务的谈判权,对滥用医保费用的机构形成制约,对投保人实施弹性保费政策,对很少就医的健康人员,可以调低下一年度保费甚至返还部分费用。再次全科医师团队和医院组成的协会具有多个保险公司间的选择权,在一定框架协议基础上双方进行谈判。通过三者间的制约平衡,形成更为公平,却又自由竞争的社会保障体系。

(2)形成成熟的公平和效率兼顾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政府管理下的市场竞争,体现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平和效率兼顾。2050年后的居民都可自由选择自己的全科医师团队,一年一签,如不满意可以改签;全科医师团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团队采取“合伙人”制度,拥有团队运作产权和团队运行剩余价值分配权,全科医师团队依靠服务质量竞争获取更多签约,签到居民数是全科团队获得全年绩效的主要来源;由于全科医师团队自身能力在数十年倾力培养下已完全能担当居民“守门人”角色,原有的作为全科团队支持平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社区居民已接受全科医师团队首诊和转诊架构,到公立医院就医需要经全科医师团队转诊后才可以实施;公立医院不再疯狂扩张,社会形成有序预约就诊和有效转诊的格局;居民形成了理性就医理念,注重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提升,不再动辄求助于医疗,自身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责任意识非常高,健康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居民自身健康知识也能解决相当多常见病慢性病。智慧医疗信息技术和更多未来技术让这种健康管理更顺畅高效,信息技术使居民健康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得到监测和自我调控。

(3)全社会整体健康水平成为国际社会领先者

2050年后的中国社会,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在经济总量上必然是全世界第一,尽管遭遇社会人口红利消失、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动力减退、生态环境不佳、社会养老和医疗负担沉重等挑战,但在着力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促成新一轮科技革命、促使经济内生性增长、释放原有体制束缚下的社会生产力等举措下中国定能克服以上困难,在卫生体制改革路线图指引下,分阶段克服相应的体制弊端,最终形成有序高效的医疗卫生体制,全社会公众整体健康水平也必然得以提升,整体健康水平成为国际社会领先者。整体健康水平上升和社会医疗负担下降,将高水平人口健康素质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逐渐释放出来,如果说改革开放30年内释放的人口红利主要是数量上的,那么这次释放的人口红利将是更高层次的红利——高水平人口综合健康素质的红利,将促进国家整体实力再一次飞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